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适当引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等,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1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如在教室“10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在数字王国里住着10个数字宝宝,他们分别是0~9叫,他们一直和睦相处,可是有一天,9知道它是这些数字宝宝中最大的一个,于是开始骄傲起来了,它对0~8各个数字宝宝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根本不配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1走到0的身边,和0相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这样导入,学生的兴趣陡然上涨。一个个跃跃欲试,猜想数字宝宝想出什么样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探究问题的欲望。
2 故事设疑,促进探索。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乐于接受迫切需求的知识。在教学比较抽象的计算方法时,如果教师把各种方法直接讲解。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果在教学雄点处引入故事就不同了,它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如教十几减几时,我引入一个这样的数学故事:在猫王国里的一个星期天,花猫咪咪和白猫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花猫咪咪说:“瞧,我钓的鱼多!”白猫菲菲抢着说:“才不呢!是我的鱼多,”它们越争越厉害,谁也说服不了谁,花猫咪咪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龟游来游去的。白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地说。“小朋友们,用你们学的数学知识帮帮我吧!”小朋友们,你能帮它们吗?你能设计几种不同的算法吗?学生马上展开热烈的讨论,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小猫解决了问题。这样,把计算教学蕴含在有趣的童话故事里。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计算的欲望,另一方面在深入的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中。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 故事结尾,扩展空间。俗话说:“编筐窝篓,贵在收口。”同样,一节数学课的结尾也相当重要。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节课快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此时创设情境对调动学生注意力,使之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故事情景: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可是每个月的天数都不一样,有的31天,有的30天;而2月份有28天,又有29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古罗马说起。在古罗马,有一位统帅儒略·恺,撒,他主持制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因为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恺撒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就下令将2月减少1天,这样就能减少处死的人数了,2月就有29天。到闰年才30天。恺撤死后,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生在8月,他仿照恺撒的做法,把8月增加了1天,定为“奧古斯都月”,并把10月、12月也改为31天,将9月、11月改为30天。全年又多出了1天,他又从2月减少了1天,于是2月变成了28天,只有到闰年的时才29天。这样沿袭下来,就有7月前单月为大月,7月后双月为大月,而2月有的时候28天,有时候29天。
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而且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正是这样,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愉快的故事情境中。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责任编辑 孙恭伟
1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如在教室“10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在数字王国里住着10个数字宝宝,他们分别是0~9叫,他们一直和睦相处,可是有一天,9知道它是这些数字宝宝中最大的一个,于是开始骄傲起来了,它对0~8各个数字宝宝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根本不配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1走到0的身边,和0相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这样导入,学生的兴趣陡然上涨。一个个跃跃欲试,猜想数字宝宝想出什么样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探究问题的欲望。
2 故事设疑,促进探索。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乐于接受迫切需求的知识。在教学比较抽象的计算方法时,如果教师把各种方法直接讲解。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果在教学雄点处引入故事就不同了,它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如教十几减几时,我引入一个这样的数学故事:在猫王国里的一个星期天,花猫咪咪和白猫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花猫咪咪说:“瞧,我钓的鱼多!”白猫菲菲抢着说:“才不呢!是我的鱼多,”它们越争越厉害,谁也说服不了谁,花猫咪咪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龟游来游去的。白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地说。“小朋友们,用你们学的数学知识帮帮我吧!”小朋友们,你能帮它们吗?你能设计几种不同的算法吗?学生马上展开热烈的讨论,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小猫解决了问题。这样,把计算教学蕴含在有趣的童话故事里。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计算的欲望,另一方面在深入的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中。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 故事结尾,扩展空间。俗话说:“编筐窝篓,贵在收口。”同样,一节数学课的结尾也相当重要。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节课快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此时创设情境对调动学生注意力,使之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故事情景: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可是每个月的天数都不一样,有的31天,有的30天;而2月份有28天,又有29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古罗马说起。在古罗马,有一位统帅儒略·恺,撒,他主持制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因为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恺撒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就下令将2月减少1天,这样就能减少处死的人数了,2月就有29天。到闰年才30天。恺撤死后,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生在8月,他仿照恺撒的做法,把8月增加了1天,定为“奧古斯都月”,并把10月、12月也改为31天,将9月、11月改为30天。全年又多出了1天,他又从2月减少了1天,于是2月变成了28天,只有到闰年的时才29天。这样沿袭下来,就有7月前单月为大月,7月后双月为大月,而2月有的时候28天,有时候29天。
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而且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正是这样,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愉快的故事情境中。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责任编辑 孙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