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它是巩固与提高体育锻炼效果,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体育锻炼形式。而大课间团队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带动学校其它工作健康和谐向前发展,让师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各班级同学之间的凝聚力。我校采取以大课间开设班级团队活动为突破点,促各班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现就整个学校如何采取开展大课间团队活动,培养学生健康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做一些尝试性小结。
关键词:大课间 团队活动 健康 良好习惯
一、找准大课间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大课间活动中,团队协作尤为重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小学生需要培养的习惯很多,如果我们一时间面面俱到,俱查俱细,有可能一下子抓不起来。因此在习惯培养方面,我们要立足实际,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化整为零,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我们发现学生虽然课间操天天做,实际上许多学生“出工不出力”,走步步调不一致,做起操来懒懒散散,无精打采,有的甚至吊儿郎当。大课间活动,看似小事,却能透过它,观察学生对待事情的态度怎样,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认真做好课间操,不仅能锻炼身体,缓解大脑的疲劳,更重要的是,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习惯一旦养成,还愁学生不认真做操,不认真锻炼身体,不认真做事吗?而大课间的团队活动可以更加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充满集体荣誉感。所以我校在大课间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确保班级团队协作落到实处。
二、整体设计,丰富大课间团体活动内容
我校大课间团队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团体操,弹力带操是我校一大特色,整套操中有班级队形变化、前后同伴互换位置,还有小团队组合造型,整套五分钟的弹力带操下来使得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为灵活,学习效果更好。班主任老师看到了团体操运动对学生心智发展的促进作用,也逐渐改变了偏重学问修养、轻视体格修养的观念,改变了“大课间就是玩玩”的浅薄认识。团体操后还针对不同的水平段学生特点不同,如水平一的学生爱玩,模仿能力强,喜欢竞争;水平二的学生身体发育较快,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水平三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好胜心强。学校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各年段项目不同设计不同的大课间团体小活动,实现了团体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學生的运动兴趣。同时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及时组织校内教师每间隔一定期间,就对师生展开调查,询问他们对于大课间的组织形式以及团队练习内容的想法,并在综合考量实际需求后,对大课间体育团体活动进行调增,从而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
三、学校强化训练,班级互相交流,最终成就好习惯
大课间团体活动设计的再好,没有训练就等于是零,从而在训练中成就好习惯,通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是促进习惯养成的关键。自大课间团队活动开展以来,我校适时推出了规范大课间要求细则,每天定时进行大课间活动,班主任老师全程参与学生训练,并针对各班级学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相机进行指导,提高了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任何大课间团队活动训练中都要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训练需要严格,但是一味进行单调训练,会令学生烦躁乏味。在训练中,我们把“苦练”与“趣练”有机结合起来,在训练中增加一定的游戏性,让训练形式多样化。比如在做操和站军姿时,有的班挑选做得好的同学做标准,开展“请你像他这样做”和“比比谁的姿势最漂亮”等活动。这样把枯燥的训练变为饶有兴趣的活动,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主动参加训练。二是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训练中我们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对于已经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强调重点是要做好具体的指导,指导时不只是单纯的示范,还要进行具体的讲解,做到边指导边训练。三是榜样示范与自我要求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榜样起了表率催化作用。在榜样选择中我们坚持“高、近、小”相结合的原则,定期让学生介绍自身养成良好习惯的经历和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并在门口宣传栏张贴他们的相片、事迹,使学生身边的小榜样们“小”得可爱,“小”得实在。同时我们还提倡学生自我要求,自我教育,鼓励学生互相纠正错误动作,相互检查评价,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对于强化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与老师及时讨论,适时调整,并推出活动搞得出色的小江豚示范班。这样,经过不断强化训练与多次实践,我们的大课间活动才能形成独特的风格、队伍整齐划一,做操动作合拍,精神饱满。
总之,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指导下,我们要对大课间团体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协调学生健康向上的习惯养成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选择符合学生身体发展需求的团体活动内容,创设积极的文化氛围,以此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体育团队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全面发展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珠爱.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让孩子健康成长[J].试题与研究,2019,No.985(10):162.
关键词:大课间 团队活动 健康 良好习惯
一、找准大课间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大课间活动中,团队协作尤为重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小学生需要培养的习惯很多,如果我们一时间面面俱到,俱查俱细,有可能一下子抓不起来。因此在习惯培养方面,我们要立足实际,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化整为零,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我们发现学生虽然课间操天天做,实际上许多学生“出工不出力”,走步步调不一致,做起操来懒懒散散,无精打采,有的甚至吊儿郎当。大课间活动,看似小事,却能透过它,观察学生对待事情的态度怎样,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认真做好课间操,不仅能锻炼身体,缓解大脑的疲劳,更重要的是,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习惯一旦养成,还愁学生不认真做操,不认真锻炼身体,不认真做事吗?而大课间的团队活动可以更加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充满集体荣誉感。所以我校在大课间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确保班级团队协作落到实处。
二、整体设计,丰富大课间团体活动内容
我校大课间团队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团体操,弹力带操是我校一大特色,整套操中有班级队形变化、前后同伴互换位置,还有小团队组合造型,整套五分钟的弹力带操下来使得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为灵活,学习效果更好。班主任老师看到了团体操运动对学生心智发展的促进作用,也逐渐改变了偏重学问修养、轻视体格修养的观念,改变了“大课间就是玩玩”的浅薄认识。团体操后还针对不同的水平段学生特点不同,如水平一的学生爱玩,模仿能力强,喜欢竞争;水平二的学生身体发育较快,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水平三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好胜心强。学校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各年段项目不同设计不同的大课间团体小活动,实现了团体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學生的运动兴趣。同时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及时组织校内教师每间隔一定期间,就对师生展开调查,询问他们对于大课间的组织形式以及团队练习内容的想法,并在综合考量实际需求后,对大课间体育团体活动进行调增,从而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
三、学校强化训练,班级互相交流,最终成就好习惯
大课间团体活动设计的再好,没有训练就等于是零,从而在训练中成就好习惯,通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是促进习惯养成的关键。自大课间团队活动开展以来,我校适时推出了规范大课间要求细则,每天定时进行大课间活动,班主任老师全程参与学生训练,并针对各班级学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相机进行指导,提高了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任何大课间团队活动训练中都要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训练需要严格,但是一味进行单调训练,会令学生烦躁乏味。在训练中,我们把“苦练”与“趣练”有机结合起来,在训练中增加一定的游戏性,让训练形式多样化。比如在做操和站军姿时,有的班挑选做得好的同学做标准,开展“请你像他这样做”和“比比谁的姿势最漂亮”等活动。这样把枯燥的训练变为饶有兴趣的活动,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主动参加训练。二是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训练中我们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对于已经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强调重点是要做好具体的指导,指导时不只是单纯的示范,还要进行具体的讲解,做到边指导边训练。三是榜样示范与自我要求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榜样起了表率催化作用。在榜样选择中我们坚持“高、近、小”相结合的原则,定期让学生介绍自身养成良好习惯的经历和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并在门口宣传栏张贴他们的相片、事迹,使学生身边的小榜样们“小”得可爱,“小”得实在。同时我们还提倡学生自我要求,自我教育,鼓励学生互相纠正错误动作,相互检查评价,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对于强化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与老师及时讨论,适时调整,并推出活动搞得出色的小江豚示范班。这样,经过不断强化训练与多次实践,我们的大课间活动才能形成独特的风格、队伍整齐划一,做操动作合拍,精神饱满。
总之,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指导下,我们要对大课间团体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协调学生健康向上的习惯养成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选择符合学生身体发展需求的团体活动内容,创设积极的文化氛围,以此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体育团队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全面发展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珠爱.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让孩子健康成长[J].试题与研究,2019,No.985(1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