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广大“农民工进城潮”,理县的人口多为老幼,青壮年进城务工比例高达50%,因而该地为深入了解以及解决留守农民工子女典型问题的极佳样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小学生健康现状调查及健康教育、生活习惯和不良习惯、传染病的预防,以及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了解与培养。
关键词:留守农民工子女 安全教育 课程包
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3668人,其中:藏族21064人,占总人口的48%,羌族13894人,占总人口的32%。历年来,小学生健康及安全事件频发,国家及地区日益加强小学生的健康安全教育事业,并伴有多项政策措施以解决。为此,阿坝州理县也严格关注此项问题,在小学生环境的教育措施以及培训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
国家以及地方部门对此项问题十分重视,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度高的地区,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广大“农民工进城潮”,理县的人口比例多为老幼,青壮年进城务工比例高达50%,因而该地为深入了解以及解决留守农民工子女典型问题的极佳样本。经过初步调查筛选,最终决定以理县一所小学作为研究学校,通过对比、个案研究、观察、校内访谈、家长反馈等方法,以三、六年级的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了书面化问卷以及面对面交流方式的信息数据采集。
研究的重点在于,小学生健康现状调查及健康教育、生活习惯和不良习惯、传染病的预防,以及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了解与培养。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要建立针对小学生健康生活习惯以及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基地。为此,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尝试
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对学生实施授课,制作课程包并进行机制训练。基于为进促进留守农民工子女健康安全教育的目的,首先进行为期6个月的深入调研,包括随机抽样,以及年级分层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与校红十字组织合作,制成定制化课程包,将经过全面评估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尝试,课后获取每个学生的反馈,以对获得课程包进一步定制化改进的方向,以此为贴近学生需求的契机,定制化的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知识服务。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试验授课、问卷反馈、授课内容再改进的三步骤模式,对学生进行健康安全知识考察与补漏。介于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团队在设计课程包的时候分为两方面:通用课程包和定制化课程包。前者为预先设定好的资源包,后着为在进行试验性授课之后,对反馈的问卷进行抽取分析,获得更贴近学生身上已存在,并迫切想要解决的健康或安全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三年级组中选取了3个班级,总共100人,六年级组中选取了2个班级,共80人,参评本校教师10人。对三年级及六年级参与对象(8~13周岁)的共180人进行了健康安全方面的问卷调查。本次发放问卷共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5份。
综合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自身管理意识和习惯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学生普遍容易被“好吃”的食物所吸引,对于不太健康的烧烤类、饮料、零食等偏好明显,许多学生不重视蔬菜水果的重要性,蛋白质类食物摄入偏少,没有照顾到营养均衡补充的问题,并且在日常卫生习惯方面有待加强,在自身健康管理方面的意识不足。
第二,运动和睡眠的时间不足,许多学生会在课间休息的时间来写作业,每日的户外时间过少,睡眠时间达9小时的不足一半。在作业方面,学生负担很重,视力下降人数众多,身体发育程度有所影响。
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长在学习、生活乃至人际交往方面皆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疑问困惑,过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生活环境方面有些许压力,甚至部分同学在家庭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此上皆可归属于心理问题,说明学生在心理方面需要的帮助并未能及时被解决。在世界观方面,是非观念始终足矣令他们困扰,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倾诉渴望,希望得到朋友,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在心理健康方面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
第四,在实际教学方面,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所间隔,教育观念仍然注重于学习成绩,学生的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关注较少,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偏向于学习成绩的追求,在自身全面发展,学习生活习惯方面的关注不足。
因此,团队成员从健康安全教育的角度入手,以此展开了健康及安全教育知识的课程包,其中包含通用型课程包和定制化课程包。
前者内容固定,涵盖面广,后着则需实验性授课后,通过授课评价与反馈后进行制作课程内容,其内容相比之下将会针对性的结合学生需求进行编排。
通用型课程包主要分为两大类:健康知识类,其中包含:创伤,口腔健康,脊柱侧弯等;和安全知识类,包含:溺水,火灾应对,交通安全等。在实验性授课的问卷反馈中,获得学生的以下提问涉及过以下:“红眼病”“牙痛”“牙黄”“长痘痘”“便秘”,等等。通过上述展示内容分析,团队借此获得针对化解决学生问题的课程包制作导向。
在实验性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通用型课程包的知识内容获得的评价差异明显,年级阶段较低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总体评分较高,偏好于口腔健康及交通安全两方面的课程;而年级阶段较高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总体明显下降,对于脊柱以及火灾应对问题更为偏好,可见课程的针对性设计的必要性,同时也不能否定通用型课程包的设计意义。此外,团队成员通过对在校老师的评价来看,获得的总体评价很高,在校教师对于课程的内容设计,以及课程的授课形式表示很认可。
在授课问卷反馈问题采纳,设计针对性课程包并进行授课后,六年级的学生满意度提升程度最大,其次为参评教师,三年级学生保持“最满意”状态。
通过课程包设计的形式,结合学校授课的便利资源,以此为增强与填补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安全教育问题的不足。在此之前,团队通过校方了解到,学校也曾有过此类教学计划的预想,多数通过每周五下午的班级会议课程的形式进行,不过由于任课老师各有教学任务,班主任老师在时间方面不便安排,多数时候都是让学生进行自习,或者其他方式来应对此项课程,因而在此方面有些许不足。因此,实际上对于课程包的需求十分明显,结合学生的反馈来看,课程包的设计,十分有意义。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新资源被注入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明显,因而课程包的实际意义凸显。
参考文献:
[1]李明.浅谈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教育科学,2016,(03).
[2]徐帅哲.小学生对预防意外伤害的认知及教育规律.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与留守儿童学习表现.经济学,2013,(03).
[4]金建芳.中小学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的研究.2007.
关键词:留守农民工子女 安全教育 课程包
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3668人,其中:藏族21064人,占总人口的48%,羌族13894人,占总人口的32%。历年来,小学生健康及安全事件频发,国家及地区日益加强小学生的健康安全教育事业,并伴有多项政策措施以解决。为此,阿坝州理县也严格关注此项问题,在小学生环境的教育措施以及培训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
国家以及地方部门对此项问题十分重视,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度高的地区,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广大“农民工进城潮”,理县的人口比例多为老幼,青壮年进城务工比例高达50%,因而该地为深入了解以及解决留守农民工子女典型问题的极佳样本。经过初步调查筛选,最终决定以理县一所小学作为研究学校,通过对比、个案研究、观察、校内访谈、家长反馈等方法,以三、六年级的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了书面化问卷以及面对面交流方式的信息数据采集。
研究的重点在于,小学生健康现状调查及健康教育、生活习惯和不良习惯、传染病的预防,以及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了解与培养。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要建立针对小学生健康生活习惯以及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基地。为此,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尝试
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对学生实施授课,制作课程包并进行机制训练。基于为进促进留守农民工子女健康安全教育的目的,首先进行为期6个月的深入调研,包括随机抽样,以及年级分层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与校红十字组织合作,制成定制化课程包,将经过全面评估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尝试,课后获取每个学生的反馈,以对获得课程包进一步定制化改进的方向,以此为贴近学生需求的契机,定制化的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知识服务。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试验授课、问卷反馈、授课内容再改进的三步骤模式,对学生进行健康安全知识考察与补漏。介于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团队在设计课程包的时候分为两方面:通用课程包和定制化课程包。前者为预先设定好的资源包,后着为在进行试验性授课之后,对反馈的问卷进行抽取分析,获得更贴近学生身上已存在,并迫切想要解决的健康或安全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三年级组中选取了3个班级,总共100人,六年级组中选取了2个班级,共80人,参评本校教师10人。对三年级及六年级参与对象(8~13周岁)的共180人进行了健康安全方面的问卷调查。本次发放问卷共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5份。
综合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自身管理意识和习惯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学生普遍容易被“好吃”的食物所吸引,对于不太健康的烧烤类、饮料、零食等偏好明显,许多学生不重视蔬菜水果的重要性,蛋白质类食物摄入偏少,没有照顾到营养均衡补充的问题,并且在日常卫生习惯方面有待加强,在自身健康管理方面的意识不足。
第二,运动和睡眠的时间不足,许多学生会在课间休息的时间来写作业,每日的户外时间过少,睡眠时间达9小时的不足一半。在作业方面,学生负担很重,视力下降人数众多,身体发育程度有所影响。
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长在学习、生活乃至人际交往方面皆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疑问困惑,过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生活环境方面有些许压力,甚至部分同学在家庭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此上皆可归属于心理问题,说明学生在心理方面需要的帮助并未能及时被解决。在世界观方面,是非观念始终足矣令他们困扰,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倾诉渴望,希望得到朋友,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在心理健康方面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
第四,在实际教学方面,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所间隔,教育观念仍然注重于学习成绩,学生的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关注较少,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偏向于学习成绩的追求,在自身全面发展,学习生活习惯方面的关注不足。
因此,团队成员从健康安全教育的角度入手,以此展开了健康及安全教育知识的课程包,其中包含通用型课程包和定制化课程包。
前者内容固定,涵盖面广,后着则需实验性授课后,通过授课评价与反馈后进行制作课程内容,其内容相比之下将会针对性的结合学生需求进行编排。
通用型课程包主要分为两大类:健康知识类,其中包含:创伤,口腔健康,脊柱侧弯等;和安全知识类,包含:溺水,火灾应对,交通安全等。在实验性授课的问卷反馈中,获得学生的以下提问涉及过以下:“红眼病”“牙痛”“牙黄”“长痘痘”“便秘”,等等。通过上述展示内容分析,团队借此获得针对化解决学生问题的课程包制作导向。
在实验性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通用型课程包的知识内容获得的评价差异明显,年级阶段较低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总体评分较高,偏好于口腔健康及交通安全两方面的课程;而年级阶段较高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总体明显下降,对于脊柱以及火灾应对问题更为偏好,可见课程的针对性设计的必要性,同时也不能否定通用型课程包的设计意义。此外,团队成员通过对在校老师的评价来看,获得的总体评价很高,在校教师对于课程的内容设计,以及课程的授课形式表示很认可。
在授课问卷反馈问题采纳,设计针对性课程包并进行授课后,六年级的学生满意度提升程度最大,其次为参评教师,三年级学生保持“最满意”状态。
通过课程包设计的形式,结合学校授课的便利资源,以此为增强与填补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安全教育问题的不足。在此之前,团队通过校方了解到,学校也曾有过此类教学计划的预想,多数通过每周五下午的班级会议课程的形式进行,不过由于任课老师各有教学任务,班主任老师在时间方面不便安排,多数时候都是让学生进行自习,或者其他方式来应对此项课程,因而在此方面有些许不足。因此,实际上对于课程包的需求十分明显,结合学生的反馈来看,课程包的设计,十分有意义。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新资源被注入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明显,因而课程包的实际意义凸显。
参考文献:
[1]李明.浅谈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教育科学,2016,(03).
[2]徐帅哲.小学生对预防意外伤害的认知及教育规律.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与留守儿童学习表现.经济学,2013,(03).
[4]金建芳.中小学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的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