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背景下县级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新探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uar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培训,在创造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12345”县级指导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教育技能信息化,教师培训者职能转变和大校本培训体系三个方面的新探索;教师培训管理机制,在创造出“12345”县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学分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方面的新探索。
  关键词:学分制 教师培训 管理机制 新探索
  “科研是第一生产力。”我们遵循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教导,提出:“用教育科研打造学校示范性品牌。”学分制背景下县级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新探索,是我们期待研究的课题,教师培训和管理机制是新探索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新探索就是深入研究,我们在狠抓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同时,积极探索培训的规律和方法。教育科研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科学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培训机构管理机制的科学完美。
  一、县级教师培训的科学发展
  县级教师培训,我们坚持在培训中研究,在研究中培训,将培训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新的探索。2008年开始,我校《农村教师县级主体化校本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在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研究,《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与实践性的调查研究》课题,在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立项研究,两个课题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不同层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创造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12345”县级指导模式。即坚持一个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研究教师成长,服务基层学校,促进专业发展。增强两种意识:校长的校本培训意识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意识。开展三项实验: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示范性实验,初中教师校本培训的创新型实验,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信息化实验。创新四大机制:培训机制,实现“天地人”三网立体化;管理机制,发挥县乡校三级联动的作用;服务机制,实现上挂下联横整合;评价机制,建立起立体化校本培训评价体系。 活跃五张平台:自主学习、课例分析、教研活动、课题研究、互动交流,五者之间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12345”教师校本培训县级指导模式的有益探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全县各乡镇之间、学校之间、校内教研组之间、教师之间,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先争优、你追我赶”的教师培训氛围。县级教师培训,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1.教育技能信息化的新探索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标准(试行)》中,将教育技术定义为:“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是实施教育技术过程中最常用也是最现代化的工具。为了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教育技能培训,学校成立文科、理科和综合三个教研组,各教研组定时、定点、定研究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前不久,学校举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暨网络空间人人通”培训班,有28位教师参加学习,校内四位计算机教师授课,先理论攻关,后实践操作,培训均放在晚上进行,历时半个月,大家热忱空前,收获丰硕。我们坚持以国培计划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天地人”三网的优势, 构建起开放、兼容、高效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首先,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利用远程培训,培训农村骨干教师,通过高校继续教育网络,传输大量包括图片、声音、文字等的数据,实现“一对单”或“一对多”的面对面的多媒体交流,学员还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与他人广泛地交流与分享,为农村骨干教师提供了一个最优质、最快捷、个性化的“零距离”学习互动平台,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也不受周期限制,我们下功夫切实把握了这一现代培训的发展方向。
  2.学生、教师、培训者角色转变的新探索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做教师培训工作要有教育的理念、视野和情怀。在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生、教师、培训者要实现不同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接受转向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主动构建方式,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知识的储存器,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的主人。教育工作的真谛:要让学生拥有未来优秀公民的眼光、胸襟和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指导并帮助学生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是教师最神圣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转向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式,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育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又因此,培训者必须塑造六重角色:学习型研究者,专业型指导者,科学型组织者,发展型管理者,合作型评价者,创新型服务者。要想实现六重角色的转变,成为研究型培训者,必须从平凡的培训做起,不断地进行思索、培训、反思和总结,这样持之以恒,随着培训水平的提高,培训能力的形成,培训理念和培训思想的建立,自然就会造就一代培训名师。
  3.大校本培训体系的新探索
  我们在校本培训、县级立体化校本培训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大校本培训的科学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第一、构造培训平台。实现“天地人”三网立体化。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信息平台,实行远程网络培训,完善教师远程教育制度,管理、培训、服务和评价实现立体化,让培训高效运行,健康发展。第二,探索培训格局。发展县乡校三级培训网络的作用:县宏观调控,搞好集中培训;乡镇中观管理,办好实验基地校;学校微观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形成远程培训、脱产培训、校本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四统一”的大校本培训格局。第三,组建培训团队。建立“上挂下联横整合”的运行机制,上挂14所高校的专家教授,下联26个乡镇300余所中小学名师,横向整合,县教师培训机构为主体,县教研室科研导向,县仪电站和县信息发展中心开发信息技术,“四位一体”构建教师素质发展中心。这样,依托师范院校专家教授,省市县教研员和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开发国家、地方和校本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的资源开发体系。第四,创新培训体系。构建起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校本培训为基础,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实施“135810”工程,唱响教师成长五步曲。要求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教学过关,五年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八年左右成为学科带头人,十年上下成为专家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分阶段培训,从而形成中小学教师大校本培训和终身学习的科学体系。   二、县级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科学完美
  为了提升县级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在县级教师培训管理机制上下一番研究功夫。我们坚持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管理,将管理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新的探索。2013年,我们设计《学分制背景下县级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研究》,在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作为“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立项研究,重点探索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管理的现代化,创造出“12345”县级管理模式。即一制主导:学分制为主导,制定出符合地区特点的灵活的学分管理办法,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双线配合:县教育局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教师进修学校组织落实,双线协调配合,保证中小学教师培训收到实效。三级联动,县宏观调控,抓好集中培训:乡镇中观管理,办好教师培训实验基地校;学校微观组织,抓好校本研修,县乡校三级联合行动,为县级教师培训提供优质服务。四个到位:对中小学教师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做到组织到位、指导到位、评价到位、服务到位,保障教师培训的有序管理落到实处。五项创新:制定教师培训标准,创新培训内容;建设实验基地,创新培训示范;组建培训团队,创新资源渠道;摸索培训规律,创新培训模式;逐级分层分岗培训,创新大校本的科学体系。这个“12345”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管理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转型,实现了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县级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研究,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1.学分管理的新探索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教学制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分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制度。教育部《师范司2009工作要点》提出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行学分制,将教师培训学分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在全省普遍推行,要求中小学教师五年内修满360学分,其中校本研修120学分,专项培训160学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80学分。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学分制的核心主导作用,用学分制指导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①将学分制作为强化教师培训的重要手段,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②在学分制指导下,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乡镇培和校本研修,制定出相应的教师培训规划,包括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普通话培训,岗位素质全员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培训,心理学培训,师德教育,新教师上岗培训,幼儿教师培训,音体美教师培训,学科主题培训,学历教育,通识课程培训等等,逐项实施。③每一个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培训注册登记制度参加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结业证书方能认定学分。④充分发挥学分制在教师培训中的指导、监督、评价功能,学分认定与教师的聘用、晋级、评先评优和绩效工资结合起来,这一符合邵东特点的灵活的学分管理办法有效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培训。
  2.制度管理的新探索
  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们创造性地构建起融人力机制、评价机制、服务机制、激励机制和学分管理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机制。一是人力机制,包括培训者团队和参训学员的管理,培训者团队的管理,建有专家(名师)资源库,任课老师准入制度,教师评价细则等;对参训学员建立有出勤约束、学分登记、成果评价、表现激励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二是评价机制,以学分制为抓手,科学、合理、全面地规范培训教师和参训学员的现实表现,从师德、教育教学效能、教育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几个方面建立起评价体系,参训学员评价培训者,培训者评价参训学员,实现互评双赢。三是服务机制,培训团队建设,以县级培训机构的教师为主体,上挂下联,建立起名师资源库,形成立体化的教师培训体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主体多元,环节复杂,注重信息反馈,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后勤工作,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和生活服务。四是激励机制,对参训学员的综合表现进行精确鉴定,与培训后的学分认定、聘用、晋级、绩效工资结合起来,教师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分制实施中,四大机制的新探索,顺应了邵东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科学发展。
  3.文化管理的新探索
  有教育专家曾经说过“三流培训是请人上课,二流培训是制度管理,一流培训是文化魅力”。也有专家断言:“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一线中小学之间的关系上,一流机构领导中小学,二流机构适应中小学,三流机构跟随中小学。”这两种观念和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小治靠人,中治靠法,大治靠德”是一脉相承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工作转型和争创示范的过程中,注重一流的校园文化管理,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务实敬业、忠诚团结、博学修德、自主创新、和谐发展。”其中创新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文化管理的创新,一是环境优化。用名人塑像、名言警句、精彩图画、温馨提示,让学校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具有教育功能,创造出节约型、环保型、无烟型、精品型的文明校园。三是典型教育,注重新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开展“学身边榜样,从点滴做起”的活动,通过“最喜欢的培训者”“最优秀的学员”评选,树立身边典型。科学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为了不管,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之上的一种和谐,是培训者和培训学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三是责任意识。培训机构身体力行的责任观是:学校的外部责任大于学校内部责任,学校的社会责任大于学校办学责任,教师培训的质量责任大于办学利润责任,培训者对参训学员的责任大于对学校职工责任,学校对职工的责任大于对党政领导责任,讲究责任意识,争创国家级示范校,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进校人的自豪感、成就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四是学员文化,上级领导走进培训现场,目睹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摆设、温馨提示、考勤记载、学分登记;学员课堂的认真学习、积极交流、经验分享;专家的点睛之语,学员的畅所欲言;培训导师的精彩讲学,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的精细指导;还有学员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有特级教师教学风格展示,学科带头人示范课观摩,一线名师上台献艺,用网络视频进行上课评课和专题讲座。每一个现场让领导和观众都为之感动和鼓舞,离别时总会有不舍和难忘。有领导目睹培训现场后感慨地说:“邵东的教师培训和管理,在一步步走向宽广、走向成熟、走向科学完美。”
其他文献
所谓的“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效果,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如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理解读者,更相信读者,所以特意设下空白,让读者去思考,去补充发挥,让读者和自己共同
期刊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予恰当的自学语文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只要教者正确认识略读课文的作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恰当的方法与策略,略读课文的教学就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一、正确认识略读课文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版本逐渐多样化,数量上也不止一
期刊
叶圣陶早在四十年代就提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如果无这种能力,就是现在公民生活的缺陷,吃亏不仅是个人,而且会影响民族的素质。如何把课堂变成学生们的乐园,本人仅以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的体会,谈谈浅见。  一、亲其师,而信其道  先让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吧。记得,刚成为老师时,一脸的严肃,课上得紧张而内容丰富,家长里短的一点没有,学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设喻阅读教学法。首先分析了设喻教学的特点,设喻教学的作用,设喻的方式,设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加强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设喻阅读 阅读教学 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进行阅读教学的。因此,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努力探讨最佳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拟介绍一种阅读教学方法
期刊
化学对于初中学生是起始学科,对它还充满着神秘感,心里有着期望,而老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航者、主导者。那我们如何才能上好化学课呢?下面就本人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好的引入能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化学的第一节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我觉得充分利用化学实验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
期刊
课堂上很多偶发事件是很难预测的,好多老师遇到偶发事件,手忙脚乱,束手无策,处理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和麻烦。如何处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要有暗示提醒的“指南针”  暗示提醒就是凭借言语、表情、眼神、手势等方式,用含蓄、间接的方法给人以启示。有的情况下,运用暗示提醒的技巧处理偶发事件,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
期刊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而学习积极性又是学习动机伴随学习兴趣形成的。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是丰富而多变的,笔者根据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结合数
期刊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巧妙导入  传统的新课导入能让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找到所要学习内容的位置,并了解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但却很难从内心深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实施启迪学生思维和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从而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新课引入的方法就打破了传统新课引入法的局限,它不求知识的完整与体系,而是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生活入手,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内容来引导学生
期刊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