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华盛顿邮报》网站(摘自当天报纸)针对2015年中印在也门撤侨行动的同一事件分别撰写了两篇报道,以此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新闻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进行修辞话语、主题内容与价值框架三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主流媒体在国家根本利益因素考量下,对报道突发人道主义救援事件时的涉华内容和对其他国家报道的不同切入点与话语体系构建,说明美国的话语体系构建是以国家利益至上、以意识形态为准,并且基于救世主心态而构建的新闻报道体系。
【关键词】也门撤侨;华盛顿邮报;话语体系;报道框架;中印美
一、“也门事件”与新闻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
2015年3月26日,沙特联合多个阿拉伯国家对也门首都萨那等城市进行了代号为“果断风暴”的空中轰炸,中国第一时间决定从也门撤侨。3月29日至4月6日,我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由导弹护卫舰临沂舰、潍坊舰和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组成)在也门共执行了4次撤离任务,成功从也门撤离了中国公民613人,以及来自15个国家的外国公民共计279人。这是继2011年从利比亚撤侨后,中国海军第二次参与中国公民在海外撤侨的行动,也是首次执行海外撤离外国公民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各国媒体在传达也门撤侨消息的同时,也构建了不同的话语体系与报道切入点。其中创办于1877年、以调查性报道见长,号称“中立”式报道,讲究由读者自我感受、自己评判的《华盛顿邮报》对此在其网站上撰写了两篇极具影响力的社评报道。《华盛顿邮报》自开通网站版以后,更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是其他任何小报难以比拟的。时评专栏一经推出就引起热烈反响,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世界的窗口。由此可见,美国正用纸媒、新媒体相结合的手段努力运用传媒力量构建媒介话语权。通过传统大报的新形式——网站,研究如何应对美国新媒体技术下所呈现的涉华报道和中国形象及造成的广泛影响,是笔者选择《华盛顿邮报》网站而非纸质版《华盛顿邮报》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综上,本文以“也门撤侨事件”中的外媒报道为研究切入点,以塔库曼(Tuchman)与中国学者周琳提出的新闻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①为研究范式,从形式(修辞话语)、内容(议题主题)以及价值框架三方面入手,选取了《华盛顿邮报》网站针对中印在也门的撤侨行动这一事件分别撰写的两篇报道:3月31日题为What Yemen’s crisis reveals about China’s growing global power(《也门危机揭示中国实力》)及4月8日的India leads rescue of foreign nationals, including Americans, trapped in Yemen(《印度助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外国人在也门危机中获救》),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在根本国家利益因素考量下,对突发人道主义救援事件涉华和其他国家报道的不同切入点与话语体系构建模式。
二、《华盛顿邮报》对中印撤侨报道的具体对比分析
(一)在报道形式上的对比
一篇新闻的报道形式主要包括修辞与话语框架,这最能直观反映媒体的立场与情感,其主要内容一般分为新闻标题、报道体裁、报道基调三个部分。本文采用的是《华盛顿邮报》官方网站针对也门撤侨事件分别撰写的中印两篇报道,也是仅有的两篇报道。就报道体裁来说,关于印度的报道属于更倾向于事实陈述性质的记叙文,以刊发消息为主,通讯、特写、图组以及评论并驾齐驱,而对于中国报道则是解读性质的议论文,更为重要的话语框架区别体现在新闻标题和报道基调上。
1.标题的直击——鲜明标题凸显美国态度
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受众在选择新闻和阅读新闻时都最先从标题入手。标题可以以凝练精干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事实,也能或直白或隐约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基调,进而向受众传达内容。《华盛顿邮报》的稿件标题一向以简单明了著稱。在针对印度撤侨的报道中,《华盛顿邮报》拟定了India leads rescue of foreign nationals, trapped in Yemen(《印度助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外国人在也门危机中获救》)的标题,寥寥数词却分明突出了几个关键点:“Leads”突出了印度在此次撤侨行动中的主动性与主导权,渴望展现一种“带领”式的新进大国的威严;整个撤侨行动中获救的多数明明是印度本籍人,在标题中却一定要突出“foreign nationals”,体现了《华盛顿邮报》对于印度撤侨进行的国际范围人道主义救助表示认可和赞许;一句“including Americans”,或许有影射美国政府没有出动力量撤回本国侨民的不满,但更多的含义还是在于突出良好的“美印关系”,在危急时刻美国求助的是印度而非中国,而印度也友好地帮助了美国。总之,此标题在事实性描述以外突出了印度的援助功能,并点名了美国是受助国,赞赏的态度取向可谓明显。
反观对于中国也门撤侨报道,《华盛顿邮报》拟定的标题则为What Yemen’s crisis reveals about China’s growing global power(《也门危机揭示中国实力》),“reveal”一词在英文中有“揭露”“暴露”“泄露”的意思,“原形毕露”翻译为英文对应的也是“reveal”一词,常常用于表达个人色彩。如果寓意仅仅为“展示”“体现”,完全可以运用更温和、中性的词语,例如“show”“exhibit”等。整个标题的重点从中国撤侨的事实转向了最后三个词“growing global power”,重点在于突出表达中国崛起的全球实力,与“也门事件”相结合就衍生出了两层意思:虽然也门危机确实体现出中国的危机处理能力很强大,但同时这种强大在社评的作者看来也预示了中国不断扩大的国际实力,这种崛起在美国看来更像是对“霸权”的追逐。由此可见,从标题已经奠定了作者质疑、怀疑中国撤侨根本目的的基调,同时把读者的思维导向了“猜测”的价值层面,而不是撤侨行动的事实层面。 2.基调的分化——引导读者的“美式”报道手段
恩特曼(Entman,R·)认为:“新闻文本的框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1]通过新闻报道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清晰明了地判断文章的基调。对于辞格运用来说,两篇文章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秉承《华盛顿邮报》简单、明了、直白的统一撰文风格,均无过多修辞手法,而是平铺直叙。当然,除文章篇幅有异以外,两篇文章的用词基调也有所差别,笔者将在话语框架分析中的“报道语调”中进行详尽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华盛顿邮报》对印度的报道主要运用动词和形容词,通过情感强烈的词语来彰显印度在撤侨行动中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成效,并且突出了印度伸出“援助之手”的特征,从报道基调来看,持积极、肯定、嘉许的态度;而《华盛顿邮报》对于中国的态度则多使用一些质疑性或表示强硬语气的词语,如“intervention”(干预)等词汇,通篇文章表现出了消极、不安、怀疑的基调。报道的基调通过文章的具体内容可以窥见一斑,笔者将在下文中详细叙述。
(二)在报道内容上的对比
1.新闻图片的选择——温情与压迫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文本的视觉符号,以其独特的表现张力、视觉冲击和写实性等特点成为媒体新闻选择中的重要环节,媒体经常通过其取景框的作用,将影像置于我们的视觉中心,吸引读者阅读。[2]不管是纸媒时代还是网媒时代,新闻图片都具有足够的冲击效果和影响力,能够让受众一目了然地接收到文字无法准确传达的信息。对新闻图片的甄别和选取就如文字所用的修辞一般,能够具有艺术性地设置人们所看的内容,并引导受众的情绪。
《华盛顿邮报》针对印度撤侨的此篇报道配有七张新闻图片。其中采用了三张印度及外国公众井然有序落座或者排队等待撤离的照片,其中一张配有“This undated photograph shows Indian nationals evacuated from Yemen sitting in an Indian Air Force plane in Djibouti before being flown to Mumbai”(这张未表明日期的照片显示出印度民众在吉布提飞往孟买的印度飞机到达孟买前落座等候)的文字说明,图片意在说明在兵荒马乱的战乱中,印度政府组织的撤侨井然有序,也隐晦地表达出危机时刻印度人民仍能保持安然素质的内涵(图一);另外此篇报道配有两张展现撤侨后部分印度家庭阖家团聚的温情照片,其中一家温馨拥抱的照片(图二),并配有“An Indian evacuee from Yemen hugs her son after arriving at Chhatrapati Shivaji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Mumbai on April 6, 2015. (Danish Siddiqui/Reuters)”(一名成功从也门撤离的印度人在4月6日抵达孟买的贾特拉帕蒂·西瓦吉国际机场后拥抱了他的儿子)的图片说明,图片符合《华盛顿邮报》一贯的报道风格,在展示大事实与背景的背后,不忘记细节处理,在战乱中突出温情因素能够更让读者心生怜悯与认同,提升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更高层面。
最后两张新闻图片选取了能代表印度全力救援的facebook截图(一张来自印度外交官vikas swarup,上传了印度竭力撤侨后开心的大合照,见图三;一张是一名英国人接受撤侨救助后对印度表达感谢的视频截图,见图四),旨在从印度政府竭力救助和外国人民表达衷心感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两方面报道,客观表达出对印度政府撤侨行动的认可与嘉许。
反观《华盛顿邮报》针对中国撤侨所发表的《也门危机揭示中国实力》一文,全文只配有两张图片,一张还是几天前外国人针对中国是否将会撤侨的一个猜测,唯一一張跟本次事件有关的图片则是选取了一名中国海军战士正在站岗的图片(图五),并配有“A naval soldier of the Chinese navy stands guard as Chinese citizens board the naval ship Linyi at a port in Aden onMarch 29, 2015. ”(3月29日的亚丁港,一名中国海军在临沂舰甲板上警戒)的说明。新闻报道忽略了中国也门撤侨对本国公民及时保卫与救助这一核心事实,对于撤侨的细节过程也没有进行报道。西方记者的报道本就习惯夸大中国海军的实力,喜欢将中国海军构建成英勇善战、好战、具有威胁力的形象,此篇报道选取的唯一相关照片突出海军军队而不是放在救助过程或者是被救助者本身,有把关注点引入中国军队并借机为下文中国崛起的大国实力尤其是海上实力做铺垫的嫌疑。整个报道并无温情可言,而是选取极少并木讷的图片,脱离了“救助”的色彩。类似于此类报道的新闻插图在社交类网站上更是层出不穷,比如也门撤侨事件后的诸如图六类型的新闻图,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2.报道内容的选择——事实与揣测
具体说来,《华盛顿邮报》对于印度撤侨事件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报道,在描述美国政府请求印度援助的理由是“India’s coordination and presence(印度的和谐与风度)”,溢美之情明了。在报道中《华盛顿邮报》还刻意强调了印度帮助了部分巴基斯坦公民撤侨,认为这是“a moment of bonhomie between India and archrival Pakistan(印度与主要竞争对手——巴基斯坦友好而温和的时刻)”,并进行了对印度外交部部长话语的直接引用,“It was a very positive, good, generous gesture”(这是主动、友好而真诚的举措),以上种种直白的语句表达无非是想充分展现印度是具有包容力和亲和力的大国,在战乱面前,人道主义至上,救援至上,而国家利益的分歧次之。 反观《华盛顿邮报》对中国在也门撤侨事件中的报道,除从标题已经奠定了作者質疑、怀疑中国撤侨根本目的的基调以外,全文的词汇、语句中对中国的质疑与揣测之意更表露无遗。
文章首段首句就说:“China’s relatively meek intervention might be overlooked”(很多人都忽略了中国政府对于也门冲突温和的干预),还没有说明中国也门撤侨的事实与细节,就首先定调中国的撤侨行动是一次“intervention”(干预),尽管前面的形容词加了“meek”(温和的),但我们还不禁想问,中国第一时间保护战火纷飞中的本国公民,第一时间帮助求助国撤离外国公民,从未干涉他国武装冲突,也未卷入国际纷争,本着“救助”这一根本目的,何来“干预”?明明是撤离侨民的事实,为何不用如同印度报道时用的词语——“撤侨”,而是赤裸裸地把中国行动称为干预?这句话的行文也十分巧妙,作者说这不仅是一次干预,还是被人们忽视掉的干预,言外之意就是中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作者以此为开端,进行了接下来的撰写。
作者的第二句话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他写道:“But it’s a noteworthy sign of China’s growing geopolitical power, which has gain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but also extends to the Middle East.”(不过也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已经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扩展到了中东地区)。很明显,本文是用进攻性的现实主义视角解释中国在也门进行的撤侨行动,得出中国的军方活动纯粹是为了攫取地缘政治利益,且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范围越发广大,作者也是在提醒相关国家,应该对瞩目的中国有所防范。
接下来,文章梳理了中也关系的历史,原文说“中国对也门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旨在表明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中国在也门的撤侨都有着背后的利益因素考量(For China, the logic behind the relationship was clear)。这种考量基于文章分析的两点:一是对石油的兴趣,二是对也门战略要地的兴趣。原文解释这两点为:“ Firstly, Yemen oil production could provide energy for China's booming economy……,Just as important, however, was Yemen's geographical location……”这两点作为文章主要的论据显然是不合理的,也门的地理位置对所有国家均适用,美国在也门也进行了许多石油援建、开采的项目,且中国从也门撤侨更多的是基于对本国国民应尽的保护责任。文章从狭隘的角度理解中国的动机,是不是太有“狐疑”精神?总之,《华盛顿邮报》对中国在也门撤侨的文章基调很显然是持怀疑的、消极的态度。此外,多家海外媒体及港澳台媒体也引用了《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认为中国撤侨的目的看似是削减损失,实际上包含进一步扩展中国地缘政治触角的战略目的。此外,一些媒体还认为中方此次行动具有军事炫耀之嫌。
由此可见,不论是报道的遣词造句,还是内容主题,都表现了像《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美国主流媒体在涉华报道的话语表达上依旧戴着有色眼镜,受到意识形态这一上层建筑的左右。
(三)在价值框架上的对比
通过针对在也门撤侨这同一事件,《华盛顿邮报》却对中国和印度刊发了截然不同的报道,我们分析出美国官方报纸在新闻报道中的话语体系构建是服务于其政治目标的。虽然中美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已经不是完全敌对的大国关系,但是基于美国对其霸权维护的考量,也基于中美不同的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的考量,美国还是不遗余力地揣测中国意图,想方设法地对中国行动进行看似客观的抹黑。通篇报道没有中国撤侨的内容,更没有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救助的事实描写,而是向读者展现出一个“狡猾的”、一切行动背后都有着地缘政治利益追求的中国,否定和怀疑之情表露无遗。美国媒体对华报道是多方力量博弈下的一种平衡,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美国如今的新闻报道已经不是直白的“妖魔化”中国了,而是找到了更“客观”和平和的语言,去积极渗透进行报道,这样的报道更需要防范和注意。
美国在涉外报道上的话语体系构建是服务于政治和最高国家利益的,其价值取向标准基于以下几点:
1.国家利益至上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美国主流媒体始终跟随国家意志,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及国际新闻报道时,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利用自身的传媒技术和话语权优势,压制其他对自身霸权有威胁的国家。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有一个共同点,即均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来报道和评述中国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学者托马斯·伯克说过,由于缺少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有效渠道,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接受和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媒体和官方舆论制造的与中国相关的认识、思想和解释,而这种接受和认同有力地奠定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并与其利益保持高度一致。[3]美国受众受到这种看似真实,实际上贯穿了美国想要输出的意识形态的“拟态环境”的影响和消极的报道基调,很难对中国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美国官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包装”使得受众产生中国好战、中国一向谋求霸权地位的想法也就不出所料了。在《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也门撤侨的报道一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在美国眼里中国撤侨的背后有着地缘政治利益和攫取石油的考量,所以其“魔爪”已经伸向中东地区,中国的崛起必定带来扩张,扩张必定使得美国的国家利益受损,所以美国需要用清晰明了的报道告诉受众中国的企图。但对于印度,一个与中国有大大小小各种纠纷、急速发展但落后于中国,渴望美国认可成为大国的国家,是美国重返亚太牵制中国最好的砝码(具体原因笔者将在最后一部分论述),对待印度不能像对待中国一样,在此国家利益的考量之下造就了美国写出两种基调截然不同的文章。 2.意识形态为准
政治學家罗伯特·达尔曾说,“美利坚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民族,只是作为个人,他们通常不重视他们的意识形态,因为他们都赞同同样的意识形态,其一致程度令人吃惊”[4]。美国虽然是一个包容、开放、多元的国家,但在对外传播中这些多元始终植根于美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尤其是在国家遭遇重大突发事件之时。美国的意识形态观念十分浓厚,并且融入传媒领域中去,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难免带着意识形态下的眼光,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国家在新闻报道领域不可能遵循同样的理念,尤其是像中美这样意识形态有巨大差异的两个大国,正如有学者所言:“新闻报道已成为上层建筑领域中控制、操纵社会意识的得天独厚的一种意识形态,人们没有理由也无法回绝它的意识形态性质。”[5]美国和印度虽然也存在着文化、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诸多不同,但在意识形态上并没有和中国的差异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中美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才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国家利益,所以在新闻报道中,美国很难做出有利于中国的报道。
3.救世主心态
虽然美国的报道有极大一部分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但美国自身的使命感和优越感也是它推动如此报道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救世主心态是指无理由地认为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念是最优越的,站在西方话语权力主导意识下,秉持着自我崇敬感,认为有义务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传播到世界各国。《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说:“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利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总之,美国涉华军事新闻报道必然突出“中国威胁论”的色彩,其背后美国政府的政治利益与意识形态昭然若揭,通过分析相关的新闻报道就会揭示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
注 释:
①塔库曼提出“作为框架的新闻”(news as a frame),将“框架”运用于传播学。我国学者周琳认为,新闻报道框架可以从修辞框架、话语框架、议题框架和价值框架这四个梯次来考察(见表1)。新闻框架下的报道更重视用怎样的思路和方式去解释一个事实。
参考文献:
[1]Entman,R.(1993).Framing:Towards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55.
[2]王灿发,马寅桂.中美主流媒体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的新闻 框架比较——以《人民日报》和《亚洲华尔街日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4(1).
[3]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196.
[4]杰里尔·A·罗赛迪.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M].周启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354.
[5]刘建明.宏观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唐敏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硕士生;刘东建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教授)
编校:董方晓
【关键词】也门撤侨;华盛顿邮报;话语体系;报道框架;中印美
一、“也门事件”与新闻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
2015年3月26日,沙特联合多个阿拉伯国家对也门首都萨那等城市进行了代号为“果断风暴”的空中轰炸,中国第一时间决定从也门撤侨。3月29日至4月6日,我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由导弹护卫舰临沂舰、潍坊舰和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组成)在也门共执行了4次撤离任务,成功从也门撤离了中国公民613人,以及来自15个国家的外国公民共计279人。这是继2011年从利比亚撤侨后,中国海军第二次参与中国公民在海外撤侨的行动,也是首次执行海外撤离外国公民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各国媒体在传达也门撤侨消息的同时,也构建了不同的话语体系与报道切入点。其中创办于1877年、以调查性报道见长,号称“中立”式报道,讲究由读者自我感受、自己评判的《华盛顿邮报》对此在其网站上撰写了两篇极具影响力的社评报道。《华盛顿邮报》自开通网站版以后,更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是其他任何小报难以比拟的。时评专栏一经推出就引起热烈反响,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世界的窗口。由此可见,美国正用纸媒、新媒体相结合的手段努力运用传媒力量构建媒介话语权。通过传统大报的新形式——网站,研究如何应对美国新媒体技术下所呈现的涉华报道和中国形象及造成的广泛影响,是笔者选择《华盛顿邮报》网站而非纸质版《华盛顿邮报》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综上,本文以“也门撤侨事件”中的外媒报道为研究切入点,以塔库曼(Tuchman)与中国学者周琳提出的新闻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①为研究范式,从形式(修辞话语)、内容(议题主题)以及价值框架三方面入手,选取了《华盛顿邮报》网站针对中印在也门的撤侨行动这一事件分别撰写的两篇报道:3月31日题为What Yemen’s crisis reveals about China’s growing global power(《也门危机揭示中国实力》)及4月8日的India leads rescue of foreign nationals, including Americans, trapped in Yemen(《印度助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外国人在也门危机中获救》),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在根本国家利益因素考量下,对突发人道主义救援事件涉华和其他国家报道的不同切入点与话语体系构建模式。
二、《华盛顿邮报》对中印撤侨报道的具体对比分析
(一)在报道形式上的对比
一篇新闻的报道形式主要包括修辞与话语框架,这最能直观反映媒体的立场与情感,其主要内容一般分为新闻标题、报道体裁、报道基调三个部分。本文采用的是《华盛顿邮报》官方网站针对也门撤侨事件分别撰写的中印两篇报道,也是仅有的两篇报道。就报道体裁来说,关于印度的报道属于更倾向于事实陈述性质的记叙文,以刊发消息为主,通讯、特写、图组以及评论并驾齐驱,而对于中国报道则是解读性质的议论文,更为重要的话语框架区别体现在新闻标题和报道基调上。
1.标题的直击——鲜明标题凸显美国态度
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受众在选择新闻和阅读新闻时都最先从标题入手。标题可以以凝练精干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事实,也能或直白或隐约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基调,进而向受众传达内容。《华盛顿邮报》的稿件标题一向以简单明了著稱。在针对印度撤侨的报道中,《华盛顿邮报》拟定了India leads rescue of foreign nationals, trapped in Yemen(《印度助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外国人在也门危机中获救》)的标题,寥寥数词却分明突出了几个关键点:“Leads”突出了印度在此次撤侨行动中的主动性与主导权,渴望展现一种“带领”式的新进大国的威严;整个撤侨行动中获救的多数明明是印度本籍人,在标题中却一定要突出“foreign nationals”,体现了《华盛顿邮报》对于印度撤侨进行的国际范围人道主义救助表示认可和赞许;一句“including Americans”,或许有影射美国政府没有出动力量撤回本国侨民的不满,但更多的含义还是在于突出良好的“美印关系”,在危急时刻美国求助的是印度而非中国,而印度也友好地帮助了美国。总之,此标题在事实性描述以外突出了印度的援助功能,并点名了美国是受助国,赞赏的态度取向可谓明显。
反观对于中国也门撤侨报道,《华盛顿邮报》拟定的标题则为What Yemen’s crisis reveals about China’s growing global power(《也门危机揭示中国实力》),“reveal”一词在英文中有“揭露”“暴露”“泄露”的意思,“原形毕露”翻译为英文对应的也是“reveal”一词,常常用于表达个人色彩。如果寓意仅仅为“展示”“体现”,完全可以运用更温和、中性的词语,例如“show”“exhibit”等。整个标题的重点从中国撤侨的事实转向了最后三个词“growing global power”,重点在于突出表达中国崛起的全球实力,与“也门事件”相结合就衍生出了两层意思:虽然也门危机确实体现出中国的危机处理能力很强大,但同时这种强大在社评的作者看来也预示了中国不断扩大的国际实力,这种崛起在美国看来更像是对“霸权”的追逐。由此可见,从标题已经奠定了作者质疑、怀疑中国撤侨根本目的的基调,同时把读者的思维导向了“猜测”的价值层面,而不是撤侨行动的事实层面。 2.基调的分化——引导读者的“美式”报道手段
恩特曼(Entman,R·)认为:“新闻文本的框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1]通过新闻报道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清晰明了地判断文章的基调。对于辞格运用来说,两篇文章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秉承《华盛顿邮报》简单、明了、直白的统一撰文风格,均无过多修辞手法,而是平铺直叙。当然,除文章篇幅有异以外,两篇文章的用词基调也有所差别,笔者将在话语框架分析中的“报道语调”中进行详尽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华盛顿邮报》对印度的报道主要运用动词和形容词,通过情感强烈的词语来彰显印度在撤侨行动中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成效,并且突出了印度伸出“援助之手”的特征,从报道基调来看,持积极、肯定、嘉许的态度;而《华盛顿邮报》对于中国的态度则多使用一些质疑性或表示强硬语气的词语,如“intervention”(干预)等词汇,通篇文章表现出了消极、不安、怀疑的基调。报道的基调通过文章的具体内容可以窥见一斑,笔者将在下文中详细叙述。
(二)在报道内容上的对比
1.新闻图片的选择——温情与压迫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文本的视觉符号,以其独特的表现张力、视觉冲击和写实性等特点成为媒体新闻选择中的重要环节,媒体经常通过其取景框的作用,将影像置于我们的视觉中心,吸引读者阅读。[2]不管是纸媒时代还是网媒时代,新闻图片都具有足够的冲击效果和影响力,能够让受众一目了然地接收到文字无法准确传达的信息。对新闻图片的甄别和选取就如文字所用的修辞一般,能够具有艺术性地设置人们所看的内容,并引导受众的情绪。
《华盛顿邮报》针对印度撤侨的此篇报道配有七张新闻图片。其中采用了三张印度及外国公众井然有序落座或者排队等待撤离的照片,其中一张配有“This undated photograph shows Indian nationals evacuated from Yemen sitting in an Indian Air Force plane in Djibouti before being flown to Mumbai”(这张未表明日期的照片显示出印度民众在吉布提飞往孟买的印度飞机到达孟买前落座等候)的文字说明,图片意在说明在兵荒马乱的战乱中,印度政府组织的撤侨井然有序,也隐晦地表达出危机时刻印度人民仍能保持安然素质的内涵(图一);另外此篇报道配有两张展现撤侨后部分印度家庭阖家团聚的温情照片,其中一家温馨拥抱的照片(图二),并配有“An Indian evacuee from Yemen hugs her son after arriving at Chhatrapati Shivaji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Mumbai on April 6, 2015. (Danish Siddiqui/Reuters)”(一名成功从也门撤离的印度人在4月6日抵达孟买的贾特拉帕蒂·西瓦吉国际机场后拥抱了他的儿子)的图片说明,图片符合《华盛顿邮报》一贯的报道风格,在展示大事实与背景的背后,不忘记细节处理,在战乱中突出温情因素能够更让读者心生怜悯与认同,提升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更高层面。
最后两张新闻图片选取了能代表印度全力救援的facebook截图(一张来自印度外交官vikas swarup,上传了印度竭力撤侨后开心的大合照,见图三;一张是一名英国人接受撤侨救助后对印度表达感谢的视频截图,见图四),旨在从印度政府竭力救助和外国人民表达衷心感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两方面报道,客观表达出对印度政府撤侨行动的认可与嘉许。
反观《华盛顿邮报》针对中国撤侨所发表的《也门危机揭示中国实力》一文,全文只配有两张图片,一张还是几天前外国人针对中国是否将会撤侨的一个猜测,唯一一張跟本次事件有关的图片则是选取了一名中国海军战士正在站岗的图片(图五),并配有“A naval soldier of the Chinese navy stands guard as Chinese citizens board the naval ship Linyi at a port in Aden onMarch 29, 2015. ”(3月29日的亚丁港,一名中国海军在临沂舰甲板上警戒)的说明。新闻报道忽略了中国也门撤侨对本国公民及时保卫与救助这一核心事实,对于撤侨的细节过程也没有进行报道。西方记者的报道本就习惯夸大中国海军的实力,喜欢将中国海军构建成英勇善战、好战、具有威胁力的形象,此篇报道选取的唯一相关照片突出海军军队而不是放在救助过程或者是被救助者本身,有把关注点引入中国军队并借机为下文中国崛起的大国实力尤其是海上实力做铺垫的嫌疑。整个报道并无温情可言,而是选取极少并木讷的图片,脱离了“救助”的色彩。类似于此类报道的新闻插图在社交类网站上更是层出不穷,比如也门撤侨事件后的诸如图六类型的新闻图,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2.报道内容的选择——事实与揣测
具体说来,《华盛顿邮报》对于印度撤侨事件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报道,在描述美国政府请求印度援助的理由是“India’s coordination and presence(印度的和谐与风度)”,溢美之情明了。在报道中《华盛顿邮报》还刻意强调了印度帮助了部分巴基斯坦公民撤侨,认为这是“a moment of bonhomie between India and archrival Pakistan(印度与主要竞争对手——巴基斯坦友好而温和的时刻)”,并进行了对印度外交部部长话语的直接引用,“It was a very positive, good, generous gesture”(这是主动、友好而真诚的举措),以上种种直白的语句表达无非是想充分展现印度是具有包容力和亲和力的大国,在战乱面前,人道主义至上,救援至上,而国家利益的分歧次之。 反观《华盛顿邮报》对中国在也门撤侨事件中的报道,除从标题已经奠定了作者質疑、怀疑中国撤侨根本目的的基调以外,全文的词汇、语句中对中国的质疑与揣测之意更表露无遗。
文章首段首句就说:“China’s relatively meek intervention might be overlooked”(很多人都忽略了中国政府对于也门冲突温和的干预),还没有说明中国也门撤侨的事实与细节,就首先定调中国的撤侨行动是一次“intervention”(干预),尽管前面的形容词加了“meek”(温和的),但我们还不禁想问,中国第一时间保护战火纷飞中的本国公民,第一时间帮助求助国撤离外国公民,从未干涉他国武装冲突,也未卷入国际纷争,本着“救助”这一根本目的,何来“干预”?明明是撤离侨民的事实,为何不用如同印度报道时用的词语——“撤侨”,而是赤裸裸地把中国行动称为干预?这句话的行文也十分巧妙,作者说这不仅是一次干预,还是被人们忽视掉的干预,言外之意就是中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作者以此为开端,进行了接下来的撰写。
作者的第二句话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他写道:“But it’s a noteworthy sign of China’s growing geopolitical power, which has gain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but also extends to the Middle East.”(不过也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已经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扩展到了中东地区)。很明显,本文是用进攻性的现实主义视角解释中国在也门进行的撤侨行动,得出中国的军方活动纯粹是为了攫取地缘政治利益,且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范围越发广大,作者也是在提醒相关国家,应该对瞩目的中国有所防范。
接下来,文章梳理了中也关系的历史,原文说“中国对也门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旨在表明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中国在也门的撤侨都有着背后的利益因素考量(For China, the logic behind the relationship was clear)。这种考量基于文章分析的两点:一是对石油的兴趣,二是对也门战略要地的兴趣。原文解释这两点为:“ Firstly, Yemen oil production could provide energy for China's booming economy……,Just as important, however, was Yemen's geographical location……”这两点作为文章主要的论据显然是不合理的,也门的地理位置对所有国家均适用,美国在也门也进行了许多石油援建、开采的项目,且中国从也门撤侨更多的是基于对本国国民应尽的保护责任。文章从狭隘的角度理解中国的动机,是不是太有“狐疑”精神?总之,《华盛顿邮报》对中国在也门撤侨的文章基调很显然是持怀疑的、消极的态度。此外,多家海外媒体及港澳台媒体也引用了《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认为中国撤侨的目的看似是削减损失,实际上包含进一步扩展中国地缘政治触角的战略目的。此外,一些媒体还认为中方此次行动具有军事炫耀之嫌。
由此可见,不论是报道的遣词造句,还是内容主题,都表现了像《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美国主流媒体在涉华报道的话语表达上依旧戴着有色眼镜,受到意识形态这一上层建筑的左右。
(三)在价值框架上的对比
通过针对在也门撤侨这同一事件,《华盛顿邮报》却对中国和印度刊发了截然不同的报道,我们分析出美国官方报纸在新闻报道中的话语体系构建是服务于其政治目标的。虽然中美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已经不是完全敌对的大国关系,但是基于美国对其霸权维护的考量,也基于中美不同的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的考量,美国还是不遗余力地揣测中国意图,想方设法地对中国行动进行看似客观的抹黑。通篇报道没有中国撤侨的内容,更没有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救助的事实描写,而是向读者展现出一个“狡猾的”、一切行动背后都有着地缘政治利益追求的中国,否定和怀疑之情表露无遗。美国媒体对华报道是多方力量博弈下的一种平衡,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美国如今的新闻报道已经不是直白的“妖魔化”中国了,而是找到了更“客观”和平和的语言,去积极渗透进行报道,这样的报道更需要防范和注意。
美国在涉外报道上的话语体系构建是服务于政治和最高国家利益的,其价值取向标准基于以下几点:
1.国家利益至上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美国主流媒体始终跟随国家意志,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及国际新闻报道时,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利用自身的传媒技术和话语权优势,压制其他对自身霸权有威胁的国家。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有一个共同点,即均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来报道和评述中国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学者托马斯·伯克说过,由于缺少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有效渠道,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接受和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媒体和官方舆论制造的与中国相关的认识、思想和解释,而这种接受和认同有力地奠定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并与其利益保持高度一致。[3]美国受众受到这种看似真实,实际上贯穿了美国想要输出的意识形态的“拟态环境”的影响和消极的报道基调,很难对中国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美国官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包装”使得受众产生中国好战、中国一向谋求霸权地位的想法也就不出所料了。在《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也门撤侨的报道一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在美国眼里中国撤侨的背后有着地缘政治利益和攫取石油的考量,所以其“魔爪”已经伸向中东地区,中国的崛起必定带来扩张,扩张必定使得美国的国家利益受损,所以美国需要用清晰明了的报道告诉受众中国的企图。但对于印度,一个与中国有大大小小各种纠纷、急速发展但落后于中国,渴望美国认可成为大国的国家,是美国重返亚太牵制中国最好的砝码(具体原因笔者将在最后一部分论述),对待印度不能像对待中国一样,在此国家利益的考量之下造就了美国写出两种基调截然不同的文章。 2.意识形态为准
政治學家罗伯特·达尔曾说,“美利坚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民族,只是作为个人,他们通常不重视他们的意识形态,因为他们都赞同同样的意识形态,其一致程度令人吃惊”[4]。美国虽然是一个包容、开放、多元的国家,但在对外传播中这些多元始终植根于美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尤其是在国家遭遇重大突发事件之时。美国的意识形态观念十分浓厚,并且融入传媒领域中去,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难免带着意识形态下的眼光,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国家在新闻报道领域不可能遵循同样的理念,尤其是像中美这样意识形态有巨大差异的两个大国,正如有学者所言:“新闻报道已成为上层建筑领域中控制、操纵社会意识的得天独厚的一种意识形态,人们没有理由也无法回绝它的意识形态性质。”[5]美国和印度虽然也存在着文化、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诸多不同,但在意识形态上并没有和中国的差异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中美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才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国家利益,所以在新闻报道中,美国很难做出有利于中国的报道。
3.救世主心态
虽然美国的报道有极大一部分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但美国自身的使命感和优越感也是它推动如此报道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救世主心态是指无理由地认为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念是最优越的,站在西方话语权力主导意识下,秉持着自我崇敬感,认为有义务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传播到世界各国。《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说:“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利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总之,美国涉华军事新闻报道必然突出“中国威胁论”的色彩,其背后美国政府的政治利益与意识形态昭然若揭,通过分析相关的新闻报道就会揭示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
注 释:
①塔库曼提出“作为框架的新闻”(news as a frame),将“框架”运用于传播学。我国学者周琳认为,新闻报道框架可以从修辞框架、话语框架、议题框架和价值框架这四个梯次来考察(见表1)。新闻框架下的报道更重视用怎样的思路和方式去解释一个事实。
参考文献:
[1]Entman,R.(1993).Framing:Towards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55.
[2]王灿发,马寅桂.中美主流媒体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的新闻 框架比较——以《人民日报》和《亚洲华尔街日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4(1).
[3]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196.
[4]杰里尔·A·罗赛迪.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M].周启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354.
[5]刘建明.宏观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唐敏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硕士生;刘东建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教授)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