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思维是指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译文中原文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两者的研究对象相同,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的是,前者主要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中运用的语言,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尽管两门学科有着不同的着重点,但绝不妨碍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论述了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1)翻译概念的本质2)交际的本质3)如何解决语境差异在翻译中引起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思维语用学关联理论
一、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翻译的本质
从事翻译研究者都知道严复的那句名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则达尚焉。”可见翻译绝非易事。如果我们把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间的沟通看作是一种交际,那翻译则不是简单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而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它的复杂性远远大于同种语言内的交际。在这种跨语言交际中,译者是作者和读者交际的桥梁,他需要理解和传达的是别人的思想,需要识别和转换的是别人的语言风格和语用习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解码成另一种语言并进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的过程,即作者(信息发出者)首先将所欲传递的意图进行编码,然后向译者(信息接受者)发送;译者收到信息后再通过解码过程还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而完成这一轮交际活动。译者思维过程的复杂性使翻译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许多世纪以来,学者们不断地给“翻译”下定义,但似乎从未达成过一致的认识,于是出现了翻译无定论的说法。
语用学理论对翻译思维研究的启示作用不可小觑,语用学研究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以及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它是对语言进行动态的研究。语用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都可以为翻译思维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在翻译创造的全过程中,翻译者和翻译的实际运作均不同程度的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不但对解决翻译中有关语言使用的各种问题有所帮助,而且还帮助译者在译文的整体把握和细节处理上做出可取的选择,因此可以被运用到翻译思维研究与实践之中。
二、关联理论和翻译思维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影响颇大的语用学理论,它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就成为当前指导翻译的新论之一。这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等效翻译,如Nida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dynamic equivalence) 和 Newmark提出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者常常间接的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他们期望听话人或读者能够利用语境的知识,结合他们提供的话语信息,通过推理得出他们意图传达的交际意图。因此,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常常与他提供的话语信息(字面意思)不一致,甚至于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听话人(或读者)就需要越过字面意思,结合语境信息,通过推理达到对说话人意义的正确把握。例如,要实现“拒绝被邀请”这一交际意图,就可有多种表达方式来传达:我们可以直接说“不行”,也可以通过很多间接的、委婉的方式来实现,如“我很想去,不过我今天不太舒服”、“对不起,我已经和别人约好了”等等。这些都说明了语言交际的间接性和话语字面意义与交际意图之间的隐含性。
交际的实质是什么?关联理论对交际者与听话人的沟通起如何的作用呢?关联理论在批判地继承以互知(mutual knowledge)为理论依据的代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的推理模式,即把交际看作是推理的过程。交际者(作者)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Relevance Principle)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那什么又是交际的推理特性呢?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编码---传递---解码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对话语和语境信息的推理过程。例如:
甲:请问苏珊小姐还要多久才回办公室?乙:她正在向杰克请示工作呢!
在上例中,乙并没有直接回答,相反告诉甲这样一个信息:苏珊正和杰克在一起。假如杰克办事利落,那么,甲不难推断出“苏珊很快就会回来”;假如杰克办事拖拉的,甲就可以推断出“苏珊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因为句子的意义不仅要依赖它的语义内容,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解该话语的语境信息,因此说话人利用相同的话语可以表达不同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人能否使用正确的语境,即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那么该怎样选取正确的语境信息来作为话语理解的前提呢?
这一选择过程受制于关联原则,即对最佳关联的获得,使得交际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说话人与听话人都获得最佳关联。一句话要获得最佳关联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听话人可以不耗费不必要的努力就推理出所得结论;(2)当听话人需要耗费努力才能推理出所得结论时,那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一定是对听话人有利。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听话人继续推理,直到他得到的解释符合上述两个条件。这一个解释才是对该话语或信息的正确解释或理解。
不难看出,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我们也应当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推理性质的交际过程,不同之处仅在于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由于翻译行为包含了两个推理过程,它的复杂性远远大于同种语言内的交际。翻译的全过程同时也涉及到两个推理过程,在第一个推理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作者提供的话语、他固有的原文语境信息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进入第二个推理过程后,译者的身份变为说话人,他根据原文话语、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传达信息,而译文读者则对他传达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因此,翻译活动涉及两个交际者和两个接受者,其中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在第一个推理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而在第二个推理的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传达给译文读者。
可见语境在翻译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同一话语由于语境不同,听话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因此翻譯中切不可断章取义。由于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语境差异常常会产生各种问题,德国翻译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曾有精辟论述:“译者要么尽量的撇开作者而使读者向作者靠近;要么尽量的撇开读者而使作者向读者靠近。”前半句要求译文读者在原语文本的语境下理解译文;后半句是指改变原语文本以符合译文读者的语境。
例如:杨宪益先生和霍克斯先生都对《红楼梦》第六回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谚语进行了翻译,他们就分别采用了上述两种不同的处理办法。霍克斯直接引用了英语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撇开原作中的佛教色彩从而使译作带上了基督教色彩,从而使原文作者曹雪芹向译文读者靠近;而杨宪益先生同样是利用了这一个谚语,但把其中的“God” 改成了“Heaven”,即“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保留原文中的佛教色彩,从而使译文读者向源语文本《红楼梦》靠近。
其实,解决语境差异在翻译中引起问题的途径不拘一格,各种翻译策略都可以使用,具体翻译策略的选取主要是看它在当时的交际语境中能否更有效地传达原文意图、是否符合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阅读期待和文化期待。
三 总论
总而言之,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本身主要是一个语用概念。语用翻译不仅涉及到语码的转换,而且译者要依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因此,译者的任务不但要解决文本中的语言问题,而且更要高度地重视文本的语境问题。总而言之,语境在翻译中是理解与表达的重要依据。译者理解原文必须紧扣语境,反复推敲。译文语言表达也必须密切联系语境。惟有如此,译者才能准确达意传神,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Jef Verschueren,《语用学新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2]Leo Hickey,《语用学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Peter Newmark,《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Wolfram Wilss,《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张光明著,《英汉互译思维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翻译思维语用学关联理论
一、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翻译的本质
从事翻译研究者都知道严复的那句名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则达尚焉。”可见翻译绝非易事。如果我们把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间的沟通看作是一种交际,那翻译则不是简单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而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它的复杂性远远大于同种语言内的交际。在这种跨语言交际中,译者是作者和读者交际的桥梁,他需要理解和传达的是别人的思想,需要识别和转换的是别人的语言风格和语用习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解码成另一种语言并进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的过程,即作者(信息发出者)首先将所欲传递的意图进行编码,然后向译者(信息接受者)发送;译者收到信息后再通过解码过程还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而完成这一轮交际活动。译者思维过程的复杂性使翻译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许多世纪以来,学者们不断地给“翻译”下定义,但似乎从未达成过一致的认识,于是出现了翻译无定论的说法。
语用学理论对翻译思维研究的启示作用不可小觑,语用学研究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以及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它是对语言进行动态的研究。语用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都可以为翻译思维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在翻译创造的全过程中,翻译者和翻译的实际运作均不同程度的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不但对解决翻译中有关语言使用的各种问题有所帮助,而且还帮助译者在译文的整体把握和细节处理上做出可取的选择,因此可以被运用到翻译思维研究与实践之中。
二、关联理论和翻译思维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影响颇大的语用学理论,它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就成为当前指导翻译的新论之一。这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等效翻译,如Nida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dynamic equivalence) 和 Newmark提出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者常常间接的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他们期望听话人或读者能够利用语境的知识,结合他们提供的话语信息,通过推理得出他们意图传达的交际意图。因此,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常常与他提供的话语信息(字面意思)不一致,甚至于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听话人(或读者)就需要越过字面意思,结合语境信息,通过推理达到对说话人意义的正确把握。例如,要实现“拒绝被邀请”这一交际意图,就可有多种表达方式来传达:我们可以直接说“不行”,也可以通过很多间接的、委婉的方式来实现,如“我很想去,不过我今天不太舒服”、“对不起,我已经和别人约好了”等等。这些都说明了语言交际的间接性和话语字面意义与交际意图之间的隐含性。
交际的实质是什么?关联理论对交际者与听话人的沟通起如何的作用呢?关联理论在批判地继承以互知(mutual knowledge)为理论依据的代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的推理模式,即把交际看作是推理的过程。交际者(作者)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Relevance Principle)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那什么又是交际的推理特性呢?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编码---传递---解码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对话语和语境信息的推理过程。例如:
甲:请问苏珊小姐还要多久才回办公室?乙:她正在向杰克请示工作呢!
在上例中,乙并没有直接回答,相反告诉甲这样一个信息:苏珊正和杰克在一起。假如杰克办事利落,那么,甲不难推断出“苏珊很快就会回来”;假如杰克办事拖拉的,甲就可以推断出“苏珊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因为句子的意义不仅要依赖它的语义内容,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解该话语的语境信息,因此说话人利用相同的话语可以表达不同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人能否使用正确的语境,即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那么该怎样选取正确的语境信息来作为话语理解的前提呢?
这一选择过程受制于关联原则,即对最佳关联的获得,使得交际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说话人与听话人都获得最佳关联。一句话要获得最佳关联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听话人可以不耗费不必要的努力就推理出所得结论;(2)当听话人需要耗费努力才能推理出所得结论时,那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一定是对听话人有利。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听话人继续推理,直到他得到的解释符合上述两个条件。这一个解释才是对该话语或信息的正确解释或理解。
不难看出,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我们也应当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推理性质的交际过程,不同之处仅在于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由于翻译行为包含了两个推理过程,它的复杂性远远大于同种语言内的交际。翻译的全过程同时也涉及到两个推理过程,在第一个推理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作者提供的话语、他固有的原文语境信息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进入第二个推理过程后,译者的身份变为说话人,他根据原文话语、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传达信息,而译文读者则对他传达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因此,翻译活动涉及两个交际者和两个接受者,其中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在第一个推理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而在第二个推理的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传达给译文读者。
可见语境在翻译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同一话语由于语境不同,听话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因此翻譯中切不可断章取义。由于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语境差异常常会产生各种问题,德国翻译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曾有精辟论述:“译者要么尽量的撇开作者而使读者向作者靠近;要么尽量的撇开读者而使作者向读者靠近。”前半句要求译文读者在原语文本的语境下理解译文;后半句是指改变原语文本以符合译文读者的语境。
例如:杨宪益先生和霍克斯先生都对《红楼梦》第六回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谚语进行了翻译,他们就分别采用了上述两种不同的处理办法。霍克斯直接引用了英语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撇开原作中的佛教色彩从而使译作带上了基督教色彩,从而使原文作者曹雪芹向译文读者靠近;而杨宪益先生同样是利用了这一个谚语,但把其中的“God” 改成了“Heaven”,即“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保留原文中的佛教色彩,从而使译文读者向源语文本《红楼梦》靠近。
其实,解决语境差异在翻译中引起问题的途径不拘一格,各种翻译策略都可以使用,具体翻译策略的选取主要是看它在当时的交际语境中能否更有效地传达原文意图、是否符合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阅读期待和文化期待。
三 总论
总而言之,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本身主要是一个语用概念。语用翻译不仅涉及到语码的转换,而且译者要依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因此,译者的任务不但要解决文本中的语言问题,而且更要高度地重视文本的语境问题。总而言之,语境在翻译中是理解与表达的重要依据。译者理解原文必须紧扣语境,反复推敲。译文语言表达也必须密切联系语境。惟有如此,译者才能准确达意传神,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Jef Verschueren,《语用学新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2]Leo Hickey,《语用学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Peter Newmark,《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Wolfram Wilss,《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张光明著,《英汉互译思维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