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专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物理教学中,适当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愿意探索,乐于创造,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去发现和获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在合适的情景下,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求知欲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那么,怎样创设探究的情境呢?因高中阶段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探究性教学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作为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演示实验、多媒体、挂图以及教师的神态、手势、抑扬顿挫的语言等,抓住教学中的导入、环节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等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实施探究教学营造一种有利的心理基础和环境氛围。
二、发散思维,引导探究
目前,在物理教学中,课堂形式单一,教师基本上是按照一贯的传统方式进行讲授,只重视知识的领会和模仿,但这种教学方式却忽视了学生对物理的实践和应用,使学生只能用“死套”公式的办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性学习是改进这种现状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每个学生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找出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变,多角度考虑问题。另外,教师要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但是,教师也要注意探究性学习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能实施,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人而异。对于有些探究性的问题在诱导实施时,可能会花费的精力和物力较大,但成绩成效不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出现。
三、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学生的探究活动有独立探究和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探究两种形式。笔者认为,较繁重、较难或需要协作完成的以及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器材不足的探究任务宜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是将学生按一定的男女比例、优差搭配等原则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互助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教师要利用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和分组讨论进行有效的探究教学。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实验方案,使每一个学生明确实验或讨论的目的,引导学生完成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科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成果共享,激励探究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探究解决了一个问题时,他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是一种强有力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他就会产生再次体验这种情感的愿望。因此,在实施探究性教学和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如写报告、辩论、出板报、演示等,一方面可能让大家共享他们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来发现成果的优点和缺点,在探究改进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对于学生的成果,哪怕是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微小的成功,教师也应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充满信心。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时,教师除了应予以必要的指导外,鼓励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不是多余的。此时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动力,能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探究活动能进行下去。
然而,教师在实施探究性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开展探究性教学时,要克服教法的单一性,不能用一种方法一统天下。其次,不同的课型要依据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实际科学地选定探究目标,切不可追求形式脱离实际地去探究。再次,探究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在课堂上进行,要科学规划全年和各章教学的探究目标及课外的探究任务。
总之,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探究性的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优化自身的学科素养,转变教师传统的接受性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进一步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作者单位:广西平南县实验中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愿意探索,乐于创造,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去发现和获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在合适的情景下,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求知欲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那么,怎样创设探究的情境呢?因高中阶段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探究性教学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作为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演示实验、多媒体、挂图以及教师的神态、手势、抑扬顿挫的语言等,抓住教学中的导入、环节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等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实施探究教学营造一种有利的心理基础和环境氛围。
二、发散思维,引导探究
目前,在物理教学中,课堂形式单一,教师基本上是按照一贯的传统方式进行讲授,只重视知识的领会和模仿,但这种教学方式却忽视了学生对物理的实践和应用,使学生只能用“死套”公式的办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性学习是改进这种现状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每个学生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找出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变,多角度考虑问题。另外,教师要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但是,教师也要注意探究性学习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能实施,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人而异。对于有些探究性的问题在诱导实施时,可能会花费的精力和物力较大,但成绩成效不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出现。
三、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学生的探究活动有独立探究和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探究两种形式。笔者认为,较繁重、较难或需要协作完成的以及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器材不足的探究任务宜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是将学生按一定的男女比例、优差搭配等原则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互助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教师要利用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和分组讨论进行有效的探究教学。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实验方案,使每一个学生明确实验或讨论的目的,引导学生完成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科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成果共享,激励探究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探究解决了一个问题时,他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是一种强有力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他就会产生再次体验这种情感的愿望。因此,在实施探究性教学和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如写报告、辩论、出板报、演示等,一方面可能让大家共享他们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来发现成果的优点和缺点,在探究改进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对于学生的成果,哪怕是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微小的成功,教师也应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充满信心。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时,教师除了应予以必要的指导外,鼓励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不是多余的。此时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动力,能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探究活动能进行下去。
然而,教师在实施探究性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开展探究性教学时,要克服教法的单一性,不能用一种方法一统天下。其次,不同的课型要依据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实际科学地选定探究目标,切不可追求形式脱离实际地去探究。再次,探究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在课堂上进行,要科学规划全年和各章教学的探究目标及课外的探究任务。
总之,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探究性的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优化自身的学科素养,转变教师传统的接受性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进一步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作者单位:广西平南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