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化是经济动因驱使下发达国家主动发起而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的一种趋势;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它有经济动因的驱使,但核心是文化价值。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将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出了“留学中国计划”。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探讨教育国际化的源起、内涵和表征,是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现实需要和重大课题之一。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内涵;表征
作者简介:江永华(1972-),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办公室主任,讲师。(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014-02
中国作为世界唯一一个文化进程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进入21世纪后正在以她特有的文化和智慧与世界进行沟通,这其中最有表征意义的就是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大规模地招收各国留学生,大范围地培养各国留学生,在力度、广度、深度上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示一个民族国家对融入、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良好信心和责任感。
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全球化(globalization),据菲利普·G·阿特巴赫教授的相关研究,主要指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世界政治、经济势力等的变化趋势。全球化的动力在于国家利益和企业等组织的跨国利益, 也包括跨国组织的利益,世界贸易组织对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在阿特巴赫教授看来,是与全球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个概念,其联系在于全球化对国际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化也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其区别在于国际化包含了参与各方的主动选择,而全球化在有的国家则表现为被动接受或被动承认。”[1]
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全球化是经济动因驱使下发达国家主动发起而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的一种趋势;二是国际化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它有经济动因的驱使,但这种趋势所围绕的根本是各国独特的文化价值动因,并以此为核心开展面向世界的双向交流、互相影响的国际交流活动,是“参与各方的主动选择”。
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在主动选择的基础上参与进来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必然要选择教育国际化,并且从这种选择中受益。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文化价值,它意味着多元文化的产生,即便是弱小的一方,也可以依据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拥有反映自身文化的舞台。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教育国际化成为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趋势,在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从规模扩张进入内涵建设阶段后,走国际化之路更是高校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自1950年我国开始接受第一批来自东欧国家的33名留学生起,截至2009年,已累计接受来华国际学生170万余人次。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18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19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条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2]教育部9月28日公布的《留学中国计划》宣布:到2020年,中国将力争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3]在这里,进一步回顾教育国际化的历程,对其作出新的探析既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教育国际化的源起
促进国际人才交流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的一项职责,1945年起草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章程,强调要“无限制追求真理,自由交流思想和知识”以及“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里人才的国际交流……。”[4]
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部活动主要着眼于三个目标:第一是对高等院校功能的定义;第二是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增进国际间的理解;第三是鼓励国际间学位、文凭的互认,为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提供方便,实现学术自由。[5]
1989年底至1990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授权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组织实施了第一部《世界高等教育指南》书籍的首次材料收集工作;1992年底至1993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组织并完成了《世界高等教育指南》书籍的材料收集工作,开展这项工作的本意是帮助各国政府和教育当局对不同国家的学历、学位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通过加快信息流通来促进人才的交流和增进彼此间的理解;1993年11月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組织第27届大会上通过了《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资格证书的建议》,这项《建议》的通过标志着因缺乏了解而对其他国家各种学历证书不予认可而阻碍高等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开展的无形边界的消失,伴随这一工作的开展和完成而产生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对教育国际化现象的初步表述和该口号的提出。“教育国际化、教育全球化的口号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等推动起来的。”[6]1994年底世界贸易组织完成了乌拉圭回合谈判,通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明确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服务贸易性质。
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源起是因应各国政府和教育当局对不同国家的学历、学位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通过加快信息流通来促进人才的交流和增进彼此间的理解的需要,但教育本身是隶属于上层建筑,特别是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持与推动,因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自被提出之日起,就深深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授权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表述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视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7]
菲利普·G·阿特巴赫认为:“作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促成了高等教育成为国际自由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得盈利性高等教育部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1]菲利普·G·阿特巴赫教授提出,大学国际化的动因与来源主要有:一是追求利益;二是提供入学机会,满足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从传统的国际化、欧洲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三是不断发展的跨国高等教育领域。他认为“由于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少数发达国家主导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从中获得了大部分的经济利益,……但国际化仍然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1]
我国国内关于大学国际化的研究,对其定义多是把它看做一种趋势或过程,认为教育国际化是把国际化的观念融入到大学的各项主要功能之中的过程。柳斌在总结了国内关于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后,赞成“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定位于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开放政策的一个方面,定位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张从理念上把教育国际化的含义确定为学习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吸纳其优秀成果,用世界眼光从人类实践发展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从而使自己成为世界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逐步培养和提高我们通过教育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能力和实力,并在改变一直由西方垄断的教育和学术的话语权方面作出贡献”。[6]
本文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国家或地区之间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动态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国家或地区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员流动、知识与资源共享、质量认证、文化理解方面展开合作与交流的过程,是各方权利平等、主动选择的教育服务贸易过程。教育国际化从发展过程和经济动因分析,都有两层含义,是一种围绕着立足自身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动态过程。
教育国际化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门望山”阶段,发现先进国家的先进教育,自觉不自觉地对自身的教育状况作出调整和改革,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使本国教育汲取先进国家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而获得更强大的发展动力;第二个阶段是“看山不是山”阶段,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国际化的核心是本国、本民族所独具的文化价值,消除了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理念、价值观的国际化不是真正的国际化,那是附属化和奴化,“看山不是山”阶段事实上一直伴随着教育国际化始终,它要求我们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苦练内功,提升自我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引领的功能,这是国际化更深层次上的含义,即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独具特色的“我”,丰富和发展国际教育事业。
教育国际化从经济角度看,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拿来主义”,即先进国家来推销其教育,抢占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市场和人力资源,这种世界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趋势是整个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潮流面前不能被动地“随波逐流”,而要“顺流而下”,发现规律和规则,妥善利用教育服务贸易有关规定,采取“拿来主义”精神,汲取世界先进国家的先进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以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推进本国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提升本国教育的整体水平;第二个层次是“互通有无”,即教育国际化虽然是发达国家在享受更多的经济利益,然而,由于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动因,而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8]文化的这种特性使得各民族国家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独特性使得其在教育服务贸易中具有无法消除、不可替换的价值,这正是笔者在前文中所说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在主动选择的基础上参与进来的,……即便是弱小的一方,也可以依据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拥有反映自身文化的舞台。这种反映的物的存在就是在教育服务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互通有无”,从而使得自己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并进一步推动自身教育面向世界的发展。
三、教育国际化的表征
教育国际化的表征是具体衡量一所高校、一个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外在指标。日本的喜多村和之提出用“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三条标准衡量大学国际化,其含义是:一是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与国外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够充分地对外开放。
陈学飞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六个要素: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人员的国际流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一些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9]
顾冠华、沈广斌在总结了以上二者和众多研究者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界定后,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三条基本特征:(1)它是一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或称之为倾向,它具有过程的动态性特征;(2)它具有鲜明的“国际共性”特征;(3)它具有融合性特征。[10]
中国国家高级行政学院的史朝提出衡量教育国际化的标准有:一是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对外交流;二是大学的研究、教學体制与课程内容中吸收国外学术、文化、教育内容的程度;三是大学参与国际协作视野的规模;四是大学以各种方式参与国际研究集会的筹划或参与的规模。
从以上表述和对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考察,笔者认为教育国际化的表征包含多方面内容,截至目前国内外较普遍和一致的看法是: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在教育合作与交流、师生交流、学术科研合作与交流、国际师资与生源、课程与教材合作、外语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国际间教育交流、研讨、协作的趋势。为更好地服务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研究者将进一步对留学生跨文化沟通效果评估作出研究,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教育国际化理论。
参考文献:
[1]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莱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别敦荣,杨华伟,陈艺波,译.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3]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Z].教外来〔2010〕68号,2010年-9-21.
[4]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组织法[Z].
[5]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编.世界高等教育指南[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柳斌.慎言教育国际化——中国教育面向世界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9,(7).
[7]刘道玉.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选择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8][英]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陈学飞,雷静.国际化——90年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4).
[10]顾冠华,沈广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张中)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内涵;表征
作者简介:江永华(1972-),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办公室主任,讲师。(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014-02
中国作为世界唯一一个文化进程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进入21世纪后正在以她特有的文化和智慧与世界进行沟通,这其中最有表征意义的就是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大规模地招收各国留学生,大范围地培养各国留学生,在力度、广度、深度上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示一个民族国家对融入、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良好信心和责任感。
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全球化(globalization),据菲利普·G·阿特巴赫教授的相关研究,主要指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世界政治、经济势力等的变化趋势。全球化的动力在于国家利益和企业等组织的跨国利益, 也包括跨国组织的利益,世界贸易组织对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在阿特巴赫教授看来,是与全球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个概念,其联系在于全球化对国际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化也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其区别在于国际化包含了参与各方的主动选择,而全球化在有的国家则表现为被动接受或被动承认。”[1]
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全球化是经济动因驱使下发达国家主动发起而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的一种趋势;二是国际化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它有经济动因的驱使,但这种趋势所围绕的根本是各国独特的文化价值动因,并以此为核心开展面向世界的双向交流、互相影响的国际交流活动,是“参与各方的主动选择”。
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在主动选择的基础上参与进来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必然要选择教育国际化,并且从这种选择中受益。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文化价值,它意味着多元文化的产生,即便是弱小的一方,也可以依据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拥有反映自身文化的舞台。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教育国际化成为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趋势,在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从规模扩张进入内涵建设阶段后,走国际化之路更是高校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自1950年我国开始接受第一批来自东欧国家的33名留学生起,截至2009年,已累计接受来华国际学生170万余人次。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18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19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条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2]教育部9月28日公布的《留学中国计划》宣布:到2020年,中国将力争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3]在这里,进一步回顾教育国际化的历程,对其作出新的探析既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教育国际化的源起
促进国际人才交流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的一项职责,1945年起草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章程,强调要“无限制追求真理,自由交流思想和知识”以及“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里人才的国际交流……。”[4]
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部活动主要着眼于三个目标:第一是对高等院校功能的定义;第二是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增进国际间的理解;第三是鼓励国际间学位、文凭的互认,为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提供方便,实现学术自由。[5]
1989年底至1990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授权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组织实施了第一部《世界高等教育指南》书籍的首次材料收集工作;1992年底至1993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组织并完成了《世界高等教育指南》书籍的材料收集工作,开展这项工作的本意是帮助各国政府和教育当局对不同国家的学历、学位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通过加快信息流通来促进人才的交流和增进彼此间的理解;1993年11月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組织第27届大会上通过了《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资格证书的建议》,这项《建议》的通过标志着因缺乏了解而对其他国家各种学历证书不予认可而阻碍高等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开展的无形边界的消失,伴随这一工作的开展和完成而产生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对教育国际化现象的初步表述和该口号的提出。“教育国际化、教育全球化的口号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等推动起来的。”[6]1994年底世界贸易组织完成了乌拉圭回合谈判,通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明确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服务贸易性质。
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源起是因应各国政府和教育当局对不同国家的学历、学位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通过加快信息流通来促进人才的交流和增进彼此间的理解的需要,但教育本身是隶属于上层建筑,特别是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持与推动,因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自被提出之日起,就深深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授权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表述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视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7]
菲利普·G·阿特巴赫认为:“作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促成了高等教育成为国际自由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得盈利性高等教育部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1]菲利普·G·阿特巴赫教授提出,大学国际化的动因与来源主要有:一是追求利益;二是提供入学机会,满足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从传统的国际化、欧洲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三是不断发展的跨国高等教育领域。他认为“由于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少数发达国家主导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从中获得了大部分的经济利益,……但国际化仍然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1]
我国国内关于大学国际化的研究,对其定义多是把它看做一种趋势或过程,认为教育国际化是把国际化的观念融入到大学的各项主要功能之中的过程。柳斌在总结了国内关于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后,赞成“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定位于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开放政策的一个方面,定位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张从理念上把教育国际化的含义确定为学习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吸纳其优秀成果,用世界眼光从人类实践发展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从而使自己成为世界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逐步培养和提高我们通过教育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能力和实力,并在改变一直由西方垄断的教育和学术的话语权方面作出贡献”。[6]
本文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国家或地区之间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动态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国家或地区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员流动、知识与资源共享、质量认证、文化理解方面展开合作与交流的过程,是各方权利平等、主动选择的教育服务贸易过程。教育国际化从发展过程和经济动因分析,都有两层含义,是一种围绕着立足自身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动态过程。
教育国际化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门望山”阶段,发现先进国家的先进教育,自觉不自觉地对自身的教育状况作出调整和改革,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使本国教育汲取先进国家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而获得更强大的发展动力;第二个阶段是“看山不是山”阶段,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国际化的核心是本国、本民族所独具的文化价值,消除了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理念、价值观的国际化不是真正的国际化,那是附属化和奴化,“看山不是山”阶段事实上一直伴随着教育国际化始终,它要求我们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苦练内功,提升自我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引领的功能,这是国际化更深层次上的含义,即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独具特色的“我”,丰富和发展国际教育事业。
教育国际化从经济角度看,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拿来主义”,即先进国家来推销其教育,抢占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市场和人力资源,这种世界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趋势是整个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潮流面前不能被动地“随波逐流”,而要“顺流而下”,发现规律和规则,妥善利用教育服务贸易有关规定,采取“拿来主义”精神,汲取世界先进国家的先进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以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推进本国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提升本国教育的整体水平;第二个层次是“互通有无”,即教育国际化虽然是发达国家在享受更多的经济利益,然而,由于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动因,而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8]文化的这种特性使得各民族国家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独特性使得其在教育服务贸易中具有无法消除、不可替换的价值,这正是笔者在前文中所说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在主动选择的基础上参与进来的,……即便是弱小的一方,也可以依据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拥有反映自身文化的舞台。这种反映的物的存在就是在教育服务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互通有无”,从而使得自己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并进一步推动自身教育面向世界的发展。
三、教育国际化的表征
教育国际化的表征是具体衡量一所高校、一个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外在指标。日本的喜多村和之提出用“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三条标准衡量大学国际化,其含义是:一是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与国外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够充分地对外开放。
陈学飞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六个要素: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人员的国际流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一些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9]
顾冠华、沈广斌在总结了以上二者和众多研究者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界定后,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三条基本特征:(1)它是一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或称之为倾向,它具有过程的动态性特征;(2)它具有鲜明的“国际共性”特征;(3)它具有融合性特征。[10]
中国国家高级行政学院的史朝提出衡量教育国际化的标准有:一是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对外交流;二是大学的研究、教學体制与课程内容中吸收国外学术、文化、教育内容的程度;三是大学参与国际协作视野的规模;四是大学以各种方式参与国际研究集会的筹划或参与的规模。
从以上表述和对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考察,笔者认为教育国际化的表征包含多方面内容,截至目前国内外较普遍和一致的看法是: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在教育合作与交流、师生交流、学术科研合作与交流、国际师资与生源、课程与教材合作、外语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国际间教育交流、研讨、协作的趋势。为更好地服务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研究者将进一步对留学生跨文化沟通效果评估作出研究,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教育国际化理论。
参考文献:
[1]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莱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别敦荣,杨华伟,陈艺波,译.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3]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Z].教外来〔2010〕68号,2010年-9-21.
[4]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组织法[Z].
[5]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编.世界高等教育指南[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柳斌.慎言教育国际化——中国教育面向世界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9,(7).
[7]刘道玉.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选择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8][英]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陈学飞,雷静.国际化——90年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4).
[10]顾冠华,沈广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