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5日,是丁亥年春节国定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国最著名的鉴玉大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永昌先生于18:30与世长辞,享年85岁。这是中国文博事业的巨大损失。
天地有灵,3月1日大殓,之前尚且阳光普照,春风拂面,入暮竟一夜狂雨,淅淅沥沥直到仪式完全结束。
曾有评论家说,陆俨少的逝世代表着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家的消亡,厉慧良、张君秋的相继病殒,使中国京剧界进入了“没有大师的时代”……永昌先生是一位传统鉴玉技术精绝的“玉人”,更是一位品行高尚如玉的“玉人”,这位稀有玉人的故去,毫无疑问是我国传统鉴玉界一代宗师的结束。
1992年,我与先生结识于扬州的一个玉器学习班上,先生是一位声名远播,身怀传统绝技与辉煌成就的大家,是由国家文物局聘请的专家讲师,我只是一个慕名而去的普通考古工作者,但我们十分投缘,就此成了老小无猜,推心置腹的忘年交。
先生于1921年出生,14岁在上海跟叔父张仲英学习古董生意,以后又在北京师从古玩大家叶叔重,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供职江苏省苏州文物商店。长达71年的文物生涯,练就了他的一副火眼金睛,凭着先生的赤诚之心,运用自己常年研习的独门绝技,先后为国家鉴定、抢救了大量文物,单玉器就有几十万件!其间,曾产生了不少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
一次,他出差内地某个小城,路过一个门户大开的裁缝店,无意中向屋里一望,瞥见桌上放着一个盛满浆糊的大瓷碗,顿觉眼前一亮。第六感觉告诉他,这个貌不惊人的碗似乎大有来历,非同小可。灵机一动,赶紧走进门去,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对那个裁缝说,自己肚子很饿,是不是可以让他吃几口浆糊?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裁缝用的浆糊是面粉调的,知道可以食用,但这也是限量配给的,让他吃了,会影响活计,当即没有答应。先生发现这招失灵,又生一计,拿出20斤粮票,说自己是要饭的,愿意用刚刚讨来的粮票跟你换那碗浆糊吃。裁缝先生本不愿意再答理他,听说他要用20斤粮票来换浆糊,便转过身来,看看他的人样,将信将疑,再看看他手中的粮票,仔细辨认了一番,终于心动了。因为那时粮食紧张,粮票是按人口严格配给的,每月每人只有30斤,十分紧俏,某种意义上粮票要比钞票更珍贵,于是很快就同意了,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欣喜,连忙把浆糊碗递给了先生。先生则勉强坚持住那副完全是装出来的可怜相,一到僻静处,刮掉浆糊就自我欣赏起来,不出所料,这果然是一件国宝。不过,20斤粮票在当时的代价也是够他受的,全家为此饿了好一阵肚子。然而,当先生把这件宝贝安然转交到苏州博物馆入藏时,心中的高兴劲和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当然,先生尤精于玉器的鉴定,技术高超、出神入化,对此,笔者更是亲身体验的。先生对玉器的每一种质地,每一种工艺,每一种造型,每一种人物,每一种动物,每一种花草……无一不烂熟于胸。具体地说,只要给他看到玉器上的某一个细节,如一只眼睛,他便会准确地告诉你这个玉人、这条玉龙、这尾玉鱼、这只玉鸟是什么朝代的。我在学习班上足足听了他两个星期的课,如痴如醉,意犹未尽。笔记本上记的满满当当,唯恐有一点一滴的遗漏。这应该是我一生中前所未有的、最精彩、影响最深刻的一次求学历程。我当场就观察并征询过周围同学的反应和意见,他们与我都有一样的体会。很有意思,在课余的时候我曾把先生所讲的内容,凭自己的理解分门别类画出图解,如玉龙,由我将龙的眼、鼻、耳、角、脚、爪、鳞、尾等,按各个时代的特征分解排序。被大家发现后,竟人手复印一份,并在以后的历届学习班上,同行之间广为传播,得到了先生的高度评价。不过,先生鉴玉的有趣故事还有不少,一次居然改变了公安局一个案子的性质。
1993年,是张先生最繁忙、最辛苦的一年,他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馆藏一级文物鉴定9人小组,一个月之内,跑了19个地区,106个单位,其间审看了一大批文物。在中原某地的文物鉴定工作中,高龄的张先生虽然已经十分疲惫,但他对眼前的工作照样一丝不苟。在一件件玉器从他手中看似机械地经过时,突然对原定为一级文物入藏的玉璧和玉犀提出了疑问,再仔细观察后确认为是新工仿古玉。这一结论一出口不要紧,可把当地的工作人员急坏了,因为这是牵涉到一个案件的性质问题。谁都知道,一级文物和新工仿古之间的差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如果按一级文物处理,事情可就闹大了,弄得不好会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先生的一句话,顿使情况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
先生出色的鉴玉水平声名远播,上世纪80年代甚至在海外发生了一种特别的现象,只要在文物上发现有张永昌先生鉴定过的字样,买家便会毫不犹豫地出手。认为他可靠,他鉴定的文物能保值,更有甚者,拿他的签字作为向人家炫耀的资本,作为转手赚钱的最有力筹码。
一些朋友为之感动,提议把个中一些曲曲折折的趣事写成纪实文学出版,行情一定会看好,且有教育意义。先生不同意,尤其对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他说,虽然当时很兴奋,觉得廉价甚至无价为国家抢救了一批珍贵文物,可是有些问题是此一时彼一时,以今天的眼光分析,好像做得不太好,掺有一点欺骗成分,对不起那些人家,还是不要写了吧!先生的境界就是这样出奇的客观,出奇的高尚,有时简直不可理喻。
有一次,我要写有关玉器的书,里面牵涉到一些玉界名人,我首先想到了先生。电话拨过去,他人在,我分明听到了他的声音,却让小保姆接,并说下午4点以后再联系。我有些纳闷,当时却没有多想什么。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再拨过去,说在睡觉,再拨过去,说在洗澡。他在回避我?今天怎么啦?我有些犯懵。我搜肠刮肚地寻找着自己的不是,可就是没有。我战战兢兢地又一次拨通了电话,谢天谢地,这次总算听到了先生那熟悉的大嗓门:“你是不是明华?”其实,电话一通,我早已自报家门无数遍了,先生耳背,还在一个劲地问,我只得加强力度重复了几次。等他听明白了,竟忙不叠地给我打招呼解释起来,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我那天打电话的时候,先生有约有先了,北京来的专家组要上门征询先生的意见,因为有关一项专业评聘的名单中有我的名字,先生为了避嫌,居然一会儿推说“在睡觉”,一会儿“在洗澡”,一直等他们来了,谈好了,走了,才肯接我的电话。天晓得,所有这些,我事先可是一无所知啊!因为是长途电话,我也不便多说什么,赶紧告诉先生,准备在最近几天去他那儿一次,了解一些先生的过去以便动笔。哪知道,话还没讲完,电话那头又传来了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声音:“明华,你最近不要来,要来起码一个月以后。”我问他是否家中有事?还是要出差?答复都不是。只是一个劲地吱吱唔唔。我只觉得蹊跷,不便再问。我只好礼节性地讲了几句,准备挂电话,直到这时他才道出了原因:还是为了避嫌。因为北京方面关照在一个月内,这份名单还会有变化!先生的谨慎,让我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先生就是当今社会上那种已经十分稀有的、最老派的、最一板一眼的老实人。
也许是张先生过去在文物商店属从商的性质,虽然鉴玉本事很大,又是首届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但80多岁的大专家,学生很多已是著名的教授、博导、研究员了,自己却连起码的专业职称都没有,很是不伦不类。有传张先生当时评不上职称是因为没有论文。是先生没有写作能力?绝对不是,这是天大的误会。先生有响当当的辅仁大学历史系的正宗学历,与瓷器大家冯先铭先生是同班同学,古文字学家王力是他的学长、挚友。按我的写作经验,只要拿先生的备课笔记稍加整理,就会是一部很吃香的畅销书。我曾旁敲侧击地问过他,他说我不会写出来发表的,倒不是我思想保守,因为这些经验、诀窍一旦公开,会让那些作假者、不法分子大发横财的,爱好者、收藏家会吃亏,有些国家单位也会遭受损失。所以,我只愿意口传身教国家文物部门的专业人员,外面社会上再高的酬劳我也不会去。先生的话是说到做到的,由他撰写或主编的《古玉浅说》《古代玉雕艺术》《斑斓璀璨――中国历代古玉纹饰图录》《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等,几乎全都不是公开出版物,但它们的可读性、可操作性,是那些装帧考究、富丽堂皇、充斥假货、误人子弟的出版物无法比拟的。1978年至1996年,他应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商店总店和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邀请,为本系统的业务人员传授技术达19年之久,面授学员2000多人。足迹踏遍了杭州、保定、北京、曲阜、广州、武汉、宁波、扬州、镇江以及东北三省的文博单位和大学的文博专业。1992年至1996年,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举办“全国玉器鉴定提高班”,先生被聘为主讲教授,这是221个小时的长课,这对一位当时已经70多岁高龄的老人来说,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确实,先生对培养学生可是尽心尽力的。我清楚地记得,我那一期学习班,因一位教师的缺席,张先生被足足增加了一星期的课程。他上午讲理论、经验,下午用玉器来演示,还经常在晚上加课,两个星期下来,终因劳累过度,咯血生病。每天一清早,我们还没有起床,走廊里便会传来一阵阵带着巨大回响的、令人心碎的咳嗽声。从张先生身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呕心沥血”四个字的真实内涵和震撼!令先生欣慰的是,自从1977年他在杭州大学首开玉器课,他的学生已有几千人,现在大都成了专业单位里玉器研究或经营方面的骨干。
2004年,先生的职称问题惊动了中央,终于特批了一个研究馆员的名额。不过,先生早已是个退休的、不在岗位上的在职人员了,“正研”对他而言只是个意识形态的光环,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前,每月还只能领取可怜巴巴1000多元的退休金。当我每次来到先生小巷陋街上脏兮兮的家门口,爬过几级破旧冰冷的水泥楼梯,钻进仄小昏暗的二居室单元楼,心里总是产生许多不可言喻的、怪怪的、十分矛盾的感觉和词汇:“鉴玉大师”、“国宝”、“老好人”;“不公平”、“吃亏了”、“委屈了”……他同属于号称“中国‘第一古玩家族’”的张家,拿他与财运亨通、名声显赫的古玩巨商――张宗宪,商界巾帼、富甲一方的政坛名人――张永珍,高级工程师张永芳,古董富商张宗儒弟妹们比较,他的天资尤其聪颖,工作百倍勤奋,贡献特别巨大,到头来却是一生清贫。为什么?很难回答,可能是太过低调,可能是禀性耿直;可能是政策不健全,可能是我们对他关心不够……无论是什么原因,他的一系列作为应该是最好的回答,我想这应该是一位境界崇高,淡泊名利的明白人的自我追求。
与先生的交往足足15年过去了。得益于先生的精心授业,得益于先生的人格熏陶,我和许多他的学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研玉的专业上努力奋斗,力争用出色的成绩来向他汇报。2005年的一个大热天,当我双手捧上一部全面回顾中国玉器考古发现与研究成就的35万字著作《中国古玉》时,先生接连发出了几个“好”字,声音是颤抖的、激动的、高兴的。我从他湿润的眼眶中看出了他对自己多年的付出感到了欣慰。
先生走了,他是坦然无憾的,可是我们从此再也见不到讲坛前这位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满腹经纶的良师益友(请容忍我的没大没小)了,一想到这,止不住泪流满面。
稀有玉人驾鹤远行,
恩师的精神永垂不朽!
天地有灵,3月1日大殓,之前尚且阳光普照,春风拂面,入暮竟一夜狂雨,淅淅沥沥直到仪式完全结束。
曾有评论家说,陆俨少的逝世代表着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家的消亡,厉慧良、张君秋的相继病殒,使中国京剧界进入了“没有大师的时代”……永昌先生是一位传统鉴玉技术精绝的“玉人”,更是一位品行高尚如玉的“玉人”,这位稀有玉人的故去,毫无疑问是我国传统鉴玉界一代宗师的结束。
1992年,我与先生结识于扬州的一个玉器学习班上,先生是一位声名远播,身怀传统绝技与辉煌成就的大家,是由国家文物局聘请的专家讲师,我只是一个慕名而去的普通考古工作者,但我们十分投缘,就此成了老小无猜,推心置腹的忘年交。
先生于1921年出生,14岁在上海跟叔父张仲英学习古董生意,以后又在北京师从古玩大家叶叔重,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供职江苏省苏州文物商店。长达71年的文物生涯,练就了他的一副火眼金睛,凭着先生的赤诚之心,运用自己常年研习的独门绝技,先后为国家鉴定、抢救了大量文物,单玉器就有几十万件!其间,曾产生了不少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
一次,他出差内地某个小城,路过一个门户大开的裁缝店,无意中向屋里一望,瞥见桌上放着一个盛满浆糊的大瓷碗,顿觉眼前一亮。第六感觉告诉他,这个貌不惊人的碗似乎大有来历,非同小可。灵机一动,赶紧走进门去,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对那个裁缝说,自己肚子很饿,是不是可以让他吃几口浆糊?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裁缝用的浆糊是面粉调的,知道可以食用,但这也是限量配给的,让他吃了,会影响活计,当即没有答应。先生发现这招失灵,又生一计,拿出20斤粮票,说自己是要饭的,愿意用刚刚讨来的粮票跟你换那碗浆糊吃。裁缝先生本不愿意再答理他,听说他要用20斤粮票来换浆糊,便转过身来,看看他的人样,将信将疑,再看看他手中的粮票,仔细辨认了一番,终于心动了。因为那时粮食紧张,粮票是按人口严格配给的,每月每人只有30斤,十分紧俏,某种意义上粮票要比钞票更珍贵,于是很快就同意了,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欣喜,连忙把浆糊碗递给了先生。先生则勉强坚持住那副完全是装出来的可怜相,一到僻静处,刮掉浆糊就自我欣赏起来,不出所料,这果然是一件国宝。不过,20斤粮票在当时的代价也是够他受的,全家为此饿了好一阵肚子。然而,当先生把这件宝贝安然转交到苏州博物馆入藏时,心中的高兴劲和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当然,先生尤精于玉器的鉴定,技术高超、出神入化,对此,笔者更是亲身体验的。先生对玉器的每一种质地,每一种工艺,每一种造型,每一种人物,每一种动物,每一种花草……无一不烂熟于胸。具体地说,只要给他看到玉器上的某一个细节,如一只眼睛,他便会准确地告诉你这个玉人、这条玉龙、这尾玉鱼、这只玉鸟是什么朝代的。我在学习班上足足听了他两个星期的课,如痴如醉,意犹未尽。笔记本上记的满满当当,唯恐有一点一滴的遗漏。这应该是我一生中前所未有的、最精彩、影响最深刻的一次求学历程。我当场就观察并征询过周围同学的反应和意见,他们与我都有一样的体会。很有意思,在课余的时候我曾把先生所讲的内容,凭自己的理解分门别类画出图解,如玉龙,由我将龙的眼、鼻、耳、角、脚、爪、鳞、尾等,按各个时代的特征分解排序。被大家发现后,竟人手复印一份,并在以后的历届学习班上,同行之间广为传播,得到了先生的高度评价。不过,先生鉴玉的有趣故事还有不少,一次居然改变了公安局一个案子的性质。
1993年,是张先生最繁忙、最辛苦的一年,他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馆藏一级文物鉴定9人小组,一个月之内,跑了19个地区,106个单位,其间审看了一大批文物。在中原某地的文物鉴定工作中,高龄的张先生虽然已经十分疲惫,但他对眼前的工作照样一丝不苟。在一件件玉器从他手中看似机械地经过时,突然对原定为一级文物入藏的玉璧和玉犀提出了疑问,再仔细观察后确认为是新工仿古玉。这一结论一出口不要紧,可把当地的工作人员急坏了,因为这是牵涉到一个案件的性质问题。谁都知道,一级文物和新工仿古之间的差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如果按一级文物处理,事情可就闹大了,弄得不好会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先生的一句话,顿使情况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
先生出色的鉴玉水平声名远播,上世纪80年代甚至在海外发生了一种特别的现象,只要在文物上发现有张永昌先生鉴定过的字样,买家便会毫不犹豫地出手。认为他可靠,他鉴定的文物能保值,更有甚者,拿他的签字作为向人家炫耀的资本,作为转手赚钱的最有力筹码。
一些朋友为之感动,提议把个中一些曲曲折折的趣事写成纪实文学出版,行情一定会看好,且有教育意义。先生不同意,尤其对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他说,虽然当时很兴奋,觉得廉价甚至无价为国家抢救了一批珍贵文物,可是有些问题是此一时彼一时,以今天的眼光分析,好像做得不太好,掺有一点欺骗成分,对不起那些人家,还是不要写了吧!先生的境界就是这样出奇的客观,出奇的高尚,有时简直不可理喻。
有一次,我要写有关玉器的书,里面牵涉到一些玉界名人,我首先想到了先生。电话拨过去,他人在,我分明听到了他的声音,却让小保姆接,并说下午4点以后再联系。我有些纳闷,当时却没有多想什么。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再拨过去,说在睡觉,再拨过去,说在洗澡。他在回避我?今天怎么啦?我有些犯懵。我搜肠刮肚地寻找着自己的不是,可就是没有。我战战兢兢地又一次拨通了电话,谢天谢地,这次总算听到了先生那熟悉的大嗓门:“你是不是明华?”其实,电话一通,我早已自报家门无数遍了,先生耳背,还在一个劲地问,我只得加强力度重复了几次。等他听明白了,竟忙不叠地给我打招呼解释起来,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我那天打电话的时候,先生有约有先了,北京来的专家组要上门征询先生的意见,因为有关一项专业评聘的名单中有我的名字,先生为了避嫌,居然一会儿推说“在睡觉”,一会儿“在洗澡”,一直等他们来了,谈好了,走了,才肯接我的电话。天晓得,所有这些,我事先可是一无所知啊!因为是长途电话,我也不便多说什么,赶紧告诉先生,准备在最近几天去他那儿一次,了解一些先生的过去以便动笔。哪知道,话还没讲完,电话那头又传来了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声音:“明华,你最近不要来,要来起码一个月以后。”我问他是否家中有事?还是要出差?答复都不是。只是一个劲地吱吱唔唔。我只觉得蹊跷,不便再问。我只好礼节性地讲了几句,准备挂电话,直到这时他才道出了原因:还是为了避嫌。因为北京方面关照在一个月内,这份名单还会有变化!先生的谨慎,让我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先生就是当今社会上那种已经十分稀有的、最老派的、最一板一眼的老实人。
也许是张先生过去在文物商店属从商的性质,虽然鉴玉本事很大,又是首届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但80多岁的大专家,学生很多已是著名的教授、博导、研究员了,自己却连起码的专业职称都没有,很是不伦不类。有传张先生当时评不上职称是因为没有论文。是先生没有写作能力?绝对不是,这是天大的误会。先生有响当当的辅仁大学历史系的正宗学历,与瓷器大家冯先铭先生是同班同学,古文字学家王力是他的学长、挚友。按我的写作经验,只要拿先生的备课笔记稍加整理,就会是一部很吃香的畅销书。我曾旁敲侧击地问过他,他说我不会写出来发表的,倒不是我思想保守,因为这些经验、诀窍一旦公开,会让那些作假者、不法分子大发横财的,爱好者、收藏家会吃亏,有些国家单位也会遭受损失。所以,我只愿意口传身教国家文物部门的专业人员,外面社会上再高的酬劳我也不会去。先生的话是说到做到的,由他撰写或主编的《古玉浅说》《古代玉雕艺术》《斑斓璀璨――中国历代古玉纹饰图录》《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等,几乎全都不是公开出版物,但它们的可读性、可操作性,是那些装帧考究、富丽堂皇、充斥假货、误人子弟的出版物无法比拟的。1978年至1996年,他应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商店总店和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邀请,为本系统的业务人员传授技术达19年之久,面授学员2000多人。足迹踏遍了杭州、保定、北京、曲阜、广州、武汉、宁波、扬州、镇江以及东北三省的文博单位和大学的文博专业。1992年至1996年,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举办“全国玉器鉴定提高班”,先生被聘为主讲教授,这是221个小时的长课,这对一位当时已经70多岁高龄的老人来说,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确实,先生对培养学生可是尽心尽力的。我清楚地记得,我那一期学习班,因一位教师的缺席,张先生被足足增加了一星期的课程。他上午讲理论、经验,下午用玉器来演示,还经常在晚上加课,两个星期下来,终因劳累过度,咯血生病。每天一清早,我们还没有起床,走廊里便会传来一阵阵带着巨大回响的、令人心碎的咳嗽声。从张先生身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呕心沥血”四个字的真实内涵和震撼!令先生欣慰的是,自从1977年他在杭州大学首开玉器课,他的学生已有几千人,现在大都成了专业单位里玉器研究或经营方面的骨干。
2004年,先生的职称问题惊动了中央,终于特批了一个研究馆员的名额。不过,先生早已是个退休的、不在岗位上的在职人员了,“正研”对他而言只是个意识形态的光环,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前,每月还只能领取可怜巴巴1000多元的退休金。当我每次来到先生小巷陋街上脏兮兮的家门口,爬过几级破旧冰冷的水泥楼梯,钻进仄小昏暗的二居室单元楼,心里总是产生许多不可言喻的、怪怪的、十分矛盾的感觉和词汇:“鉴玉大师”、“国宝”、“老好人”;“不公平”、“吃亏了”、“委屈了”……他同属于号称“中国‘第一古玩家族’”的张家,拿他与财运亨通、名声显赫的古玩巨商――张宗宪,商界巾帼、富甲一方的政坛名人――张永珍,高级工程师张永芳,古董富商张宗儒弟妹们比较,他的天资尤其聪颖,工作百倍勤奋,贡献特别巨大,到头来却是一生清贫。为什么?很难回答,可能是太过低调,可能是禀性耿直;可能是政策不健全,可能是我们对他关心不够……无论是什么原因,他的一系列作为应该是最好的回答,我想这应该是一位境界崇高,淡泊名利的明白人的自我追求。
与先生的交往足足15年过去了。得益于先生的精心授业,得益于先生的人格熏陶,我和许多他的学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研玉的专业上努力奋斗,力争用出色的成绩来向他汇报。2005年的一个大热天,当我双手捧上一部全面回顾中国玉器考古发现与研究成就的35万字著作《中国古玉》时,先生接连发出了几个“好”字,声音是颤抖的、激动的、高兴的。我从他湿润的眼眶中看出了他对自己多年的付出感到了欣慰。
先生走了,他是坦然无憾的,可是我们从此再也见不到讲坛前这位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满腹经纶的良师益友(请容忍我的没大没小)了,一想到这,止不住泪流满面。
稀有玉人驾鹤远行,
恩师的精神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