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及实践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生只是单纯的拥有专业技能还不够,还应在岗位意识和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上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此,就应在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以及实践中植入以上相关元素。
  【关键词】中职学校 思想文化 目标定位 实践
  作为向社会输送一线应用型人才的中职学校(下文简称:学校),在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在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上下工夫。之所以这样讲,实则归因于思想文化本身在人精神领域的作用的考虑。实践表明,中职学生只是单纯的拥有专业技能还不够,还应在岗位意识和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上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取向则主要依赖于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及实践。
  如何看待目标定位呢,这需要在校本要求下来进行。不可否认,思想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但针对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下来看,则需要有所侧重。就思想文化的实践而言,其仍遵循由学校顶层设计沿着下行渠道进行传播的路径。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思想文化的认识
  首先,有必要围绕学校实际情况对思想文化进行认识。正因是结合学校实际,所以具体的认识路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学校思想文化的内容
  中职学校所开展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本身就是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上来看,仍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岗位意识和其他方面塑造的需要。由此,本文所指的思想文化内容更侧重于团队协作精神、进取精神,以及建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方面。
  (二)学校思想文化的形成
  学校思想文化的形成正如上文指出的,发端于学校顶层设计。具体来将,就是需要学校管理层根据学校专业设计、学生就业主要去向,针对性的将岗位意识和职业发展观元素植入到校园思想文化中,最终借助各种仪式性活动和集中互动活动来深入学生内心。唯有这样,才能切实满足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
  从以上两个方面不难看出,中职学校若要将思想文化建设植根于学校发展实际,则在维系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还应根据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将岗位意识和职业发展观元素引入其中。
  二、认识引导下的目标定位
  从以上认识中,可以将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目标定位于以下两个层次。
  (一)宏观目标层次
  宏观目标层次便是从学校整体层面所进行的目标定位,由于它更加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所以具体体现在:(1)重视岗位意识的校园氛围的形成。这种目标定位不仅取决于学校管理层的指导思想,还在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意识传递,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日常活动中的推动。(2)重视对职业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尊重自己、不断进取的思想氛围,则是满足上述认识的关键。
  (二)微观目标层次
  微观目标层次则是针对学校个体而言的,且着重于对新生和毕业生两个年级。对新生的微观目标定位,就在于巩固个体的专业思想,并形成刻苦学习专业技能的思想准备。对毕业生的微观目标定位,便在于突出建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方面,即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的建构自身的职业能力。
  以上两个层次的目标定位,实则就为下文的实践提供了路径指向。
  三、实践
  就实践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展开。
  (一)学校管理层设计
  学校管理层应联系各专业负责人对专业岗位需求特征,以及历年毕业生的去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关键的岗位意识和职业发展观要素,并在权威式管理模式下将上述要素引入到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中来。根据本校实际,岗位意识中的关键要素便是团队协作精神,由此这就应在仪式性活动中得到强化。
  (二)开展仪式性活动
  仪式性活动实则与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相似之处,只是活动的主题已由单一的思想环节拓展到更加丰富的职业思想方面了。为此,各专业所在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应将历年毕业生的优秀代表请到学校给新生或毕业生做专题报告,并在校园范围内开展有关主题的讨论和互动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
  (三)实施过程的评价
  之所以要进行过程评价,在于控制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不难知晓,中职学校长期重视技能培养,而在软环境的塑造上一直处于尴尬的局面。因此,在逐渐积累思想文化建设经验的同时,还应通过观察学生行为表现和面谈来获得建设效果程度,并给予及时干预。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最后强调,本文根据中职学校思想文化建设中的不足进行了理论探讨,但在实施中还应配合其他文化元素共同来支撑学校的发展。
  四、小结
  本文认为,应在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以及实践中植入岗位意识和职业发展观的相关元素;并遵循顶层设计和下行传递,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传播来进行。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李秀英.试论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3).
  [2]曹志勇.论加强情感培养在德育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 考试周刊,2011(60).
  [3]蒋政.基于社会需求角度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的探讨[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本科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如何能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人才济济的社会有立足之地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民办高校的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提出了民办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在我国的进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
【摘 要】近年来,研究生就业陷入困境,文章从性别、年龄、专业等入手分析研究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和基本特征。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度化导致就业难问题,本文认为就业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才是根本原因。文章从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劳动立法、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提高研究生自身核心竞争力方面针对解决研究生就业困境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 高等教育 解决途径  从就业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
【摘 要】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极具能量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世界。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对其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新时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在形式上要活、内容上要新、方法上要科学、管理上要有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生活教育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主动转变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堂教学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 教师满足于一讲了之,学生满足于一听了之。由此看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势在必行,任重道远。我在日常教学时就围绕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陶行知先生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针对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一直持续攀升,而大学生村官也是在这些年异军突起,成为很多大学生锻炼自己实践能力,回馈社会,感恩故乡的一股强硬的势头。取得的骄人的成绩,为社会进献了自己的一份力。然而在众多大学生村官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思想问题,往往对事务的认识度还是不够成熟和完整,本文就是从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
【摘 要】品德教学和班队活动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相互交叉又有内在沟通,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品德教材的关键点、生长点和空白点,来丰富班队活动的内涵,拓展班队活动的视角,提升班队活动的品质,从而引领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  【关键词】品德教学 班队活动 整合研究  品德课标指出,品德教师要充分开放教学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特别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课后
【摘 要】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共同的努力。而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应尽量关爱学生,通过情感交流,认识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产生根源,调治留守生心理,使其正确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使家庭、学校、社会更加和谐。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 健康发展  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法制节目,引发了我的深思,节目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