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引领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在主动建构中学会探究、合作,有效展示个性,笔者尝试开展了微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下简称“微活动”)。微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以精、小为主,以学生个性发展、知识面的扩大、有意识的行为能力养成为基本目标。
一、微活动的内容
(一)与语文教材相结合的课外阅读微活动
语文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根据每个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系列的拓展微活动,如:专题故事会,读书报告会、阅读整本书的交流、幻灯放映故事会、十年校庆原创诗歌朗诵会、汉字听写大赛、交流对西部的感受、写剧本演剧本、评选感动班级的人等等。这些微活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授为主的方式,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与生活相结合的微活动
1.“我从哪里来”。寻根问祖,查查家谱,找找自己的老家,写写家乡的变化。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我的名字”。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了解名字中蕴含着父母的期望。给自己取名字,赋予名字含义。
3.“我们家生活的变化”。深入走进自己的家庭,了解家庭的变化,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关心家人。
4.“本班同学近视情况、肥胖情况等调查及其原因的分析”。关心身边同学们的健康情况,了解近视及肥胖的原因,写一写调查报告。
5.“小鬼当家”。学做一天父母,学会记账,学写家庭一日支出,并写一写调查报告。
6.“辩论会”。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让人不知可否的矛盾,可以适时举行辩论会。如“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7.“家长会上自主汇报”。家长会前期为学生提供各方面展示的平台,如汇报各科学习情况,汇报班级自主管理情况、汇报同学们生活情况等等。学生自主选择汇报项目,开展调查,做做采访,写写汇报材料,学生会前做准备,家长会上每人轮流上台汇报班级各项情况。
8.“身边的社会现象小调查”。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就有多广阔。可以让学生以一个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如,电子产品(手机)使用的调查、网络小说《查理九世》等风靡现象、“撕名牌”风靡现象的调查专题。
(三)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联动的微活动
学校在每个学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计划地举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抓住这些活动的时机,联系每月的节气,开展一些语文微活动。
如:时逢端午节,学校美术组进行了端午艺术作品的展览,我们班级开展了《端午节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学校安全办进行了防溺水等相关的安全教育,笔者就开展了《关于自我加强保护》等方面的微活动,可以写感想,谈感受;在学校的倡议下,不少学生乐于参与家务劳动,笔者开展了《家务劳动知多少》方面的微活动,可以写家务劳动的日记,也可以做关于劳动的手抄报;一年一度的体育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有很多的活动可以去亲自体验,学生们谈感想、写体会、编小报,不仅延伸了节日的快乐,也促进了语文素养的内化。
二、微活动带来的启示与挑战
(一)微活动带来的启示
从教学形态层面看,微活动的开展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很多,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还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充分地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动又给语文学习带来了乐趣,因此,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同时,在这样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也是参与者,教师也在不断地创造,教师的再学习成了一种内在的需求。
(二)微活动带来的挑战
1. 给教师带来的挑战
在微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如开展《端午节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中,笔者就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不够宽,有一个再学习的需求。怎么办?学习,专业发展,成了教师的自我需求。
2. 给学生带来的挑战
在微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搜集资料与处理信息能力,交流与分享精神能否跟得上。微活动的开展比传统教学更需要小组合作,表达交流,分享展示。由此,微活动将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微活动的内容
(一)与语文教材相结合的课外阅读微活动
语文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根据每个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系列的拓展微活动,如:专题故事会,读书报告会、阅读整本书的交流、幻灯放映故事会、十年校庆原创诗歌朗诵会、汉字听写大赛、交流对西部的感受、写剧本演剧本、评选感动班级的人等等。这些微活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授为主的方式,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与生活相结合的微活动
1.“我从哪里来”。寻根问祖,查查家谱,找找自己的老家,写写家乡的变化。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我的名字”。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了解名字中蕴含着父母的期望。给自己取名字,赋予名字含义。
3.“我们家生活的变化”。深入走进自己的家庭,了解家庭的变化,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关心家人。
4.“本班同学近视情况、肥胖情况等调查及其原因的分析”。关心身边同学们的健康情况,了解近视及肥胖的原因,写一写调查报告。
5.“小鬼当家”。学做一天父母,学会记账,学写家庭一日支出,并写一写调查报告。
6.“辩论会”。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让人不知可否的矛盾,可以适时举行辩论会。如“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7.“家长会上自主汇报”。家长会前期为学生提供各方面展示的平台,如汇报各科学习情况,汇报班级自主管理情况、汇报同学们生活情况等等。学生自主选择汇报项目,开展调查,做做采访,写写汇报材料,学生会前做准备,家长会上每人轮流上台汇报班级各项情况。
8.“身边的社会现象小调查”。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就有多广阔。可以让学生以一个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如,电子产品(手机)使用的调查、网络小说《查理九世》等风靡现象、“撕名牌”风靡现象的调查专题。
(三)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联动的微活动
学校在每个学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计划地举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抓住这些活动的时机,联系每月的节气,开展一些语文微活动。
如:时逢端午节,学校美术组进行了端午艺术作品的展览,我们班级开展了《端午节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学校安全办进行了防溺水等相关的安全教育,笔者就开展了《关于自我加强保护》等方面的微活动,可以写感想,谈感受;在学校的倡议下,不少学生乐于参与家务劳动,笔者开展了《家务劳动知多少》方面的微活动,可以写家务劳动的日记,也可以做关于劳动的手抄报;一年一度的体育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有很多的活动可以去亲自体验,学生们谈感想、写体会、编小报,不仅延伸了节日的快乐,也促进了语文素养的内化。
二、微活动带来的启示与挑战
(一)微活动带来的启示
从教学形态层面看,微活动的开展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很多,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还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充分地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动又给语文学习带来了乐趣,因此,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同时,在这样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也是参与者,教师也在不断地创造,教师的再学习成了一种内在的需求。
(二)微活动带来的挑战
1. 给教师带来的挑战
在微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如开展《端午节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中,笔者就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不够宽,有一个再学习的需求。怎么办?学习,专业发展,成了教师的自我需求。
2. 给学生带来的挑战
在微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搜集资料与处理信息能力,交流与分享精神能否跟得上。微活动的开展比传统教学更需要小组合作,表达交流,分享展示。由此,微活动将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