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搜集到的各方面史料的梳理,分析了民国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建造过程和建成时间,推导得出总办事处大楼建成时间是“1935年12月~1936年12月”的结论,厘清了近代史上有关建筑史和民国史的一段史实,有助于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
关键词: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杨廷宝;建筑史;民国史
关于南京的民国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建成时间,现有出版物大都记为“建于1947年”。最近,有一位民国史爱好者向笔者反映,其购得一份1942年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门委员会”刊印的《博物馆陈列品说明书》(下文简称《说明书》)影印件。《说明书》表明,1942年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被汪伪政权用作博物馆,开放参观。该爱好者由此对总办事处大楼“建于1947年”之说产生疑惑。另外,近年的出版物中,有个别的称总办事处大楼“1935年12月落成”或“1936年12月建成”。在一些文献和互联网上,亦可见到1938~1946年所摄总办事处大楼的照片。如此一来,长期沿用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于1947年”之说就明显存疑了。
鉴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历史价值,很有必要搞清楚它的准确建成时间,这也有助于厘清若干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代。于是,笔者着手挖掘线索,试图从已有史料、互联网资料和专家帮助等方面,梳理总办事处大楼建造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总办事处大楼准确建成时间。
一、中央研究院钦天山(北极阁)建筑概况
1928年6月9日,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务会议在上海东亚酒楼召开,蔡元培主持宣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央研究院成立后,在国际上作为中国科学界的官方代表。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11条。规定:中央研究院直隶国民政府,为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主要职责为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中央研究院后来逐步设有地质、历史语言、社会科学等14个研究所。总办事处负责全院的行政管理事务,是历任总干事办公的场所。1928—1949年,先后有杨杏佛(经济学)、丁文江(地质学)、朱家骅(地质学)、任鸿隽(化学)、傅斯年(历史学)、叶企孙(物理学)、李书华(物理学)、萨本栋(物理学)担任总干事。
中央研究院成立后,它所属的研究所分布在北平、上海和南京等地。据《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四年度总报告》记载,1935年,为集中办公起见,中央研究院将在上海的心理研究所及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平部分陆续迁往南京,集中在钦天山(今北极阁)东麓各新建办公楼里办公。南京成贤街48号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原址作价出让给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另在钦天山东南麓建造总办事处和社会科学研究所新厦。
本文关注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其实是总办事处和社会科学研究所两个机构合用的大楼。根据史料,1928年5月,社会科学研究所在南京正式成立。1931年6月,中央研究院在钦天山南麓兴建社会科学研究所办公楼,于10月落成,社会科学研究所“小红楼”墙角还有蔡元培题字的奠基石碑。1934年7月,社会调查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仍称社会科学研究所,隶属于中央研究院。合并之初,所址分居北平和南京两地,各方颇感不便,乃将南京部分迁到北平,1935年11月又全部迁至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原办公楼已经拨归心理研究所。到1937年,在南京钦天山东南麓的中央研究院大院内,已建成地质研究所大楼、历史语言研究所大楼等建筑。
二、建筑学界对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造时间的记述
关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建成时间,大多数书籍记述的都是建于1947年。其中较早记述建于1947年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1983年由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的《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该书说社会科学研究所大楼(实际上是总办事处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大楼)“建于1947年”。这部杨廷宝健在时编辑的著作,内容多系杨廷宝自我回忆,或经杨廷宝认可,可信度很高,故1947年这一落成时间被后来的出版物普遍采用至今。
民國建筑史专家刘先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1992年出版,也据此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所大楼(实际上是总办事处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大楼)竣工时间是“1947年”。
三、其他文献对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造时间的说法
近年来,一些正式出版的书籍和图册也提到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建成时间,有的并非1947年。如《老明信片·南京旧影》说总办事处大楼“1935年12月落成”。《图说老南京》则提供了1938年拍摄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照片。
而笔者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借到的一本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史》的内部资料里,看到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竣工时间是“1936年12月”。这本内部资料虽然不是正式出版物,但据说这是目前中国科学院系统公认的一本有关中央研究院的史料汇编,具有比较可靠的史料价值。
最近,笔者通过中国台湾地质界同行找到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编纂的《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此书的“卷三 大事记”称“1935年12月,总办事处与社会科学研究所新所址落成”,又称“1936年4月,总办事处迁入鸡鸣寺路1号新厦”。这应该代表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说法。
四、中央研究院年度总报告的佐证
笔者在《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四年度总报告》中看到对总办事处大楼建设有两个稍为不同的佐证。“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四年度报告”说:“至本所永久所址近已决定于南京钦天山下本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迆南地带与本院总办事处合并建筑,现已兴工。预计来年(笔者注:1936年)春季落成。”“本院总办事处文书处二十四年度报告”说:总办事处及社会科学研究所“新厦工程则于廿五年(笔者注:1936年)四月开始,预定年底可以完成。”两份报告都说总办事处大楼预定1936年建成,只是具体时间上半年和年底略有不同。 因抗战原因,《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五年度总报告》内容合并在1938年刊印的《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中。该报告说:“近又新建社会科学研究所及总办事处新厦”。这里所说的显然指1937年下半年中央研究院西迁之前的事。
而1939年刊印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六年度至二十八年度总报告》称:“至民国二十六年(笔者注:1937年)本院房屋建筑计划大致完成……在南京钦天山东南麓,建有地质研究所大楼一座,小屋二座,历史语言研究所大楼一座,心理研究所大楼一座(此所址原属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三年四月间,该所将南京部分移往北平,嗣该所又与总办事处另合建新楼于南京,将该所址拨归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及总办事处大楼一座。”这说明至1937年,中央研究院建筑计划(包括总办事处大楼)已完成了。
五、汪伪政权史料关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证据
关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建成时间,尚有汪伪政权相关史料可供佐证。根据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年刊(民国三十年至三十三年)》记载: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門委员会”接收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址后,经过修缮改造和陈列布展,于1942年初对汪伪政权高层试开放,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接待参观。展览分为两大部分:一号馆为地质动物标本陈列室,内设16个展室;二号馆为美术品考古学标本陈列室,内设13个展室。据统计,1942—1944年,共接待观众7万多人次。
本文开头说到民国史爱好者提及的1942年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门委员会”刊印的《博物馆陈列品说明书》,笔者购得了它的影印件。该说明书中赫然印有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完全落成之后的全景照片和各层陈列室平面图,显示 1942年时这座大楼被汪伪政权用作博物馆,对社会开放参观。
六、结 论
根据上述多方面的史料,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在全面抗战时期即已存在。可以确认: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成时间应该在1935年底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具体时间应该在1935年12月至1936年12月之间。至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成时间为“1947年”的记述,显然是记忆错误或笔误,是不正确的。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刘先觉,等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叶兆言,等编著.老明信片·南京旧影[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4]沈旻,沈岚编著.图说老南京[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
[5]李扬编著.国立中央研究院史[D].北京: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1998.
[6]“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编纂委员会编.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 [M].2008.
[7]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四年度总报告[R].1935.
[8]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二次报告[R].1938.
[9]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六年度至二十八年度总报告[R].1939.
[10](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年刊(民国三十年至三十三年)[A].1942—1944.
[11](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门委员会.博物馆陈列品说明书[A].1942.
关键词: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杨廷宝;建筑史;民国史
关于南京的民国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建成时间,现有出版物大都记为“建于1947年”。最近,有一位民国史爱好者向笔者反映,其购得一份1942年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门委员会”刊印的《博物馆陈列品说明书》(下文简称《说明书》)影印件。《说明书》表明,1942年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被汪伪政权用作博物馆,开放参观。该爱好者由此对总办事处大楼“建于1947年”之说产生疑惑。另外,近年的出版物中,有个别的称总办事处大楼“1935年12月落成”或“1936年12月建成”。在一些文献和互联网上,亦可见到1938~1946年所摄总办事处大楼的照片。如此一来,长期沿用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于1947年”之说就明显存疑了。
鉴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历史价值,很有必要搞清楚它的准确建成时间,这也有助于厘清若干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代。于是,笔者着手挖掘线索,试图从已有史料、互联网资料和专家帮助等方面,梳理总办事处大楼建造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总办事处大楼准确建成时间。
一、中央研究院钦天山(北极阁)建筑概况
1928年6月9日,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务会议在上海东亚酒楼召开,蔡元培主持宣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央研究院成立后,在国际上作为中国科学界的官方代表。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11条。规定:中央研究院直隶国民政府,为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主要职责为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中央研究院后来逐步设有地质、历史语言、社会科学等14个研究所。总办事处负责全院的行政管理事务,是历任总干事办公的场所。1928—1949年,先后有杨杏佛(经济学)、丁文江(地质学)、朱家骅(地质学)、任鸿隽(化学)、傅斯年(历史学)、叶企孙(物理学)、李书华(物理学)、萨本栋(物理学)担任总干事。
中央研究院成立后,它所属的研究所分布在北平、上海和南京等地。据《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四年度总报告》记载,1935年,为集中办公起见,中央研究院将在上海的心理研究所及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平部分陆续迁往南京,集中在钦天山(今北极阁)东麓各新建办公楼里办公。南京成贤街48号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原址作价出让给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另在钦天山东南麓建造总办事处和社会科学研究所新厦。
本文关注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其实是总办事处和社会科学研究所两个机构合用的大楼。根据史料,1928年5月,社会科学研究所在南京正式成立。1931年6月,中央研究院在钦天山南麓兴建社会科学研究所办公楼,于10月落成,社会科学研究所“小红楼”墙角还有蔡元培题字的奠基石碑。1934年7月,社会调查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仍称社会科学研究所,隶属于中央研究院。合并之初,所址分居北平和南京两地,各方颇感不便,乃将南京部分迁到北平,1935年11月又全部迁至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原办公楼已经拨归心理研究所。到1937年,在南京钦天山东南麓的中央研究院大院内,已建成地质研究所大楼、历史语言研究所大楼等建筑。
二、建筑学界对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造时间的记述
关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建成时间,大多数书籍记述的都是建于1947年。其中较早记述建于1947年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1983年由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的《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该书说社会科学研究所大楼(实际上是总办事处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大楼)“建于1947年”。这部杨廷宝健在时编辑的著作,内容多系杨廷宝自我回忆,或经杨廷宝认可,可信度很高,故1947年这一落成时间被后来的出版物普遍采用至今。
民國建筑史专家刘先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1992年出版,也据此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所大楼(实际上是总办事处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大楼)竣工时间是“1947年”。
三、其他文献对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造时间的说法
近年来,一些正式出版的书籍和图册也提到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建成时间,有的并非1947年。如《老明信片·南京旧影》说总办事处大楼“1935年12月落成”。《图说老南京》则提供了1938年拍摄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照片。
而笔者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借到的一本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史》的内部资料里,看到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竣工时间是“1936年12月”。这本内部资料虽然不是正式出版物,但据说这是目前中国科学院系统公认的一本有关中央研究院的史料汇编,具有比较可靠的史料价值。
最近,笔者通过中国台湾地质界同行找到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编纂的《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此书的“卷三 大事记”称“1935年12月,总办事处与社会科学研究所新所址落成”,又称“1936年4月,总办事处迁入鸡鸣寺路1号新厦”。这应该代表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说法。
四、中央研究院年度总报告的佐证
笔者在《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四年度总报告》中看到对总办事处大楼建设有两个稍为不同的佐证。“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四年度报告”说:“至本所永久所址近已决定于南京钦天山下本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迆南地带与本院总办事处合并建筑,现已兴工。预计来年(笔者注:1936年)春季落成。”“本院总办事处文书处二十四年度报告”说:总办事处及社会科学研究所“新厦工程则于廿五年(笔者注:1936年)四月开始,预定年底可以完成。”两份报告都说总办事处大楼预定1936年建成,只是具体时间上半年和年底略有不同。 因抗战原因,《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五年度总报告》内容合并在1938年刊印的《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中。该报告说:“近又新建社会科学研究所及总办事处新厦”。这里所说的显然指1937年下半年中央研究院西迁之前的事。
而1939年刊印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六年度至二十八年度总报告》称:“至民国二十六年(笔者注:1937年)本院房屋建筑计划大致完成……在南京钦天山东南麓,建有地质研究所大楼一座,小屋二座,历史语言研究所大楼一座,心理研究所大楼一座(此所址原属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三年四月间,该所将南京部分移往北平,嗣该所又与总办事处另合建新楼于南京,将该所址拨归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及总办事处大楼一座。”这说明至1937年,中央研究院建筑计划(包括总办事处大楼)已完成了。
五、汪伪政权史料关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证据
关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的建成时间,尚有汪伪政权相关史料可供佐证。根据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年刊(民国三十年至三十三年)》记载: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門委员会”接收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址后,经过修缮改造和陈列布展,于1942年初对汪伪政权高层试开放,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接待参观。展览分为两大部分:一号馆为地质动物标本陈列室,内设16个展室;二号馆为美术品考古学标本陈列室,内设13个展室。据统计,1942—1944年,共接待观众7万多人次。
本文开头说到民国史爱好者提及的1942年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门委员会”刊印的《博物馆陈列品说明书》,笔者购得了它的影印件。该说明书中赫然印有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完全落成之后的全景照片和各层陈列室平面图,显示 1942年时这座大楼被汪伪政权用作博物馆,对社会开放参观。
六、结 论
根据上述多方面的史料,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在全面抗战时期即已存在。可以确认: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成时间应该在1935年底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具体时间应该在1935年12月至1936年12月之间。至于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建成时间为“1947年”的记述,显然是记忆错误或笔误,是不正确的。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刘先觉,等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叶兆言,等编著.老明信片·南京旧影[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4]沈旻,沈岚编著.图说老南京[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
[5]李扬编著.国立中央研究院史[D].北京: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1998.
[6]“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编纂委员会编.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 [M].2008.
[7]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四年度总报告[R].1935.
[8]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二次报告[R].1938.
[9]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六年度至二十八年度总报告[R].1939.
[10](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年刊(民国三十年至三十三年)[A].1942—1944.
[11](汪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门委员会.博物馆陈列品说明书[A].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