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v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一门专门锻炼身体的功能活动,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劳动技巧。现代体育给古代单纯的劳动技巧增添了新的内容,蕴含着极大的美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体能的锻炼与展示。
  体育教育处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风尚和提高体育素质水平,最关键的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体育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需要参与者有明显的目的性,而参与者在运动时会产生改造客观事物的目的和行动,并且投入情感,创造独特的思维。
  1.1能培养顽强的意志
  体育作为一门特殊教育,需要参与者有目的地完成,并且需要克服机体的疲劳、痛苦等生理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就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意志作为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它表现为:(1)有自觉目的的行动;(2)与克服行动中的困难相联系:(3)是支配行动的实现有目的的心理过程。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能够克服困难,调节良好心境的产生,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1.2蕴含丰富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切身体验和反映。体育情感产生于大众社会,是对社会的积极参与和个人身心的投入的共鸣。体育爱好者在参与过程中的激情、爱国主义感、荣誉感,正是体育所蕴含的情感的体现。体育情感包括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克制与发泄,运动旋律当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处处体现,推动社会的进步,传播文明文化。
  1.3促进良好个性的发展
  体育的普及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能够产生一群不同层次的技能水平的群众,他们表现出各自思维和情感倾向性的差异,也就是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体现为个性。个性倾向性表现为:(1)需要,(2)动机,(3)兴趣。经过经常的体育锻炼所培养的深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大脑思维,强健的体魄,可促进优秀人才的发展,培养有鲜明个性的个体。
  
  2.体育表现出多种思维
  
  体育所表现的思维方式,即“体育心理品质”,是指体育运动中所共有的心理特征。它包括:
  2.1直接运动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体育运动多是消耗大量体力的活动,没有养成对肌肉运动的直接乐趣和为此忍受巨大疲劳甚至痛苦的心理品质是进行不了体育运动的。对肌肉运动磨炼的艰苦忍耐,更需要忍痛品质,例如长跑运动员忍受疲劳的耐力,球类运动员身心的激烈对抗。
  2.2体育运动的智力品质
  在体育运动中,参与者不仅要有纯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相应的运动智力品质。例如在运动场上,学生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尤其是肌肉的感知能力,才能迅速发现外界和自身状态的变化,并根据这些感知运动信息,进行创造性的运动思维。
  2.3勇于进取和严于自制的意志品质特征
  运动训练是参与者显示自己的力量(身心),克服内外困难,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这就要求参与者具有勇于进取、善于吸纳的意志品质,而这种意志品质的自制不是临场的自然表现,必须在平时加强培养。
  2.4充沛而稳定的运动情绪
  体育活动是消耗体力、脑力,并克服内外困难的紧张劳动,没有充沛情绪的推动,是不能从内部动员力量,以完成复杂的运动任务。学生对自己身体或运动能力产生的自卑感或情绪,不仅会影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而且会影响他们其他方面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转变整个个性面貌。
  
  3.实现体育教育发展的途径
  
  3.1环境的创造和设施的普及
  良好的社会和学校环境,能促进学生培养运动的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水平的情况下,有争优求胜的情感环境。我们应从多方面、多渠道创造环境。例如:
  3.1.1体育运动的书刊、电影、电视的辅助。
  3.1.2各种体育竞赛的开展。
  3.1.3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3.1.4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进取心。
  3.2个人体育意识的认识
  改变学生的认识态度,以促使认识的更新,从行为模仿和反馈的途径出发实现情感教育。
  3.3传统与风气的外在因素的建立
  学校在体育方面应形成并流行带有普遍性、稳定性的体育行为风尚。
  
  4.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水平,关系着体育水平和风气的质量,是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的关键所在。意识和能力都是在日常运动中通过认识的途径、理性情感的转变途径而建立起来的。
  4.1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教学之中
  体育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心理活动的完善是有良好影响的。因为体育教学中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都需要体育活动的参加者具备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顽强及果断、坚韧、刚毅的意志品质和完善的个性特征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活动,是有效凋节和纠止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
  4.2模糊思维的评分管理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质根据其遗传、生活、环境的不同有着巨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在评定体育成绩时,对非量性直接显示的考核内容应有综合评定,运用模糊思维管理、调查,使竞争公平;运用模糊思维调换,既消除矛盾,又消除部分学生的不良心理——得优秀则船到码头车到站,得及格则万岁等。
  4.3“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定运动负荷
  许多学校全面落实了“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体质不良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效果并不显著,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兴趣的安排不科学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时间安排上应保证每天有一小时,在内容安排上应从兴趣化、游戏化、竞赛化、季节化逐渐过渡到专项化。
  “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许多学者都认为中等强度是比较适宜的。因为中等强度主要是在有氧代谢情况下进行的,在单位时间内心博量和每博输出量是最佳的,有利于科学的锻炼,增强体质。
  4.4教学技艺的几点策略
  4.4.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与锻炼身体的方法,具备一定的锻炼身体的能力。
  4.4,2突出师生的双边协调活动。通过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4.3体育教学方法应体现“感知—思维—实践”的特点。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体育教师应尽量少提供现成的“答案”,提倡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学会锻炼身体的技巧和方法。
  4.4.4体育教学方法要突出对学生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不仅要动用视、听、触觉,以及身体感觉等多种感知活动,而且要提高信息的同化、异化进程,即提高接收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能力。例如:“程序教学法”把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按照逻辑程序编成一种自动教学活动体系。
  4.4.5体育教学方法要讲究科学化和现代化。随着信息传导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增加,体育教学应具有时代特色,如电化体育教学、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与管理等,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达到更高水平。
  4.5加强学校组织管理工作
  学校要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并且使学生的素质和运动能力提高一个台阶,除学生应具有体育的兴趣、爱好和锻炼的习惯外,还与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学校积极组织管理工作不仅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实施终身教育,促进体育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它必将赋予体育教学更生动更丰富的内涵,使体育教育更具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3]时晓玲.清华新生体能测试的结果说明了什么[M].中国学校体育,1995.
  
  
其他文献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常感到头疼的也正是词汇的学习。词汇量输入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发展,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英语交际,可以说,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标准之一。学习和掌握词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学生最感到头疼的就是记不住,或是记了容易忘,要不就是容易和相形词混淆。如何才能使学生快且牢固地记住并运用单词?本
摘要: 法语词汇在法语交际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方法之一就是帮助他们拥有丰富的词汇量。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法语词汇教学已成为法语教师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 法语词汇教学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学习法语离不开词汇。词汇如同建房所用的砖,是最基础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不喜欢外语的学生,不是天生不喜欢,而是枯燥乏味的单词使他们望而却步,这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夸美纽斯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为了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采用多媒体教学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    1.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电教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
期刊
摘要: 本文作者根据目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尝试把体育课教学班分成以优秀生为核心的若干个教学小组,促使同学间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风气,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体育教学教学分组应用效果    1.前言    当前,高校扩大招生,随之上体育课的人数逐年增加,常规体育教学的效率也在下降。课堂分组普遍存在两个不足:其一,没考虑到教学班或教学小组这个系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的整体所产生的作用大于每个学生所
期刊
摘要: 在边疆地区高校体育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开设中选修体操的学生越来越少,并有逐渐萎缩的趋势。本文就目前体操专选课不受欢迎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边疆地区高校体操专业减少原因建议    体操是体育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随着生活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体操运动的项目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掌握
期刊
摘要: 本文从生理学的角度揭示了足球赛前准备活动对提高运动员的活动能力,减少运动创伤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地组织赛前的准备活动。  关键词: 足球比赛赛前准备活动作用    高速度和强对抗是现代足球比赛的特征。在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最大值可达:活动距离上万米,冲刺快跑百余次,心率在200次/分左右,比赛后血乳酸70毫克%以上,体重下降近4千克。由此可见,足球比赛对运动员机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职业学院的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趋向成熟,还具有好动、好胜、自控能力不强等特点。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贯彻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 当前的武术教育教学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了促进武术教育教学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武术教学问题改进意见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是中国体育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属于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各族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它既是一门自然学科,又是一门社会学科;既是一种健身锻炼的体育学科,
期刊
摘要: 本文从课程建设、学生发展和学校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性,并对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课程文化探讨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校体育课涵盖了体育和健康两个学习领域,出现了《体育与健康》这一门新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关照下,人们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更好地实施
期刊
摘要: 全民健身计划是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健美操集健身、健美、健心、娱乐为一体,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大学生的喜爱。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积极推动健美操的开展。  关键词: 高校健美操运动全民健身    1.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是全民参与的跨世纪系统工程,是群众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它对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健美操作为现代普及性的体育锻炼项目,集健身、健美、健心、娱乐为一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