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学意境的“相反相成”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u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学意境的特征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然而“交融”与“相生”乃至“无穷”呈现的是情感和认知的单向性。诗学意境的妙处更在于“相反相成”。它主要呈现为情景意境的“不妨做次伪君子”的情趣、虚实意境的“难表其情”的辗转,还有韵味意境的“心香一瓣与君取”的悠长。它從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意境的生动性,为意境心理的纵深挖掘提供了文本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相反相成 意境 情景意境 虚实意境 韵味意境
  诗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它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这个概念中,交融和相生呈现出了情和景的相辅相成,同时也体现了虚和实的相成相生。它的关联是单向的。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诗学意境的妙处不仅在于情景与虚实的单向性的共鸣,有时还会有博弈时的“相反相生”,从而增强了文学阅读的趣味性,使得抒情性作品更加具有生命的美感。那么如何理解诗学意境中的“相反相成”,则是进一步理解诗学意境深层意味的关键。本文以王恽的《点绛唇》为例加以阐释。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王恽:《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一、情景意境:“不妨做次伪君子”的情趣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日景,日情。”它揭示了意境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情和景。一般来说,景是为了衬托感情,而情同时更加使得景也动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雨中的凄清是为了衬托灯下白头人的愁苦,这是顺向的衬托。然而类似的诗词做得多了,难免形成思维和情感的固化倾向。再如《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所欣赏的是那种“往来无白丁”的贵族意趣,于是清幽、禅味成了文人普遍超脱的追求。但是在这首《点绛唇》中,却出现了情景意境别有味道的博弈。
  (一)情违其景,尽得风流
  景并非为人而设,情和景各领风骚、双管齐下,反而激发了生活的别样情趣和味道。
  且看第一句:“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一个问号就打破了传统那种幽居同时又慎独的意境,呈现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偏偏是幽居孤处、寂寞难耐,偏偏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作者也就不再故作端庄,强作镇静,而是写出了扑面而来的情趣味道。谁稀罕这样的“寂寞沙洲冷”?人们更期冀一种暖洋洋的快乐:房中的君子啊,你也不必掩饰伪装啦,更不要标榜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啦,人生得意须尽欢,得开心处且开心。虽为隐者,别样的快乐亦是一种境界啊。于细微处,洞见作者情怀,令读者恍然豁然,不禁为作者的“小伎俩”哂然失笑。此处景为幽静,情却活泼,两者相异,呈现出独特的味道:做次伪君子,又有何妨呢?
  (二)情中无景,一的一切
  传统的诗词情景两者互相纠缠,难分伯仲。诸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种深沉而悲愤的情感与壮阔而苍茫的景色相融得天衣无缝。然而有时诗人的情感恰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止,所到之处,皆是个体情感,呈现出“一的一切”(来自于“一切的一”)。所谓“一”,它呈现的是情感的辗转回旋和力道无穷,并不需要借助景色来表达。而“一切”,则内蕴着情感的意识流式众生相般的展示和铺陈,给读者的情感无限的引导和延伸。譬如“相过还晤语”,一个“还”字,真乃“一的一切”的真切体现。“还”,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者动作继续进行。一方面承上启下,一方面则点明了作者迫切渴望留住朋友、恋恋不舍的焦急心情。“你好不容易来了,我一定要好好地和你说说话,‘还’要……”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情思、无穷的欢喜,唯恐错过此等良机,唯恐静夜孤灯、寂寞难耐。一个“还”字,竞包容了如此多的情感:有故人自远方来的喜悦,有唯恐朋友匆匆离去的恐慌,有对幽居独处、寂寞煎熬的焦虑,还有“花开堪折直须折”的侥幸和窃喜……真是“一股脑倒出”,“一”中洞察“一切”,其乐也悠悠,其趣也无穷,曲尽“一的一切”之妙。
  由此,境界最妙之处,不仅在于静谧中说清幽,热闹中见欢愉,更是在于肃穆处意趣横生,静寂里心帘微动,倏忽中情意悠长,幽居处酒厚醇香。
  二、虚实意境:“难表其情”的辗转
  一般而言,实境是指现实生活中逼真的景物、形状和情境,而虚境则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个“审美想象空间”既有想象的延伸和开拓,同时也包含了对人生的体味和感悟。虚境才是诗歌真正超越实境后形成的理想境界,然而“虚”贵辗转,方能意味深长。这种“辗转”意境,则通过情感的咏叹韵味表达出来。
  “诗言志,歌永言。”何谓“永”?其一,“永”者,咏也,乃吟咏朗诵之意。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究竟是“来看花成趣”,还是人与花二者“相映成趣”?诗人没有言明,鉴赏者更是心意懵懂,却于吟咏长叹中,忽而钟情于花,忽而看重于赏花之人。是爱花呢,还是爱拈花之人呢?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朦胧迷离之中,喜悦的情致跃然而出。由此,诗歌贵在“吟咏”,朗朗品读之中,自味其香。其二,“永”,通“长”。你可以用长长的声调感受它、体验它。西方不是有“绵延说”吗?各种情绪、各方感受都汹涌而来,澎湃起舞。激烈处,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余音袅袅,绕梁不绝,情思更是辗转不尽。观者又岂止是动情于观花之趣?往昔之沧桑峥嵘岁月,今朝之粲然花底树下,明日之缥缈寂寞孤影,汇聚而来,怎不令人悠悠长叹、缱绻不已?于是,不经意间,“永”渗透人“无穷”,吐纳之间,真“气”灌注……
  三、韵味意境:“心想一瓣与君取”的悠长
  韵味,总是被看作虚无缥缈的境界,却又咀嚼不尽,自古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来表达。殊不知,越是缥缈,越需要借助实境来传达。此理,正是借助了有无和虚实的辩证法,方能娓娓道来,生动有趣。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词的上半阕,始终停留在有我之境中。从“相晤语”到“花解语”,主人的情思,都蕴藏其中。而下半阕,春雨霏微,案几湿润,花香缥缈,诗人和故人似乎都消逝在这凄风苦雨之中。这里没有了二人谈笑甚欢的融洽气氛,没有了并肩携手的亲昵姿态,没有了赏花成趣的惬意情怀,徒剩下,一阵阵的斜雨凉风,吹透绿窗纱,洁净而湿润的案几,映照着往日诗人孤单落寞的身影。于是,进入了“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恰是这迷迷蒙蒙、惘然若失的状态,却成就了“香如雾”的最高境界。且听何永康讲解:“都像却都不像,叫你莫辨东南西北,叫你心痒痒地说不出所以然来。……那种隐秘的、飘忽的思想意念,那种刹那间的感觉活动,融成了非现实的忘我境界。”试想,“香”,乃花之滋味,如何能幻化成“雾”?却是这种“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感觉,凝结成一缕“心香”,弥漫在这绿风花雨之中,编织成一幅烟蒙蒙,雨蒙蒙,花眼惺忪,心醉徜徉的“雾”景图。由此,从“有”到“无”,从“花香”到“雾愁”,自然过渡,意味无穷。
  综上所述,诗歌贵欢畅明快、一气呵成,然而也贵缠绵俳恻、曲径通幽。前者有其相映生辉的魅力,后者也有其别有洞天的味道。诗学意境正是在这样的“相反相成”中才能更加见出生命的感觉与情感的深度。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布尔加科夫短篇小说《吗啡》为基础巴拉巴诺夫执导了电影《吗啡》,电影糅合了记录布氏早期行医经历的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一个年轻医生的手记》。电影既有布尔加科夫原文学文本的许多元素,又有巴拉巴诺夫现代式的解读。将文学文本与电影改编结合起来研究,分析对比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等艺术手段表达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著和改编的电影,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研究这两位文艺大师。  关键词:布尔加科夫 巴拉巴诺
期刊
摘 要:作为小说《红楼梦》里的重要情节,贾宝玉的“出家”寓含了双重人文意蕴:一方面,这里的“出家”指的是世俗意义中的遁入空门,属于形式层面;另一方面,所谓的“出家”还意味着与传统意义的“家”的决裂、与社会二元论的背离,属于意义层面。因而,贾宝玉的出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关照价值。  关键词:贾宝玉 出家 选择  小说《红楼梦》里贾宝玉最终出家,相当准确地描述了在一个以正统儒家伦理思想为主要导向的社
期刊
摘 要:润州作为唐代江河交汇的枢纽之所,是文人南游北上的重要关口,因而润州众多楼台景观也成为文人的创作空间与歌咏对象。唐代润州地理与历史上的区域特征,使得润州楼台拥有政治军事、游观交际、历史纪念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同时唐代登楼诗的文学传统与楼台本身的审美引导,也使得润州楼台承担起文人情感的生成空间的文学功能。  关键词:唐代 润州 楼台文化  唐代润州地区(即今镇江市),下辖丹徒、丹阳、延陵、金坛、
期刊
摘要: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宠儿》和英国当代小说家安吉拉-卡特获布莱克小说纪念奖的《马戏团之夜》都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本文着重分析两部作品中相似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多重叙述视角、交混、象征、预示和荒诞等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使用赋予两部作品神秘魔幻之感的同时,又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 《马戏团之夜》 《宠儿》  一、魔幻现实主义及作家作品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托马斯-曼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故事背后的另一層叙事,即一个艺术家对于“绝对”的艺术和美的追求,进而阐发该小说和柏拉图《斐德若篇》所开创的美学传统之间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托马斯.曼 《死于威尼斯》 柏拉图 《斐德若篇》  托马斯·曼著名的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故事情节可以说非常简单,一个老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突发奇想地到威尼斯进行一场旅行,并在威尼斯遇到了美貌男孩塔齐奥
期刊
摘 要:意境作为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我们可以认为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和精髓,也是艺术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文章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原创绘本《独生小孩》的意境之美,绘本作品中的意境其实就是创作者把描绘出来的景象和自己内心抒发情感的一次完美统一。“情”与“景”完美地统一在《独生小孩》这部绘本中,使得创作者的精神内涵通过一幅幅表达情感的画面展示出来,构建了绘本作品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独生小孩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四书》在海外的传播研究成为热点问题。17世纪初《四书》传入欧洲后,英国早期自然神论学者以儒家学说为理论依据,抨击启示宗教。此后,英国学者将对《四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大多呈现赞同和批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汉语语言方面,《四书》成了英国学者研究汉语书面语的主要材料。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四书》 传播  一、早期自由神论中的《四书》  《四书》传入
期刊
摘要:苏辙在实用性文体尤其是公文方面的成绩十分显著,《乞选用执政状》是其公文的代表之一。《乞选用执政状》中包含着苏辙才德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观点,对当时社会以及后世产生巨大影响。苏辙善于运用史料进行说理,使其文章更具有文学性和表现力,对现代公文写作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苏辙 《乞选用执政状》 赏析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嘉祐二年(
期刊
摘 要:在《大分流》中,彭慕兰认为中西方经济,尤其是中国江南地区与英格兰的经济发展处于相似水平,对于认为欧洲早在18世纪之前即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模式的观点提出质疑,提出对“欧洲中心论”的反思。  关键词:《大分流》 欧洲中心论 反思  一、《大分流》中的中西经济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率先在欧洲发生,学界对其探讨总是保持着热情。大多西方学者认为唯有西欧经济才能产生工业革命。而
期刊
摘 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为武器,以赢得民心这把标尺来剖析当前文艺积弊,把握文艺创作导向,掌握文艺创作规律,抓住创作文艺精品这个“牛鼻子”,守住文艺的初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文艺创作 差距根源 方法途径 文艺理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