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英语教育理念的创新探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e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国际化背景下,英语学习在全世界各地都已流行多年,我国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也开设了英语专业,但是多年來教育领域内应试教育思想和模式下,英语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产生了限制。对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教育理念现状,并从整体思路和具体方法对策方面对如何进行初中英语教育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初中英语教育理念创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育理念 创新
  一、初中英语教育理念现状分析
  1.教师教学思想理念守旧落后。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大多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尤其是初中阶段以升学率为目标,教学活动也以应试为目标,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抓考点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忽视了英语这门语言本身的理解和应用,使得许多学生学习英语课也在老师引导下只注重考点以及方法学习,而缺乏自主性和创新能力。这就造成了即使是经过了小学和初中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学习,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还是很差,日常生活中也不会应用。
  2.英语教学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教学中自然包含听说练习,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掌握和实用能力,但是许多初中英语教师都是以课本为主照本宣科,尤其是听说部分,虽然也有听力课辅助课堂教学,但是仍然是以考试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而忽视了英语日常英语学习与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英语知识缺乏与实践的联系,实践中也不会学以致用,与素质教育目标及当前新课标的要求都是相违背的。
  二、初中英语教育理念创新的原则
  1.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教育改革中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培养的学生中并不都是走向高等教育,所以要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关注到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与应用。尤其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只有让学生用起来,才能培养更好的语感和真正学会英语。因此从应试教育思想中走出来,树立英语应用学习的理念,才能引导教师采用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英语教育的创新。
  2.英语教学内容的创新。初中阶段英语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就是语法的教学,教学和训练中也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进行英语教育理念的创新要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方面来看:
  一是英语语法教学要进行创新,前提就是要转变理念,要将语法学习与英语表达训练结合起来,强调在应用中学习语法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将语法知识进行详细解读剖析,正确引导学生在语言氛围和环境下学会语法知识。
  二是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要进行创新,前提也是要转变理念,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为了培养学生日后能够在生活中阅读一些英文资料或者写一些简单的英文文件,从目标上就是指向应用的,因此教学中也要按照这一目标开展教学,不能让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尤其是写作,要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选择一些英文报纸、新闻杂志等进行拓展学习和训练,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加主动的用英语表达。
  三、初中英语教育理念创新的具体对策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改中再一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很多初中教师还没有明确这一点,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急需在教学中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是具有主体意识的,因此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师承担引导者的职责,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是引导者,要想学好英语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2.营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课堂氛围。上文提出英语学习应当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应用性练习,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方法,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创设学生能够参与的情境,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锻炼,也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中言之有物。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应用中就是指向沟通,因此创设情境也是加强沟通能力的一种方式,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也能够在情境表达中获得自信心,这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需求。
  3.创新英语教学多样化形式。当前我们大多数初中阶段的学科教学都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虽然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或者将理论联系实际,都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英语教学,学生对于非母语的学习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加之,语言又是以应用为基础并最终要应用到实际的,课堂的情境教学远远不够。作为教师应当创新理念,拓展课堂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小游戏、比赛、讲故事等,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主题,还能够强化学习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英语英语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天芝.初中英语教育创新理念和方法的探讨[J].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2017.4:273.
  [2]王晓琳.关于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创新理念和方法的探讨[J].学周刊,2015(1):69.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教学是教师以问题为线索来组织的教学活动。既有教师有目的有情境的设问,又有学生在教师激发下的提问,目的都在于让学生在回答问题和提问过程中产生求知欲,主动深入进行学习活动。  【关键词】问题教学 老师提问 学生提问  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落实教学计划和进行课堂活动的纽带。它既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合理安排课堂
【摘要】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远程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找到正确的使用途径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科学、创造性地应用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辅助 远程 大学英语  现如今,多媒体课件以其优越性被广泛应用在教育事业中。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若要充分发挥其价值,我们就应当综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frequ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the workload of translators has become extremely large, and translation work
In 2018, there will be a famous event taking place in Russia——The World Cup. All football fans are crazy about it.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t China again, although China did its best in the previous
【摘要】长久以来,人们仅把诗歌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点缀,并未对其引起重视。但诗的语言拥有着独特的魅力,诗歌教学也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坚实语言基础和提高英语语感。本文综合借鉴中西方学者的观点,从分析语言教学中诗歌应用的必要性入手,探究了各阶段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诗歌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诗歌 英语课堂 教学方法 应用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不仅
【Abstract】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as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the American cultural anthropologist Edward T Hall,he believe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cludes not only a form of lan
【Abstract】This paper applies prototype theory to explain Polysemy phenomenon. According to prototype theory, in the semantic category formed by a polysemic word, category member are determined by prot
【摘要】在早期《圣经》的翻译过程中,以哲罗姆为代表。他阐明了自己的翻译原则,即不能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意译原则; 他所提出的建立在正确理解基础上的灵活翻译原则,对当今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圣经》逐字对译 意译 翻译原则  一、引言  哲罗姆(St. Jerome,347-420)是早期西方基督教会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生于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小镇,被认为是罗马神父中
【摘要】笔者首先对国内二语动机教学策略的研究整理后进行文献综述,针对国内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希望对日后的研究能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二语动机 教学策略  一、引言  20世紀以来,华惠芳(1998)第一次提出只有了解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教师才能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随后,文秋芳(2001)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三次跟踪调查英语专业大学生动机、观念和策略及其关系的变化情况,证明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
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浓厚,但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加,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一种语言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因此掌握一门外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很难完成的。  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结合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我认为部分学生出现掉队现象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二是单词记不住,词汇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