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如何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社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与接纳,顺利就业,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我院“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的教学模式很好地实现了这个目标。办学十年来,我院获得了巨大发展,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了万余名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从中体会到,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对于指导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课堂;做学合一;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人们常用“理论联系实际”来强化学习的效果,而本人却以“实际联系理论”来指导学习的方向和内容,这是否有悖于教育的规律呢?可以从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找到答案。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教学内容要注重学以致用,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
温家宝总理的如上讲话,其要义,在于阐明职业教育要正确处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与学习技能、做与学、学与用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坚持做学合一、学以致用。
那么,什么是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呢?怎样才能处理好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与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呢?那就是: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实际操作是:用实践技能培养这个“实际”来联系、过滤“理论”。凡是能够与这个“实际”联系得上的“理论”,有助于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的“理论”,就要学,并且要学透、学精 ;凡是与这个“实际”联系不上,或者联系不密切的“理论”,就不学。
1 做法
做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认岗考察
新生入学以后,不是立刻到教室上课,而是由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带领,到与各个专业相对应的行业、企业、岗位开展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考察。
实地考察的任务主要有两个:第一个任务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通过考察、学习、交流,把握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职业岗位的准入条件,深入感受职业岗位对从业者在思想、身体、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明确教与学的方向和内容。并邀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讨论、制定未来三年的教学计划。经反复研究,我院把教学计划分为五个模块:第一模块是基本素质课,全院统一开设;第二模块是职业基础课,分别在各个不同的专业中开设;第三模块是职业技能课,根据各个不同专业的核心技术要求,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设;第四模块是职业资格认证课,要求每个毕业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第五模块是职业技能训练课,即是岗前实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显然,这是一个“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的教学计划,既突出了实践教学,又精选了一套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主干清晰,针对性强,亦便于操作。
第二个任务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以往新生入学以后,便马上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由于对所选的专业不熟悉,对以后就业岗位的要求不了解,造成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针对性,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劲头,这样学习的结果自然不够理想;或者可能是高分低能,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毕业后,很难将所学的知识与岗位对接。这样,职业院校的教育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学生个人,都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我院创造性地开展了“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的教学模式,不但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而且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把被动的、消极的、盲目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积极的、针对性强的“我要学”。
第二步——对岗教学
在制定了与岗位紧密对接的教学计划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如何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此,我院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主抓、教务处长组织的教学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院各个专业、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督导,以确保教学计划的贯彻实施。
我院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带动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着力抓好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高度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努力探索和实践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多数存在就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而我院计算机系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实施了公司化教学。将教学、科研单位与生产、研发公司“合二而一”。从与学生专业相对应的行业和企业引进多个生产项目,学生按项目编班上课,实施按职业方向的模块化教学。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又是传授技艺的师傅,学生既是书香沁人的向学青年,又是身着工服孜孜以求的学徒。这种由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方式,使广大学生在浓烈的职场氛围中既学到了必要的理论知识,有强化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第三步——顶岗实习
经过两年的对岗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符合岗位操作的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为顶岗实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院的顶岗实习分为前后衔接的两个阶段。
首先是按岗实训。具体做法是,学生按与其专业方向对应的职业岗位编班,教师按学生的职业岗位备课、上课,并要求学生按照实训计划要求和内容做好实训记录与总结。实训结束时,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并能体现岗位实操要求的作品或项目。
然后是上岗实习。实训结束后,即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上岗实习,实地作业。我院已和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实习结束时,学生独立撰写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并由实习单位出具实习情况鉴定表。这样,学校不仅可以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企业对学生的鉴定来衡量实训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收获
实施“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教学数年来,我院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辛勤汗水,也收获了累累成果。
⑴ 增强了办学实力,扩大了办学规模。我院是民办院校,学院开办之初,办学实力相对较弱,办学规模也较小。近年来,由于我院坚定地贯彻“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这一正确的指导原则,不仅经受住了激烈竞争的疾风暴雨的洗礼,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而且夯实了基础,大大增强了办学实力,逐步扩大了办学规模。现在,校本部和广州实训基地共占地2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4万册,电子图书22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365台;语音实验室座位400多个;多媒体教室座位1355个;建立了应用电子、汽车、电工、机械加工、物流、服装设计等多个实训中心。固定资产总值约1659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2037万元。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教学设备,赢得了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好评。我院先后荣获了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评估竞争力20强第七名、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高等院校、2005年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评估10强单位、2007年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10强等。
⑵ 增强了师资力量,打造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按照“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的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是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根据教学和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院主要采用了三种途径来增强教师的技能教学质量。一是履职培养。即带领学生下企业,和学生一起进行“认岗考察”和“顶岗实习”,了解、学习企业最新经营管理方式和先进的专业技能;二是离职培养。即离开工作岗位,到企业考察、学习、研究一段时间后再回校开展教学;三是有针对性地从校外合作企业、实训基地聘请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担任实践教学工作,从而大大增强了实践教学力度。目前,我院拥有专职教师队伍31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9人,多数符合“双师型”教师标准。
⑶ 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是衡量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只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扎实的岗位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业自然不是难题。我院“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的教学模式,坚持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来开展教学工作,做学合一,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我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稳居于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荣获了广东省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十强、最具就业保障奖、最受公众信赖奖等。
3 体会
毛泽东在其所著的《实践论》中深刻地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2]毛泽东的这段精彩的论述,集中地概括了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全部内容,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无往不胜的法宝。
从毛泽东的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领悟到“实践”之观点,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因此,我院的“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教学模式,坚持做学合一、学以致用,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对必要的理论课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实际岗位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切实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这就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2]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报[N].1995,11-7.
[2] 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6):286,296-29.
[关键词]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课堂;做学合一;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人们常用“理论联系实际”来强化学习的效果,而本人却以“实际联系理论”来指导学习的方向和内容,这是否有悖于教育的规律呢?可以从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找到答案。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教学内容要注重学以致用,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
温家宝总理的如上讲话,其要义,在于阐明职业教育要正确处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与学习技能、做与学、学与用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坚持做学合一、学以致用。
那么,什么是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呢?怎样才能处理好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与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呢?那就是: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实际操作是:用实践技能培养这个“实际”来联系、过滤“理论”。凡是能够与这个“实际”联系得上的“理论”,有助于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的“理论”,就要学,并且要学透、学精 ;凡是与这个“实际”联系不上,或者联系不密切的“理论”,就不学。
1 做法
做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认岗考察
新生入学以后,不是立刻到教室上课,而是由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带领,到与各个专业相对应的行业、企业、岗位开展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考察。
实地考察的任务主要有两个:第一个任务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通过考察、学习、交流,把握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职业岗位的准入条件,深入感受职业岗位对从业者在思想、身体、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明确教与学的方向和内容。并邀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讨论、制定未来三年的教学计划。经反复研究,我院把教学计划分为五个模块:第一模块是基本素质课,全院统一开设;第二模块是职业基础课,分别在各个不同的专业中开设;第三模块是职业技能课,根据各个不同专业的核心技术要求,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设;第四模块是职业资格认证课,要求每个毕业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第五模块是职业技能训练课,即是岗前实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显然,这是一个“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的教学计划,既突出了实践教学,又精选了一套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主干清晰,针对性强,亦便于操作。
第二个任务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以往新生入学以后,便马上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由于对所选的专业不熟悉,对以后就业岗位的要求不了解,造成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针对性,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劲头,这样学习的结果自然不够理想;或者可能是高分低能,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毕业后,很难将所学的知识与岗位对接。这样,职业院校的教育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学生个人,都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我院创造性地开展了“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的教学模式,不但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而且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把被动的、消极的、盲目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积极的、针对性强的“我要学”。
第二步——对岗教学
在制定了与岗位紧密对接的教学计划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如何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此,我院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主抓、教务处长组织的教学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院各个专业、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督导,以确保教学计划的贯彻实施。
我院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带动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着力抓好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高度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努力探索和实践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多数存在就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而我院计算机系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实施了公司化教学。将教学、科研单位与生产、研发公司“合二而一”。从与学生专业相对应的行业和企业引进多个生产项目,学生按项目编班上课,实施按职业方向的模块化教学。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又是传授技艺的师傅,学生既是书香沁人的向学青年,又是身着工服孜孜以求的学徒。这种由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方式,使广大学生在浓烈的职场氛围中既学到了必要的理论知识,有强化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第三步——顶岗实习
经过两年的对岗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符合岗位操作的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为顶岗实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院的顶岗实习分为前后衔接的两个阶段。
首先是按岗实训。具体做法是,学生按与其专业方向对应的职业岗位编班,教师按学生的职业岗位备课、上课,并要求学生按照实训计划要求和内容做好实训记录与总结。实训结束时,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并能体现岗位实操要求的作品或项目。
然后是上岗实习。实训结束后,即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上岗实习,实地作业。我院已和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实习结束时,学生独立撰写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并由实习单位出具实习情况鉴定表。这样,学校不仅可以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企业对学生的鉴定来衡量实训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收获
实施“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教学数年来,我院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辛勤汗水,也收获了累累成果。
⑴ 增强了办学实力,扩大了办学规模。我院是民办院校,学院开办之初,办学实力相对较弱,办学规模也较小。近年来,由于我院坚定地贯彻“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这一正确的指导原则,不仅经受住了激烈竞争的疾风暴雨的洗礼,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而且夯实了基础,大大增强了办学实力,逐步扩大了办学规模。现在,校本部和广州实训基地共占地2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4万册,电子图书22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365台;语音实验室座位400多个;多媒体教室座位1355个;建立了应用电子、汽车、电工、机械加工、物流、服装设计等多个实训中心。固定资产总值约1659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2037万元。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教学设备,赢得了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好评。我院先后荣获了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评估竞争力20强第七名、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高等院校、2005年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评估10强单位、2007年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10强等。
⑵ 增强了师资力量,打造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按照“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的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是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根据教学和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院主要采用了三种途径来增强教师的技能教学质量。一是履职培养。即带领学生下企业,和学生一起进行“认岗考察”和“顶岗实习”,了解、学习企业最新经营管理方式和先进的专业技能;二是离职培养。即离开工作岗位,到企业考察、学习、研究一段时间后再回校开展教学;三是有针对性地从校外合作企业、实训基地聘请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担任实践教学工作,从而大大增强了实践教学力度。目前,我院拥有专职教师队伍31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9人,多数符合“双师型”教师标准。
⑶ 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是衡量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只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扎实的岗位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业自然不是难题。我院“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的教学模式,坚持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来开展教学工作,做学合一,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我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稳居于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荣获了广东省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十强、最具就业保障奖、最受公众信赖奖等。
3 体会
毛泽东在其所著的《实践论》中深刻地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2]毛泽东的这段精彩的论述,集中地概括了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全部内容,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无往不胜的法宝。
从毛泽东的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领悟到“实践”之观点,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因此,我院的“实际联系理论,课堂对接岗位”教学模式,坚持做学合一、学以致用,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对必要的理论课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实际岗位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切实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这就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2]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报[N].1995,11-7.
[2] 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6):286,2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