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公关一姐陈远美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携母亲和女儿访华期间,一位办事干练的东方女性,无论在北京或西安都陪伴在米歇尔身旁,引起人们关注。这个神秘人物是谁?为何会被奥巴马夫妇视为知己?
  喜欢美食,和米歇尔情同姐妹
  陈远美的父母都是上海人,1949年移民到美国。1956年,陈远美出生于美国。
  陈远美的父亲是名精神科医生。22岁,陈远美从哈佛大学毕业。随后,她搬到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在州政府预算局做分析员,同时积极投身女权运动。
  三年后,陈远美前往美国西北大学研修法律,于1984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她进入全美著名的世达律师事务所工作,受理很多棘手的案件,在磨练中迅速成为事务所的骨干。八年后,陈远美成为世达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凭借深厚的法律专业功底和超群的辩才,陈远美成功代理并打赢了许多大公司控告政府机构的官司,被誉为法庭上的“常胜将军”。
  也就是在这里,她认识了米歇尔·奥巴马。陈远美比米歇尔大8岁。因为都是哈佛校友、同行,二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当时陈远美凭着一张“铁嘴”,在芝加哥法律界已有些名气。而米歇尔博士毕业刚入行不久,负责市场营销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工作。她与陈远美相互帮助,各取所需。当然,陈远美做的中国菜,也深深地吸引着米歇尔,她经常拉着丈夫奥巴马到陈远美家吃饭,听她讲有关中国的各种有趣风俗和故事。对奥巴马夫妇来说,每次和性格开朗的陈远美一起聚餐,都是最快乐的时光。
  米歇尔虽是职场精英,但受了委屈也爱往“娘家”跑。有一次,她和奥巴马吵了起来,故意把还不到一周岁的大女儿玛利亚丢给对方,自己躲到陈远美家,并特意交代,如果奥巴马来找,就说不知道她在哪儿。
  果然,半个小时后,奥巴马就抱着孩子急匆匆地找上门来。看着奥巴马手足无措的样子,陈远美实在不忍心,便暗示米歇尔就在这里。其实,听到孩子的哭声,米歇尔的心早软了,她马上迎了出来。
  接着,性格爽朗的陈远美拿出“娘家人”的派头,对奥巴马进行了一番有理有据的“指导”,米歇尔马上破涕为笑,对这位华裔大姐姐非常钦佩。从此,米歇尔再向别人介绍陈远美时,干脆说她是自己的闺密。
  接受委托,助奥巴马竞选总统
  1994年陈远美被芝加哥律师杂志选为年度人物,1996年获全国反诽谤联盟颁发的“成就妇女奖”,2007年被“顶尖律师网”选为伊利诺伊州最成功的三名女性律师之一。此外,她还入选2008年美国顶尖企业律师榜及2009年美国最佳律师榜。这些闪亮的光环让陈远美成为全美知名律师和有名望的华裔。
  本来,与很多华裔一样,陈远美对政治并没有兴趣,她只想当个好律师。但这些年来,米歇尔和奥巴马与陈远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94年,奥巴马竞选州参议员失败,他很沮丧,提出到陈远美手下当律师。陈远美把奥巴马夫妇请到家里吃饭,并告诉奥巴马,中国有句老话叫“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必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果然,两年后奥巴马当选了州参议员。
  在奥巴马夫妇的影响下,陈远美逐渐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当然,陈远美有苦恼时,也会向米歇尔倾诉。陈远美跟前夫离婚时,失去了唯一儿子的抚养权,特别痛苦。米歇尔和奥巴马为她多方奔走,但并没能夺回孩子的抚养权。见陈远美痛苦不堪,米歇尔陪着她回中国旅游,并在上海福利院收养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陈远美才慢慢从痛苦中走出来。
  2007年年初,奥巴马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他们马上就想到了办事干练、精力充沛的好朋友陈远美。尤其她的才华和社会人脉,更是得到奥巴马的肯定和赏识。一天晚上,奥巴马夫妇找到陈远美,真诚地说:“竞选离不开华裔的支持。陈,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陈远美这样评价奥巴马:“从他的身上,我可以看到求新求变的特质,让人感觉有希望。奥巴马如果当选总统,对所有有色人种都有好处,所以我决定支持他。”
  陈远美曾在媒体上直言,之所以加入民主党,是因为共和党更加糟糕。而她对民主党也不满意。而能让她坚守在民主党的主要原因,大概就在奥巴马了。
  加入奥巴马的助选团后,陈远美经常陪奥巴马夫妇去华人社区宣传、拉选票。她教了奥巴马几句简单的汉语,让他演讲时秀一秀,并建议米歇尔到华人社区演讲时身穿中国旗袍。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还为奥巴马拉到二十多万美元的竞选经费。
  由于陈远美是律师出身,习惯于敏捷思考、迅速决策,在帮助奥巴马竞选宣传期间,她不仅出了很多颇有创意的好点子,在面对竞争对手的粉丝故意捣乱时,几次巧妙化解了尴尬,为其拉到大把选票。
  奥巴马胜选之后,作为团队的得力干将之一,陈远美于2009年初走进美国政治中心——从芝加哥搬到了华盛顿。最初,她被任命为白宫公共联络室主任,负责白宫和民间的沟通工作。公共联络室代表着白宫在民间的形象,所以陈远美有“白宫公关一姐”之称。此外,陈远美还担任白宫妇女与女童委员会执行主任之职,该委员会的主席是奥巴马的高级顾问瓦莱丽·贾瑞特。
  2011年初,白宫进行人事洗牌,时任第一夫人办公室主任的苏珊·谢尔辞职,陈远美被提升为总统助理、第一夫人办公室主任。
  甘当绿叶,当第一夫人“幕僚长”
  米歇尔推崇有机食品,曾经在几次接受媒体访问中谈到健康饮食、教导两个女儿多吃蔬菜水果的重要性。有一次,她突发奇想,问陈远美如果在白宫开个菜园,既能享受瓜田李下的乐趣,又能“自给自足”,是不是很有趣?一直很喜欢田园生活的陈远美,马上表示赞同。可是,第一夫人又有一些顾虑,这毕竟是公共资源,别人会不会反对或借机找茬?
  陈远美立刻侃侃而谈:亚当斯总统1800年上任后就创了在白宫种菜的先例;1918年威尔逊总统为了节省战时资源,在白宫养羊帮草坪除草、施肥;1943年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也效法前辈,弄了个胜利花园,鼓励民众耕种自给自足。既然有榜样,米歇尔放开手脚就干起来。
  米歇尔与当地一所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在白宫南草坪,开垦了1100平方英尺的菜园,种植了西红柿、胡萝卜、西兰花等五十多种蔬菜,还有白宫厨师们指名要种的青椒、菠菜、芥菜,以及浆果、香草植物,并养了两箱蜜蜂。消息传出,此举广受好评,不少美国主妇纷纷效仿米歇尔,在自家花园内种上了五颜六色的蔬果。
  平时, 陈远美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米歇尔处理各种具体事务,包括出访、演讲、礼宾、形象等等。“可以这么说,凡是与‘第一夫人’有关的事,都与我有关。与总统办公室主任不同,他们只负责总统工作上的事,我是公事私事都要管。”
  有趣的是,克林顿当总统时,因为希拉里比较喜欢安静的色调,所以她把白宫的窗帘全都换成深紫和深绿色。米歇尔的审美观与之恰恰相反,她更喜欢奔放的颜色,入住白宫后,她总觉得哪里不太合适,一时又说不清楚。最后还是陈远美提醒了她:“是不是窗帘不太顺眼?”米歇尔在陈远美的肩膀上拍了拍:“你一下就看穿了我的心思,赶紧把窗帘换了吧。”
  陈远美说,她跟米歇尔唯一不和谐的地方就是,米歇尔每天凌晨4点30分一定会走进健身房运动,而陈远美是夜猫子,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2点,4点多正是她睡觉的时候。
  2014年3月21日,米歇尔带着母亲和两个女儿访华。
  米歇尔前往中国前,美国政界曾有人要求她借机对华施压,推销美式价值观。米歇尔征求陈远美的意见,陈远美说:“美国第一夫人单独访华,在中美关系史上还是第一次,意义非常重大。中国人主张男主外女主内。你是总统夫人,如果你那样做,一定会影响到你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这话触动了米歇尔。因此她们商定,将此行目的聚焦在教育与文化交流上,避免敏感的政治议题。事后米歇尔暗自庆幸,多亏陈远美的及时提醒和众多好的建议,才使自己这次访华取得了圆满成功。
  (編辑 李婉莉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遗忘历史意味着背叛。当她的政府和一部分同胞选择了遗忘、逃避历史时,她却用了26年,矢志不渝地为求证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不懈奔走。  这名日本退休小学女教师,名叫松冈环。26年里,她顶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恐吓,自费走访了两百多名参与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她年年前往南京,祭奠大屠杀遇难者。她用毅力和行动向世人证明,历史不应该被掩盖和扭曲。  一张照片  松冈环今年67岁了,眼角眉梢染上了岁月的风霜,但身上那
期刊
初春,乍暖还寒,走在街头,寒风迎面。拐进街角书店,暖意扑面而来,蓦然邂逅这本书,封面清雅,如角落里盛开着的妍黄的迎春。  书籍《玉骨花魂美人心》,讲述历代才女的传奇故事,每一个女人,都是历史深处的一朵花。  我们习惯用花比喻女人,因为女人与花多么相似,花有娇艳清新雍容,女人也是。花和女子,是这个世界的美之源。  所有的女人都是花,无论是飘香丹桂还是娇娆玫瑰,无论是傲霜红梅还是亭亭白莲,空谷幽兰还是
期刊
马德琳·科贝尔·奥尔布赖特(1937—),捷克裔,美国第一位女国务卿。  作为联合国常驻代表中的唯一女性、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马德琳?科贝尔?奥尔布赖特声称:“我是在男人的世界里找到自信的。”  而一度使她失去自信的,也是男人。当前夫告诉奥尔布赖特“我喜欢上了别人”时,奥尔布赖特45岁,是三个女儿的母亲,也是一位全职妈妈。  奥尔布赖特1937年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外交官家庭,在颠沛流离中
期刊
或许到了女孩子情窦初开的年龄,在加拿大上大学的女儿比在国内爱打扮了。这不,迎接我的那天,她穿了一件黑底白色猫头图案的无袖连衣裙,外罩大红毛衣——虽说色彩反差有点大,但终归靓丽青春逼人。  我有点不适应,嘴里说着“不错不错”,却不时拿眼瞟着那件“猫头衫”。女儿头一歪:“怎么,不好啊!”  当天女儿带我逛了小商品市场和农贸市场。和国内不一样的是,市场里的蔬菜瓜果、牛羊荤食及咖啡甜品都在一个屋檐下叫卖,
期刊
遇到挫折,如果你好好顺应,可能会变成好事情。你不会白受挫折,它会留在你心里面,让你能感受很深。  ——廖凡  一位哲学大师说过,所谓命运,就是一切主观的客观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总和。虽然人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你我都知道,当命运的洪流汹涌来袭时,个人的能量总显得微不足道。此时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如庄子所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对这一点,廖凡早已了悟。  作为一个连手指头都会演戏的实力派,廖
期刊
新女声  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自警”  所谓顺其自然,并非代表你可以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你有勇气接受一切成败。  ——顺其自然  微笑不用成本,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力量;分享不用费用,但能倍增快乐。  ——微笑的力量  要一个人爱你,先要给他爱的机会。爱是相互的,只爱他却不给他回馈的机会,非但不伟大而且自私,既累了自
期刊
你要做站在云上的那一个人/站在太阳和月亮之间/你要做浑身爬满雨水的鸟/你说雨呵/落在我头上更多些/你要做一回松树/再做一回银杏/蚂蚁和鱼都在地上爬/你要做抓着花瓣的那一只手/你要彻底消磨一整天/做那个最懒散的人  ——小安 《站在高处》  小安已经不小了,但还在写诗,写了近三十年。她还有一份特殊的工作,精神病院护士,做了三十年。她的小说《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大多数人当纪实和诗歌来读,有人甚至读到泪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丈母娘爱之“殖民”  伴随着房产经济的出现,“丈母娘经济”曾经喧嚣一时,这颠覆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丈母娘疼爱女婿的美好形象。一名网友在微博上说:全世界的丈母娘都是我的敌人。引起共鸣者众多。  丈母娘们开始大包小包进驻女婿家门——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组建家庭和老龄化社会的越逼越近,老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精力和爱心投放到后代的小家庭中。相比较敏感的婆媳关
期刊
早年空灵美艳,转而容颜憔悴的女明星大多有一个通病:害怕变老。但郑佩佩是个例外,她不仅从未抗拒过时光,而且老得特别彻底,因此其老年扮相格外深入人心,以至于观众们都忘记了她曾年轻过,以为她一出道就是个“侠婆”。对此郑佩佩统统笑而纳之,她说:“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跟一个‘我’字斗,但你怎么可能斗赢呢,它会将你拘住,控制你的悲喜感受。这些年我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它击碎,于是我怎么样都行,怎么样都自在。
期刊
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也未能避免。为了保障企业可持续运转,高层做出在全球裁员5万人的决定。  消息一經传出,不明真相的员工开始聚集在总部门前,他们对这样的决定不理解,要求企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太阳微系统成立于1982年,发展二十多年,已经成为全美最大的网络公司。许多被裁者均是企业的老员工。这样的决定,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  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石浪先生不知所措,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