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关于大学语文的讨论,不绝于耳。不知从何时起,大学语文课程已经不知不觉地被边缘化了,这个变化让学生和老师都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但如何改?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语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教改刍议
一、现状分析
第一,沿袭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学生认为他们是在学“高四”的语文。某些学生在学习了这一课程之后,感觉和中学时代的语文课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外乎仍然是字词句、短章篇分析加中心思想讲解。这种把一些精彩文学篇章加以五马分尸似的图解和拼对标准答案语文教学式,令人不禁望而生畏。总之,这样的结果是让学生认为学习大学语文的价值和意义不大,学生来上课基本是迫于课程的必修性质。这可以说是最为失败并最令人堪忧的一种状况。
第二,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素养的提升,但却忽略了基本语文能力的训练。目前在许多学校,许多的大学语文教师中,将“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用审美眼光关注与审视人生的能力,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全方位的深层关照的意识等。他们认为语文教学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一块领地,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因此,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确立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这无疑是最为热门和获得了广泛赞同的一个观点。
第三,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方法和效果良莠不齐。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之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根本性判断与看法。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具体教学理念也不同。
二、教改对策探讨
(一)统一观念,统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偏重知识性和工具性,教材选文没有
时代感和审美性。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教学实践,学界都没有脱离这个范围,都集中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以及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这两个范围内。因而大学语文教育被看成“高四语文”。一句话,教育理论以及授课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已日益成为高校语文教育和学生学习的桎梏。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对语文课程的态度可以用“反感”一词来形容,最终导致了他们对这类课程的厌学和弃学“使得该课程的强大功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我们要突破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学法观念,不仅仅运用传统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的教学手段,知识讲座、学术沙龙、影视剧观摩和鉴赏、朗诵会、文娱活动等等,都应成为大学生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相对统一教学内容
要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要有一种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就目前的现状来讲,大学语文教材的版本很多,通过教学实践,人文学院人、文新系已经在自己着手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语文教材。相信在不久就可以使用到自编教材。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主题讲授,一人一讲
所谓一人一讲,指的是把要求教学的相关内容分割成多个单元的
形式,也就是说一单元一讲,或者称一阶段一讲,按不同的主题来选择和聚合这些单元,并科学地分配给相应的教师上课。授课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把每一个单元,都讲深,讲透彻。既能够讲到该单元例文的字句精解,也能够讲出文章富含的人文意蕴。这样所做的目的是既充分发挥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最精华的积累,又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数内,获得最好的收益。因为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我校目前除极少数专业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外,大多数都是中文专业的教师。他们平时有自己各自的专业分工和兴趣取向,一直以来形成了与其专业相匹配的个人教学专长和教学风格。一人一讲或逐一阶段的讲授,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
(四)改进考查方式
建议设立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考查方式。为适应本课程的教学方目标和教学方式,在每一讲结束的时候,由该任课教师给学生打出该阶段学习的成绩,最好是五级几分制度,老师打分的依据是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听课中参与讨论的情况,课后作业情况等的综合。既要避免呆板也要避免打分的随意。
(五)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应该尽快实施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以改变语文教育的尴尬处境与现状,应该提出新的大学语文教育理论,对大学语文教育重新进行定位,尽快改变当前一成不变的语文教育模式,重新进行学科、课程分布,尽快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学语文教育评价体系。特别是要针对普通本科生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针对这类院校人文师资和文科专业薄弱以及注重应用人才培养的特点,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语文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
大学语文的综合性是指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融听、说、读、写、
想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大学语文应是一种综合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質教育,它是包含了大学语文、写作、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多门关于培养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大学语文的实践性是指大学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特点,要把大学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师要围绕大学语文教学,把学生引向课外学习”。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举办口语基本功大赛、演说基本功大赛、应用文书知识竞赛、应聘模拟竞赛等,提高学生对母语语言感受的灵敏度,规范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现力。
三、结语
语文教学意义重大,责任也重大。但相信通过各位参与和热爱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们,管理工作者们的努力,能够不负重任,实现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05).
[2]强金国.文化素质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教改刍议
一、现状分析
第一,沿袭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学生认为他们是在学“高四”的语文。某些学生在学习了这一课程之后,感觉和中学时代的语文课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外乎仍然是字词句、短章篇分析加中心思想讲解。这种把一些精彩文学篇章加以五马分尸似的图解和拼对标准答案语文教学式,令人不禁望而生畏。总之,这样的结果是让学生认为学习大学语文的价值和意义不大,学生来上课基本是迫于课程的必修性质。这可以说是最为失败并最令人堪忧的一种状况。
第二,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素养的提升,但却忽略了基本语文能力的训练。目前在许多学校,许多的大学语文教师中,将“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用审美眼光关注与审视人生的能力,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全方位的深层关照的意识等。他们认为语文教学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一块领地,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因此,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确立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这无疑是最为热门和获得了广泛赞同的一个观点。
第三,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方法和效果良莠不齐。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之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根本性判断与看法。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具体教学理念也不同。
二、教改对策探讨
(一)统一观念,统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偏重知识性和工具性,教材选文没有
时代感和审美性。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教学实践,学界都没有脱离这个范围,都集中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以及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这两个范围内。因而大学语文教育被看成“高四语文”。一句话,教育理论以及授课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已日益成为高校语文教育和学生学习的桎梏。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对语文课程的态度可以用“反感”一词来形容,最终导致了他们对这类课程的厌学和弃学“使得该课程的强大功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我们要突破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学法观念,不仅仅运用传统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的教学手段,知识讲座、学术沙龙、影视剧观摩和鉴赏、朗诵会、文娱活动等等,都应成为大学生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相对统一教学内容
要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要有一种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就目前的现状来讲,大学语文教材的版本很多,通过教学实践,人文学院人、文新系已经在自己着手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语文教材。相信在不久就可以使用到自编教材。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主题讲授,一人一讲
所谓一人一讲,指的是把要求教学的相关内容分割成多个单元的
形式,也就是说一单元一讲,或者称一阶段一讲,按不同的主题来选择和聚合这些单元,并科学地分配给相应的教师上课。授课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把每一个单元,都讲深,讲透彻。既能够讲到该单元例文的字句精解,也能够讲出文章富含的人文意蕴。这样所做的目的是既充分发挥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最精华的积累,又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数内,获得最好的收益。因为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我校目前除极少数专业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外,大多数都是中文专业的教师。他们平时有自己各自的专业分工和兴趣取向,一直以来形成了与其专业相匹配的个人教学专长和教学风格。一人一讲或逐一阶段的讲授,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
(四)改进考查方式
建议设立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考查方式。为适应本课程的教学方目标和教学方式,在每一讲结束的时候,由该任课教师给学生打出该阶段学习的成绩,最好是五级几分制度,老师打分的依据是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听课中参与讨论的情况,课后作业情况等的综合。既要避免呆板也要避免打分的随意。
(五)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应该尽快实施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以改变语文教育的尴尬处境与现状,应该提出新的大学语文教育理论,对大学语文教育重新进行定位,尽快改变当前一成不变的语文教育模式,重新进行学科、课程分布,尽快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学语文教育评价体系。特别是要针对普通本科生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针对这类院校人文师资和文科专业薄弱以及注重应用人才培养的特点,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语文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
大学语文的综合性是指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融听、说、读、写、
想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大学语文应是一种综合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質教育,它是包含了大学语文、写作、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多门关于培养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大学语文的实践性是指大学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特点,要把大学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师要围绕大学语文教学,把学生引向课外学习”。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举办口语基本功大赛、演说基本功大赛、应用文书知识竞赛、应聘模拟竞赛等,提高学生对母语语言感受的灵敏度,规范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现力。
三、结语
语文教学意义重大,责任也重大。但相信通过各位参与和热爱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们,管理工作者们的努力,能够不负重任,实现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05).
[2]强金国.文化素质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