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s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儿歌有着具体的内容、简洁的形式、明快的节奏、浅显的语言,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儿歌则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一、儿歌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人的学习与心情有关,轻松和谐的儿歌能够给人带来舒适、宁静的感觉,课堂教学中运用常规儿歌,通常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上课常规。如:“一二三,坐端正。”运用表扬儿歌、竞赛儿歌等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儿歌能把一个知识做一个浓缩的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儿歌作为新授知识的总结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学生年龄决定了儿歌的不同运用,低年级儿童的不随意注意占优势,而数学知识又具有抽象性,学生往往不能全面掌握,教师就必须作一个简单而全面的总结。
  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为了让学生们正确掌握角的度量方法,教师可以用拍手儿歌的形式进行教学,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你拍一,我拍一,中心顶心先对齐;你拍二,我拍二,领线重合角边儿;你拍三,我拍三,分清内外是第三;你拍四,我拍四,他边度数要牢记。”这是一首配合拍手的游戏歌,孩子们可以边拍手边说儿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和学习浑然一体,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到了高年级学生们还会自己编儿歌,这样不仅使教师得到了及时的反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行了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认识时、分、秒》后,就有学生根据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编出了这样的儿歌:“时、分、秒是一家,你追我赶齐向前。时走大格分走圈,一时等于六十分。分走小格秒走圈,一分等于六十秒。分分秒秒不浪费,珍惜时间人人夸。”形象、生动的语言,不仅体现了时间之间的进率,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告诉小朋友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孩子们念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兴趣特别高涨,因此对数学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儿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进行长期记忆
  在小学阶段,基本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小学生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而儿歌就能够提高记忆水平,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因为,轻松和谐的儿歌比一般的讲解更容易激活大脑,使学生不易疲倦。概念的教学中,计量单位的理解记忆一直以来就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时间长了,学生们容易忘记或混淆。为了更好地区分它们之间进率的不同,可以教学这样的儿歌:“长十面百体重千,只有时间是六十。”简单的几句话,就介绍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琅琅上口的语言,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记忆保持的强度,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启发。
  四、儿歌能够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儿歌在教学中不仅能帮助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有时对于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为了说明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的好处,提醒学生们经常使用数形结合法解决问题,可以引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写过的一首描写数形结合的诗:
  数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小学生是天真的,语言发展还没达到很理性的水平,他们容易接受的是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语言,容易理解的是符合他们逻辑的思维。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把儿歌带进课堂,使教学语言儿童化、通俗化,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也是新教育理念的体现。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是令大多数学生头痛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觉得数学是一门比较好学的学科,但不知怎么一进高中就觉得学起来吃力,这种现象在文科学生中尤为突出。通过对文科学生的调查,大约有80%的学生选择学习文科的原因是理科较差或者害怕学习理科,特别是害怕数学。而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文科学生的数学能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女生越学越吃力,因此对高中文科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期刊
语文学习,贵在积累,重在理解与运用。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为低下,理解能力较差,是因为语汇贫乏——究其根源是阅读范围狭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广泛阅读,并强调做好学生作文知识的积累。  这里,我从自己尚未成熟的经验出发,谈几点班级积累材料的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从生活中积累  材料是写作之源,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学生要学会
期刊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构建自身知识网络和体系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好坏。那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一、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想学  1、发挥学科特长,诱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趣味实验“烧不死的金鱼”、“
期刊
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理应是生动有趣的。但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很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没意思”。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为历史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呢?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让学生成
期刊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只有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智者,更做生活的主人。  在教学中,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演一演,再现生活
期刊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是,事实上“重理轻文”的思想早已深深地烙在学生的思想中。教学中,很多老师也发现学生一般都轻视语文学习,特别是到了高中,种种消极心理表现得更为明显,语文也往往被他们打入了“冷宫”。本文中笔者想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轻视语文具体主要表现在: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
期刊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主要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中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地设计问题,正确地运用提问方法,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的层次性,推动预期教学目标
期刊
目前,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已属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有两种:一、与数学本身的特性有关,数学比较枯燥而且难度大;二、与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基础状况及学习方法有关。如何防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学情绪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享受。尽管数学知
期刊
摘要: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提问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往往只注意回答的学生,置班级其他同学于不顾,造成只有少数同学参与回答或教师自问自答。为改变这种现状,本文从教育理念、问题准备、问题设计、问题陈述、问题回答、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优质提问法 课堂教学 应用 探索     一、前言  “提问”即提出问题来要求回答。课堂教学优质提问,是指在课堂教
期刊
随着人类新型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发起挑战,促使其必须进行重大革命,以适应高度发展起来的新型知识体系。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向量数学”,以其在物理学、空间物质结构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人们的观注,进而很快形成了一套具有优良运算通法的数学体系,现已被纳入中学数学基础教程中,成为数学新教材改革的一大闪光点。  一、平面向量的引入,充分体现了高新教材改革的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