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上各种进口葡萄酒中,至少有八成根本不是原装、原瓶进口;从智利、澳大利亚或西班牙进口散装葡萄酒,在国内找家小酒厂灌装,贴上一个洋牌子,那就是进口红酒了。”——随着进口葡萄酒在国内的攻城略地,对于进口葡萄酒出身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不管是白酒还是葡萄酒企业,提起灌装都讳莫如深,想当年白酒企业秦池因为灌装四川的原酒,几乎在一夜之间声名扫地。如今,销售进口葡萄酒的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异地灌装的质疑,随之而来的假冒伪劣问题,让这个行业隐藏着更大的风险。有专家表示,由于我国是新兴的葡萄酒消费国家,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鉴别水平普遍不高,给了酒水商可乘之机,更加剧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价格泡沫,导致酒类市场价格结构畸形。
灌装酒早已不是秘密
在今年年初,青岛海关发布的进口葡萄酒的数据报告中,有一项关于进口容积的统计引人注目。该项数据显示,从国外葡萄酒主产区进口的葡萄酒中,以“两升以上大包装”形式入境的有1219.8万升,占整个进口总量的80.2%;而“两升及以下小包装”进口的只有295.8万升,还占不到总量的两成。根据海关计算,大桶装的进口葡萄酒均价才5.85元一升,但在国内通过分装、灌装、贴标之后,有的一瓶上市价能卖到上千元人民币。
行内人士爆料,海关重拳打击偷逃关税压力下,偷税此路不通,而利用灌装酒打着“原瓶进口”的旗号已经成为投机者新的暴利模式。有些经营商为了降低关税成本(实际是逃税),只进口成桶的原酒,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口岸灌装,然后再进入内地市场销售。他也表示,目前,分装进口红酒已经占据进口红酒六七成的市场份额,而原包装纯进口红酒的比例则缩至三成左右,与海关的统计数据几乎吻合。
目前在全国各地,自行购进生产线、在国内灌装进口葡萄酒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包装、人力、运输等多方面节省成本考虑,相比于原瓶进口,灌装的进口葡萄酒在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更具优势。美国星座葡萄酒国际公司中国地区经理夏仲邦认为,如果进口散装酒在国内进行分装,出品既能符合国家的标准,也能符合散装酒原产国的指标要求,也未尝不好,可以降低成本。不过很多事情发展到一定时期,难免会浮躁和失衡。
名为原瓶,实为灌装
据了解,目前进口到国内市场的葡萄酒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原装进口瓶装酒;第二种是国外品牌酒、进口到中国国内灌装;第三种是国外酒进口、与国内酒调配、加贴国内酒企自有品牌。相对于第二种灌装酒,国内的规范定义是原液进口国内灌装通常是指以两升以上进口的大包装葡萄酒,到国内进行分装或灌装,这类酒在背标上的产地为国外,但应注明灌装地或生产商为国内某城市或某企业。
有业内人士指出,灌装酒是先桶装进口,再分装销售。这一分装问题就多了,勾兑、稀释、以次充好,各种手段都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因为是在国内贴牌生产,生产商不仅可以随便标注国别,就连酒标上的年份、级别、品牌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编造。按照规定,灌装酒必须要在背标上注明真正的灌装日期和灌装地,为了瞒天过海、伪造“原瓶进口”的身份,生产商通常会进口少量的原瓶装葡萄酒,再“自己盗自己的版”,将前者的报关证明“移花接木”到灌装后的葡萄酒上。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明明只进了10瓶原装酒,结果却卖了1000瓶。凭空多出来的990瓶,显然是在国内灌装的。
如果说从国外进口原酒在国内分装,如果不改变大致原有属性和品质,称之为进口葡萄酒姑且还算勉强。但如果对进口葡萄原汁再进行勾兑和调配,在分装过程中稀释、勾兑一些食品原料来降低成本,再称之为进口葡萄酒就完全不靠谱。据了解,国内有些商家将10吨散装酒可以勾兑成30吨甚至40吨的酒,可想而知这些所谓“进口酒”的质量与层次。
保税区的秘密
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葡萄酒消费国。与进口葡萄酒表面繁华相对应的是,行业潜规则和暴利同样暗流汹涌。为了与依然绝对强势的国产葡萄酒有明显差异化竞争,眼下进口葡萄酒主打的核心概念是原瓶进口。但是,以次充好,关外境内灌装,原瓶进口里面有行内公认最大的“猫腻”。
假冒原瓶进口之所以泛滥,问题的关键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条由原料低价收集、国内生产线分装、品牌中介推广等环节组成,相对固定的产业链条,这令潜规则得以不断被复制。知情人透露,近期,国内不少保税区内,新建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国际分装中,这些保税区内的生产线,特别意义在于,保税区法律意义上还在关内,从地理界限上未完成最终出口。于是,在这些生产线上灌装的葡萄酒仍可打“境外”的“擦边球”。大桶进口原酒在这里被分装到小瓶中,只要出了工厂大门,才算出口到了中国。当然,最后这些分装的葡萄酒仍被商家贴上原瓶进口的标签。正是一道厂门之隔,投机商在理论上完成了原瓶进口的全过程。
从中国国情来看,如果不改变大致原有属性和品质,从包装、人力、运输等多方面节省成本考虑,相比于原瓶进口,灌装的进口葡萄酒在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更具优势。但是,一些游离监管,分装假冒原瓶进口酒,最终将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和身体健康。而且因为其特殊的价格优势,也会产生“劣币驱除良币”的短期现象,对行业发展非常不利。
不管是白酒还是葡萄酒企业,提起灌装都讳莫如深,想当年白酒企业秦池因为灌装四川的原酒,几乎在一夜之间声名扫地。如今,销售进口葡萄酒的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异地灌装的质疑,随之而来的假冒伪劣问题,让这个行业隐藏着更大的风险。有专家表示,由于我国是新兴的葡萄酒消费国家,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鉴别水平普遍不高,给了酒水商可乘之机,更加剧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价格泡沫,导致酒类市场价格结构畸形。
灌装酒早已不是秘密
在今年年初,青岛海关发布的进口葡萄酒的数据报告中,有一项关于进口容积的统计引人注目。该项数据显示,从国外葡萄酒主产区进口的葡萄酒中,以“两升以上大包装”形式入境的有1219.8万升,占整个进口总量的80.2%;而“两升及以下小包装”进口的只有295.8万升,还占不到总量的两成。根据海关计算,大桶装的进口葡萄酒均价才5.85元一升,但在国内通过分装、灌装、贴标之后,有的一瓶上市价能卖到上千元人民币。
行内人士爆料,海关重拳打击偷逃关税压力下,偷税此路不通,而利用灌装酒打着“原瓶进口”的旗号已经成为投机者新的暴利模式。有些经营商为了降低关税成本(实际是逃税),只进口成桶的原酒,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口岸灌装,然后再进入内地市场销售。他也表示,目前,分装进口红酒已经占据进口红酒六七成的市场份额,而原包装纯进口红酒的比例则缩至三成左右,与海关的统计数据几乎吻合。
目前在全国各地,自行购进生产线、在国内灌装进口葡萄酒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包装、人力、运输等多方面节省成本考虑,相比于原瓶进口,灌装的进口葡萄酒在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更具优势。美国星座葡萄酒国际公司中国地区经理夏仲邦认为,如果进口散装酒在国内进行分装,出品既能符合国家的标准,也能符合散装酒原产国的指标要求,也未尝不好,可以降低成本。不过很多事情发展到一定时期,难免会浮躁和失衡。
名为原瓶,实为灌装
据了解,目前进口到国内市场的葡萄酒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原装进口瓶装酒;第二种是国外品牌酒、进口到中国国内灌装;第三种是国外酒进口、与国内酒调配、加贴国内酒企自有品牌。相对于第二种灌装酒,国内的规范定义是原液进口国内灌装通常是指以两升以上进口的大包装葡萄酒,到国内进行分装或灌装,这类酒在背标上的产地为国外,但应注明灌装地或生产商为国内某城市或某企业。
有业内人士指出,灌装酒是先桶装进口,再分装销售。这一分装问题就多了,勾兑、稀释、以次充好,各种手段都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因为是在国内贴牌生产,生产商不仅可以随便标注国别,就连酒标上的年份、级别、品牌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编造。按照规定,灌装酒必须要在背标上注明真正的灌装日期和灌装地,为了瞒天过海、伪造“原瓶进口”的身份,生产商通常会进口少量的原瓶装葡萄酒,再“自己盗自己的版”,将前者的报关证明“移花接木”到灌装后的葡萄酒上。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明明只进了10瓶原装酒,结果却卖了1000瓶。凭空多出来的990瓶,显然是在国内灌装的。
如果说从国外进口原酒在国内分装,如果不改变大致原有属性和品质,称之为进口葡萄酒姑且还算勉强。但如果对进口葡萄原汁再进行勾兑和调配,在分装过程中稀释、勾兑一些食品原料来降低成本,再称之为进口葡萄酒就完全不靠谱。据了解,国内有些商家将10吨散装酒可以勾兑成30吨甚至40吨的酒,可想而知这些所谓“进口酒”的质量与层次。
保税区的秘密
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葡萄酒消费国。与进口葡萄酒表面繁华相对应的是,行业潜规则和暴利同样暗流汹涌。为了与依然绝对强势的国产葡萄酒有明显差异化竞争,眼下进口葡萄酒主打的核心概念是原瓶进口。但是,以次充好,关外境内灌装,原瓶进口里面有行内公认最大的“猫腻”。
假冒原瓶进口之所以泛滥,问题的关键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条由原料低价收集、国内生产线分装、品牌中介推广等环节组成,相对固定的产业链条,这令潜规则得以不断被复制。知情人透露,近期,国内不少保税区内,新建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国际分装中,这些保税区内的生产线,特别意义在于,保税区法律意义上还在关内,从地理界限上未完成最终出口。于是,在这些生产线上灌装的葡萄酒仍可打“境外”的“擦边球”。大桶进口原酒在这里被分装到小瓶中,只要出了工厂大门,才算出口到了中国。当然,最后这些分装的葡萄酒仍被商家贴上原瓶进口的标签。正是一道厂门之隔,投机商在理论上完成了原瓶进口的全过程。
从中国国情来看,如果不改变大致原有属性和品质,从包装、人力、运输等多方面节省成本考虑,相比于原瓶进口,灌装的进口葡萄酒在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更具优势。但是,一些游离监管,分装假冒原瓶进口酒,最终将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和身体健康。而且因为其特殊的价格优势,也会产生“劣币驱除良币”的短期现象,对行业发展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