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epair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传承和继承它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为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和继承优秀文化思想,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积极更新观念,弘扬时代主旋律,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机制建设作用,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加大传统文化的考核力度,积极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高考是一项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其考核内容的掌握与否,直接决定你的选与不选。传统文化纳入考核内容,必将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也直接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二、强化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传统文化知识得以传承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接受者,如果对传统文化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那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就无从谈起。因此,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1.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把传统文化合理地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在教材中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传统文化,但相对于庞大,系统的传统文化,是少之又少的。各学课的知识更是玲琅满目,知识量大,学生学习任务重,较少数量的传统文化知识根本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将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中,明确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使传统文化教育得以实施,在课堂上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完善优化传统文化教育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其内涵极为丰富。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比较注重政治、教育和伦理,古哲學原理、自然科学知识等在进行传统文化教材编写时,要重视这些内容,此外,中华民族是多个民族的组成体,不应排斥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
  3.在教学内容上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
  让学生在学校里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才能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为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系统深刻的理解,提高该项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需要设立系统的课程学习,同时要保证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和生动性。
  三、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发挥语文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知识结构、价值观的形成影响重大,他们处在教育教学的第一岗,传统文化要靠他们去传播和发扬光大,但是社会的过快发展,高科技信息的超前引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都被丢弃了,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因此必须不断丰富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尽快培养富有传统文化素养的骨干教师。
  1.夯实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知识根基
  学校要想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需要语文教师队伍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修炼,定期进行培训、交流和研讨来加强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牢固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育教学中,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读,才能够用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先进思想、有效方法推进教育教学的研究。
  2.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培育骨干语文教师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必须有专业的语文教师去教学,因此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选拔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同时,需要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和不断的学习。语文教师在平时生活和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刻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做到真正热爱传统文化,只有这样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才能起到更好的带动作用。
  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熏染陶冶作用
  学校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传统文化知识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依托校园建设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当代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1.借力互联网平台普及传统文化教育
  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开辟有利于传统文化网络学习的场所。将传统文化利用先进技术上传到网络,为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提供丰富的知识和训练方法。设立学习园地,开辟传统文化书屋,上传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经典著作等等措施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素质。
  2.利用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校园基础设施在建设时,要加入传统文化的因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时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着力营造以传统文化元素建构校园文化的环境氛围。
  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繁荣兴盛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文化精神,为我国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兴盛。面对当今的学生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足,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热爱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
  [本文系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251)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甘肃古浪县第五中学;甘肃古浪县第五中学;甘肃古浪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议论文讲究布局结构,逻辑思维。如果段落内部前后衔接不紧,思维混乱,就会影响文章的表达,分析论证就不会到位,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因此,进行段落训练时首先应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掌握好议论文段落的布局结构。  对于议论文我们都清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而一个完整的议论段同样如此,要有针对中心论点提出的分论点,通常只有简洁的一句话,或引用或概括;接着,围绕本段论点,至少提供两个以上的论据,这一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会学生阅读小说,让学生能够鉴赏其中的高妙之处,能够与文本对话。因此只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让学生能自主地阅读、独立地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文本中的问题、并能总结规律去解决问题,自主独立地接受新知识,他们才能的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祝福》是新课标语文必修三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有关小说赏鉴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古诗词一直着占据着很大比重,单纯的单篇阅读教学难度较大。但古诗词又具有篇幅短小、易于操作等特点,尤其在高考复习备考阶段,往往在课内就可以一次性完成几首古诗词的学习。因此,这类文章比较适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笔者曾通过一组咏柳诗的鉴赏比较,做了一次诗词群文阅读的简单尝试。  一、结合意象,巧选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古诗词
一、演讲辞教学的常见问题  1.忽视实用文的实用性和文学性结合的特点  实用文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文本内容、阅读方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而文学性自然表现在“语文”上面,即语言文字魅力和文学审美。文学性和实用性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但长期以来,教师忽视文本的实用性教学。  教材专门设置一个演讲辞单元,充分考虑了演讲辞和演讲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撰写演讲辞、演讲的实
风萧瑟,易水寒。两干多年前,一位壮士在这易水边,击筑和歌,怒发冲冠,写下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壮志,慷慨离去。多少历史韵事被时间涤荡,可荆轲壮士的英勇依旧在空中回荡。《荆轲刺秦王》讲述了壮士荆轲背负使命,前往秦国慷慨赴义的故事。教师可从战国末期,六国混战的背景出发,带领学生分析易水诀别时的慷慨义气。品读刺秦未遂身先死的悲情气氛,挖掘事件背后的深意,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  《荆轲剌秦王》选自西汉刘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许多小说,每一篇都是经典之作。小说利用其情节设置的巧妙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为什么小说在大众中极受欢迎,我想它是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的,用情节叙述造就了认知距离。所谓的距离其实就是心理落差,读者的心理落差越大,心理距离越远,情节就显得越跌宕起伏。把人物心理打出常规,强化变异感知,拉开距离,是小说艺术审美的奥秘所在。  在赏析经典作品《西游记》时,我感同身受。我认为《西游记》中的角
问题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针对文本的语言风格、内容设置、结构安排等方面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常见的模式化的狭隘提炼,也并不是能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的肤浅问题,而是带有提领价值、富有启发作用,对主题的挖掘具有基础与前提作用的、深入思考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发现问题,深入思考。”由此可见,问题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只有培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2017版)倡导开展群文阅读,笔者认为可以将教材整合作为群文阅读的发端,在此基础上灵活开展专题教学,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专题教学强调课程的选择性,通过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在此,笔者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为例,依据学情,整合教材内容,开展专题教学,探索语文教学的“新大陆”。  一、抓住学生特点,整合教材内容  高中语
情感教学是引导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使学生学会用心灵触摸大千世界。因此,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切实突出情感教学的重要地位。这既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真、善、美,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感悟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在情感上得以熏陶和丰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下面是我在《我与地坛》情感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的基本组织单位,“文学阅读与写作”是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必修课程,2.5个学分。这个任务群的教学要从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规律出发,突出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实施这一任务群的教学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