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是农业的源头和“芯片”,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多年来,我县立足实际,紧紧抓住粮食产业这个核心竞争力,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保障民生的“奠基石”、乡村振兴的“定盘星”,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成功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优势农作物制种基地县、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小麦),是安徽省唯一享受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支持的基地县。
1 濉溪县种业发展现状
濉溪县地处安徽省北部,是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县域,拥有独特的气候和理想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良种选育,现有耕地220万亩,小麦制种面积45万亩,种子繁育及种子代加工企业18家,生产的良种除满足本地需求外,主要销往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省份,年销量2.49亿斤,年销售额4.98亿元。
濉溪县小麦育种综合实力全省第一,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西北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在濉溪建立育种基地,现有育种单位10家。濉1309、濉1216、濉1615等3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柳麦618、柳麦716、大地2018、永民1718等4个小麦品种通过安徽省审定。当前进入国家级区试的小麦品种3个;进入国家级生产试验的小麦品种2个;进入安徽省区试的小麦品种6个,进入安徽省生产试验的小麦品种2个;进入联合体区试的小麦品种6个,进入联合体生产试验的小麦品种3个,以上品种将按程序进入省审、国审。
2 实践与经验
2.1规划种业发展
切合濉溪县实际,制定濉溪县种业发展规划,在现有45万亩良繁面积基础上,到2022年推广至50万亩,2025年达到60万亩,全方位推动濉溪种业高质量发展。
2.2打造良种品牌
近年来,通过项目支持、资金扶持、科技带动,规划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小麦良种繁育区(良种带)和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区,共繁育推广高产优质小麦品种7个,玉米、大豆品种14个,示范推广济麦44等优质小麦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组建了种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了永民种业、柳丰种业等12家育繁种企业,已审定7个小麦新品种,参加区试或生产试验的品种22个,“大地”、“柳子湖”、“永民”等品牌畅销省内外,“濉溪良种”享誉黄淮海地区。
2.3搞好种业服务
2.3.1做好监测服务,提供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准确数据。2.3.2做好检疫服务,加强种子田间检验检疫,确保种子质量。2.3.3做好科技服务,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每年开展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示范推广。2.3.4做好培训服务,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班40多期,直接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2.3.5做好飞防服务,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期,开展全域飞防。
3 存在问题
3.1品种多乱杂,竞争力不强。全县推广小麦品种一百多个,主导品种优势不突出;3.2耕地质量仍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3.3社会化服务体系亟须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少、规模较小,作用发挥不明显;3.4扶持良种研发政策不够完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育种研发能力不强;3.5缺乏种业信贷保险支持。
4 探索与建议
4.1强化组织领导,打造育种平台。成立濉溪县种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为种业发展提供强大组织保障。由省里牵头在濉溪成立省级小麦研究中心,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向濉溪流动。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安徽现代种业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商业化育种平台。
4.2出臺引才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研究制定优秀人才引进、科研成果研发和奖励政策政策,吸引更多高端领军人才从事研发工作,提升种子研发能力,激发种子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力。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支持种业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建立种业发展基金,降低贷款门槛,提供贷款贴息,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提高种业发展抗风险能力。
4.3依托示范基地,促进产业融合。以五铺农场为中心,成立专门机构,打造标准化小麦良种试验示范基地。种子企业示范品种集中展示,筛选出主推品种。加强政府与种子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联系,使种子企业与面粉企业、食品企业有效对接,同时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5提升耕地质量,推广绿色种植。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发挥耕地质量监测点和测土配方施肥与墒情监测点作用,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集成示范一批粮食生产全过程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打造生产机械化、投入精准化、管理智能化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集成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模式,实现栽培标准化、生产绿色化。
4.6健全服务体系,护航种业发展。支持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农资、农技、农业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为粮食生产经营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
到2025年,全县新增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0家,年服务能力万亩(次)以上的服务组织总数达到33家,耕种管收综合服务能力达到60%以上。
4.7建立种质资源库,加大保护力度。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芯片中的“硅片”,谁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谁就占据育种乃至整个种业发展的先机。“灰驴”、“淮北麻鸡”是我县特有优质种质资源基因,近年来,财政资金、省级项目资金给予一些支持得到一定保护,尚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库、健全资源登记保护和交流共享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能力不足和转化利用率低的问题。
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1年6月30日
1 濉溪县种业发展现状
濉溪县地处安徽省北部,是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县域,拥有独特的气候和理想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良种选育,现有耕地220万亩,小麦制种面积45万亩,种子繁育及种子代加工企业18家,生产的良种除满足本地需求外,主要销往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省份,年销量2.49亿斤,年销售额4.98亿元。
濉溪县小麦育种综合实力全省第一,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西北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在濉溪建立育种基地,现有育种单位10家。濉1309、濉1216、濉1615等3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柳麦618、柳麦716、大地2018、永民1718等4个小麦品种通过安徽省审定。当前进入国家级区试的小麦品种3个;进入国家级生产试验的小麦品种2个;进入安徽省区试的小麦品种6个,进入安徽省生产试验的小麦品种2个;进入联合体区试的小麦品种6个,进入联合体生产试验的小麦品种3个,以上品种将按程序进入省审、国审。
2 实践与经验
2.1规划种业发展
切合濉溪县实际,制定濉溪县种业发展规划,在现有45万亩良繁面积基础上,到2022年推广至50万亩,2025年达到60万亩,全方位推动濉溪种业高质量发展。
2.2打造良种品牌
近年来,通过项目支持、资金扶持、科技带动,规划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小麦良种繁育区(良种带)和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区,共繁育推广高产优质小麦品种7个,玉米、大豆品种14个,示范推广济麦44等优质小麦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组建了种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了永民种业、柳丰种业等12家育繁种企业,已审定7个小麦新品种,参加区试或生产试验的品种22个,“大地”、“柳子湖”、“永民”等品牌畅销省内外,“濉溪良种”享誉黄淮海地区。
2.3搞好种业服务
2.3.1做好监测服务,提供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准确数据。2.3.2做好检疫服务,加强种子田间检验检疫,确保种子质量。2.3.3做好科技服务,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每年开展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示范推广。2.3.4做好培训服务,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班40多期,直接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2.3.5做好飞防服务,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期,开展全域飞防。
3 存在问题
3.1品种多乱杂,竞争力不强。全县推广小麦品种一百多个,主导品种优势不突出;3.2耕地质量仍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3.3社会化服务体系亟须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少、规模较小,作用发挥不明显;3.4扶持良种研发政策不够完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育种研发能力不强;3.5缺乏种业信贷保险支持。
4 探索与建议
4.1强化组织领导,打造育种平台。成立濉溪县种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为种业发展提供强大组织保障。由省里牵头在濉溪成立省级小麦研究中心,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向濉溪流动。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安徽现代种业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商业化育种平台。
4.2出臺引才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研究制定优秀人才引进、科研成果研发和奖励政策政策,吸引更多高端领军人才从事研发工作,提升种子研发能力,激发种子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力。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支持种业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建立种业发展基金,降低贷款门槛,提供贷款贴息,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提高种业发展抗风险能力。
4.3依托示范基地,促进产业融合。以五铺农场为中心,成立专门机构,打造标准化小麦良种试验示范基地。种子企业示范品种集中展示,筛选出主推品种。加强政府与种子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联系,使种子企业与面粉企业、食品企业有效对接,同时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5提升耕地质量,推广绿色种植。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发挥耕地质量监测点和测土配方施肥与墒情监测点作用,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集成示范一批粮食生产全过程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打造生产机械化、投入精准化、管理智能化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集成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模式,实现栽培标准化、生产绿色化。
4.6健全服务体系,护航种业发展。支持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农资、农技、农业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为粮食生产经营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
到2025年,全县新增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0家,年服务能力万亩(次)以上的服务组织总数达到33家,耕种管收综合服务能力达到60%以上。
4.7建立种质资源库,加大保护力度。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芯片中的“硅片”,谁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谁就占据育种乃至整个种业发展的先机。“灰驴”、“淮北麻鸡”是我县特有优质种质资源基因,近年来,财政资金、省级项目资金给予一些支持得到一定保护,尚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库、健全资源登记保护和交流共享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能力不足和转化利用率低的问题。
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