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山歌最具特色,特别是“双音”、假声、语言等。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音乐艺术工作者们根据畲族山歌的特点,对其加以总结并且运用到新民歌中去。文章针对畲族山歌的艺术特色以及运用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畲族山歌;双音;假声;语言
一、畲族山歌艺术特色之旋律
畲族山歌具有鲜明的旋律特点,它的旋律走势基本是五度或者六度的上行或下行大跳。首先,上行五度或六度的大跳,体现了畲民的阳刚与霸气;下行五度或六度的大跳,则体现了畲民的委婉与柔美。通过旋律来体现畲族山歌的的艺术特色,刚柔并济。其次是小七度大跳,以级进为主,旋律线条呈一定起伏度的波浪状,如顺文调。再次是五度内的下行级进,旋律线条呈小波浪状,如罗连调、闽皖调。
畲族音乐为单乐段结构,其乐段内部有平行式双句体、起承转合4个短句体及五句体。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词曲不同步的“先唱11个字(或9个字),后唱3个字(或5个字)”的重复尾部的平行式双句体和四句歌词用5个乐句唱的五句体。如《畲民和党最亲热》《畲水秋歌》等。由于畲民居住地域环境的差异,使得畲族山歌的调式变得丰富多彩。主要以角调式为主,其旋律的骨干音和乐句、乐段的落音基本以角音为主。同时,一些畲族新民歌的创作中,也加入了徵调式和宫调式的运用。
二、畲族山歌艺术特色之假声
假声是畲族山歌的重要特色之一,假声又被畲族人民称为“天籁之音”。畲家人认为,用假声演唱,声音“嫩”而好听,传得远,唱久了也不累。畲族山歌基本上都是用假声歌唱,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按唱法的不同,有平讲调、假声唱、放高音等三种变化。放高音,音区进一步提高,音域进一步扩展,感情奔放。由于唱法的不同,一般同一首歌可同时出现平讲调、“假声唱”和“放高音”这三种不同曲调。畲族民歌重在歌词,一首歌的曲谱音调、格式基本无变化,很少有乐器伴奏,我们听着都像一个调调。据了解,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大多数民歌作品储存于畲民头脑之中,通过口头代代相传。因为畲族本身没有文字,部分民歌以汉字畲语记录的手抄本流传民间。
由于畲族大多聚居于大山之间,山水环绕的丘陵地带,假声唱法的运用有利于声音的远传。其次,畲民常常寄托心愿于山歌里,轻轻、悄悄地唱,久而久之,他们就觉得假声比真声好听。因此也就形成独特的审美需求。 与传统声乐对比发现,畲族山歌中的“假声”声音有较明亮的光彩和一定的穿透力,既纤细又结实,吐字清晰靠前,声音位置也较高,头腔共鸣用得特别好,喉头也十分稳定。气息的支持点在小腹上部,畲族山歌中的假声唱法追求恬静、古朴,讲究畲语押韵。
三、畲族山歌艺术特色之语言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畲族也不例外。现代畲语是一种混合性的语言,具体来说,它是由古畲语成分、汉语客方言成分和畲族居住地汉语方言成分组成的。畲族与汉族的第一次大面积的接触是唐末至宋元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畲族先民与客家先民的“共处”,第二次则是此次大迁徙的途中和定居后畲族与新居住地汉族的“共处”。
第一次的畲、汉“共处”导致了畲语中融入了大量的汉语和方言成分,第二次畲、汉“共处”则导致了各地畲语中分别融入了各畲族居住地的汉语方言成分。此次畲族大迁徙中,闽东的闽侯(含福州郊区),连江、罗源、古田等地是“中转站”,很多畲族在“中转站”停留了较长一段时间(有的经几代人)后又迁往别处,浙南各地的大部分畲族就是从上述的“中转站”迁入的。这些畲族在“中转站”停留期间,在与当地的汉族接触时,他们所说的畲语逐渐融入了当地的汉语方言成分;在语法上,畲语喜用倒装句,例如:公猪(汉语)――猪公(畲语);母鸡(汉语)――鸡母(畲语)。 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与音乐的传承主要靠畲族歌言口传身授。畲族人自称“山哈”,赋予民歌以“歌言”的独特称谓,“山哈歌言”被畲家人视为传家之宝。闽东畲族歌言有“拦路对歌”“蚕里来客对歌”“做表姐对歌”“做亲家伯对歌”等一系列罕见的盘歌习俗及定期定点规模大、群众性广的歌节歌俗。畲族歌言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以手抄唱本和歌节歌俗传承为主。“歌言礼”“歌言史”“歌言才”“歌言情”“歌言俗”等特征,畲族唱的山歌都是用畲族方言唱的,使得歌曲更加连贯通顺,唱起来更加通俗。
四、將山歌特色进入教学音乐中
1先声夺人,创设课堂情境
在学生们走进音乐教室的同时,首先看到的是老师穿着畲族的凤凰装,代表着吉祥如意,教学课件呈现出精美的具有乡土气息的风景图片衬着悠扬的笛子曲,让学生们走进向乡土音乐的情境和畲族民族文化的氛围。
2巧妙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歌舞由我们文化馆收集畲族民间音乐曲调和舞蹈动作素材进行创作,欣赏畲族歌舞的录像,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以及较为熟悉的舞蹈演员呈现于学生的面前时,迅速引起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从而使学生形成对畲族音乐的“定向探究反射”对学习产生求知欲望,并且引导学生感受畲族舞蹈突出的“俏”字,体现畲族人物的美。
3引导学生自主创编
鼓励学生要敢于表现,把音乐课堂当成是克服弱点的锻炼舞台。畲族民族数量名目多,曲调种类少。文成调是五声微调式的,曲调简朴,单纯,高亢,健康,自由,具有抒情的山野风格。欣赏畲族歌手兰英兰的原始录音,使学生初步感受文成调的风格。接着试唱旋律,并分析歌曲的旋法,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每乐句均落主音微上,每一乐句包含一句歌词,词曲同步。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赞许的目光关注每位同学为文成调即兴填词并演唱。保留单曲和歌词的句式特点,在歌词的内容上体现畲族人民的勤劳善良或者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们凭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感而发,所谓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歌若唱好哎有人回,畲汉人民大团结哎,勤劳致富奔小康哎,这里山水更娇美哎”学生演唱自己填词的山歌,初尝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掀起小高潮。
参考文献:
[1]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雷楠,陈焕均凤凰山畲族文化[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3]石中坚,畲族与潮州文化研究[M]潮州:广东语言音像出版社,2006
【关键词】:畲族山歌;双音;假声;语言
一、畲族山歌艺术特色之旋律
畲族山歌具有鲜明的旋律特点,它的旋律走势基本是五度或者六度的上行或下行大跳。首先,上行五度或六度的大跳,体现了畲民的阳刚与霸气;下行五度或六度的大跳,则体现了畲民的委婉与柔美。通过旋律来体现畲族山歌的的艺术特色,刚柔并济。其次是小七度大跳,以级进为主,旋律线条呈一定起伏度的波浪状,如顺文调。再次是五度内的下行级进,旋律线条呈小波浪状,如罗连调、闽皖调。
畲族音乐为单乐段结构,其乐段内部有平行式双句体、起承转合4个短句体及五句体。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词曲不同步的“先唱11个字(或9个字),后唱3个字(或5个字)”的重复尾部的平行式双句体和四句歌词用5个乐句唱的五句体。如《畲民和党最亲热》《畲水秋歌》等。由于畲民居住地域环境的差异,使得畲族山歌的调式变得丰富多彩。主要以角调式为主,其旋律的骨干音和乐句、乐段的落音基本以角音为主。同时,一些畲族新民歌的创作中,也加入了徵调式和宫调式的运用。
二、畲族山歌艺术特色之假声
假声是畲族山歌的重要特色之一,假声又被畲族人民称为“天籁之音”。畲家人认为,用假声演唱,声音“嫩”而好听,传得远,唱久了也不累。畲族山歌基本上都是用假声歌唱,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按唱法的不同,有平讲调、假声唱、放高音等三种变化。放高音,音区进一步提高,音域进一步扩展,感情奔放。由于唱法的不同,一般同一首歌可同时出现平讲调、“假声唱”和“放高音”这三种不同曲调。畲族民歌重在歌词,一首歌的曲谱音调、格式基本无变化,很少有乐器伴奏,我们听着都像一个调调。据了解,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大多数民歌作品储存于畲民头脑之中,通过口头代代相传。因为畲族本身没有文字,部分民歌以汉字畲语记录的手抄本流传民间。
由于畲族大多聚居于大山之间,山水环绕的丘陵地带,假声唱法的运用有利于声音的远传。其次,畲民常常寄托心愿于山歌里,轻轻、悄悄地唱,久而久之,他们就觉得假声比真声好听。因此也就形成独特的审美需求。 与传统声乐对比发现,畲族山歌中的“假声”声音有较明亮的光彩和一定的穿透力,既纤细又结实,吐字清晰靠前,声音位置也较高,头腔共鸣用得特别好,喉头也十分稳定。气息的支持点在小腹上部,畲族山歌中的假声唱法追求恬静、古朴,讲究畲语押韵。
三、畲族山歌艺术特色之语言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畲族也不例外。现代畲语是一种混合性的语言,具体来说,它是由古畲语成分、汉语客方言成分和畲族居住地汉语方言成分组成的。畲族与汉族的第一次大面积的接触是唐末至宋元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畲族先民与客家先民的“共处”,第二次则是此次大迁徙的途中和定居后畲族与新居住地汉族的“共处”。
第一次的畲、汉“共处”导致了畲语中融入了大量的汉语和方言成分,第二次畲、汉“共处”则导致了各地畲语中分别融入了各畲族居住地的汉语方言成分。此次畲族大迁徙中,闽东的闽侯(含福州郊区),连江、罗源、古田等地是“中转站”,很多畲族在“中转站”停留了较长一段时间(有的经几代人)后又迁往别处,浙南各地的大部分畲族就是从上述的“中转站”迁入的。这些畲族在“中转站”停留期间,在与当地的汉族接触时,他们所说的畲语逐渐融入了当地的汉语方言成分;在语法上,畲语喜用倒装句,例如:公猪(汉语)――猪公(畲语);母鸡(汉语)――鸡母(畲语)。 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与音乐的传承主要靠畲族歌言口传身授。畲族人自称“山哈”,赋予民歌以“歌言”的独特称谓,“山哈歌言”被畲家人视为传家之宝。闽东畲族歌言有“拦路对歌”“蚕里来客对歌”“做表姐对歌”“做亲家伯对歌”等一系列罕见的盘歌习俗及定期定点规模大、群众性广的歌节歌俗。畲族歌言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以手抄唱本和歌节歌俗传承为主。“歌言礼”“歌言史”“歌言才”“歌言情”“歌言俗”等特征,畲族唱的山歌都是用畲族方言唱的,使得歌曲更加连贯通顺,唱起来更加通俗。
四、將山歌特色进入教学音乐中
1先声夺人,创设课堂情境
在学生们走进音乐教室的同时,首先看到的是老师穿着畲族的凤凰装,代表着吉祥如意,教学课件呈现出精美的具有乡土气息的风景图片衬着悠扬的笛子曲,让学生们走进向乡土音乐的情境和畲族民族文化的氛围。
2巧妙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歌舞由我们文化馆收集畲族民间音乐曲调和舞蹈动作素材进行创作,欣赏畲族歌舞的录像,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以及较为熟悉的舞蹈演员呈现于学生的面前时,迅速引起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从而使学生形成对畲族音乐的“定向探究反射”对学习产生求知欲望,并且引导学生感受畲族舞蹈突出的“俏”字,体现畲族人物的美。
3引导学生自主创编
鼓励学生要敢于表现,把音乐课堂当成是克服弱点的锻炼舞台。畲族民族数量名目多,曲调种类少。文成调是五声微调式的,曲调简朴,单纯,高亢,健康,自由,具有抒情的山野风格。欣赏畲族歌手兰英兰的原始录音,使学生初步感受文成调的风格。接着试唱旋律,并分析歌曲的旋法,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每乐句均落主音微上,每一乐句包含一句歌词,词曲同步。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赞许的目光关注每位同学为文成调即兴填词并演唱。保留单曲和歌词的句式特点,在歌词的内容上体现畲族人民的勤劳善良或者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们凭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感而发,所谓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歌若唱好哎有人回,畲汉人民大团结哎,勤劳致富奔小康哎,这里山水更娇美哎”学生演唱自己填词的山歌,初尝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掀起小高潮。
参考文献:
[1]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雷楠,陈焕均凤凰山畲族文化[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3]石中坚,畲族与潮州文化研究[M]潮州:广东语言音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