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电荒”、“拉闸限电”这样的名词频频出现,从2002年开始的电力紧张席卷全国,至今仍未缓解。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电力事业自身的发展也因此而受到影响。人们都在关注电力生产何时能够满足需求。对近两年出现的电力短缺,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1、“不是电力发展慢,而是需求增长得太快了”,造成电力需求高速增长的原因不但有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有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高耗电行业增长过快等潜在原因。2、当前电力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电力建设无序,电源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压力增大。3、电网建设滞后,“瓶颈”制约加剧,“窝电”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原因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需求侧管理(DSM),调整或均衡电力负荷,实现供需平衡。应将需求侧管理作为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有效手段,并发挥其特殊时期的重要作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丰枯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转移高峰电力负荷,供电公司作为企业应当将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第一目标,这样我们不应盲目地进行电网建设,应当发挥需求侧管理的作用削峰填谷、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 (2)、对居民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有效地转移高峰负荷。
(3)、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要加快电网改造和建设步伐,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电力行业应该抓住城区、农网改造的大好时机,建立现代化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改造落后的电力设备,不断加大电网的覆盖面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为扩大市场创造条件,保证城乡居民的用电需求得以满足。
(4)、电源结构较为单一。从投资和技术要求来看,火电和水电投资较省,技术容易掌握,较早地被开发与利用,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的比重也最大。由于火电受电煤资源的制约及水电枯水季节造成缺电。
市场是电力营销的基础,电力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市场的构成基于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三大要素,随着我国加入WTO,电力体制的改革等市场环节的推进.三者在我国电力市场的潜力将显得更为突出。在全面了解市场后,电力企业需要积极的转变观念,多年来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传统的营销观念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电力市场的问题及矛盾。在新的体制下我们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研究市场,以优质服务为手段、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树立效益观念。实现电力企业从旧的供电模式向市场营销的积极转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育买主,增加售电量。在现在新的形势下厂网分开,市场份额正在发生变化重视电力市场营销分析,拓展电力市场,在市场经营中寻找和发现新的增长点和利润点, 是供电企业必须面对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供电企业应该对一些科技含量高、有市场发展前途、适销对路、有盈利的企业加以扶持。
(2)通过电价优惠,进行电力促销。电价是影响电力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电价上涨和下降必然会市场需求的减少和增加。因而要规范电价、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为适应电力供求的基本平衡,对个别地区用户、个别时段供大于求的新形势,积极发挥价格优势,如对一些大型的工业用电,可适当给予价格优惠,刺激电能需求;对居民生活用电中的峰谷差实行峰谷电价,鼓励用户多用电。近年来,一些地区逐步推出了电能的有奖销售或折扣销售,对大用户尽可能给予奖励和价格折扣,以鼓励其更大限度地使用电能;在2002年确定的全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健全电价机制是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因此,在今后的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中,要以电价改革为核心,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3)、以“人民电力为人民”为服务宗旨,以优质服务赢得用户。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的垄断使得供电服务远远落后于用户的需求,而“人民电力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也成了一句空话。在新的形势下,新的营销观念则是以人为本,顾客成了营销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用户的需求和拥护的满意度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因而,建立和健全电力企业供、产、销一体化管理机制已迫在眉睫,电力企业各部门应改变过去过度的分散管理、联系不紧密、互不协调的局面;实现电力企业个职能部门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减少部门之间的扯皮、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电力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要求。
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在供、产、销一体化的基础上也要实现销售一体化,即实现电力产品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的一体化。在电能流向客户的过程中,既要提供电力产品的售前宣传和咨询服务,免费为客户提供用电规划、设计、材料运送等服务,同时又要在电力产品出售后作好定期检查和回访,对于客户在用电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要及时作出响应,坚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施全天、全面的服务,对突发问题做出最迅速的抢修和解决。
在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中,转变思想观念是关键,培育买主是前提,广告促销是手段,优质服务是保证,只有做到以上几件事情,我们电力企业才能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开拓电力市场。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电力企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基础设施改造,以提供优质服务为重要手段,不断创新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坚信,电力企业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基础上,一定能开拓进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
针对以上原因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需求侧管理(DSM),调整或均衡电力负荷,实现供需平衡。应将需求侧管理作为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有效手段,并发挥其特殊时期的重要作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丰枯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转移高峰电力负荷,供电公司作为企业应当将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第一目标,这样我们不应盲目地进行电网建设,应当发挥需求侧管理的作用削峰填谷、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 (2)、对居民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有效地转移高峰负荷。
(3)、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要加快电网改造和建设步伐,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电力行业应该抓住城区、农网改造的大好时机,建立现代化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改造落后的电力设备,不断加大电网的覆盖面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为扩大市场创造条件,保证城乡居民的用电需求得以满足。
(4)、电源结构较为单一。从投资和技术要求来看,火电和水电投资较省,技术容易掌握,较早地被开发与利用,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的比重也最大。由于火电受电煤资源的制约及水电枯水季节造成缺电。
市场是电力营销的基础,电力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市场的构成基于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三大要素,随着我国加入WTO,电力体制的改革等市场环节的推进.三者在我国电力市场的潜力将显得更为突出。在全面了解市场后,电力企业需要积极的转变观念,多年来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传统的营销观念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电力市场的问题及矛盾。在新的体制下我们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研究市场,以优质服务为手段、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树立效益观念。实现电力企业从旧的供电模式向市场营销的积极转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育买主,增加售电量。在现在新的形势下厂网分开,市场份额正在发生变化重视电力市场营销分析,拓展电力市场,在市场经营中寻找和发现新的增长点和利润点, 是供电企业必须面对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供电企业应该对一些科技含量高、有市场发展前途、适销对路、有盈利的企业加以扶持。
(2)通过电价优惠,进行电力促销。电价是影响电力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电价上涨和下降必然会市场需求的减少和增加。因而要规范电价、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为适应电力供求的基本平衡,对个别地区用户、个别时段供大于求的新形势,积极发挥价格优势,如对一些大型的工业用电,可适当给予价格优惠,刺激电能需求;对居民生活用电中的峰谷差实行峰谷电价,鼓励用户多用电。近年来,一些地区逐步推出了电能的有奖销售或折扣销售,对大用户尽可能给予奖励和价格折扣,以鼓励其更大限度地使用电能;在2002年确定的全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健全电价机制是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因此,在今后的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中,要以电价改革为核心,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3)、以“人民电力为人民”为服务宗旨,以优质服务赢得用户。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的垄断使得供电服务远远落后于用户的需求,而“人民电力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也成了一句空话。在新的形势下,新的营销观念则是以人为本,顾客成了营销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用户的需求和拥护的满意度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因而,建立和健全电力企业供、产、销一体化管理机制已迫在眉睫,电力企业各部门应改变过去过度的分散管理、联系不紧密、互不协调的局面;实现电力企业个职能部门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减少部门之间的扯皮、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电力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要求。
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在供、产、销一体化的基础上也要实现销售一体化,即实现电力产品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的一体化。在电能流向客户的过程中,既要提供电力产品的售前宣传和咨询服务,免费为客户提供用电规划、设计、材料运送等服务,同时又要在电力产品出售后作好定期检查和回访,对于客户在用电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要及时作出响应,坚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施全天、全面的服务,对突发问题做出最迅速的抢修和解决。
在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中,转变思想观念是关键,培育买主是前提,广告促销是手段,优质服务是保证,只有做到以上几件事情,我们电力企业才能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开拓电力市场。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电力企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基础设施改造,以提供优质服务为重要手段,不断创新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坚信,电力企业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基础上,一定能开拓进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