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依旧以“指导习作活动”为基本目标,在保留原始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吸收了汉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指导方案,对“写作活动”的设计、开展给予了更多重视。在习作教材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也能够及时开展写作训练。本文从小学语文习作教材的编排特点入手,探究如何配合习作教材规划习作教学新格局。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教学策略
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技能,习作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为提升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习作教材提出了以“活动”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模式,希望借助习作活动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习作技能学习、习作练习、习作反思等活动的开展提供后续保障。从整体教学效果上来看,统编习作教材确实在习作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了出色的教育优势。
一、发起习作练习,开发习作技能
以往的习作教学活动以写、说、记等要素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习作技能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并不会注重学生内在情感需求、习作天赋等重要素质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习作教学活动直接指向习作任务,学生得不到积累习作技能、表达个人灵感的机会,习作的假大空问题愈发明显。对于习作教学活动来说,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参与习作活动,将习作目标放在学生所能够接受的习作指导工作中,才能使習作教学与语文教学互相关联,使学生在细作的过程中展示自我、沉淀自我。
统编版习作教材将习作任务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希望在习作活动与学生意识之间构建教学框架。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尝试配合教材内容发起习作练习活动,以习作教材为核心学习习作技巧,以教材内容为铺垫掌握习作手法。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秋天的雨》的有关学习为例,课后题中直接给出了练笔材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在这一句子中,有关表达赋予了秋雨“染料”的特性,将叶子的黄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又借助叶子作出联想,赋予叶子“扇子”的功能,情感与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结合例句引导学生开展小练笔活动:结合秋天的特点,思考一下,秋天还将颜色分给了谁?如果是春天、夏天和冬天,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配合教材中的有关句式结构确定表达方向,然后引导学生开展习作练习,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模仿的对象。对于小学生来说,空洞的教学理论只能引导着习作活动向着“粗制滥造”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提供可用的素材,才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习作技能。
二、创造习作语境,提高习作质量
语境是习作指导环节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元素,在完成习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优先解决为什么写、如何去写、写给谁看的核心问题,将习作语境与习作指导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表现出习作的真实性特点。长久以来,内容失实、情感失真是小学语文习作活动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借助语境规划习作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例,本单元的教学课文以写景为核心,表现了自然景物、生态环境之中的文学之美。《观潮》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走月亮》回忆了作者和母亲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在有关作品中,人是欣赏环境的主体,也是表达情感的第一对象。教师可围绕“写景”这一话题创作语境,开发学生的写作技能:
1.你邀请朋友来你的家乡游玩,请你将家乡的特色建筑、风俗文化、景观风貌介绍给朋友
2.辽阔的祖国大地上风光无限,向大家介绍你最喜欢的景致。
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写作语境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写作环境之中,使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书面表达任务。感受习作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借助语境帮助学生把握习作目标,学生能够找到新的习作灵感。
三、发起习作活动,开展习作交流
习作教材强调“实践探究过程”的应用,认为习作是一个学生主动表达技能的过程,如果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习作动机,则后续习作活动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来说,习作能力和相关素养的发展需要在习作活动中逐渐形成[3]。在习作教材的引导下,教师必须把握“习作过程”的重要价值,利用活动训练并引导学生,使习作目标清晰的展现出来。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习作指导为例,在落实习作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解决如下问题: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如何描述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学生围绕习作内容、习作目标与习作方法构建了初步的习作框架。教师可在班级内发起世界文化遗产交流活动,结合我国经典的文化遗产与学生开展资料搜集、讨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经验。在尝试开展习作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围绕课内内容、课外知识构建对应的习作指导框架:首先,在教材中吸取灵感,帮助学生在既有的表达方法中掌握教材知识的基本内涵;其次,在课外材料中吸取灵感,搜集并应用有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散文、小说,,让习作过程清晰的体现出来。习作教材为学生创造了训练技能、确定目标的机会,教师应该结合习作教材为学生提供训练能力的环境,重视活动对于学生的引导,在习作教材下发起活动,掌握知识,构建科学的习作指导教学模式。
结语
统编版习作教材提出了系统性、全面花的习作指导方案,在对习作活动中的重点要素进行强调的同时,其从活动、活动、自主发挥等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习作方法,规划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新格局。应用习作素材,发起活动,确定话题,培养思维,学生笔下的文字将会放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何向梅. 被忽略的教材改革研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的思考[J]. 课程教学研究, 2017, 000(012):70-73.
[2]陈会玲. 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的写,评,改[J]. 文存阅刊, 2020, 000(001):126.
[3]李巧霞. 部编教材习作策略单元教什么与怎么教[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3):355.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安徽 肥东 230000)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教学策略
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技能,习作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为提升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习作教材提出了以“活动”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模式,希望借助习作活动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习作技能学习、习作练习、习作反思等活动的开展提供后续保障。从整体教学效果上来看,统编习作教材确实在习作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了出色的教育优势。
一、发起习作练习,开发习作技能
以往的习作教学活动以写、说、记等要素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习作技能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并不会注重学生内在情感需求、习作天赋等重要素质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习作教学活动直接指向习作任务,学生得不到积累习作技能、表达个人灵感的机会,习作的假大空问题愈发明显。对于习作教学活动来说,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参与习作活动,将习作目标放在学生所能够接受的习作指导工作中,才能使習作教学与语文教学互相关联,使学生在细作的过程中展示自我、沉淀自我。
统编版习作教材将习作任务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希望在习作活动与学生意识之间构建教学框架。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尝试配合教材内容发起习作练习活动,以习作教材为核心学习习作技巧,以教材内容为铺垫掌握习作手法。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秋天的雨》的有关学习为例,课后题中直接给出了练笔材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在这一句子中,有关表达赋予了秋雨“染料”的特性,将叶子的黄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又借助叶子作出联想,赋予叶子“扇子”的功能,情感与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结合例句引导学生开展小练笔活动:结合秋天的特点,思考一下,秋天还将颜色分给了谁?如果是春天、夏天和冬天,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配合教材中的有关句式结构确定表达方向,然后引导学生开展习作练习,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模仿的对象。对于小学生来说,空洞的教学理论只能引导着习作活动向着“粗制滥造”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提供可用的素材,才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习作技能。
二、创造习作语境,提高习作质量
语境是习作指导环节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元素,在完成习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优先解决为什么写、如何去写、写给谁看的核心问题,将习作语境与习作指导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表现出习作的真实性特点。长久以来,内容失实、情感失真是小学语文习作活动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借助语境规划习作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例,本单元的教学课文以写景为核心,表现了自然景物、生态环境之中的文学之美。《观潮》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走月亮》回忆了作者和母亲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在有关作品中,人是欣赏环境的主体,也是表达情感的第一对象。教师可围绕“写景”这一话题创作语境,开发学生的写作技能:
1.你邀请朋友来你的家乡游玩,请你将家乡的特色建筑、风俗文化、景观风貌介绍给朋友
2.辽阔的祖国大地上风光无限,向大家介绍你最喜欢的景致。
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写作语境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写作环境之中,使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书面表达任务。感受习作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借助语境帮助学生把握习作目标,学生能够找到新的习作灵感。
三、发起习作活动,开展习作交流
习作教材强调“实践探究过程”的应用,认为习作是一个学生主动表达技能的过程,如果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习作动机,则后续习作活动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来说,习作能力和相关素养的发展需要在习作活动中逐渐形成[3]。在习作教材的引导下,教师必须把握“习作过程”的重要价值,利用活动训练并引导学生,使习作目标清晰的展现出来。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习作指导为例,在落实习作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解决如下问题: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如何描述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学生围绕习作内容、习作目标与习作方法构建了初步的习作框架。教师可在班级内发起世界文化遗产交流活动,结合我国经典的文化遗产与学生开展资料搜集、讨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经验。在尝试开展习作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围绕课内内容、课外知识构建对应的习作指导框架:首先,在教材中吸取灵感,帮助学生在既有的表达方法中掌握教材知识的基本内涵;其次,在课外材料中吸取灵感,搜集并应用有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散文、小说,,让习作过程清晰的体现出来。习作教材为学生创造了训练技能、确定目标的机会,教师应该结合习作教材为学生提供训练能力的环境,重视活动对于学生的引导,在习作教材下发起活动,掌握知识,构建科学的习作指导教学模式。
结语
统编版习作教材提出了系统性、全面花的习作指导方案,在对习作活动中的重点要素进行强调的同时,其从活动、活动、自主发挥等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习作方法,规划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新格局。应用习作素材,发起活动,确定话题,培养思维,学生笔下的文字将会放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何向梅. 被忽略的教材改革研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的思考[J]. 课程教学研究, 2017, 000(012):70-73.
[2]陈会玲. 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的写,评,改[J]. 文存阅刊, 2020, 000(001):126.
[3]李巧霞. 部编教材习作策略单元教什么与怎么教[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3):355.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安徽 肥东 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