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路在何方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在中国人的心中并不陌生,它以其纪实本性所固有的穿透力、震撼力,日渐赢得越来越多观众的心。然而,随着上个世纪《丝绸之路》、《话说长江》、《龙脊》等一批优秀纪录片创下的收视狂潮,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纪录片栏目的昙花一现和前仆后继,中国的纪录片成长之路也越来越迷茫。在中国纪录片不断普及不断获奖的时候,中国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低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本文就以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之路为线索,结合中国市场化实际对中国纪录片走出困境、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做以初步探讨。
  
  曾经的辉煌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日合拍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和《话说长江》在全国播放时,收视率曾高达30%,直追同时热播的电视剧《四世同堂》和《红楼梦》。1991年的《望长城》,以其创新的创作形式引起轰动。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每天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栏目,曾一度深入人心。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创造了辉煌。
  中国的第一批独立纪录片诞生自部分电视剧导演之手。这些在影视圈里小有名气的制作人利用自己在圈内的关系,拍摄自己感兴趣的纪录性低成本影片。后来,随着中国人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经济比较宽裕的年轻人开始对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对拍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以《生活空间》和《纪录片编辑室》为主要阵地,加之其它电视台的纷纷效仿,迎来了中国纪录片的首次市场高潮。
  这些纪录片栏目能够迅速获得较大的收视率,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其一,20世纪90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变革使全民意识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观众提出了对于精神产品的诉求。其二,纪录片栏目化的最大魅力给观众的最大感受就是纪录片的平民化视角,观众透过它看到了身边人,这样的形象使观众感到亲切,并透过镜头对自身的生存开始反思。其三,纪录片栏目吸纳了一批优秀的创作者,制作出一系列的精品,打造出一系列品牌,形成巨大的市场号召力。
  
  现在的尴尬
  
  然而现在,我国纪录片陷入了尴尬境地。一方面是国内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奖频频,另一方面却是对纪录片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少,许多片子叫好不叫座,难以再现万人空巷的辉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从1995、1996年起,中国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进入低迷困境。在经历了短短几年的奇迹之后,各种电视纪实栏目的收视率开始急遽下降,例如曾创下36%的收视奇迹的《纪录片编辑室》在近年已降至7%左右。随着纪实浪潮的消退,纪录片在创作上也进入萎缩状态。尤其是以电视台为中心的体制内创作,由于收视率的大幅滑坡,纪录片创作人员的转行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把这种转变单纯地归因于市场或者观众都是不恰当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很多变化,包括审美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活节奏,一方面让人积极向上,但另一方面又给人带来压力,比如说很多人都面临着的生存问题,要求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竞争状态,在这种紧张的状况下,要观众晚上还看让他思索的片子,我认为是苛求的。另一方面来说,电视台都要考虑一个经济效益的问题,电视剧、新闻、娱乐节目可以带来广告客户,也就不太可能把重点放在高雅深刻的纪录片上。
  我国电视的目标群体足以中低文化层次为主的观众,而电视的播出体制必须靠播广告来谋求生存和发展。于是,电视剧几乎占领了所有频道的黄金时间,而作为影视中蕴含深刻文化积累的纪录片,却被打入了冷宫。纪录片的对象受众并不是所有的会坐在电视机面前的人,当娱乐和商业的口号被放大到极致,当社会的文化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民主和科学精神还没有到位,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仍然会继续攫取大部分观众,同时还有日益贴近群众、接近事实的新闻节目正迎头赶上。这就决定目前的纪录片很难坐上收视率排行榜的前几位交椅。
  
  路任何方
  
  精品化:纪录片品位的提升关键
  澳大利亚著名纪录片制片人米齐·戈德曼认为,西方纪录片的表达通常比较深入,也比较复杂,它对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是一个“考验”。而中国的纪录片则比较注重传达资讯、讲述过程,对观众的挑战性较小。如果中国的纪录片要赢得更多的观众,那它们就必须更深入地研究问题和探讨问题,特别要提高讲故事的艺术,不要把纪录片的语言变成“讲新闻”。
  长期以来,我们的纪录片都存在单一、平面的问题。科学、自然、探险等方面题材的明显缺少不谈,即使在社会人文领域,我们纪录片的选材也仍显出了平面、单维,并存在明显的趋从心理。风光片、光环人物、边远地区、部落群体、“老百姓的故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类型,且宣称觅到了纪录片的“正宗”。
  纪录片的精品化就要尝试表现形式的多元化,表现为取材、主题、手法的多样性,但纪录片的内核却足一定的。比较中外的纪录片,可以发现,“矛盾、冲突和追问是外国纪录片题材的核,哪怕是记录平静的日常生活,这种矛盾性和冲突性,也能被挖掘出来。,这就是他们的纪录片的魅力,能够成为超越国家、种族、制度而共享的精神营养。”而我们的纪录片似乎更注意题材的表意符号,欠缺穿透力,不少片子足思想和形式大于内容。
  除了创作理念和形式的转变,技术更新也有助于类型化。数码技术的发展,使记录设备日益小型化、个人化,摄、录、编可以由一个人独立甚至轻松完成,制作人可以从容自如地记录原汁原味的生活实态。这种变化已经促使许多业外人不断进入纪录片的制作行列,虽然这是非主流形态的,但对体制内的创作方式却是一种补充,蕴藏着一些新的可能性。
  类型化还应该从国际纪录片界吸取养分。近年来,国家如日本、法国、美国,个人如小川绅介、怀斯曼,对中国纪录片都具有深刻影响。通过交流,中国纪录片人对纪录片的含义、纪录片对现实的观照和态度有了新的认识。比如独立纪录片,吴文光、段锦川、蒋樾、康健宁等开始沉淀到底层生活中去,更耐心和平等地接近被拍摄者,捕捉真实、具有质感和意味的生活场景。他们的《阴阳》、《江湖》、《八廊南街16号》、《彼岸》都是在漫长的等待、静观中打磨出来的,几乎没有运用宣传片惯用的旁白、解说和访谈等手法,更直接、客观,更讲究生活的原汁原味,更能挖掘出生活中的问题。体制内的纪录片也可以从国际上得到启示。
  
  大众化:纪录片生存的必由之路
  中国纪录片真正开始占有市场,是以 1993年北京和上海几乎同时崛起的两个栏目《生活空间》和《纪录片编辑室》为主要标志的。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曾创下 36%的史无前例的高收视率;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段时期,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内容深刻、制作精良的纪录片。
  随着我国电视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问题已经横亘在纪录片发展道路中。市场化要求纪录片形成流畅的市场供需体系,拥有足够丰富的产品和比较规范通畅的交换渠道,并能吸引广泛而持久的观众。但是,纪录片市场的规模和收益一直在缩水,纪录片在电视台中的边缘境地在市场化面前更显分明。尽快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规范市场,注入足够的资源,是纪录片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3年6月,中央电视台推行末位淘汰制,《纪录片》栏目更名为《见证》有幸保留下来,但是,目前《见证》的收视率只有0.2%或0.3%。以收视率为依据的末位淘汰制和广告额使《见证》的道路并不平坦。其他电视台类似的节目也并不好过,北京电视台的《纪录》、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都存在着在收视率与广告商之间挣扎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们把纪录片定位于“一群精英制作出来给另外一群精英看”,这种理念限制了受众市场的扩张。纪录片应该摒弃个性至上、漠视收视对象的观念,要真诚地用心琢磨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纪录片。琢磨观众的心理,是细分市场的基础。大众化是市场化的第一张面孔,不被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节目足难以生存的。关注好看不好看、追求收视率,这是一个思维转变,它给纪录片创作者、创作方式、创作观念都提出了变革要求。
  与电视剧相比,纪录片属于小众化的视觉作品,代表一种精英文化。但是,以真实为生命的纪录片,在对人所表现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生存处境提出思考的层面上,其文化品位与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又绝不足平常电视剧可以达到的。随着电视专业化内容的细分,纪录片所针对的目标受众,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目前,随着观众欣赏水平与文化品位的不断提高,纪录片在国内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其质量与制作水平,甚至开始被认为足衡量一个电视台水平高低的标准。
  
  频道化: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方向
  栏目化、频道化的纪录片体现着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多重利益关系,它属于媒体,运作得好,可以赚取不菲的利润,它属于社会公众,可以提供娱乐和教育;它属于纪录片创作者,为他们提供展露多方面才华的阵地。这三者关系的有效结合,就是纪录片栏目化生存要寻找的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道路。栏目化实际上就是商品化,栏目把纪录片变成一种商品卖给观众和广告商。作为一个栏目,要定位,要包装,要有收视率,这点很重要。栏目化做到一定规模,就是频道化。纪录片的栏目化、频道化不能短视,不能简单地以收视率和广告额为标尺,还要考虑纪录片的社会和文化效益,国外的公共电视台和CNN、BBC、NHK等大台,就一直坚持播放纪录片。它的成熟期较长,但实现观众市场“一旦拥有、天长地久”的目标并非妄想。
  栏目化是纪录片与电视结合后的主要生存形态。由于主动权在电视一方,纪录片与电视磨合的结果只能是作为电视的组成分子而附合电视运行规律,顺应电视发展趋势。而栏目化是90年代中国电视的大势所趋,是由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三段式发展规律决定的。因此纪录片栏目化是纪录片与电视结合的必然结果。
  纪录片栏目化导致的题材狭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过多地把“立足底层”这一纪录片的特质理解为“关注社会弱势”,大大地窄化了纪录片的功能。既要争取大多数人的眼球,又缺少反映大多数人现实生活的作品,成为当前各大纪录片栏目的致命通病。除此之外,自然和环境类的纪录片在中国也少得可怜,全国数百家电视台一年制作的优秀自然环境类纪录片屈指可数。
  纪录片在电视上的栏目化是纪录片在大众传播时代的生存策略,电视对电影的挤压促使纪录片抛弃纪录电影形态而以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形式在电视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纪录片的栏目化并不是在90年代中后期纪录片进入困境之后而寻出的生存策略,相反的,纪录片栏目本身的生存危机正是90年代中后期纪录片生存困境的表现。因此,现在我们说栏目化是纪录片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意义在于,如何在不变纪录片的栏目化形式的前提下寻找到栏目化纪录片的新出路,解决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危机。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素养是每个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用更加科学的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英语;学生   英语素养,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关键能力。而小学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教师更需要注重教学策略,让学生不止形成英语兴趣,还能提高英语素养。鉴于此,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为基
我国高校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管”、“助研”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较仍显滞后。在现阶段,研究生“三助”
在医学图书这块蛋糕的竞食者中,国内500多家出版社中约有一半的出版社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分割,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独占医学类图书五成市场半壁江山,其他10余家医学专业出版社
企业电视媒体面对的是职工和家属,它宣传的范围小、受众少,但是同样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要求和职责所在。我们在宣传报道中体会到,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就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三贴近”原则。    社会责任感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作为矿区的电视媒体,我们担负着向矿区职工和家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企业文化的职责。我们虽然与大台大报的宣传角度不一
编辑作为出版社的核心和主体,其个人素质及其编辑工作本身的运行机制对出版物的质量及出版社的竞争力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市场经济下,编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
2006年上半年,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行业航空运输旅客运输量达到1.38亿人,比2000年增长105.3%,五年来年平均增长率为15.5%,比“九五”时期高出9.9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总共订购了442架飞机,预计今后每年增加100多架飞机的运力,但高宏峰表示,民航业不会因此导致运力过剩。欧美发达国家民航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