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eng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和步伐,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本文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现状,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优势,从教与学方式转变、评价方式创新等层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人人通
  在“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成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努力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和实践,即在“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抓住新技术发展的机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移动终端设备,结合教师的教育智慧,将技术载体、教师和学生、课堂活动三部分融合创新,形成个性化、智能化的道法学科高效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全体学生个性、智慧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创建道法学科“智慧课堂”,转变教与学方式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日常教学主要依靠多媒体教学平台,采用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容易形成个别学生表演或教师个人的独秀现象,虽能实现“顺风顺水”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师“理想”的教学目标,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精准地定位到每位学生,从而导致“因材施教”成为嗷头。“互联网 ”背景下,学习资源和任务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实现智能化的推送是智慧课堂的一大亮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分析系统的完善为智慧课堂中智能推送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我们道法学科智慧课堂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创新教与学的方式。
  (一)借助“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优化课前导学
  课前,教师通过“人人通”教师端将制作好的导学案、优质资源推送给学生,学生移动终端收到任务后自主预习,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预习任务。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人人通”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比如分享学习资料、给出学习建议、对疑难问题提问和解答等。线上和线下同步交流互动,实时反馈,更好的增强了预习效果。教学《辽阔的国土》一课,我借助“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在线学习、微课导学等,并将优质资源及链接通过“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的课前导学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时空”中获取所需素材,学生通过老师推送的资源及自己查阅资料来证明“祖国辽阔”,同时用个性化的形式如具体数据、诗歌表达、旅游经历等来说明,并且及时上传到“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这样学生将获取知识的途径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整合、创新的能力,又能促使学生突破认识局限、升华情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展示了信息技术运用下自主学习方式的新变化,营造了全新的融合、探究学习氛围,共同演绎了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的精彩道德与法治课堂。
  (二)借助“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创设课堂激趣情境
  “境”是为教学内容而创设的具体生动的情景,“情”是由这些情景所激发起来的学生的学习情绪。依据教学内容创设趣味生动性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在小学道法学科智慧课堂上,老师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随机选择学生展示个人的收集的材料,也可以从“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挑出学生课前反馈上来的有特色的、优秀的材料,并邀请学生进行展示。为学生创设多元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中。通过不同的学生展示,让全体学生取长补短,学会发散思维,同时随机抽取的形式也能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随时利用教学技术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平台上对小组或个人“标星”等,丰富奖惩的方式,讓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和热烈,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竞争心去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借助“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拓展课后互动
  “互联网 ”时代的小学道法智慧课堂的课后延伸作业,老师针对学生在预习以及课堂听课情况进行个性化推送,需要关注的是,小学道法学科并不仅仅是知识性的学习,在设置题目时要灵活选择一些培养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的题目,对于开放性题目,可以让学生使用移动电子设备结成学习伙伴,相互讨论,共享资源,通过互动协作学习来表达观点,解决困惑。
  二、构建道法学科“智慧课堂”,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在“互联网 ”时代,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依托“智慧课堂”,改变传统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智慧课堂的评价是在系统、科学、全面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教学做出判断的过程,能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让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更加清晰,评价更加立体化和具体化。因此,“靠数据说话”是智慧课堂教育评价的重要理念。
  小学道法课堂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大于知识的掌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仅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去培养,而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我们可以借助技术平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分析,形成客观的分析数据,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情况、自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时间、重难点学习次数、对本节课知识的评价和反馈、疑难问题等不同层面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高效、及时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接受度,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学生互评系统,拓宽评价主体,实现道德与法治课上和课下、线上和线下评价模式的结合。学生完成本课学习后,在线填写自我跟踪评价表,老师再通过一系列评价方法形成终结性评价报告,并发送给学生,使学生在这种开放性和动态性评中更清楚地认识自我。
  三、结语
  凭风借力催人进,扬帆奋进正当时,面对教育信息化不可遏止的浪潮,作为教学一线的道法课堂,将技术注入是一种必然的潮流与趋势。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道法智慧课堂具有资源智能化、互动灵活化、反馈数据化、教学个性化、评价多元化等特点,为小学道法教育提供了更优质的资源、更开放的环境、更贴近生活的学习空间,建构更加高效、智能的智慧化课堂。
  作者简介:
  周淑萍,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基于新版ISO 3183(FD IS)管线钢管国际标准,论述了对高强度管线钢管的技术要求及其背景。文章主要涉及管线钢管在高压运行环境下的行为、高强度管线钢管的典型力学性能和X80强
当代传媒技术的"授权"亟待大学生媒介教育的"赋能"。基于挚爱却不能信赖的新媒介消费,提高大学生对传媒讯息的辨别与判断能力是媒介教育的主要目标。批判性思维方法是当代媒介素
摘要:学困生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师教学中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完成对学困生的转化。这一环节同样也能够让学困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之路走得更加顺利一点。那么初中英语教师该如何去做呢?他们需要做到对症下药;他们需要做到建立帮扶小组;他们需要为学困生提供表现机会;他们还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评价。在一系列的操作中,学困生的转化就能够取得很大程度上的进步。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初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经过近一年的攻关,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深部地热资源动态评价方法与储层改造增产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本文介绍一种早产婴儿培养箱的设计理念、系统原理、控制电路工作机制、湿度发生与控制.该装置的主要优点:减少了预加温时间,升温时间小于 20分钟 /10℃,②采用分离式双温度
文章以296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医学生学医的目的、对医德知识的认知、对学校医德教育的认知及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然后分析了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