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中国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选秀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自开播以来就不断打破播放量的记录,首播上线1小时点击率已破亿,此项节目一改往日选秀节目的颓势,成为爆款网络综艺节目。文章主要以《偶像练习生》为例,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在中国得到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 偶像练习生;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传播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0-0126-03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的逐步发展,带来了综艺选秀节目的许多变革,我国的选秀节目从电视做到了网络,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播出的效果却并不符合预期。
近年来,一种以“偶像养成”为核心的新型综艺节目悄然兴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大电视平台均推出了相关的电视节目,网络平台也相继出力,《燃烧吧少年》《蜜蜂少女队》《天生是优我》等养成类选秀节目在近两年内开始流行,但这类节目均反响平平。由爱奇艺重点打造的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偶像练习生》,在选秀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和养成两个因素,在一众选秀类节目中脱颖而出,一度多次打破收视记录。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对《偶像练习生》这类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得以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
1 传者角度
1.1 传播媒介: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引起群体的关注和喜爱
1)导师粉丝群体对节目的显性关注,进而通过“粉丝效应”为节目造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在2016年已经突破10亿人。《偶像练习生》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巧妙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前期宣传的过程中,借助微博等互动平台,把节目中六位导师作为宣传噱头,利用这些导师原有的粉丝流量,将这六位导师的粉丝作为此次节目的初始的种子受众,并通过粉丝群体自发的舆论造势,使得节目在网络上获得快速的传播和高效的宣传,进一步通过网络影响到日常生活当中,从而赢得节目的关注度。
2)爱奇艺用户的隐性关注后,通过节目宣传达到潜在受众向目标受众的转换。《2017上半年移动媒介趋势报告》显示,爱奇艺在视频类App在月活跃用户数量中位居榜首。《偶像练习生》节目投放到爱奇艺视频平台上,使一些爱奇艺App的用户自然成为了这类节目的潜在受众,赢得了广大的受众面。同时,根据百度指数显示,爱奇艺用户年龄分布多集中在20~29岁,且大多数用户为女性。作为年轻一代的女性,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这就为媒体提供了潜在的机会,可以通过一些媒介的宣传达到有效的传播,从而逐渐成为节目的目标受众。
3)爱奇艺网络平台的互动DNA根植于节目,受众由被动转为主动。“最后出道的9个人,由你来决定”,练习生的晋级与否取决于全民制作人的投票结果,线上的投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也进一步增加了节目的点击率。与此同时,节目不仅在赛制上开始与受众的互动,在节目呈现上也让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选择信息,在练习生的呈现第八期节目中,练习生们表演的曲目全部将交由全民制作人进行选择,这种身份的转变给予了受众很大的自主权和互动权,使得受众、节目组和练习生之间形成了有效的互动链,无形之间将受众的参与度和互动度升至最高点。
在IP运作上,爱奇艺也具有先天的优势,为《偶像练习生》的持续吸睛添砖增瓦。在《偶像练习生》节目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练习生的凌晨零点》《偶像有新番》等以创意、多变的形式展现练习生们私下生活的番外节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全方位了解偶像的愿望。
加之爱奇艺自带的泡泡圈功能,不断推出“明星来电”等活动,进一步加大粉丝与选手的互动,从而聚拢年轻用户,增强受众、练习生和节目組之间的多向互动和交流。
1.2 节目设置:尽力展现再现型媒介中的呈现型效果
《偶像练习生》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同所有的再现艺术一样,为人们提供的不过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幻象,但是由于节目视频带来的视听的即时传真的特质,让受众感受不到幻想的存在,而更多的认为是自然表露出的生活的自然样貌。
1)正能量的主题传播,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正能量的传播,大众也乐于看到更多正能量的内容。《偶像练习生》这一节目则发现了这种传播趋势,在节目中增加了正能量的传播,把礼貌、友善、团结有爱精神以及核心价值观“越努力越幸运”加入到内容策划和制作过程当中,从而达到积极的传播。
对于正能量的传播,《偶像练习生》在内容方面做到了很大的成功。首先,节目通过对导师的选择,为这个节目定下了正能量的基调。
其一,他们选择曾经有过练习生生涯的张艺兴、王嘉尔、程潇和周洁琼作为导师,使选手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进一步,这些导师作为“过来人”,成为选手们心中的榜样和代表,使选手个体通过榜样的带头作用自发地向导师学习,更加促进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认同心理的产生。相应地,这种角色定位也让导师产生了共情反应,一些相似的情景很容易激起自身练习生生涯体验的回忆。触景深情的情况下,这些导师会把当时自身的领悟化作经验传授给选手们,供选手们选择性的借鉴,进一步促进选手的进步和学习。这种双向互动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受众。
其二,节目组还邀请一些拥有较高成就的导师,如欧阳靖和李荣浩,他们以阅历取胜,被选手认可的同时,也被受众认可,这种受众对节目的信服力进一步也加大了节目的持续关注度。与此同时,导师自身的人生阅历或是经验的讲述,使选手信服的同时,使那些把选手作为参照群体的粉丝也接受到了同样的讯息。这样,正能量的传播得以形成扩散,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在节目过程中,后期的正能量文字描述的重复性出现也为正能量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重复性正能量的描述,会初步产生了一种浅层次的环境认识效果,直接形成于受眾的感觉和直觉层面。通过每期的重复传播,浅层认知逐渐转变成中层认知,不仅作用于受众的直觉和感觉,还更进一步地影响思维和情感,从而使受众在潜意识下接受这种正能量的传播。如果受众与选手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这种正能量的传播就不仅作用于认知、思维、情感,更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意志或个人品格,最终可能会导致受众行动上的变化。
节目通过正能量的传播达到的这种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形成其他受众群体的社会认同感,从而增加社会各阶层对这一节目的好感度,达到了进一步宣传的目的。
2)定位门槛于签约艺人,增加节目精彩性。纵观我国偶像市场,国内偶像市场已经有了底层基础,各个经纪公司已有足够多、足够优质的储备人才,而人才却缺乏一个机会或可以展示的平台。可以说,国内的偶像产业整体市场都很有发展前景。而目前国内的综艺节目缺乏对这部分市场的耕耘,这就恰好给了《偶像练习生》的出现一个莫大的契机。《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正好抓住了这样一个市场,在市场上占据了首要地位,进一步占领了偶像产业的整体市场,迎合了受众的需求。
与此同时,该节目在门槛上也得到了全面的升级,和传统选秀节目的素人参赛不同的是,此节目的选手大多是签约艺人,虽然这些选手因为在公司练习时间的不同存在着等级上的差异,但是从整体来看,这些选手经过公司的一些培训,和传统的选秀节目相比,这些选手的表演还是增加了节目的精彩性。加之一些参赛选手在开播之前已经具有可一定的粉丝量和话题度,和一众选秀节目相比,自然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度。
3)采用纪实手法,满足受众“审美日常化”心理需求。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博德里亚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状提出的“消费社会和大众传播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物质丰盛,精神状况却截然相反,呈现白色。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产生了一种“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心理,那些舞台的呈现已经不再满足于受众的信息追求,而是更多的追求真实的生活样貌。
《偶像练习生》并没有和其他选秀节目一样,更多的展示选手的舞台表演,而是加入了真人秀的元素,通过纪实的手法,把镜头对准这些选手在培养过程中的真实生活状况。在整个节目中突出“人”这一核心元素,使受众通过练习生从低等级向高等级进步的一些镜头描述,联想到自身,产生共情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受众实时跟进自己所喜爱的选手的动态,进一步提高节目的关注度。
2 受者角度
精准把握受众的需求层次,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是媒介准确定位、提高传播效果的必然选择。《偶像练习生》节目之所以火爆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其精准定位于年轻女性受众,使节目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内,偶像市场有着巨大的受众和粉丝群体,爱奇艺正是洞察了这样的行业背景和受众市场,加之爱奇艺App中泡泡圈的功能对于部分粉丝群体的起到了小型聚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比其他视频App更广大的粉丝受众群体数量。
因此,《偶像练习生》凭借爱奇艺这一平台的优势,从粉丝圈入手,主打年轻女性,再逐步扩张,以小见大去影响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2.1 受众的认知心理影响动机和行为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判断这条信息的价值,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
在《偶像练习生》的节目中,粉丝群体则是这一心理的直接支配者,他们会根据自己喜欢的选手,在每一期节目中主动寻找自己需要获得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在受众思绪中的事态与期待相符或相违的情况下,受众的情绪就会被唤醒,从而通过情绪进一步影响动机,进而决定他们的行为。
在节目中,如果粉丝所支持的选手的排名低于他们预期的期望值,这些粉丝则会自发地组织起粉丝群体的投票,通过自发的宣传和拉票,不断接近自己内心的期望值。节目正是利用了粉丝群体的这种认知心理,使节目在零成本的粉丝自发性宣传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2 受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自我满足”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受众的主动性表现变得愈加明显,受众不再仅仅想要获得生理或者安全的低层次需要,而是积极寻找表达自我和积极参与的途径和方法。
《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给予了受众更多主动选择的权利,通过粉丝的线上投票结果来决定最终出道名单,不仅使得受众满足了自身价值的认同,更使受众在受到尊重的同时产生了另外一种期待——想法设法将自己喜欢的选手留在节目中。
《偶像练习生》以“养成”作为传播重点,是一个憧憬自我获得的过程的展现,受众在自身无法实现这种自我获得的情况下,会发生情感转移,在替代目标身上实现自我满足。在节目中,每个选手都是一个替代目标,其后都会聚集起一批追随者,这些追随者们因为共同对选手的喜欢和热爱形成了自发的粉丝团体。在团体里,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送自己喜欢的选手出道,这种认知转变为成就的动机,促使他们借助网络平台的互动性,给自己喜欢的选手进行助力和宣传,从而力求达到自己的目标,为自己支持的选手赢得出道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粉丝的自我展现、情感寄托和求知欲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
2.3 受众的投射心理引起共情反应
《偶像练习生》这一节目的真正突破在于将镜头还给大众这一普通群体,展现媒介人物内部的“普通人”的特征,让受众发现选手与自身在某方面存在共性,从而产生一种粉丝和明星之间的“准社会交往”的虚拟的单向友谊关系,使受众跟传媒人物之间产生更普遍的情感联结。如此一来,通过受众与选手的接近性,让受众通过移情达到与选手在某种程度上的同步。
如果选手在节目中表现欠佳,内心沮丧,那么受众透过镜头则会将这种情绪投射到自己身上,产生和选手同样难过的心情,从而达到了共情反应。正是由于受众投射心理引发的共情反应,使得受众的参与度大大增加,对下一期的节目播出有了进一步的期待,间接地为节目提供了流量。
2.4 受众的从众心理激发其观看意向
作为节目的目标受众,他们会根据节目的播出情况,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些有着相同意见倾向的受众,则会逐渐形成“结盟”,使得信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在信息强势的影响下,与节目有关的信息会得到大范围的传播,间接地影响其他群体对讯息的接受程度。在传播过程中,那些缺乏认真思考的人,在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的双重影响下,成为该节目的潜在受众,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和了解,进一步为节目增加了点击率,促进了节目的多向传播。
综上所述,《偶像练习生》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有其自身的成功之道,不仅灵活运用互联网的舆论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对于日后的一些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来说,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霍顿,沃尔.大众传播与准社会交往——远距离亲密关系的观察[J].精神病学,1956.
[2]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4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 偶像练习生;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传播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0-0126-03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的逐步发展,带来了综艺选秀节目的许多变革,我国的选秀节目从电视做到了网络,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播出的效果却并不符合预期。
近年来,一种以“偶像养成”为核心的新型综艺节目悄然兴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大电视平台均推出了相关的电视节目,网络平台也相继出力,《燃烧吧少年》《蜜蜂少女队》《天生是优我》等养成类选秀节目在近两年内开始流行,但这类节目均反响平平。由爱奇艺重点打造的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偶像练习生》,在选秀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和养成两个因素,在一众选秀类节目中脱颖而出,一度多次打破收视记录。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对《偶像练习生》这类网络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得以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
1 传者角度
1.1 传播媒介: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引起群体的关注和喜爱
1)导师粉丝群体对节目的显性关注,进而通过“粉丝效应”为节目造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在2016年已经突破10亿人。《偶像练习生》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巧妙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前期宣传的过程中,借助微博等互动平台,把节目中六位导师作为宣传噱头,利用这些导师原有的粉丝流量,将这六位导师的粉丝作为此次节目的初始的种子受众,并通过粉丝群体自发的舆论造势,使得节目在网络上获得快速的传播和高效的宣传,进一步通过网络影响到日常生活当中,从而赢得节目的关注度。
2)爱奇艺用户的隐性关注后,通过节目宣传达到潜在受众向目标受众的转换。《2017上半年移动媒介趋势报告》显示,爱奇艺在视频类App在月活跃用户数量中位居榜首。《偶像练习生》节目投放到爱奇艺视频平台上,使一些爱奇艺App的用户自然成为了这类节目的潜在受众,赢得了广大的受众面。同时,根据百度指数显示,爱奇艺用户年龄分布多集中在20~29岁,且大多数用户为女性。作为年轻一代的女性,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这就为媒体提供了潜在的机会,可以通过一些媒介的宣传达到有效的传播,从而逐渐成为节目的目标受众。
3)爱奇艺网络平台的互动DNA根植于节目,受众由被动转为主动。“最后出道的9个人,由你来决定”,练习生的晋级与否取决于全民制作人的投票结果,线上的投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也进一步增加了节目的点击率。与此同时,节目不仅在赛制上开始与受众的互动,在节目呈现上也让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选择信息,在练习生的呈现第八期节目中,练习生们表演的曲目全部将交由全民制作人进行选择,这种身份的转变给予了受众很大的自主权和互动权,使得受众、节目组和练习生之间形成了有效的互动链,无形之间将受众的参与度和互动度升至最高点。
在IP运作上,爱奇艺也具有先天的优势,为《偶像练习生》的持续吸睛添砖增瓦。在《偶像练习生》节目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练习生的凌晨零点》《偶像有新番》等以创意、多变的形式展现练习生们私下生活的番外节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全方位了解偶像的愿望。
加之爱奇艺自带的泡泡圈功能,不断推出“明星来电”等活动,进一步加大粉丝与选手的互动,从而聚拢年轻用户,增强受众、练习生和节目組之间的多向互动和交流。
1.2 节目设置:尽力展现再现型媒介中的呈现型效果
《偶像练习生》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同所有的再现艺术一样,为人们提供的不过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幻象,但是由于节目视频带来的视听的即时传真的特质,让受众感受不到幻想的存在,而更多的认为是自然表露出的生活的自然样貌。
1)正能量的主题传播,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正能量的传播,大众也乐于看到更多正能量的内容。《偶像练习生》这一节目则发现了这种传播趋势,在节目中增加了正能量的传播,把礼貌、友善、团结有爱精神以及核心价值观“越努力越幸运”加入到内容策划和制作过程当中,从而达到积极的传播。
对于正能量的传播,《偶像练习生》在内容方面做到了很大的成功。首先,节目通过对导师的选择,为这个节目定下了正能量的基调。
其一,他们选择曾经有过练习生生涯的张艺兴、王嘉尔、程潇和周洁琼作为导师,使选手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进一步,这些导师作为“过来人”,成为选手们心中的榜样和代表,使选手个体通过榜样的带头作用自发地向导师学习,更加促进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认同心理的产生。相应地,这种角色定位也让导师产生了共情反应,一些相似的情景很容易激起自身练习生生涯体验的回忆。触景深情的情况下,这些导师会把当时自身的领悟化作经验传授给选手们,供选手们选择性的借鉴,进一步促进选手的进步和学习。这种双向互动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受众。
其二,节目组还邀请一些拥有较高成就的导师,如欧阳靖和李荣浩,他们以阅历取胜,被选手认可的同时,也被受众认可,这种受众对节目的信服力进一步也加大了节目的持续关注度。与此同时,导师自身的人生阅历或是经验的讲述,使选手信服的同时,使那些把选手作为参照群体的粉丝也接受到了同样的讯息。这样,正能量的传播得以形成扩散,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在节目过程中,后期的正能量文字描述的重复性出现也为正能量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重复性正能量的描述,会初步产生了一种浅层次的环境认识效果,直接形成于受眾的感觉和直觉层面。通过每期的重复传播,浅层认知逐渐转变成中层认知,不仅作用于受众的直觉和感觉,还更进一步地影响思维和情感,从而使受众在潜意识下接受这种正能量的传播。如果受众与选手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这种正能量的传播就不仅作用于认知、思维、情感,更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意志或个人品格,最终可能会导致受众行动上的变化。
节目通过正能量的传播达到的这种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形成其他受众群体的社会认同感,从而增加社会各阶层对这一节目的好感度,达到了进一步宣传的目的。
2)定位门槛于签约艺人,增加节目精彩性。纵观我国偶像市场,国内偶像市场已经有了底层基础,各个经纪公司已有足够多、足够优质的储备人才,而人才却缺乏一个机会或可以展示的平台。可以说,国内的偶像产业整体市场都很有发展前景。而目前国内的综艺节目缺乏对这部分市场的耕耘,这就恰好给了《偶像练习生》的出现一个莫大的契机。《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正好抓住了这样一个市场,在市场上占据了首要地位,进一步占领了偶像产业的整体市场,迎合了受众的需求。
与此同时,该节目在门槛上也得到了全面的升级,和传统选秀节目的素人参赛不同的是,此节目的选手大多是签约艺人,虽然这些选手因为在公司练习时间的不同存在着等级上的差异,但是从整体来看,这些选手经过公司的一些培训,和传统的选秀节目相比,这些选手的表演还是增加了节目的精彩性。加之一些参赛选手在开播之前已经具有可一定的粉丝量和话题度,和一众选秀节目相比,自然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度。
3)采用纪实手法,满足受众“审美日常化”心理需求。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博德里亚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状提出的“消费社会和大众传播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物质丰盛,精神状况却截然相反,呈现白色。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产生了一种“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心理,那些舞台的呈现已经不再满足于受众的信息追求,而是更多的追求真实的生活样貌。
《偶像练习生》并没有和其他选秀节目一样,更多的展示选手的舞台表演,而是加入了真人秀的元素,通过纪实的手法,把镜头对准这些选手在培养过程中的真实生活状况。在整个节目中突出“人”这一核心元素,使受众通过练习生从低等级向高等级进步的一些镜头描述,联想到自身,产生共情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受众实时跟进自己所喜爱的选手的动态,进一步提高节目的关注度。
2 受者角度
精准把握受众的需求层次,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是媒介准确定位、提高传播效果的必然选择。《偶像练习生》节目之所以火爆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其精准定位于年轻女性受众,使节目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内,偶像市场有着巨大的受众和粉丝群体,爱奇艺正是洞察了这样的行业背景和受众市场,加之爱奇艺App中泡泡圈的功能对于部分粉丝群体的起到了小型聚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比其他视频App更广大的粉丝受众群体数量。
因此,《偶像练习生》凭借爱奇艺这一平台的优势,从粉丝圈入手,主打年轻女性,再逐步扩张,以小见大去影响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2.1 受众的认知心理影响动机和行为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判断这条信息的价值,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
在《偶像练习生》的节目中,粉丝群体则是这一心理的直接支配者,他们会根据自己喜欢的选手,在每一期节目中主动寻找自己需要获得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在受众思绪中的事态与期待相符或相违的情况下,受众的情绪就会被唤醒,从而通过情绪进一步影响动机,进而决定他们的行为。
在节目中,如果粉丝所支持的选手的排名低于他们预期的期望值,这些粉丝则会自发地组织起粉丝群体的投票,通过自发的宣传和拉票,不断接近自己内心的期望值。节目正是利用了粉丝群体的这种认知心理,使节目在零成本的粉丝自发性宣传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2 受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自我满足”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受众的主动性表现变得愈加明显,受众不再仅仅想要获得生理或者安全的低层次需要,而是积极寻找表达自我和积极参与的途径和方法。
《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给予了受众更多主动选择的权利,通过粉丝的线上投票结果来决定最终出道名单,不仅使得受众满足了自身价值的认同,更使受众在受到尊重的同时产生了另外一种期待——想法设法将自己喜欢的选手留在节目中。
《偶像练习生》以“养成”作为传播重点,是一个憧憬自我获得的过程的展现,受众在自身无法实现这种自我获得的情况下,会发生情感转移,在替代目标身上实现自我满足。在节目中,每个选手都是一个替代目标,其后都会聚集起一批追随者,这些追随者们因为共同对选手的喜欢和热爱形成了自发的粉丝团体。在团体里,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送自己喜欢的选手出道,这种认知转变为成就的动机,促使他们借助网络平台的互动性,给自己喜欢的选手进行助力和宣传,从而力求达到自己的目标,为自己支持的选手赢得出道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粉丝的自我展现、情感寄托和求知欲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
2.3 受众的投射心理引起共情反应
《偶像练习生》这一节目的真正突破在于将镜头还给大众这一普通群体,展现媒介人物内部的“普通人”的特征,让受众发现选手与自身在某方面存在共性,从而产生一种粉丝和明星之间的“准社会交往”的虚拟的单向友谊关系,使受众跟传媒人物之间产生更普遍的情感联结。如此一来,通过受众与选手的接近性,让受众通过移情达到与选手在某种程度上的同步。
如果选手在节目中表现欠佳,内心沮丧,那么受众透过镜头则会将这种情绪投射到自己身上,产生和选手同样难过的心情,从而达到了共情反应。正是由于受众投射心理引发的共情反应,使得受众的参与度大大增加,对下一期的节目播出有了进一步的期待,间接地为节目提供了流量。
2.4 受众的从众心理激发其观看意向
作为节目的目标受众,他们会根据节目的播出情况,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些有着相同意见倾向的受众,则会逐渐形成“结盟”,使得信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在信息强势的影响下,与节目有关的信息会得到大范围的传播,间接地影响其他群体对讯息的接受程度。在传播过程中,那些缺乏认真思考的人,在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的双重影响下,成为该节目的潜在受众,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和了解,进一步为节目增加了点击率,促进了节目的多向传播。
综上所述,《偶像练习生》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有其自身的成功之道,不仅灵活运用互联网的舆论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对于日后的一些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来说,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霍顿,沃尔.大众传播与准社会交往——远距离亲密关系的观察[J].精神病学,1956.
[2]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4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