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师更应该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和习惯的影响,提升课堂教学生命活力,构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努力。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素材、设计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以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高中物理 教学 新课改
物理学科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观察、分析、验证、总结,归纳出来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无穷的魅力。但是对于高中物理来说,新课程对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活课堂活力
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教学水平,对现行教材实行二次开发,增强教材的使用率,并仔细观察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能够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从中做出有效取舍与整合,努力实现物理知识与周围生活的衔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学会用熟悉的物品进行科学演示与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物理规律,充分体验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魅力;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增强其发现、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
实际上,物理学科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在挖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找出学科中存在的德育因素,以担负起物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用伟人们感人的事迹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居里夫人找到放射性物质镭等物质例子,通过生动地讲述他们工作的艰辛、意志的坚忍,让学生明白奋斗的意义与重要,帮助他们确立远大志向,完善自身发展。在讲授核能时,要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共存。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1.课前导入
任何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教育认知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个体性认识方面,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的自我知识构建。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难易适中的习题,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一部分简单问题,并从中发现知识重点和难点,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将时间交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并不是放任学生,要给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例如,课堂导入时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中不断地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根据中学生好奇心较强的年龄特点,新奇的问题情境更容易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先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的范围和深度。例如:在教授"自感现象"时,教师可以先用实验的方式导入教学,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由通电线圈中自身电流变化所引起的磁通量变化是否能引发电磁感应?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自己感受自感电压的威力,这一实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电压的探究热情。
2.构建动态课堂
教师在构建动态课堂的时候,要注意多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自己做出总结,写出结论。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倾听学生、关注学生,自然而然地推进课堂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调控,将物理概念、定义贯穿于课堂始末,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古代至近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条件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从二十世纪末至今,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实践与反思及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个性发展要求的日益强烈,越来越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伴随着全球各国的教育改革浪潮和教育理念的创新,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师生共同占领。因此,“学而优则士”与应试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实践表明,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和諧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必然有利于形成创新的心理环境;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与沟通能力、合作竞与争意识是探究知识过程中所需要的和谐氛围,也是学生心智发展和形成健康心理体验与完善人格所需要的和谐氛围。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更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学生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放松身心、心态平和,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创造趣味横生的物理课堂。
总之,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只要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物理课堂新型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创新,就一定能寻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沈建民.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对策浅探[J].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03).
高中物理 教学 新课改
物理学科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观察、分析、验证、总结,归纳出来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无穷的魅力。但是对于高中物理来说,新课程对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活课堂活力
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教学水平,对现行教材实行二次开发,增强教材的使用率,并仔细观察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能够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从中做出有效取舍与整合,努力实现物理知识与周围生活的衔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学会用熟悉的物品进行科学演示与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物理规律,充分体验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魅力;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增强其发现、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
实际上,物理学科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在挖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找出学科中存在的德育因素,以担负起物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用伟人们感人的事迹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居里夫人找到放射性物质镭等物质例子,通过生动地讲述他们工作的艰辛、意志的坚忍,让学生明白奋斗的意义与重要,帮助他们确立远大志向,完善自身发展。在讲授核能时,要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共存。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1.课前导入
任何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教育认知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个体性认识方面,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的自我知识构建。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难易适中的习题,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一部分简单问题,并从中发现知识重点和难点,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将时间交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并不是放任学生,要给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例如,课堂导入时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中不断地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根据中学生好奇心较强的年龄特点,新奇的问题情境更容易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先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的范围和深度。例如:在教授"自感现象"时,教师可以先用实验的方式导入教学,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由通电线圈中自身电流变化所引起的磁通量变化是否能引发电磁感应?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自己感受自感电压的威力,这一实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电压的探究热情。
2.构建动态课堂
教师在构建动态课堂的时候,要注意多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自己做出总结,写出结论。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倾听学生、关注学生,自然而然地推进课堂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调控,将物理概念、定义贯穿于课堂始末,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古代至近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条件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从二十世纪末至今,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实践与反思及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个性发展要求的日益强烈,越来越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伴随着全球各国的教育改革浪潮和教育理念的创新,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师生共同占领。因此,“学而优则士”与应试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实践表明,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和諧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必然有利于形成创新的心理环境;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与沟通能力、合作竞与争意识是探究知识过程中所需要的和谐氛围,也是学生心智发展和形成健康心理体验与完善人格所需要的和谐氛围。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更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学生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放松身心、心态平和,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创造趣味横生的物理课堂。
总之,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只要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物理课堂新型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创新,就一定能寻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沈建民.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对策浅探[J].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