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因此对莫高窟的研究十分有意义。三兔共耳图案是莫高窟藻井的经典图案,三兔共耳图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阐述了莫高窟三兔共耳图案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通过对三兔共耳藻井图案的研究,有利于形成对莫高窟各方面较为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藻井;三兔共耳;图案;莫高窟
一、“藻井”的定义
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以水克火”之意。藻井又象征着东井,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东井为水事”。藻井的装饰元素多以象征水的星象图;荷叶、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为主,以此来表达“水克火”,护佑建筑物的安全。藻井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穹顶的装饰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对藻井图案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究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二、莫高窟“三兔共耳”藻井图案
(一)分布及内容
藻井图案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而“三兔共耳”藻井图案是敦煌壁画中非常经典的代表图案。“三兔共耳”藻井图案内容为绘制有三只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奔跑且相互追逐的兔子,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收尾相接,动感十足。
根据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和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统计,莫高窟总共有14个洞窟内绘有“三兔共耳”藻井图案,且图案样式全部存在差异性。其中,认定为三兔莲花井心的共7个,三兔卷瓣莲花井心的共4个,三兔莲花飞天井心、三兔团花井心、三兔井心的各1个。而据胡同庆先生统计,有“三兔共耳”藻井图案的洞窟还应包括隋代第305窟和420窟,《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将其认定为斗四莲花飞天井心和斗四莲花井心。因此,目前莫高窟现存“三兔共耳”藻井图案的洞窟共16个,其中隋代共6个,初唐共1个,中唐共5个,晚唐共4个,具体称谓及分布见表1。
对于藻井图案中的动物为何绘制三只兔子,学术界目前对此研究较少。笔者曾翻阅资料求证,发现资料较少且说法不一。一种为“三阳开泰”,另一种稍占主流的说法为“三兔”代表三世佛。笔者认为要想解读这个缘由应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如下。
(1)三阳开泰
“三兔共耳”藻井图案原创洞窟应为隋代的某一洞窟,隋代虽然仅存三十余年,但在莫高窟建窟却有90多个。因此笔者推测“三兔共耳”与当时的历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三阳开泰”意思是冬去春来,有吉享之象,后来被当做祝福。而在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在古代又被当做吉祥的动物。苏培成先生认为,“羊”是人们为了讨个吉利,因此人们把“三阳开泰”又称“三羊开泰”,都是用来表达吉祥的祝福。大一统的隋王朝代替了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人们希望这一切冬去春来,从此以后国泰民安,国运享通。
但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礼法称之为“避讳”。隋代皇帝姓杨,“杨”和“羊”同音,有学者推测是为避讳把“羊”绘制成了“兔”。而没有绘制成其他动物,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兔跟羊在形态上较为相似,其次就是兔子在佛教中的形象代表正义和积极向上,因此分析“三兔共耳”藻井图案极可能源自“三阳开泰”。
(2)三世佛
敦煌石窟和佛教联系十分密切,其中许多壁画题材都与佛教有关。在本文中探讨的三兔藻井图案中的兔子在佛经中常被提到。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记载白兔舍身救人供养仙人的故事。由此可见,把兔子作为藻井的中心图案,是对兔子献身精神的赞颂,代表兔子的灵魂升天,并永远在天空巡行。为什么绘制三只兔子 根据余俊雄先生分析,原因可能是三兔代表佛祖的三世(在印度佛教中,有三世佛之说)。
(二)美学特征
在莫高窟众多的的藻井图案中,“三兔共耳”藻井图案除源流问题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外,它的艺术价值也非常具有研究意义。为此,很有必要从美学角度对“三兔共耳”藻井图案进行探讨。
“三兔共耳”藻井图案中最为令人关注的是它共用性的特征,也就是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三只兔子本应有六只耳朵,但画家却只画了三只耳朵,而观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每只兔子都好像有两只耳朵,非常巧妙地表现出了三只兔子奔跑时的神态与韵律。
“三兔共耳”藻井图案另一个吸引人之处,便是三只兔子在互相追逐奔跑,这样的造型具有很强的节奏与动感。图案中三兔的形态,兔子身体的胸部和脸部呈现微微上仰的姿态,因此看起来兔子奔跑时的神态具有极强烈的方向感;加上三只兔子连成一个圆环状,于是节奏感、方向感、连续感便油然而生,继而产生旋转奔跑的假象。如隋代第407窟三兔莲花飞天藻井中,莲花外围舞动的八身飞天造型与三只兔子奔跑的方向呈一致性,均为逆时针方向,因此兔子与飞天的同一方向的奔跑产生了有规律的节奏感,并且画面形成互相衬托的动态感。藻井的中心背景为墨绿色,象征着碧绿的池水,飞天的背景则为蓝色,象征天空,颜色的巧妙搭配更加烘托了动感的氛围;图案中的莲花均为八瓣,内层为单瓣、黄白色,外层则为双瓣,赭黑色,这样有规律的交替排列,色彩的变化,重叠的节奏,给予观者莲花正在逐渐开放的视觉假象。莲花与三兔、飞天的搭配,三者既是一种动静对比,同时其逐渐开放的形态,也从潜意识给观者增加了视觉的动感。方向感、节奏感、背景的映衬及动静的巧妙结合,使隋代407窟三兔蓮花飞天藻井充满了动感,给人以无限遐想,进而成为最具有代表的“三兔共耳”藻井图案之一。
简约化,它的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使其趋于简单,或者说是删繁就简或执简驭繁。敦煌壁画中的三兔共耳图案可以说最具有简约化特征,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三兔共耳图案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由于它的三根线是连在一起的,其相连性在视觉上产生的错觉,给人以无限遐想,由简单变得复杂;在视觉上既有一种往内聚集的向心力,一种统一感,同时也有一种向外宣泄的张力、一种扩张感。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在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画家在创作时要“胸有成竹”,要有一个整体的艺术构思,否则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完整结构的艺术作品。人们在看壁画时,首先对画面有一个“整体感受”。所谓整体感,就是指,画面各视觉要素之间能够形成恰当优美的联系,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如隋代第420窟三兔莲花飞天翼兽纹套斗藻井,为方井套叠结构,即在两个交错套叠的方形画面,也有三角形的画面,甚至如处于某种角度,还会有菱形画面的感觉;而中心圆内的三兔、内层方井三角形内的飞天和外层方井三角形内的翼兽均为动态状,三兔外围两个圆圈内的莲瓣和方井边框内的忍冬纹则为静态状,内容可谓丰富、复杂,色彩绚丽、多彩,但整个藻井给观赏者的视觉感觉却很简介、了然。整个画面,内外呼应,静中有动,打破了画面沉寂的状态,显得生气勃勃。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元素的统一是产生视觉美感的需要,追求简约化、注重整体性、体现秩序感是敦煌壁画的基本美学追求。 纵观自隋代至晚唐的16个三兔藻井图案,由于在井心中央旋绕奔跑的三兔造型、姿态相似,构图乍一看也都是三角形性,再加上这三只兔子的奇特构图给观者的感觉非常深刻,故觀者便多以为这些三兔藻井图案都差不多。中、晚唐时期的敦煌经变画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而三兔共耳这种构思甚为巧妙的图形,在敦煌莫高窟可能源于隋代第305、383、397、406、407、420窟中最早的一个洞窟,也可能源于其他更早的但窟顶已毁或被重绘的洞窟。初唐第205窟,中唐第144、200、237、358、468窟,晚唐第127、139、145、147窟中的三兔共耳图形则显然均为模仿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只有隋代某一个洞窟中的三兔共耳图形可能为原创作品,其他洞窟中的三兔共耳图形则均为仿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莫高窟的这16个三兔共耳图形是完全相同的,更不能说这16个三兔藻井图案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发现,在这16个三兔共耳图形中,其旋转方向为顺时针的有14个,逆时针的有两个。兔子形体的颜色有三种:白色、黑色或赭色、灰黑色。背景色彩也有三种:土黄色、绿色、赭黑或赭色。虽然这其中有些颜色是因变色所致,但至少说明兔子形体与其背景的颜色都分别有三种,而由此搭配组合的种类更多。可以说敦煌壁画中的这16个三兔藻井图案,没有完全相同者 ,均为所差异。而这些情况,显然是画工有意识所为,即在模仿前人作品的过程中,尽可能制造差异。
三、结论
笔者通过对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对比研究,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与其他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更是古代人们朴素的美好寄寓。古人认为北斗的斗柄三星即为玉衡之精,而玉衡又是兔子的象征,加之数字“三”在中国古代有无限之意,故藻井中出现了三兔形象。佛教中兔乃佛本生的化身,佛教强调因果轮回,所以循环往复的三兔藻井图便应运而生。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图案代表的依然是朴素的自然崇拜和佛教信仰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思想的图式化表现。
参考文献:
[1] 常沙娜.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关友惠.敦煌装饰图案[M].北京.阳光出版社,2012.
[3] 孙晓丽.敦煌莫高窟隋代藻井图案类型分析[J].装饰,2002.
[4] 谢晓燕.莫高窟407窟“莲花三兔藻井”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12).
[5] 欧阳琳.赴日敦煌壁画展览图版说明[J].敦煌研究(试刊),1983(07).
[6] 赵燕林.莫高窟三兔藻井图像来源考[J].艺术探索,2017(03).
作者简介:仉艺臻(1996—),女,山东寿光人,设计学硕士,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关键词:藻井;三兔共耳;图案;莫高窟
一、“藻井”的定义
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以水克火”之意。藻井又象征着东井,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东井为水事”。藻井的装饰元素多以象征水的星象图;荷叶、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为主,以此来表达“水克火”,护佑建筑物的安全。藻井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穹顶的装饰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对藻井图案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究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二、莫高窟“三兔共耳”藻井图案
(一)分布及内容
藻井图案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而“三兔共耳”藻井图案是敦煌壁画中非常经典的代表图案。“三兔共耳”藻井图案内容为绘制有三只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奔跑且相互追逐的兔子,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收尾相接,动感十足。
根据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和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统计,莫高窟总共有14个洞窟内绘有“三兔共耳”藻井图案,且图案样式全部存在差异性。其中,认定为三兔莲花井心的共7个,三兔卷瓣莲花井心的共4个,三兔莲花飞天井心、三兔团花井心、三兔井心的各1个。而据胡同庆先生统计,有“三兔共耳”藻井图案的洞窟还应包括隋代第305窟和420窟,《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将其认定为斗四莲花飞天井心和斗四莲花井心。因此,目前莫高窟现存“三兔共耳”藻井图案的洞窟共16个,其中隋代共6个,初唐共1个,中唐共5个,晚唐共4个,具体称谓及分布见表1。
对于藻井图案中的动物为何绘制三只兔子,学术界目前对此研究较少。笔者曾翻阅资料求证,发现资料较少且说法不一。一种为“三阳开泰”,另一种稍占主流的说法为“三兔”代表三世佛。笔者认为要想解读这个缘由应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如下。
(1)三阳开泰
“三兔共耳”藻井图案原创洞窟应为隋代的某一洞窟,隋代虽然仅存三十余年,但在莫高窟建窟却有90多个。因此笔者推测“三兔共耳”与当时的历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三阳开泰”意思是冬去春来,有吉享之象,后来被当做祝福。而在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在古代又被当做吉祥的动物。苏培成先生认为,“羊”是人们为了讨个吉利,因此人们把“三阳开泰”又称“三羊开泰”,都是用来表达吉祥的祝福。大一统的隋王朝代替了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人们希望这一切冬去春来,从此以后国泰民安,国运享通。
但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礼法称之为“避讳”。隋代皇帝姓杨,“杨”和“羊”同音,有学者推测是为避讳把“羊”绘制成了“兔”。而没有绘制成其他动物,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兔跟羊在形态上较为相似,其次就是兔子在佛教中的形象代表正义和积极向上,因此分析“三兔共耳”藻井图案极可能源自“三阳开泰”。
(2)三世佛
敦煌石窟和佛教联系十分密切,其中许多壁画题材都与佛教有关。在本文中探讨的三兔藻井图案中的兔子在佛经中常被提到。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记载白兔舍身救人供养仙人的故事。由此可见,把兔子作为藻井的中心图案,是对兔子献身精神的赞颂,代表兔子的灵魂升天,并永远在天空巡行。为什么绘制三只兔子 根据余俊雄先生分析,原因可能是三兔代表佛祖的三世(在印度佛教中,有三世佛之说)。
(二)美学特征
在莫高窟众多的的藻井图案中,“三兔共耳”藻井图案除源流问题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外,它的艺术价值也非常具有研究意义。为此,很有必要从美学角度对“三兔共耳”藻井图案进行探讨。
“三兔共耳”藻井图案中最为令人关注的是它共用性的特征,也就是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三只兔子本应有六只耳朵,但画家却只画了三只耳朵,而观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每只兔子都好像有两只耳朵,非常巧妙地表现出了三只兔子奔跑时的神态与韵律。
“三兔共耳”藻井图案另一个吸引人之处,便是三只兔子在互相追逐奔跑,这样的造型具有很强的节奏与动感。图案中三兔的形态,兔子身体的胸部和脸部呈现微微上仰的姿态,因此看起来兔子奔跑时的神态具有极强烈的方向感;加上三只兔子连成一个圆环状,于是节奏感、方向感、连续感便油然而生,继而产生旋转奔跑的假象。如隋代第407窟三兔莲花飞天藻井中,莲花外围舞动的八身飞天造型与三只兔子奔跑的方向呈一致性,均为逆时针方向,因此兔子与飞天的同一方向的奔跑产生了有规律的节奏感,并且画面形成互相衬托的动态感。藻井的中心背景为墨绿色,象征着碧绿的池水,飞天的背景则为蓝色,象征天空,颜色的巧妙搭配更加烘托了动感的氛围;图案中的莲花均为八瓣,内层为单瓣、黄白色,外层则为双瓣,赭黑色,这样有规律的交替排列,色彩的变化,重叠的节奏,给予观者莲花正在逐渐开放的视觉假象。莲花与三兔、飞天的搭配,三者既是一种动静对比,同时其逐渐开放的形态,也从潜意识给观者增加了视觉的动感。方向感、节奏感、背景的映衬及动静的巧妙结合,使隋代407窟三兔蓮花飞天藻井充满了动感,给人以无限遐想,进而成为最具有代表的“三兔共耳”藻井图案之一。
简约化,它的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使其趋于简单,或者说是删繁就简或执简驭繁。敦煌壁画中的三兔共耳图案可以说最具有简约化特征,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三兔共耳图案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由于它的三根线是连在一起的,其相连性在视觉上产生的错觉,给人以无限遐想,由简单变得复杂;在视觉上既有一种往内聚集的向心力,一种统一感,同时也有一种向外宣泄的张力、一种扩张感。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在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画家在创作时要“胸有成竹”,要有一个整体的艺术构思,否则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完整结构的艺术作品。人们在看壁画时,首先对画面有一个“整体感受”。所谓整体感,就是指,画面各视觉要素之间能够形成恰当优美的联系,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如隋代第420窟三兔莲花飞天翼兽纹套斗藻井,为方井套叠结构,即在两个交错套叠的方形画面,也有三角形的画面,甚至如处于某种角度,还会有菱形画面的感觉;而中心圆内的三兔、内层方井三角形内的飞天和外层方井三角形内的翼兽均为动态状,三兔外围两个圆圈内的莲瓣和方井边框内的忍冬纹则为静态状,内容可谓丰富、复杂,色彩绚丽、多彩,但整个藻井给观赏者的视觉感觉却很简介、了然。整个画面,内外呼应,静中有动,打破了画面沉寂的状态,显得生气勃勃。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元素的统一是产生视觉美感的需要,追求简约化、注重整体性、体现秩序感是敦煌壁画的基本美学追求。 纵观自隋代至晚唐的16个三兔藻井图案,由于在井心中央旋绕奔跑的三兔造型、姿态相似,构图乍一看也都是三角形性,再加上这三只兔子的奇特构图给观者的感觉非常深刻,故觀者便多以为这些三兔藻井图案都差不多。中、晚唐时期的敦煌经变画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而三兔共耳这种构思甚为巧妙的图形,在敦煌莫高窟可能源于隋代第305、383、397、406、407、420窟中最早的一个洞窟,也可能源于其他更早的但窟顶已毁或被重绘的洞窟。初唐第205窟,中唐第144、200、237、358、468窟,晚唐第127、139、145、147窟中的三兔共耳图形则显然均为模仿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只有隋代某一个洞窟中的三兔共耳图形可能为原创作品,其他洞窟中的三兔共耳图形则均为仿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莫高窟的这16个三兔共耳图形是完全相同的,更不能说这16个三兔藻井图案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发现,在这16个三兔共耳图形中,其旋转方向为顺时针的有14个,逆时针的有两个。兔子形体的颜色有三种:白色、黑色或赭色、灰黑色。背景色彩也有三种:土黄色、绿色、赭黑或赭色。虽然这其中有些颜色是因变色所致,但至少说明兔子形体与其背景的颜色都分别有三种,而由此搭配组合的种类更多。可以说敦煌壁画中的这16个三兔藻井图案,没有完全相同者 ,均为所差异。而这些情况,显然是画工有意识所为,即在模仿前人作品的过程中,尽可能制造差异。
三、结论
笔者通过对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对比研究,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与其他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更是古代人们朴素的美好寄寓。古人认为北斗的斗柄三星即为玉衡之精,而玉衡又是兔子的象征,加之数字“三”在中国古代有无限之意,故藻井中出现了三兔形象。佛教中兔乃佛本生的化身,佛教强调因果轮回,所以循环往复的三兔藻井图便应运而生。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图案代表的依然是朴素的自然崇拜和佛教信仰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思想的图式化表现。
参考文献:
[1] 常沙娜.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关友惠.敦煌装饰图案[M].北京.阳光出版社,2012.
[3] 孙晓丽.敦煌莫高窟隋代藻井图案类型分析[J].装饰,2002.
[4] 谢晓燕.莫高窟407窟“莲花三兔藻井”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12).
[5] 欧阳琳.赴日敦煌壁画展览图版说明[J].敦煌研究(试刊),1983(07).
[6] 赵燕林.莫高窟三兔藻井图像来源考[J].艺术探索,2017(03).
作者简介:仉艺臻(1996—),女,山东寿光人,设计学硕士,研究方向: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