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奏名(Rhyme name),顾名思义就是给节奏起一个名称,在念节奏的过程中,用特定名称来代表特定节奏。我在课堂上,只在初中一年级阶段广泛使用节奏名,更确切的说是在最开始时候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节奏的时候,克服困难,减弱难度的一种辅助手段。
一、准备阶段
(一)分析教材
第一单元第一课,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里面出现了四分音符及休止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大附点、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见图一):
图一
(二)确定及解决重、难点
那么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需要把节奏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下来,并用高效的方法解决掉,那么我选择使用节奏名这种手段,来解决节奏的重、难点。
首先用很短的时间,让90%以上的学生快速的接受简单的节奏名,老师先弹一条节奏,节奏中只包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感知到认知,得出结论,一个单位拍=一个四分音符ta=两个八分音符titi,ti短,ta长(见图二)。让学生感知这两种节奏,再用声势打出不同的组合,这时候要加入四份休止,和八分休止+八分音符,通过一些节奏游戏让学生反复练习,游戏的形式要不停的变化,但是练习内容是不变的。不同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觉得教师一直在练这一件事情,快乐得重复练习。例如,拿高矮不同的纸杯变换节奏;让学生上来自己当节奏,自由组合,大家齐念;之后让学生认识节奏,写在纸片上或者黑板上进行随机的练习,一节课练下来,90%的学生都可以掌握,听出来、模仿出来,并将简单的节奏记下来。先铺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以及他们的休止符,我组合除了组合节奏型,循序渐进的进入。注意,开始不能太难,程度不好的班级,只进行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组合,好一点的加入四分休止幅,比较好的班级才能加入八分休止符。
图二
二、学习《彩色的中国》
学生已经将上面4种节奏型(图二)基本掌握,那本节课在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节奏型的基础上,出现了ti-su,学了su-ti,那么ti-su一带而过,学生马上掌握。接着进行本节课的二个单位拍的学习,而个单位拍=二分音符(ta-a)=四分附点节奏(ta-m-ti)(见图三),首先要解决本节课节奏型的难点——附点。附点的学习,可以使用 “搭桥”的方法,就是利用旧的知识,通过“桥梁”的帮助,使学生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新的内容,当新的内容开始进入后,再把已搭的“桥”撤掉。这种方法,肯定比那种靠直接切入正题来“强迫”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教师在准备教新的 (ta-m-ti)节奏型之前,教师要先带着学生复习已学过的 (ta titi)节奏型,之后教师将节奏变成 ,教师告诉学生连线后的节奏ti将嘴合拢(会发出m的声音),连线就是教师可以做的铺垫,即是教师为新内容搭的桥,当学生基本掌握后,再将 写成 ,这样学生就容易读出ta mti的节奏名了。学习了附点,那么四分附点节奏和附点二分音符也就迎刃而解了!
图三
学生们通过这些节奏名作为辅助的手段,就能够从头到尾将节奏念下来,同时拍手,那么就相当于把《彩色的中国》从头到尾节奏都能够读、念、拍下来。
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分析教材中的节奏型
第一单元第二课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出现节奏型(见图四):
图四
(二)确定及解决重、难点
最后三个节奏是本节课新出现的,考虑到时间关系,三连音带过去,不精讲,将本节课重点放在八分附点节奏ti-m-li(见图五),讲八分附点,就要通过十六分音符过度,所以,要先学习十六分音符,依然是用游戏的方法,学生重复练习,注意本节课的混合节奏练习暂时不加入八分音符,以防学生产生混淆。
图五 图六 图七
四、继续欣赏的同时,复习巩固前几课的节奏型
(一)分析、选择教材内容
选择《走向复兴》来进行复习,里面出现的节奏型即是我们前几节课学习的节奏型(见图八),可以在进行欣赏的同时,复习拍、念节奏,巩固。
图八
(二)复习
进行简单的节奏回声(即节奏模仿),节奏卡农(即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原意为“规律”。),依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
总之,教师在用节奏名进行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学生已经认识了节奏名,但是在念整曲的时候,会念着念着就找不到了,这都没有关系,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难度,长的不行念短的,4拍听写不下来,听写两拍,只要坚持下来,慢慢的学生都会跟的很好。
音乐课的设置和我国国情决定,音乐课在初中阶段每周只开设有一节,并且学生都不太会在课后做復习,所以教师每节课的任务都会非常重,要复习、要学习新的内容,还要完成课本的内容,要用最快的手段去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可以在第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复习巩固节奏的教学,教师可以非常轻松地纠正学生在节奏上的错误,这样大大节省了我们后面解决节奏难点的时间,学生也可以愉快的掌握节奏。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永远觉得音乐的音和节奏是学不明白的,教师一定要从最简单的游戏入手,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我们学的是节奏,有一点的悬念,学生学会后再“揭秘”,学生会学
一、准备阶段
(一)分析教材
第一单元第一课,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里面出现了四分音符及休止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大附点、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见图一):
图一
(二)确定及解决重、难点
那么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需要把节奏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下来,并用高效的方法解决掉,那么我选择使用节奏名这种手段,来解决节奏的重、难点。
首先用很短的时间,让90%以上的学生快速的接受简单的节奏名,老师先弹一条节奏,节奏中只包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感知到认知,得出结论,一个单位拍=一个四分音符ta=两个八分音符titi,ti短,ta长(见图二)。让学生感知这两种节奏,再用声势打出不同的组合,这时候要加入四份休止,和八分休止+八分音符,通过一些节奏游戏让学生反复练习,游戏的形式要不停的变化,但是练习内容是不变的。不同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觉得教师一直在练这一件事情,快乐得重复练习。例如,拿高矮不同的纸杯变换节奏;让学生上来自己当节奏,自由组合,大家齐念;之后让学生认识节奏,写在纸片上或者黑板上进行随机的练习,一节课练下来,90%的学生都可以掌握,听出来、模仿出来,并将简单的节奏记下来。先铺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以及他们的休止符,我组合除了组合节奏型,循序渐进的进入。注意,开始不能太难,程度不好的班级,只进行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组合,好一点的加入四分休止幅,比较好的班级才能加入八分休止符。
图二
二、学习《彩色的中国》
学生已经将上面4种节奏型(图二)基本掌握,那本节课在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节奏型的基础上,出现了ti-su,学了su-ti,那么ti-su一带而过,学生马上掌握。接着进行本节课的二个单位拍的学习,而个单位拍=二分音符(ta-a)=四分附点节奏(ta-m-ti)(见图三),首先要解决本节课节奏型的难点——附点。附点的学习,可以使用 “搭桥”的方法,就是利用旧的知识,通过“桥梁”的帮助,使学生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新的内容,当新的内容开始进入后,再把已搭的“桥”撤掉。这种方法,肯定比那种靠直接切入正题来“强迫”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教师在准备教新的 (ta-m-ti)节奏型之前,教师要先带着学生复习已学过的 (ta titi)节奏型,之后教师将节奏变成 ,教师告诉学生连线后的节奏ti将嘴合拢(会发出m的声音),连线就是教师可以做的铺垫,即是教师为新内容搭的桥,当学生基本掌握后,再将 写成 ,这样学生就容易读出ta mti的节奏名了。学习了附点,那么四分附点节奏和附点二分音符也就迎刃而解了!
图三
学生们通过这些节奏名作为辅助的手段,就能够从头到尾将节奏念下来,同时拍手,那么就相当于把《彩色的中国》从头到尾节奏都能够读、念、拍下来。
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分析教材中的节奏型
第一单元第二课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出现节奏型(见图四):
图四
(二)确定及解决重、难点
最后三个节奏是本节课新出现的,考虑到时间关系,三连音带过去,不精讲,将本节课重点放在八分附点节奏ti-m-li(见图五),讲八分附点,就要通过十六分音符过度,所以,要先学习十六分音符,依然是用游戏的方法,学生重复练习,注意本节课的混合节奏练习暂时不加入八分音符,以防学生产生混淆。
图五 图六 图七
四、继续欣赏的同时,复习巩固前几课的节奏型
(一)分析、选择教材内容
选择《走向复兴》来进行复习,里面出现的节奏型即是我们前几节课学习的节奏型(见图八),可以在进行欣赏的同时,复习拍、念节奏,巩固。
图八
(二)复习
进行简单的节奏回声(即节奏模仿),节奏卡农(即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原意为“规律”。),依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
总之,教师在用节奏名进行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学生已经认识了节奏名,但是在念整曲的时候,会念着念着就找不到了,这都没有关系,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难度,长的不行念短的,4拍听写不下来,听写两拍,只要坚持下来,慢慢的学生都会跟的很好。
音乐课的设置和我国国情决定,音乐课在初中阶段每周只开设有一节,并且学生都不太会在课后做復习,所以教师每节课的任务都会非常重,要复习、要学习新的内容,还要完成课本的内容,要用最快的手段去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可以在第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复习巩固节奏的教学,教师可以非常轻松地纠正学生在节奏上的错误,这样大大节省了我们后面解决节奏难点的时间,学生也可以愉快的掌握节奏。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永远觉得音乐的音和节奏是学不明白的,教师一定要从最简单的游戏入手,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我们学的是节奏,有一点的悬念,学生学会后再“揭秘”,学生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