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实际情况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这是多年来为人们所共识的,对作文重要性所下的定义。作文在中考、高考试卷中的比分,一直呈增长趋势,从来没有因为题型的变化而回落。作为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文如何教,历来受人关注,特别在强调语文人文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文该怎样教,确也让我们第一线的老师感到迷惘。作文分类教学或许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思路更明晰一些,教法更灵活一些,教得更轻松一些。
  分类教学是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其核心是自孔子以来传承数千年的因材施教和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原则。承认差别,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是分类教学的特点。分类教学既可以体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也可以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作文分类教学是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学目的的确定、作文辅导和批改各个环节上的因材施教。
  进行作文分类教学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作文要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都要求写作教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可在高中招生规模不可能短时间内大幅度扩大的今天,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的升学压力不可能减轻,我们还必需正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这似乎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其实,应该说,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也是素质教育。学生会考试也是一种能力,这与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并不冲突。近年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招考的《申论》试题,与我们作文中的读懂材料、发现素材、提出观点、巧于布局的训练极为接近。从学生发展说,教会学生考试,也是提高学生的素质。
  既然要教会学生考试,我们就必须研究考试。这几年中考作文命题一般采用命题、半命题、话题三种方式。而话题作文颇有走俏的趋势。因为话题作文最大特点是“活”,学生选材、立意、谋篇的空间比较大。《语文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会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但三年的具体要求中记叙文始终是重点。既然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那我们平时教学中适当偏重于记叙文的教学是比较明智的,何况近几年中考评卷分析中,对学生作文“四不象”的问题极为关注。这与初中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生活阅历、知识积累有限不无关系。
  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学生就学习写记叙文,初中三年都教记叙文,是否会限制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呢?这也不必担心。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的语文教材对初中三年写记叙文的具体要求上是有层次的。
  记叙文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在作文教学中,写记叙文与写散文既同类,又有别,而写好记叙文与写好散文之間的差距就很大。记叙文又有写人与记事之别,写人的记叙文又有写一个人与写一个集体之差。
  作文分类教学目标分类不但体现在年级层次上,也还体现在学生写作水平的层次上。我们语文教师,每教一届学生都会遇上几个表达能力比较理想的学生,也会遇到几个连自己写的作文都读不通的学生。如果不分彼此,一视同仁地进行训练的话,势必造成好学生“泯然众人”,后进生“云雾山中”的结果。对那些表达能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多作一些选材角度、思维方向、立意技巧、谋篇方略上的点拨,写出优秀作文不是没有可能;对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多作些审题思路、选材角度、结构入格的指导;对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多作一些记叙要素、结构入格的要求,这样也就共同提高了。
  作文分类教学还体现在作文批改上。作文批改,历来是语文教师的苦差事。每两周一次作文,每次收百多本,以每篇600字算,6万多字,如何看?如何改?虽然有人提倡学生互改,自己改,但是如果老师不看作文,又如何发现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看是必要的,改也是必要的,既然端了语文教师这碗饭,就得吃改作文这个苦。可问题还不在我们愿不愿意吃这个苦,问题出在事倍功半上。你辛辛苦苦看,辛辛苦苦改,学生认真看批语了吗?认真领会了吗?当时领会了,作文本往书箱中一放,过了十来天才作文,犯过的错误还记得吗?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考试,可他们仍有不少人在作文中写“考”字下面多出一横,原因就在这里。作文分类批改,或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分类批改,要注意批改的对象性和阶段性。作文批改看对象,指的是看作文的水平层次。每班每次交五十来篇作文,总会有几篇令你眼睛为之一亮,也会出现读不通的现象。读不通的作文,硬要将每个句子都改通似乎大可不必。一般而言,批改好作文在锤炼语言、深化主题、结构创新、标题新颖上下点功夫;一般性作文留意审题对路、选材角度、结构入格,语言通顺就行;特别差的作文,批改重点则是在审题、选材对路和错别字的圈画上了。这样做似乎对学生不负责任,其实这也是因材施教。
  作文批改还要注意阶段目标要求。三年的作文训练,每个年级的作文训练,以至每次作文训练要达到什么目的,心中一定要有数。这个训练目的就是你这次作文批改的重点,其他的问题可以暂时不要理睬它。每篇突破一个重点,三点一片,日积月累,学生作文能力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
其他文献
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在纠正现代语文教学理解要求过高过甚时,也不能简单地“返璞归真”,走以“积累”为重点的传统语文教学的老路,而是应该以掌握语文工具为目标,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重点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模式。  1.为什么在“理解—积累—运用”三个环节中要特别强调“运用表达”这一环节呢?主要原因是:  1.1 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是语言的运用表达。不可否认,“理解”是运用语言的基础,也是学习语言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在工作中用爱心可以叩开“后进生”封闭的心门;用责任心让更多的“后进生”成为合格的公民;班主任多一些宽容和耐心,更多的“后进生”就不会掉队;班主任具有进取心,“后进生”转化工作才能更有说服力,才能游刃有余,转化工作才更赋有成效。  【关键词】班主任 爱心 责任心 耐心 进取心    Build a bridge be
期刊
【摘要】“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笔者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阅读期待 提高 阅读质量    Make use of reading expectation to improve the reading quality   Xu Yanqing   【Abstract】“Rea
期刊
【摘要】《机械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一门课。本文针对当前学生就业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创新与实践,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为创新人才。  【关键词】机械基础 教学改革 计算机技术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Ma
期刊
【摘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是教师追求的美好境界。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灵活导入、巧設疑问、编演课本剧、开展竞赛,以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  【关键词】激发兴趣 乐中学 乐中写    Inspire students with their interest and make them learn and writing in
期刊
【摘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职业学校目前的学生现状、教学现状、就业现状令人堪忧。如何让职业教育走出低谷,扭转职教滑坡的局面,我们通过调查、总结、反思、寻找出一些问题、方法、对策,与各位同仁商榷。  【关键词】职业教育 学生现状 教学现状 就业状况 职教特点 发展思路 发展对策 教育体制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中,作为一名中等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作用,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现代教学手段 农村初中 语文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 语文素养    农村初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语文课堂教学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用以下词语来概括:“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节课下来學生所得并不多
期刊
【摘要】管桩作为一种新桩型以其施工方便、承载力高、质量可靠、较为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管桩的承载力特性和受力状况,分析了影响管桩承载力的因素以及提高管桩承载力的方法,并基于对施工中常见问题的探讨,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管桩 承载力    Application of the tube pile in building   Zhang Peixin  【Abstract
期刊
【摘要】液压传动具有工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在面临理论教学学时大幅压缩和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现状下,探讨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学校自身培养目标,拟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根据几年来液压传动的教学经验,笔者从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改进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能起到一点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液压传动 教学方法 教学研究    Brief analysis o
期刊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文以述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学不但是“授业”、“讲道”的过程,更是个“育人”的过程。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言语交际,语文产生与言语交际存在与言语交际情境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正如朱绍禹先生说的“听先与说、说先与读、读先与写”。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之同时,以渗透、涵泳、熏陶等方式,有机、有序地让心理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