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鸣西应记》
编者:王鼎钧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王鼎钧 1925年生于山东省兰陵,曾亲历流亡求学、抗日战争、国共内战;1949年到台湾,曾任广播公司节目制作组长、电视公司节目编审组长、多家报社副刊主编、大学讲师。1979年移居美国,之后定居纽约至今。著有“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 《怒目少年》 《关山夺路》 《文学江湖》)。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优良图书著作金鼎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推荐奖、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历史嘉年华“历史书写致敬奖”。
解读 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 “人生四书” “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内地出版以后,受到学界的关注,也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尤其是对中国现当代历史、传记作品感兴趣的读者的喜爱。
《东鸣西应记》是王鼎钧的访谈集,由其亲自整理编排而成。访谈者为资深媒体人、学者、作家等,海内外皆有。这些访谈提问角度众多,话题涉及面广,深浅错落,从文学创作、人生经历、历史变迁至宗教信仰、人情世故;而王鼎钧的回答则深入内心,娓娓道来,恳切圆融,尽显耄耋长者的智慧和豁达。
常:您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止一次地为文推崇他,您认为他的意托(寓意)技法很高明,可以举例仔细说明吗?
王:且说莫言的《生死疲劳》,这四个字原是佛经里的一句话,莫言写成55万字的小说。他把有限的材料扩张为丰富复杂的情节,中国当代作家没有人可以相比。中国有一观念,人活着有许多痛苦,死后就解脱了,“大哉死乎,君子息焉”。莫言用55万字诠释生死疲劳,死也不得休息,死不是结束,是流转,死后麻烦也许更多。
《生死疲劳》说当年土改的时候,有一个地主不能过关,被枪毙了,他到了阴曹地府喊冤,阎王就教他再世轮回。从1950年到2000年,50年间他一世为驴,二世为牛,三世为猪,四世为狗,五世为猴,六世好不容易再得人身,偏偏又不是健康人,而是一个大头婴儿,带着不治之症。这50年正是中国变动最大、灾难最多的时代,小说中的驴牛猪狗猴,都用动物的眼睛观察了他经历的大跃进、大饥荒以及“文化大革命”。
《生死疲劳》布置一个魔幻境界,他没说出来的是什么呢?答案不止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他述说中国人的苦难,讲述50年乡村史。不可说,不可说,但是莫言就有办法说出来,不过这是读者的领会,莫言并没有直接褒贬,你也无法证明他说的确实是这个,这就是艺术。
常:您欣赏莫言,与他在限制较多的环境中设法找出安全空隙创作,坚持信念有很大关系,是否其中投射了您自己的影子?
王:我当然见贤思齐,这是我的习惯。我得补充,西贤说“艺术最大的奥秘在隐藏”,艺术品本来不该张口见喉,一清到底,并非仅仅为了应付不自由的环境。我佩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佩服“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也佩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不仅仅佩服对现实体制的反抗。就风格而论,莫言不是我的偶像,他太重浊,泛滥而无节制。若是我可以比附前贤,我选择卡夫卡。
常:这些年,文学书刊的销路减少,作家的知名度、影响力远不如从前,都说文学是“夕阳工业”了。您看呢?
王:现在文学并不能直接影响大众、改变社会,而且据研究表明,过去那些关于文学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说法都是夸大的。比如说,林肯解放黑奴是受到一本书的影响,实际上,林肯只是在演讲里面提到某一本书,并不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才去解放黑奴。再比如《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青年的自杀率忽然提高,因为维特是自杀而死的。这个说法也不真实。法国大革命也不是唱《马赛曲》唱起来的,大革命发生后, 《马赛曲》才流行。
现在文学作品更难产生轰动的社会效应,因此有些写文章的朋友灰心了,甚至宣布文学死亡,这也太过分了。佛家有个说法,我们的言语造作都是“业”,“业果”永不消失,胡适有一篇《社会的不朽论》,就是申说这个主张。现在又有所谓蝴蝶效应,南美洲亚马孙河上的一只飞蝶,翅膀扇动空气,经过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反应,最后形成太平洋上的飓风。我对文学仍然有信心,我写回忆录就是要做一只蝴蝶。文学的发展会有流变,但是不会消亡。文学有旺季,有淡季,作家在旺季中傲慢,在淡季中消沉,才是文学致命的不幸。我对文学的远景仍然看好,这些年我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常用“但愿人长久,万里共文学”代替传统的祝福,我也仿照佛家的四弘誓愿,写出“文心无语誓愿通,文路无尽誓愿行,文境无上誓愿登,文运无常誓愿兴”,广赠同文。
常:您近年花了不少心力在海外薪传中文,特别是读文学经典。说说您的想法?对华人教育第二代人学中文,您有何建议?
王: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十岁八岁的孩子读文言古典,尤其是在美国出生、将来要在美国立足的孩子,他将来要凭英文跟人家竞争,除非天资特别高,他应该在高中毕业以前全心全力主攻英文。中国孩子应该认识中国文化,没错,但是我怀疑十岁八岁的孩子背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以认识中国文化。中国孩子应该有能力与中国人沟通,但背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对他跟中国人沟通有什么帮助?
要十岁八岁的中国孩子认识中国文化,应该给他英语制作的视听教材。即使他长大了,进了大学,除非主修的科目必需,他也该学习白话文,能读中文报纸,能听华语广播,能用中文写信问候父母,能跟“中国朋友”谈谈天,说个故事。至于说批公文、签合同,那真是望子成龙了。即使有这样的长程目标,童年读经也并非最好的教学计划。
我在美国有编写中文教材的经验。那时找来的参考样本都是从《诗经》选起,以后《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等等,最后是冰心。我认为这样的课本不利于学习,主张把课文的顺序颠倒过来,由“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开始,最后才是“关关雎鸠”。白话文也是中国文化。有人说,教孩子学中文要趁他还小,长大了,有了自主的能力,他就不肯学了。这想法近似“虎妈”,争议就更多了。(节选自《东鸣西应记》中《虚实相生攀高峰》一文)
编者:王鼎钧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王鼎钧 1925年生于山东省兰陵,曾亲历流亡求学、抗日战争、国共内战;1949年到台湾,曾任广播公司节目制作组长、电视公司节目编审组长、多家报社副刊主编、大学讲师。1979年移居美国,之后定居纽约至今。著有“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 《怒目少年》 《关山夺路》 《文学江湖》)。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优良图书著作金鼎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推荐奖、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历史嘉年华“历史书写致敬奖”。
解读 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 “人生四书” “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内地出版以后,受到学界的关注,也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尤其是对中国现当代历史、传记作品感兴趣的读者的喜爱。
《东鸣西应记》是王鼎钧的访谈集,由其亲自整理编排而成。访谈者为资深媒体人、学者、作家等,海内外皆有。这些访谈提问角度众多,话题涉及面广,深浅错落,从文学创作、人生经历、历史变迁至宗教信仰、人情世故;而王鼎钧的回答则深入内心,娓娓道来,恳切圆融,尽显耄耋长者的智慧和豁达。
常:您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止一次地为文推崇他,您认为他的意托(寓意)技法很高明,可以举例仔细说明吗?
王:且说莫言的《生死疲劳》,这四个字原是佛经里的一句话,莫言写成55万字的小说。他把有限的材料扩张为丰富复杂的情节,中国当代作家没有人可以相比。中国有一观念,人活着有许多痛苦,死后就解脱了,“大哉死乎,君子息焉”。莫言用55万字诠释生死疲劳,死也不得休息,死不是结束,是流转,死后麻烦也许更多。
《生死疲劳》说当年土改的时候,有一个地主不能过关,被枪毙了,他到了阴曹地府喊冤,阎王就教他再世轮回。从1950年到2000年,50年间他一世为驴,二世为牛,三世为猪,四世为狗,五世为猴,六世好不容易再得人身,偏偏又不是健康人,而是一个大头婴儿,带着不治之症。这50年正是中国变动最大、灾难最多的时代,小说中的驴牛猪狗猴,都用动物的眼睛观察了他经历的大跃进、大饥荒以及“文化大革命”。
《生死疲劳》布置一个魔幻境界,他没说出来的是什么呢?答案不止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他述说中国人的苦难,讲述50年乡村史。不可说,不可说,但是莫言就有办法说出来,不过这是读者的领会,莫言并没有直接褒贬,你也无法证明他说的确实是这个,这就是艺术。
常:您欣赏莫言,与他在限制较多的环境中设法找出安全空隙创作,坚持信念有很大关系,是否其中投射了您自己的影子?
王:我当然见贤思齐,这是我的习惯。我得补充,西贤说“艺术最大的奥秘在隐藏”,艺术品本来不该张口见喉,一清到底,并非仅仅为了应付不自由的环境。我佩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佩服“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也佩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不仅仅佩服对现实体制的反抗。就风格而论,莫言不是我的偶像,他太重浊,泛滥而无节制。若是我可以比附前贤,我选择卡夫卡。
常:这些年,文学书刊的销路减少,作家的知名度、影响力远不如从前,都说文学是“夕阳工业”了。您看呢?
王:现在文学并不能直接影响大众、改变社会,而且据研究表明,过去那些关于文学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说法都是夸大的。比如说,林肯解放黑奴是受到一本书的影响,实际上,林肯只是在演讲里面提到某一本书,并不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才去解放黑奴。再比如《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青年的自杀率忽然提高,因为维特是自杀而死的。这个说法也不真实。法国大革命也不是唱《马赛曲》唱起来的,大革命发生后, 《马赛曲》才流行。
现在文学作品更难产生轰动的社会效应,因此有些写文章的朋友灰心了,甚至宣布文学死亡,这也太过分了。佛家有个说法,我们的言语造作都是“业”,“业果”永不消失,胡适有一篇《社会的不朽论》,就是申说这个主张。现在又有所谓蝴蝶效应,南美洲亚马孙河上的一只飞蝶,翅膀扇动空气,经过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反应,最后形成太平洋上的飓风。我对文学仍然有信心,我写回忆录就是要做一只蝴蝶。文学的发展会有流变,但是不会消亡。文学有旺季,有淡季,作家在旺季中傲慢,在淡季中消沉,才是文学致命的不幸。我对文学的远景仍然看好,这些年我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常用“但愿人长久,万里共文学”代替传统的祝福,我也仿照佛家的四弘誓愿,写出“文心无语誓愿通,文路无尽誓愿行,文境无上誓愿登,文运无常誓愿兴”,广赠同文。
常:您近年花了不少心力在海外薪传中文,特别是读文学经典。说说您的想法?对华人教育第二代人学中文,您有何建议?
王: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十岁八岁的孩子读文言古典,尤其是在美国出生、将来要在美国立足的孩子,他将来要凭英文跟人家竞争,除非天资特别高,他应该在高中毕业以前全心全力主攻英文。中国孩子应该认识中国文化,没错,但是我怀疑十岁八岁的孩子背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以认识中国文化。中国孩子应该有能力与中国人沟通,但背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对他跟中国人沟通有什么帮助?
要十岁八岁的中国孩子认识中国文化,应该给他英语制作的视听教材。即使他长大了,进了大学,除非主修的科目必需,他也该学习白话文,能读中文报纸,能听华语广播,能用中文写信问候父母,能跟“中国朋友”谈谈天,说个故事。至于说批公文、签合同,那真是望子成龙了。即使有这样的长程目标,童年读经也并非最好的教学计划。
我在美国有编写中文教材的经验。那时找来的参考样本都是从《诗经》选起,以后《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等等,最后是冰心。我认为这样的课本不利于学习,主张把课文的顺序颠倒过来,由“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开始,最后才是“关关雎鸠”。白话文也是中国文化。有人说,教孩子学中文要趁他还小,长大了,有了自主的能力,他就不肯学了。这想法近似“虎妈”,争议就更多了。(节选自《东鸣西应记》中《虚实相生攀高峰》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