怎样记忆《工程地质》中的一些名词、概念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n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质学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的名词、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既陌生又难记忆的,如同横在面前的一道门槛。如何跨过这道门槛,克服名词概念记忆难的学习障碍?本文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记忆;名词;概念
  
  《工程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及建筑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它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些同学刚刚接触这门课时,往往会有陌生感,学习起来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对课程中的一些名词、概念的记忆更是感到为难。对于这种情况,除了在思想上要首先消除“抑制”点外,在学习的方法上要开动脑筋想些办法。下面提供一些记忆名词和概念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理解记忆
  理解记忆是记忆的最基本的方法。不理解的东西在头脑中犹如行云,飘飘然忽而消逝;理解的东西好像注雨,滴滴沁入心田。例如记忆“地质作用”这一概念,首先要了解整个自然界是在不停地变化着,地壳同样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和不停地上升、老唐山市的毁灭、新岛屿的形成、黑龙江五大连池的形成、黄河中泥沙的淤积等等。这些现象就是由“地质作用”造成的。所以把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和地表形态等的形成和不断变化的作用,称作“地质作用”。又如记忆“岩石”的定义,首先要了解岩石不是人造的,是由地质作用天然产出的;它不是均质体,是由矿物组成的,但不是什么样的矿物都能任意组合在一起,矿物组合成岩石是要有一定规律的。把这两方面理解了、吃透了,岩石的定义也就记住了。
  二、观察记忆
  地质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很强,所以观察记忆对学好地质学尤为重要。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践过的事情、亲眼见到的东西,往往记忆较深。很多人感到用眼看比只是用耳听的学习效果要好,如果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观察记忆对学好矿物、岩石这两部分内容尤其重要。如果只是在课本上读读那么多的矿物、岩石的特点是不行的,一则是记不住,二则是拿到一块矿物或岩石,不对照一下特征仍是不认识。学习矿物、岩石时必须对照标本认真反复观察,把课本上的文字与标本对照起来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若有条件,还可以到野外进行实习,经过实地观察,记忆就更深刻了。例如方解石的菱面体解理,只在书本上看看很难理解和记忆,如果用锤子将一块方解石敲碎,马上一目了然。菱面体理解的形象就在头脑中深深刻下了痕迹。因此,矿物、岩石的鉴定不通过实践,不进行反复观察,是掌握不住的。
  掌握观察记忆的方法,还需不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较好的观察力是观察记忆的基础和倍增器。观察力弱,既使是碰到眼皮子底下也还是不认识,也就很难增强记忆;反之,观察力强,就能明察秋毫,会发现更多现象,看出更多问题,感知到的信息多、第一手材料获取的丰富,记忆自然会增强。
  三、对比记忆
  对于容易混淆,又有相似之处的内容,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很有效。两者相对映衬,互相比较,记住其中一个,另一个也就自然记住了。例如,人们往往把黄铁矿与黄铜矿搞混,为了把二者区分开,就从晶形、颜色、条痕、硬度几方面将二者对比一下。晶形完好、常见立方体晶体、浅黄铜色、条痕为带微绿的黑色、硬度大于小刀者为黄铁矿;相反,完整晶形少见,颜色为常具铜锈的铜黄色、条痕为绿黑色、硬度小于小刀者为黄铜矿。
  又如,人们往往把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两个概念相混淆。为搞清这两个概念可从两个方面对比一下:一、它们指的对象不同。结构指的是组成岩石的矿物表现出的特征;而构造指的是矿物集合体之间的各种特征。二、它们反映的内容不同。结构反映的主要是矿物的结晶情况,如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之间的相对大小、晶粒形态等;而构造反映的主要是矿物集合体相互组合在一起的关系特征,研究的内容相对结构较为宏观。
  四、联想记忆
  《工程地质》教材中的内容,前后各章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一环扣一环。在学习时,要善于前后聯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联想记忆。例如,在学习矿床这部分内容时,要与前面的岩石内容紧密联系起来。矿床的成因、分类(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与岩石的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就是相对应的。岩浆活动时,一方面形成岩浆岩,另一方面有用矿物富集,就相应形成内生矿床;同样,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中,也会相应形成各种外生矿床;岩石变质形成变质岩时,也会形成变质矿床。
  五、总结记忆
  在学完每一章、节后,要及时做好总结(或小节),把本节、本章的内容系统一下,并与其前面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整体性更强。这样可以深化认识,加深记忆。即所谓的“总结记忆”。
  岩石这部分内容学完后,应把三大岩类系统总结一下,总结的内容应包括:各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间的关系,各自的特点(产状、成分、结构、构造等),区分它们的方法,各自的分类方式,主要常见的代表岩石等。总结做的愈彻底,在头脑中记忆的就愈牢固;总结做的愈及时,学过的知识就愈不易忘。如果学完一部分内容也不回头看看,甚至有些问题还堆在那里,问题越积越多,像这样概念还没搞通,更谈不上记忆了。总结,除了能帮助记忆外,还可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六、重复记忆
  在学习中,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但地质学课程中有些知识的掌握,只有通过死记、硬记才能完成。如地质年代,这对初学者完全是陌生的东西,但要求必须记住。记住它无别的方法,只有从老到新把“地质年代表”硬背下来,采用学英语单词的方法,多次重复背诵,功夫下到,就会记住。
  “重复记忆”的方法中也还是有窍门的。如可以把背诵与运用结合起来。在记忆“地质年代表”中的符号时,就不要写汉字,直接写符号,多用几次就记住了。又如,可以编些顺口溜,背诵时顺口押韵,就容易背会。矿物中的“莫氏硬度计”是要求死记的。在记它时,每三个编为一组,并只背每种矿物的第一个字,这样就好记了: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又如,记热液矿床中高温、中温、低温各自的主要矿床类型时,可把它们从高温到中温、低温编为三组,依次为:钨、锡、钼;铜、铅、锌;锑、汞、砷。还可以通过打比喻帮助重复记忆。例如,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这对初学者也是很新鲜的。如果我们把地球形象地比喻成一个煮熟的鸡蛋,地壳就好比是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蛋黄,这样就非常容易记住地球的内部结构了。
其他文献
摘要: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活力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赏者从这门特殊的艺术中感受歌曲(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
期刊
2010年全国Ⅰ卷第22题是一道数列问题,主要考察递推公式的灵活转化,共有两问,其中第(1)问大部分同学都能顺利解出,而第(2)问难度较大,所给答案也较为繁琐,学生不易理解。下面笔者从基础知识出发,主要对第(2)问的解法予以探究,仅供同学们对比参考。   题目:已知数列{an}中,a1=1,an+1=c-■   (1)设c=■,bn=■,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求使不等式an 
期刊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大凡文学名家都格外重视对作品的润色、修改。一篇好的文章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写是关键,改又是写作成功的关键。但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不重视修改,有时甚至“不忍心”将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删减掉,至于该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总是不得要领。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认识修改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讲古代文人修改文章的佳话,激发学生修改文章的
期刊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一节公开课上老师提问时,一个胖胖的小男孩马上举起了小手,他的小手不停地向老师摆动,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果然,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可一听他发言,所有听课的老师才发现,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说话断断续续、含糊不清。看得出,他在努力把话说清楚,可是,他越是着急,越是说不清楚,急得他鼻尖上冒出了许多汗。也可能老师怕影响教学效果,没有让他说完,而是淡淡地对他说:“听说你
期刊
德育工作不同于教学辅导,没有大纲试题,更不能千篇一律,只有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如春风化雨,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绽放朵朵奋进的心灵之花。   一、树长远理想,定短期目标   我们应引导学生加强对国家民族的关注,结合自身有益的兴趣,树立他们长远的人生目标,从而將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当中来,并为了理想而制定短期目标,通过逐个实现来增强他们的信心。   周恩来曾有名言:为中华之
期刊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的第2条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让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已经成为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但多数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缺乏兴趣。究其原因有很多种,但这跟我们对古诗文教学缺少充分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的研究,跟当前古诗文教学形式单调、缺少创新有
期刊
摘 要:本文就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进行分析,目的就是唤起人们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关注。   关键词:《老人与海》;人与自然;生态意识;生态批评     一、前言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作品《老人与海》。小说中除了延续了一贯的创作风格,赞扬人类永不言败的可贵精神外,还在生态层面表现出了自己的关注与思索。本文就海明威的作品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进行分
期刊
摘要:为了尽快改善农村学校网点过于分散、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低下的现状,积极推进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以哈尔滨呼兰区为例,通过对农村学校撤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推进农村教学网点的布局调整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网点;网点撤并    为了尽快改善农村学校网点过于分散、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低下的现状,积极
期刊
摘要:当下,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非常盛行,不仅许多中小学已经开始普及,甚至一些大型企业也进行大力宣扬。其巨大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如一股热浪般正向中华大地四方波及开来。当然,持反对论调的人士也不下少数,进而也导致了关于这一话题的诸多争论。在各中小学推广后,下一步高校里是否要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显然就成为了近两年社会乃至高校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认为无论是从人性修养、行为准则、还是人际交往、就
期刊
摘要:为更好的体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职业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区域經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背景的分析,从市场对高职高专应用韩语专业的人才需求入手,论证了高职院校应用韩语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以期为高职高专应用韩语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韩语;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    为更好的体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职业性特点,为应用韩语专业设置不断地完善提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