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治“疑难杂症”,专接“烫手山芋”,专办“办不成的事”……近来,全国多地推出“办不成事”窗口,以“难事专办”的方式破解“办不成的难事”,赢得一片点赞。然而,有媒体却指出,“办不成事”窗口做得不实,容易变成“难事交办”“难事转办”的中转站,沦为新的“形式主义”,更何况,解决“办不成事”的问题,仅靠一个窗口,远远不够!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
“微话题”栏目参与方式:扫码关注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微信ID:党员生活),点击下方“互动”-“‘微话题’互动”,即可参与最新一期“微话题”征集活动。一经选用,稿费从优。
不能代替“办事”窗口
“兜底服务”值得点赞
生活中,老百姓办事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或是政策无明确规定、或是找不到明确责任单位、或是经办流程不明晰等等,让群众办事难、多头跑、体验差。设置“办不成事”窗口,老百姓办不成的“疑难杂症”都有专人受理,“疙瘩”解开了最好,就算解不开,也有工作人员热心接待、耐心解释、细心沟通,群众不致吃“闭门羹”或“有苦说不出”,心气会更顺一些、误解会更小一些、矛盾也会更少一些。这种“兜底服务”展现了“有呼必应、应必有果”的服务意识,“兜”住了群众的心,值得点赞!
(崇阳 万李超)
不能成为常设
“办不成事”窗口,实质是为了“办得成事”。职能部门唯有设身处地直面群众的难题难事,以真心换取暖心,才能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对违反规定的“不能办”,要耐心细致沟通解释;对缺少材料的“办不了”,要思考是否有容缺受理等方式;对故意刁难的“无法办”,要坚决予以问责追责。同时,“办不成事”窗口不能成为常设,要找准“办不成事”的堵点难点痛点,对症下药,拆掉“办不成事”的藩篱,形成“办得成事”的长效机制。
(武穴 方俊)
不能简单依靠“办不成事”窗口
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的目的在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办不成事”窗口的出现,既是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举措,也是解决“办事”窗口不办事、办不成事的补漏之举、无奈之举。所谓疑难杂症、烫手山芋、办不成的难事,往往凸显着干部能力的不足、责任的缺位、信念的动摇,解决“办事窗口”办不成事的顽疾,不能简单依靠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更应该从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强化履职担当、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下苦功。
(十堰郧阳 董成雨)
核心在办事,关键在办成事
关键在“办成事”
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是探索为人民服务的创新举措,是“马上就办”的延续深化。其核心在办事,关键在办成事!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窗口的工作人员,要坚守初心、保持耐心、砥砺专心,不断强化“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笑迎人、笑送客;要强化督办指导,提倡领导干部定期主动坐镇窗口,把窗口建设为群众的谈心室、说事办;要把“办成事”成效交由群众评价,设置现实评价指标,以人民的满意率、认可率、支持率为导向,推动“办不成事”窗口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展现的窗口。 (阳新 柯阳)
做足后半篇文章
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是职能部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问题的一味良药,是应群众之期盼的新风尚,但要严防其成为“长驻军”“中转站”,必须做足后半篇文章。要健全跟踪督办反馈机制,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做到能办即办、急事特办,不能即办问题,做细做实解答、登记、督办、回访全流程服务,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要探索长效机制,全面梳理、分类归纳、研判总结群众反馈的各类问题,深挖潜在的体制机制和作风问题,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和干部作风改进,以彻底排除“堵点”、消弭“痛点”,从根本上打通“肠梗阻”、畅通“微循环”。
(鄂州鄂城 陈鸿维)
提升服务能力,让群众少跑路
要多措并举,解决“办不成事”的問题。要提升服务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攻坚意识、提升服务本领,倒逼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要强化力量统筹。整合部门职能、配优精干队伍,赋予窗口单位更多权限,畅通“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渠道,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要科学考核评比。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对转办给“办不成事”窗口的服务事项逐一研判,防止本来能办成的事也以办不成的名义转交给“办不成事”窗口。要强化跟踪问效,对“踢皮球”“二传手”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事,让企业和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随州曾都 刘勇)
解决“办事难”关键不在窗口
解决“办事难”关键在人
近来,多地推出“办不成事”窗口,旨在以“难事专办”方式解决群众“办不成的难事”。这类窗口设置的初衷是好的,体现了部分地方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决心。但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置怎样的窗口。实际上,部分群众办事过程中“被踢皮球”“跑多趟”,甚至“久拖不办”,不是因为问题有多么复杂,而是归结于少数党员干部对待群众的事情不认真、不负责。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为民初心,切实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十堰 王一村)
办不办得成,不看窗口看实效
“办不成事”窗口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政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决心,真正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不成事”窗口,不仅仅是办事的窗口,更是连接政府职能部门与群众的桥梁,让政府职能部门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但另一方面,仅靠“办不成事”窗口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把工作想在前面、做在平时。如何让群众不到“办不成事”窗口就能办成事,如何从源头上简化群众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才是政府职能部门更应该考虑的深层次的问题。 (武汉武昌 李婕)
将办实事从字面走向落实
解决“办不成事”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办不成事”窗口,要落在实处,更要敢于打破常规。要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马上办”减时间、聚人心,“指尖办”减跑路、暖人心,“上门办”减环节、润民心,“帮代办”减成本、筑同心,要真正将办实事从字面走进思想,从承诺走向落实,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画好履职尽责的“工画笔”。
(鹤峰 蔡永慧)
“微话题”栏目参与方式:扫码关注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微信ID:党员生活),点击下方“互动”-“‘微话题’互动”,即可参与最新一期“微话题”征集活动。一经选用,稿费从优。
不能代替“办事”窗口
“兜底服务”值得点赞
生活中,老百姓办事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或是政策无明确规定、或是找不到明确责任单位、或是经办流程不明晰等等,让群众办事难、多头跑、体验差。设置“办不成事”窗口,老百姓办不成的“疑难杂症”都有专人受理,“疙瘩”解开了最好,就算解不开,也有工作人员热心接待、耐心解释、细心沟通,群众不致吃“闭门羹”或“有苦说不出”,心气会更顺一些、误解会更小一些、矛盾也会更少一些。这种“兜底服务”展现了“有呼必应、应必有果”的服务意识,“兜”住了群众的心,值得点赞!
(崇阳 万李超)
不能成为常设
“办不成事”窗口,实质是为了“办得成事”。职能部门唯有设身处地直面群众的难题难事,以真心换取暖心,才能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对违反规定的“不能办”,要耐心细致沟通解释;对缺少材料的“办不了”,要思考是否有容缺受理等方式;对故意刁难的“无法办”,要坚决予以问责追责。同时,“办不成事”窗口不能成为常设,要找准“办不成事”的堵点难点痛点,对症下药,拆掉“办不成事”的藩篱,形成“办得成事”的长效机制。
(武穴 方俊)
不能简单依靠“办不成事”窗口
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的目的在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办不成事”窗口的出现,既是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举措,也是解决“办事”窗口不办事、办不成事的补漏之举、无奈之举。所谓疑难杂症、烫手山芋、办不成的难事,往往凸显着干部能力的不足、责任的缺位、信念的动摇,解决“办事窗口”办不成事的顽疾,不能简单依靠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更应该从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强化履职担当、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下苦功。
(十堰郧阳 董成雨)
核心在办事,关键在办成事
关键在“办成事”
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是探索为人民服务的创新举措,是“马上就办”的延续深化。其核心在办事,关键在办成事!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窗口的工作人员,要坚守初心、保持耐心、砥砺专心,不断强化“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笑迎人、笑送客;要强化督办指导,提倡领导干部定期主动坐镇窗口,把窗口建设为群众的谈心室、说事办;要把“办成事”成效交由群众评价,设置现实评价指标,以人民的满意率、认可率、支持率为导向,推动“办不成事”窗口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展现的窗口。 (阳新 柯阳)
做足后半篇文章
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是职能部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问题的一味良药,是应群众之期盼的新风尚,但要严防其成为“长驻军”“中转站”,必须做足后半篇文章。要健全跟踪督办反馈机制,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做到能办即办、急事特办,不能即办问题,做细做实解答、登记、督办、回访全流程服务,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要探索长效机制,全面梳理、分类归纳、研判总结群众反馈的各类问题,深挖潜在的体制机制和作风问题,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和干部作风改进,以彻底排除“堵点”、消弭“痛点”,从根本上打通“肠梗阻”、畅通“微循环”。
(鄂州鄂城 陈鸿维)
提升服务能力,让群众少跑路
要多措并举,解决“办不成事”的問题。要提升服务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攻坚意识、提升服务本领,倒逼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要强化力量统筹。整合部门职能、配优精干队伍,赋予窗口单位更多权限,畅通“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渠道,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要科学考核评比。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对转办给“办不成事”窗口的服务事项逐一研判,防止本来能办成的事也以办不成的名义转交给“办不成事”窗口。要强化跟踪问效,对“踢皮球”“二传手”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事,让企业和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随州曾都 刘勇)
解决“办事难”关键不在窗口
解决“办事难”关键在人
近来,多地推出“办不成事”窗口,旨在以“难事专办”方式解决群众“办不成的难事”。这类窗口设置的初衷是好的,体现了部分地方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决心。但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置怎样的窗口。实际上,部分群众办事过程中“被踢皮球”“跑多趟”,甚至“久拖不办”,不是因为问题有多么复杂,而是归结于少数党员干部对待群众的事情不认真、不负责。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为民初心,切实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十堰 王一村)
办不办得成,不看窗口看实效
“办不成事”窗口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政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决心,真正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不成事”窗口,不仅仅是办事的窗口,更是连接政府职能部门与群众的桥梁,让政府职能部门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但另一方面,仅靠“办不成事”窗口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把工作想在前面、做在平时。如何让群众不到“办不成事”窗口就能办成事,如何从源头上简化群众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才是政府职能部门更应该考虑的深层次的问题。 (武汉武昌 李婕)
将办实事从字面走向落实
解决“办不成事”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办不成事”窗口,要落在实处,更要敢于打破常规。要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马上办”减时间、聚人心,“指尖办”减跑路、暖人心,“上门办”减环节、润民心,“帮代办”减成本、筑同心,要真正将办实事从字面走进思想,从承诺走向落实,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画好履职尽责的“工画笔”。
(鹤峰 蔡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