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大飞机,罗罗有信心更有能力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48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史,英国一直保持着技术领先地位。而要讨论英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历程,那么百年航空巨头罗尔斯·罗伊斯(以下简称“罗罗”)的发展是最具代表性的。从世界首台民用涡扇发动机RB80到全球第一台三转子涡扇发动机RB211,再到闻名遐迩的遄达(Trent)系列发动机,罗罗在百年发展历程中,逐渐奠定了在大型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的霸主地位。
  进入新世纪,一向被外界视为作风谨慎的罗罗公司,在下一代民用发动机技术的研发思路上极具创新性,令业界耳目一新。近期,《大飞机》杂志专访了罗罗公司CEO沃伦·伊斯特先生。在采访中,他向记者阐述了罗罗未来的发展规划及对中俄远程宽体客机CR929项目的期待。
  《大飞机》:尽管“脱欧”的阴霾一直笼罩着英国,但2017年罗罗公司的财务业绩却超过了业界预期。您在财报发布后表示,公司早先提出的组织机构精简计划对业绩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罗罗在民用航空业务领域的发展重点和方向是什么?为实现民用航空业务的持续增长,罗罗从集团层面作了哪些战略部署和调整?
  沃伦·伊斯特:近年来,全球航空运输量的持续增长推动了民航运输业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罗罗都致力于通过创新和对尖端技术的持续投资来保持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因此,面对蓬勃发展的民用航空市场,罗罗有信心可以凭借在宽体飞机动力市场的技术优势抓住发展机遇。我们预计,未来几年里,罗罗在宽体客机发动机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50%左右。


  大中华区是罗罗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2017年,该区域为集团贡献了12%的营业收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未来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为罗罗进一步增长民航和动力系统业务创造了更多机会。
  从目前来看,我们的短期目标是继续提升发动机产能,以满足飞机制造商的需求。同时,我们将继续奉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能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核心技术的投资,不断推动创新,紧紧把握住电气化和数字化为民航业创造的新机会。
  《大飞机》:作为全球最优秀的民用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罗罗在发动机研制中一直十分注重技术的传承性。如今,全球宽体客机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罗罗的产品又是如何定位的?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沃伦·伊斯特:一直以来,罗罗都坚持将销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新技术的研发,让客户从不断提升的发动机燃油效率中获益。我们与客户及飞机制造商的合作十分紧密,为不断优化的飞机开发更出色的动力产品,帮助航空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日臻完善的客户服务模式使我们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这些关键优势加上我们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帮助航空运输业变得更加便捷、普及,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机作为首选的出行工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航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市场对于大型客机的需求越来越强劲,飞机制造商不断加快新飞机的交付,以把握这难得的市场机遇。作为重要的动力系统供应商,罗罗一直以来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和开放合作的运作模式,确保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应对发展挑战,实现业务持续增长。
  从最新的遄达XWB发动机产品来看,它是罗罗持續进行核心技术研发的一个例证。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遄达XWB发动机不仅是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的宽体飞机发动机,同时也是在役民航大型发动机中燃油效率最佳的产品。今年,这款发动机将随着A350XWB飞机一起进入中国市场。
  展望未来,罗罗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随着选择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中国运营商对更可靠、更清洁、更高效的飞机及飞机动力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项目CR929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对于罗罗来说,CR929项目给我们带来了激动人心的新机会,我们将着眼于长期合作,努力为CR929提供最具竞争力和最适合的动力解决方案。
  《大飞机》:售后服务市场如今已经成为制造商的必争之地。早在20世纪90年代,罗罗就针对售后市场推出了TotalCare?服务,近期又提出了“智能发动机”(Intelligent Engine)的愿景,这一愿景与当下最热的大数据应用和数字化革命息息相关。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未来罗罗在相关领域有哪些战略规划?
  沃伦·伊斯特:在开拓创新方面,罗罗一直处于业界领先的地位。20多年前,罗罗就率先推出TotalCare?发动机全面维护服务,通过采用小时维修的方式保障发动机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利益。不久前,罗罗又推出了专门针对飞机租赁商的Lessor Care服务包,该服务包通过整合框架协议带来更多灵活性,提升资产价值。罗罗这些创新的服务模式一次又一次重新定义了制造商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设立了行业标杆,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但是,罗罗并没有止步于此。如今,数字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融合。这对于制造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个大背景下,罗罗推出了“智能发动机”愿景,努力以全新的方式引领航空动力市场,重塑决策和投资行为,优化甚至变革发动机服务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以数字化的方式设计和测试发动机,实现远程维护,甚至是发动机的自我检测和修复。
  可以说,“智能发动机”愿景描绘了航空动力的未来:通过更强的互联性、情景感知和理解力,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效率,指引我们的未来创新。这一愿景是罗罗将产品与服务进行完美融合的例证。
  在我看来,罗罗拥有足够的人才、技能和基础设施来实施这一愿景。2017年年底,我们启动了数据创新加速中心——R2数据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为实现“智能发动机”愿景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利用高级数据分析工具、工业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R2数据实验室开发的数据应用将释放我们在设计、制造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巨大潜能。   此外,罗罗在全球各地设立的客户服务中心将确保客户从我们的数字创新能力中获益。2016年,为了更好地贴近中国客户,罗罗在北京成立了大中华区民航客户服务中心,这是罗罗扩展和完善全球服务网络的重要部署。
  《大飞机》:在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上,罗罗的发展思路极具创新性。您认为未来20年民用航空发动机产品的技术发展路线会是怎样的?此外,为保护环境,美国和欧盟制定了严苛的标准,到2050年,航空发动机的噪声和排放将实现大幅下降。对此,罗罗是否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路线图?
  沃伦·伊斯特:作为航空动力系统的行业领袖,罗罗必须在新一轮技术变革到来之际抓住机遇。近年来,罗罗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10亿英镑。我们决心通过持续投入实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让我们制造的每台发动机更加可靠和高效。同时,我们还长期与行业内的优秀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先进动力技术的发展,从而确保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技术预研方面,罗罗一直走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在公司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发电机、火车、船舶、航空等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罗罗有一支全球顶尖的工程师团队正在进行下一代发动机,也就是大家知道的UltraFan?项目的研发。除此之外,我们还十分关注电推进技术的发展。罗罗已经与空客、西门子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E-Fan混合动力飞行验证机。在这个项目中,罗罗将提供大量的关键系统,其中包括迄今为止在航空领域使用的最大功率的发电机。从产品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E-Fan项目体现了电推进技术对航空业的长远影响。根据计划,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首架使用混合电推进系统的E-Fan验证机的试飞。我们相信,新一代发动机将重新定义航空动力系统,为燃油效率、性能、环保以及精密工程制造设立新的标准。
  《大飞机》:如今,一款新机型能否获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发动机是否先进。对于波音公司的NMA项目和中俄远程宽体客机CR929项目,罗罗持怎样的态度?是否会积极参与?
  沃伦·伊斯特:每一个新的飞机项目对于罗罗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机遇,我们会非常认真地对待和把握这类机会。只要我们提供给客户的解决方案满足需求,那么每一个新机型的研发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巩固自身在全球宽体客机市场份额的机会。
  目前,罗罗正在积极参与CR929项目。由公司工程师和商务专家组成的团队正在与中俄国际商用飞机公司及中国商飞公司密切交流,明确和细化CR929的动力需求和发动机规格。我相信,我们提交的方案极具竞争优势,将有力支持CR929宽体飞机项目。
  《大飞机》:2018年是中国商飞公司成立10周年。过去10年,虽然双方在具体项目上的合作不是很多,但两家企业的高层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联系。您如何评价中国商飞公司过去10年在机型研制方面的进展?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您认为中国商飞公司将面临哪些主要挑战?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未来,罗罗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上会有哪些新思路和新举措?


  沃伦·伊斯特:首先,我要祝贺中国商飞公司所取得的成就。白手起家发展航空制造业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国商飞公司过去10年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决心和抱负。如今,中国商飞公司又向宽体客机的研制发起了挑战,作为动力系统制造商,罗罗衷心希望能够参与这个项目,支持中国商飞公司未来的发展。
  2018年是罗罗进入中国市场的第55个年头。1963年,罗罗为中国民航首架“维克斯子爵”号飞机提供了“达特”发动机。半个多世纪以来,罗罗一直积极参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凭借过去55年在中国市场积累的经验和双方建立的深厚友誼,我坚信罗罗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为中国商飞公司在内的客户提供最高水准的产品和服务。
  《大飞机》: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先进理念和文化的支撑。在航空领域,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家、地域、创始人、历史传承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念和文化。罗罗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哪些核心内容?是如何形成的?在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有哪些独到的做法?
  沃伦·伊斯特:一直以来,罗罗都秉承“引领前沿技术,提供最清洁、最安全和最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满足全球关键领域的动力需求”的理念。纵观公司的发展历程,我们继承了创始人查尔斯?罗尔斯和亨利?罗伊斯的传统,不断开拓进取,从最初的全球首家利用传感器收集运行数据,实现发动机状态实时监控,到如今整合多个工程学科,制造最先进的机电和混合动力系统,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罗罗这个品牌已经成为世界领先技术的代名词。未来,我们将继续占据行业领导地位,引领动力行业的转型发展。
  目前,罗罗发动机的订单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十几年以后。为了应对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增强技术和人才储备。我们的员工需要学习、掌握新技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我们的组织架构需要更加高效灵活,要更具包容性和协作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引领关键源动力”的企业愿景。
其他文献
从航空业百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个时代成就一种工业模式,而一种工业模式又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兴衰。如今,工业机器人在航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将工人从简单、重复、繁琐、单调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能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精密操作任务。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还能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提升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航空制造企业广泛认同的转型升级方向
期刊
公务航空市场素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之称,在本世纪初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公务机制造商生产了大量飞机。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务机的销售量明显降低,全球公务航空市场开始经历“失落的10年”。  2012年~2017年的5年里,全球公务机交付量一直在700架左右徘徊,2016年甚至创下了661架的新低。但一些公务机制造商并没有气馁,它们在市场低迷期间,开始了一批新机
期刊
作为与新中国航空业合作超过30年的伙伴,GE航空集团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成长到壮大的辉煌过程。而作为中国大飞机项目的重要参与者,GE既是见证者,更是紧密合作的同行者。  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过程中,GE曾经参与了哪些项目?有哪些成果和收获?面对最具活力的中国市场,未来GE将执行哪些新的战略或发展规划……带着这些问题,在GE航空集团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大飞机》杂志专访了GE全球副总裁兼GE航空集
期刊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主攻方向,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工业装备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在飞机制造领域,随着机器人运动精度提升、与人交互协作更智慧、柔性协作更灵活,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应用到零件制造、装配和物流的各个环节。  20世纪70年代我们开始研制运10之时,无论是零部件制造还是部装、总装,中国航空制造的机械化水平都不高。2008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之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逐
期刊
2003年10月24日下午4时零2分到6分,短短4分钟时间里,英国航空公司的3架“协和”客机接连在伦敦希斯罗机场降落,结束了自己的使命。至此,这款曾在世界航空界显赫一时的第一代超声速客机,最终走完了它27年的光辉历程。  与波音737系列和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交付量相比,“协和”的交付量太可怜了。难怪有人评论说,“协和”是“被平民化时代抛弃的贵族高新技术”。这也许是它留给世人的一个教训:高新技术
期刊
2月20日,被业界誉为“优雅法式长棍”的空客A350-1000正式交付卡塔尔航空。作为空客产品中“体格”仅次于A380的宽体客机,A350-1000的交付具有特殊意义,它标志着空客终于在350~400座级市场上有了可以与波音抗衡的产品,填补了A350-800和A380之间的市场空白。  A350-1000从首飞到交付,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但该项目的订单还是从首飞时的195架减少到了169架。这与
期刊
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在南昌奠基  4月26日,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在南昌正式开工奠基。建成后,将主要承担ARJ21新支线飞机内饰安装、喷漆、生产试飞支持、客户交付支持、维修维护、运营保障等工作,以推动和提升中国商飞公司异地生产试飞能力,并对江西省开拓民用航空产业产生积极影响。奠基活动前还进行了江西航空产业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15个项目。  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省委副书记
期刊
中国商飞携型号最新成果亮相第51届范堡罗航展  7月16日,第51届范堡罗航展开幕。中国商飞公司携C919大型客机混合级客舱布局模型,ARJ21新支线客机行政机、公务机、混合级客舱布局模型以及CR929远程宽体客机剖开式三舱布局模型参加本届航展,全面展示C919大型客机、ARJ21新支线客机、CR929远程宽体客机研制和公司发展情况。同时,首次以VR互动体验的形式向公众展示ARJ21飞机良好的操纵
期刊
2018年7月12日,在上海浦东机场南面的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上海分部祝桥试验基地,备受瞩目的C919大型客机将要迎接“出生”以来一次极为严酷的考试。今天,它将要进行2.5g机动平衡工况极限载荷静力试验。  试验现场,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中国强度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蒋军亮、副总工程师唐吉运、中国民航上海审定中心结构强度室主任张迎春等数十人身穿红色T恤,不知从何时起,每当遇到重大试验节点,大家
期刊
C919第二架机2018年第一次飞行  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10102架机迎来了进入2018年后的第一次飞行,成功执行一架次初始检查试飞。飞机于7时38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10时33分着陆,历时2小时55分钟。试飞员为吴鑫、徐远征、邹礼学,试飞工程师为刘立苏、张龙、王涛。  C919大型客机首飞后进行首次机上改装  随着C919大型客机转场西安阎良后调整试飞的顺利完成,近日,C9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