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回归快乐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愉悦中学习,而语文这个本应是最有灵性、最具活力、最具趣味的学科,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很多语文课对学生来说,根本谈不上享受。如何真正做到让学生享受快乐的语文课堂呢?
  一、用融洽关系赢得信任
  首先,什么是“快乐”?《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为“感到幸福或满意”。所以,语文教学中的快乐不仅仅是课堂表面上的那种““活跃”,“快乐”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激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命需求。人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而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充满情绪的过程。教师走进教室的第一表情往往也就决定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其实,在教学中,学生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你笑了,学生也就笑了;你情绪恶劣,学生会非常敏感的感受到,并且受到影响。而且学习的过程是将外在内化为内在的过程,是很情绪化的。情绪好,乐于接受知识,能够事半功倍;情绪不好,就会事倍功半。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来自于课堂上的情绪调动还来自于生活中关怀与信任。中专里的学生大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渴望自己被关注,渴望向自己信任的人倾诉心声。可我们在看工作中以及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分析时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愿把自己的心事告诉老师,甚至心理老师。我想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师生之间没有了信任,又怎能实现教学相长,教学成绩又谈何而来呢?
  二、用巧妙导语抓住兴趣
  导语,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引导学生的话。一堂精彩的、有效的语文课离不开这一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创新性的导语。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教学步骤。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对于整堂课的“定音”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段声情并茂的话语,一个富有情趣的画面,一篇恰到好处的题解,或者是一段流行歌曲,一首古诗词,都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话语。新奇的导语往往会一开始就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进入预定的情景之中。例如,在《我的空中楼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张晓凤的一段文字——《遇》,这段文字勾起了学生对未来的无限遐想,这样的导入形式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教师再提示学生文本中更多诗意盎然的句子,学生的兴趣很快被激发出来,达到师生的情感共鸣,也对“空中楼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一种独特的气氛美。
  在课堂导语中的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性教学的核心。如同“一千零一夜”的效果也是设疑而来一样,课堂教学种也可借助这一效果,让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快乐之旅。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使思维不断深入。而巧妙的导语甚至更能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启动学生的思维。教师于无疑处设疑,从教材中挖掘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于枯燥无味中设疑,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可收到奇效。以此形成愉悦教学的气氛,再通过教师巧妙的点拔,让学生学会沉思,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思考起来,动起来,笑起来。
  三、用灵活教法激发热情
  教法“活”即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会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应经常变换教学模式,如讨论课,探究课,活动课等多种形式的交叉运用,可以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为让学生真正明白贾府的布局和主人公不同身份及复杂关系,我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布局示意图,在学生自我学习后,再让学生上台亲自演示林黛玉进贾府的整个过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文本熟悉了,对贾府的了解也更深刻了。可见,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过程,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负荆请罪”这一部分时,我便让学生在朗读想象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学生绘声绘色地一番表演之后,不仅理解了“负荆请罪”的含义,还更深刻地体会了廉颇知错即改,蔺相如心胸开阔,以大局为重的品格,受到了为人处事应宽容大度、知错必改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综合运用多种教法,在“活”字上下功夫,启动课堂,使学生乐之好之,愉悦参与,主动猎取有用信息,把握课文要旨,形成能力。
  让语文教学过程回归快乐,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现代语文教学中好的空间、时间、人际环境是实现快乐教学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郁的情感,使教师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语文学习中的完美升华,还有待于现代教育者更进一步的探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对于学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从古至今数学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有着自己独特固有的教学模式,因此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则会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就是简单的分析下数学新课改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新课改;全面发展;模式  2001年7月是我国发布了关于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了未来十年的教育目标,确定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如何能
期刊
摘 要: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主旋律,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在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中,“育人”更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中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都处在最佳发展时期,所以在藏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情感,或者通过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从而把德育的诸多内容有机地渗透于藏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藏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提高素质 
期刊
摘 要: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全方位的体现出人文精神,本文分析该试卷中人文精神体现的重点,并思考这份试卷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关键字:浙江;高考;地理;人文精神  一、地理试卷中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地理试卷中,常常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以其它的地理知识为辅,然而自2009年后,浙江高考地理试卷中逐渐加大人文地理知识的比例,特别是2013年的高考试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比例达到1: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项工程项目在数量及规模上均有了较大的提升。招标投标工作是整个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工程招投标法律法规中存在某些缺陷,造成了工程在该阶段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投标人无法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还会无形中滋生严重的腐败问题。本文简单的分析了我国现行工程招投标法律法规中存在的缺陷,如同体监督及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及执法分工交叉问题、招标代理制规定中的漏洞、
期刊
摘 要:维吾尔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它们分属于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决定着它们不同的语序和语法。本文通过汉维两种语言在词序上的变化引起的差异,来揭示语序影响汉维两种语言语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汉语;维语;词序;表层语法;语义  在我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改错句”中的一类错句, “语序不当”。少数民族同学做这类题目的时候会很犯难,而且大多民族同学在说汉语的过程中,我们也经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本文将从笔者的角度分析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 ;思考;会学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
期刊
回眸历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缔造了千千万万优秀的英雄儿女,“时势造英雄”,不同的历史文化中,绽放各异的英雄精神,这是我们华夏儿女引以为豪的骄傲,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  语文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
期刊
摘 要:“三段式导学案”是一种十分新颖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很大程度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了革新,也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各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锻炼。本文将具体谈谈“三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先介绍“三段式导学案”,然后再结合具体数学案例阐释“三段式导学案”,最后会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三段式导学案”的注意事项及优点。  关键词:三段式导学案;高中数学;运用  高中阶段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越
期刊
我校的 “十一五” 省重点科研课题“成功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已经进行多年了。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个人认为成功的课堂要贯穿于始终,但我们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贯穿于始终。我校提出的“导,析,讲,练,测”五步教学法,教师在设计课的时候,重点往往考虑的是在如何吸引学生的“导”这步上。教师往往认为良好的引入新课吸引住学生课堂就成功了一半。  通过我的实践,我发现良好的开端确实能吸引住学生,但初
期刊
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应用上的广泛性。数学知识的传授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分类归纳、抽象概括的过程。这引起活动的展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顽强的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与发展。只重视讲授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