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是每一朵花开过以后都被人称赞,但当你走近它、了解它以后你会发现它的存在不是偶然的;不是每一颗种子都有同样的生长过程和环境,只要你细心培育,在经历风吹雨打后都会让你硕果累累;世间万物皆如此,人亦如此。做幼教事业的我们视可爱的孩子为小天使,何为天使?我们可以用几个词语来解释一下,“翅膀”“自由自在”“纯洁无瑕”,有的长着创造力的翅膀,有的长着想象力的翅膀,有的长着艺术能力的翅膀,有的长着逻辑的翅膀……可以说每一个小天使都各有所长,但是纵观一些社会现象,还有多少小天使的翅膀还在?作为专业从事幼教的我们决不能成为剪断天使翅膀的刽子手,而应有义务成为宣教者。
一、教师要有师德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是专业化培养的产物,都是经过系统有效的训练的,再加上工作岗位的历练,成长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作为重点。大家都知道科技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惊人,一些关于幼儿教师体罚的事例层出不穷,让人触目惊心,静下心来想想,一个词语“失德”,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在断了一百年以后,在当今社会得到了验证,失“五德”失“人性”,所以教育的定位首先应该放在“德”与“爱”上,“德是才之师,才是德之资,无德行难远,无才立难实”,德才兼备可谓师德修养。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也是教师人格特征的体现。人们常说:“幼儿就像一张白纸,你怎么教他们,他们就怎么学。”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特别是作为幼儿启蒙教师的我们,更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一个具备良好师德品质的教师才会发奋努力,克服困难不断进取,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增强。相反,假如一个老师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具有和保持高强的教育技能,就会失往动力和方向,甚至失去作为教师的资格。
二、要热爱和尊重每一位孩子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幼儿。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可以说,教师是除了家长外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同等的,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更需要了解其内心,善于倾听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与幼儿沟通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幼儿在心里感到安全,这时幼儿才会大胆地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发挥自己。可见幼儿教师的德性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定位立足于孩子本身,教师还应在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规律上,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教师只有因人施教,促使每一个幼儿在各自的不同水平上都能得以进步,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可以绽放,要学会静听每一朵花开放的妙音,《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我们又何妨不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三、做好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在我们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评价在幼教中难以体现,毕竟学前教育和义务阶段的教育不能相提并论,
有一年,世界联合书院录取了一个学校油印工的孩子,而不是校长的孩子,当今社会不需要被包装的孩子,剥开华丽的包装外表,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类人,只有靠自己真实的努力才能筑就以后的辉煌!苏州中学学业测试水平在后10%的孩子却以全额奖学金被录取,因为他们有做社会志愿者的经历。这说明什么?孩子的学习不仅局限于掌握多少课本知识,懂得多少物理、化学的深奥与它们本身带给我们的惊喜,重要是要走出家门、校门感受民生,感受社会各类人、事、物的最本质的形态是什么,体验生活带给人们的喜、怒、哀、乐,了解各类人群的需要。比如前往敬老院,探望社会上最需要陪伴的群体;利用假期和家长走进偏远的大山深处,看看穷乡僻壤里的孩子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对于一些高分低能的孩子来说也许在离开父母几天后会被饿死,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做饭,有多少孩子上了大学才学会自己洗衣服。
我特别欣赏苏州教育局顾局长的“立德树人”的想法,中华传统文化是不能被抛弃的,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能把“德性”作为评价一个好学生的标准之一,就是作为评价中的一小部分也可以。在这里作为幼教工作者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以分数来评价,我们所做的就是从小教育孩子懂文明、守规矩、讲信用、爱生活、有礼貌,学“五德”,我想把最基础的做人所应该学的学好了,孩子就不会成为只会学习的学生。正如顾局长所讲,我们的学校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国际理解。
参考文献:
陈敏.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J].师道,2012(8).
一、教师要有师德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是专业化培养的产物,都是经过系统有效的训练的,再加上工作岗位的历练,成长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作为重点。大家都知道科技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惊人,一些关于幼儿教师体罚的事例层出不穷,让人触目惊心,静下心来想想,一个词语“失德”,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在断了一百年以后,在当今社会得到了验证,失“五德”失“人性”,所以教育的定位首先应该放在“德”与“爱”上,“德是才之师,才是德之资,无德行难远,无才立难实”,德才兼备可谓师德修养。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也是教师人格特征的体现。人们常说:“幼儿就像一张白纸,你怎么教他们,他们就怎么学。”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特别是作为幼儿启蒙教师的我们,更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一个具备良好师德品质的教师才会发奋努力,克服困难不断进取,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增强。相反,假如一个老师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具有和保持高强的教育技能,就会失往动力和方向,甚至失去作为教师的资格。
二、要热爱和尊重每一位孩子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幼儿。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可以说,教师是除了家长外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同等的,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更需要了解其内心,善于倾听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与幼儿沟通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幼儿在心里感到安全,这时幼儿才会大胆地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发挥自己。可见幼儿教师的德性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定位立足于孩子本身,教师还应在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规律上,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教师只有因人施教,促使每一个幼儿在各自的不同水平上都能得以进步,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可以绽放,要学会静听每一朵花开放的妙音,《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我们又何妨不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三、做好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在我们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评价在幼教中难以体现,毕竟学前教育和义务阶段的教育不能相提并论,
有一年,世界联合书院录取了一个学校油印工的孩子,而不是校长的孩子,当今社会不需要被包装的孩子,剥开华丽的包装外表,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类人,只有靠自己真实的努力才能筑就以后的辉煌!苏州中学学业测试水平在后10%的孩子却以全额奖学金被录取,因为他们有做社会志愿者的经历。这说明什么?孩子的学习不仅局限于掌握多少课本知识,懂得多少物理、化学的深奥与它们本身带给我们的惊喜,重要是要走出家门、校门感受民生,感受社会各类人、事、物的最本质的形态是什么,体验生活带给人们的喜、怒、哀、乐,了解各类人群的需要。比如前往敬老院,探望社会上最需要陪伴的群体;利用假期和家长走进偏远的大山深处,看看穷乡僻壤里的孩子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对于一些高分低能的孩子来说也许在离开父母几天后会被饿死,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做饭,有多少孩子上了大学才学会自己洗衣服。
我特别欣赏苏州教育局顾局长的“立德树人”的想法,中华传统文化是不能被抛弃的,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能把“德性”作为评价一个好学生的标准之一,就是作为评价中的一小部分也可以。在这里作为幼教工作者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以分数来评价,我们所做的就是从小教育孩子懂文明、守规矩、讲信用、爱生活、有礼貌,学“五德”,我想把最基础的做人所应该学的学好了,孩子就不会成为只会学习的学生。正如顾局长所讲,我们的学校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国际理解。
参考文献:
陈敏.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J].师道,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