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走向第三阶段——网络教育,网络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当今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知识型社会,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将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引入现代教育教学已成必然,但是网络教育是一种利弊同在的形式,对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消除其负面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正确、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关键词]网络 高职教育 负面效应 对策
网络教育,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未来技术获得学习指导和信息资源,并采用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网络教育创造了一种以“四大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全新教学模式:时间分离、空间分离、师生分离、教管分离。以特有的观念、思路、手段和方法发挥其作用,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网络教育特别是高职网络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网络技术尚存在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相对滞后,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因此,我们应对网络教育予以全面的、理性的审视,正确认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弊端,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教学。
一、网络教育的负面效应
(一)网络课程缺乏师生情感交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足不出门,便知世界大事”的理想。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使人们联系越来越方便,却也容易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媒体在物理空间上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同时,却使人的心理越来越远、越来越淡漠。这不利于学生情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当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存在着潜在的情感交流。教师可以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到书本以外的许多东西。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教师诙谐幽默的授课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得学生因此加深记忆,以至终身难忘。当使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时,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冷冰冰不动声色、毫无感情的物体,如何赋予这些客观物质以丰富的情感交流能力,这对网络课程建设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二)网络教育缺少人文氛围。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是一个相对自闭的环境。纯粹的网络学习是通过一套网络设备完成相互交流,无形中减少了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虽然网络可以将整个世界展现在其中,但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并不能完全代替现实社会。网络教学不能使学生得到多维的“全身心”的亲身感受。校园人文氛围通过虚拟的技术可以解决一部分,但无法全部实现,“在校园里可以不说话,只走一走,就能有感受,这是网络技术不可能做到的。” 网络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毫无感情的机器,彼此之间利用声音、文本和图像等各种符号来传达情感和信息,由此形成了一种虚拟的人际交往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个人私有空间的封闭性更强,人际交往关系弱化。
(三)网络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网络教学在促进当前创新教育开展的同时,也为创新教育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多媒体固然形象生动,但是面对它,学生可以不动一点脑筋就获得了教学信息,这将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教育技术确实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但是大量的信息往往使得学生应接不暇,导致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网上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随手可得,使得学生仅限于网络就能获得一切现成知识,以致产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滋生惰性,泯灭自己的创造性。例如,在《秘书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写作训练时,有的学生不动脑筋直接在网上下载文章;也有的学生直接复制其他同学的文章;有的学生甚至让别人在网上代写等等。这样既不利于教学,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网络教育容易使学生“网络迷航”。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里面的信息包罗万象,再加上当前人们还不能完全控制网络输送的信息,网络自然会滋生大量有害信息。又由于网络教育的非可控性和非面对面,使得学生很容易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迷失自我。网络本身具有复杂、虚拟、娱乐、不稳定的特性,而高职学生多处于思想活跃的成长期,因此,往往较容易被丰富多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特别是一部分自制力不强、自觉性差的学生,更容易沉湎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而不能自拔, 甚至荒废学业。更可怕的是网络世界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的价值观和文化思想,学生一旦沾染,对学习对其成长都有很大的威胁,笔者对此深有感触。比如在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时,有的学生网上聊天,有的玩游戏,有的看电影,有的网上购物等等,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双差生,虽然只占少数,但影响极坏。如果不能控制就会带动一大批学生,从而影响整个学风。因此我们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积极效应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生活,更好地使网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教学。
三、应对之策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把握,让他们全面认识网络的作用,使他们在欣赏和肯定网络积极性和优越性的同时,要理智的正视网络的负面作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心理专家格雷弗博士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体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险程度不亚于酗洒或吸毒。”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网络世界里,学生要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提高自身抵御腐蚀的能力,使自己不仅是网络的使用者,更是网络的建设者和真正的主人。
(二)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抵制不良信息进入。面对网络上良莠参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这一重大职责,恰当、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及早组织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高职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维护网络环境。当前,互联网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五花八门的信息都在互联网上出现。真正能吸引学生的、生动丰富的知识网站十分缺乏。因此,有关部门应规范网络建设,多创建一些适合学生的网站,发布健康有益的信息。目前虽然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但是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应当让他们遵守网络规范,尊重客观事实,不造谣、不传谣,不浏览不良信息。
(四)提升教师素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划分越来越细,相互渗透和交叉日益明显。教师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掌握必需的网络知识,力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教师在使用网络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叉使用,应当有机地将网络课程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弥补网络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不足。网络课程具有实时更新功能,教师应不断追踪学科最新发展动向,及时对网络课程修改补充,加强其教学能力。
总之,网络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迅猛发展,它不但可以实现信息资源交互共享、激发人们学习兴趣和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及个性化自主学习,而且能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保障,并能加速现代化教育进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因此,网络教学是高职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网络教学的开展将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网络教学。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负面影响,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Z].2002.
[3]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 1号)[Z].2004.
[关键词]网络 高职教育 负面效应 对策
网络教育,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未来技术获得学习指导和信息资源,并采用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网络教育创造了一种以“四大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全新教学模式:时间分离、空间分离、师生分离、教管分离。以特有的观念、思路、手段和方法发挥其作用,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网络教育特别是高职网络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网络技术尚存在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相对滞后,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因此,我们应对网络教育予以全面的、理性的审视,正确认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弊端,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教学。
一、网络教育的负面效应
(一)网络课程缺乏师生情感交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足不出门,便知世界大事”的理想。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使人们联系越来越方便,却也容易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媒体在物理空间上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同时,却使人的心理越来越远、越来越淡漠。这不利于学生情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当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存在着潜在的情感交流。教师可以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到书本以外的许多东西。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教师诙谐幽默的授课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得学生因此加深记忆,以至终身难忘。当使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时,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冷冰冰不动声色、毫无感情的物体,如何赋予这些客观物质以丰富的情感交流能力,这对网络课程建设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二)网络教育缺少人文氛围。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是一个相对自闭的环境。纯粹的网络学习是通过一套网络设备完成相互交流,无形中减少了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虽然网络可以将整个世界展现在其中,但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并不能完全代替现实社会。网络教学不能使学生得到多维的“全身心”的亲身感受。校园人文氛围通过虚拟的技术可以解决一部分,但无法全部实现,“在校园里可以不说话,只走一走,就能有感受,这是网络技术不可能做到的。” 网络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毫无感情的机器,彼此之间利用声音、文本和图像等各种符号来传达情感和信息,由此形成了一种虚拟的人际交往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个人私有空间的封闭性更强,人际交往关系弱化。
(三)网络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网络教学在促进当前创新教育开展的同时,也为创新教育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多媒体固然形象生动,但是面对它,学生可以不动一点脑筋就获得了教学信息,这将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教育技术确实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但是大量的信息往往使得学生应接不暇,导致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网上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随手可得,使得学生仅限于网络就能获得一切现成知识,以致产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滋生惰性,泯灭自己的创造性。例如,在《秘书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写作训练时,有的学生不动脑筋直接在网上下载文章;也有的学生直接复制其他同学的文章;有的学生甚至让别人在网上代写等等。这样既不利于教学,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网络教育容易使学生“网络迷航”。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里面的信息包罗万象,再加上当前人们还不能完全控制网络输送的信息,网络自然会滋生大量有害信息。又由于网络教育的非可控性和非面对面,使得学生很容易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迷失自我。网络本身具有复杂、虚拟、娱乐、不稳定的特性,而高职学生多处于思想活跃的成长期,因此,往往较容易被丰富多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特别是一部分自制力不强、自觉性差的学生,更容易沉湎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而不能自拔, 甚至荒废学业。更可怕的是网络世界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的价值观和文化思想,学生一旦沾染,对学习对其成长都有很大的威胁,笔者对此深有感触。比如在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时,有的学生网上聊天,有的玩游戏,有的看电影,有的网上购物等等,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双差生,虽然只占少数,但影响极坏。如果不能控制就会带动一大批学生,从而影响整个学风。因此我们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积极效应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生活,更好地使网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教学。
三、应对之策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把握,让他们全面认识网络的作用,使他们在欣赏和肯定网络积极性和优越性的同时,要理智的正视网络的负面作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心理专家格雷弗博士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体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险程度不亚于酗洒或吸毒。”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网络世界里,学生要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提高自身抵御腐蚀的能力,使自己不仅是网络的使用者,更是网络的建设者和真正的主人。
(二)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抵制不良信息进入。面对网络上良莠参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这一重大职责,恰当、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及早组织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高职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维护网络环境。当前,互联网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五花八门的信息都在互联网上出现。真正能吸引学生的、生动丰富的知识网站十分缺乏。因此,有关部门应规范网络建设,多创建一些适合学生的网站,发布健康有益的信息。目前虽然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但是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应当让他们遵守网络规范,尊重客观事实,不造谣、不传谣,不浏览不良信息。
(四)提升教师素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划分越来越细,相互渗透和交叉日益明显。教师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掌握必需的网络知识,力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教师在使用网络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叉使用,应当有机地将网络课程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弥补网络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不足。网络课程具有实时更新功能,教师应不断追踪学科最新发展动向,及时对网络课程修改补充,加强其教学能力。
总之,网络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迅猛发展,它不但可以实现信息资源交互共享、激发人们学习兴趣和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及个性化自主学习,而且能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保障,并能加速现代化教育进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因此,网络教学是高职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网络教学的开展将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网络教学。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负面影响,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Z].2002.
[3]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 1号)[Z].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