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单单要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关注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高中生不重视课外阅读,提不起阅读兴趣,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课外阅读指导,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和阅读能力与城镇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高中生所能够获得的阅读资源相对较少,经典阅读缺乏;另一方面是时间有限,学生与家长更加重视成绩和分数,几乎没有进行课外阅读。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农村高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难以提升。
其次,在阅读教学指导过程中并未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目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因为担心学生不能完全消化知识内容,选择“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整节课一般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单纯的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难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无法有效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在被动学习状态,对其阅读思维的培养缺少助益。
再次,部分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并未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一些教师为确保阅读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常常给学生统一标准的指导,没有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体验。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思维与探究欲望难以有效激发,长期下去还会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导致学生出现阅读中的惰性情绪,不能主动积极的思考。
最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指导策略不科学。很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都要求学生自己浏览一遍文本,随后为学生分析文本,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掌握仅仅停留于具体的句子词汇分析中,并未全面深入的理解文本主题内涵,这样的教学策略不具备科学性,学生只能够单纯的跟随教师的节奏学习,也不利于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语文課外阅读指导策略
1.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方式
首先是进行引导式阅读,这一阅读指导方法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期刊或名著等,要求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时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说出阅读材料的主题与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其次是进行情境式阅读,这一阅读指导方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将自己代入到文本的人物或情节中去阅读和感受,自己体会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在情境式阅读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引导,让学生能够直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含义,以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分析处理能力;最后是讲课式阅读,这一阅读指导方法的关键在于让师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主体互换,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以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给其他学生讲解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教师与其他学生进行点评,促进阅读质量的提升。
2.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预习
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前应当确保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正式阅读之前的准备一般即是阅读预习,依靠预习的方法来让学生基本掌握阅读材料的重难点和关键内容,促进学生正确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促进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阅读预习可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或者在课前留出几分钟完成,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默读、再读阅读材料,在默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标注,默读完成后尽量体会材料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对阅读材料有基本的理解,随后再读时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对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再针对关键为具体讲解,师生共同寻求答案。学生在阅读预习中提出问题、自主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转变传统阅读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以促进其阅读水平的提升。
3.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借助于教材中较为精彩的课文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如说《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节选自名著《红楼梦》,作者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后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及贾府中的大批人物。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同时找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主要手法,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使几个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声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曹雪芹运用神奇的艺术之笔,将众多人物描写得有条不紊,异彩纷呈。另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欣赏文中出现的各种人物形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人物不同的性格,同时借助于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以及电视主题曲《枉凝眉》,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氛围,体会这部古典名著的凄凉和悲怆之美,让学生结合影视作品和原文来分析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在有效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之后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找到这部名著自行阅读。
4.拓展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首先,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热门的课外阅读书籍,如在教学了《论语》之后,可推荐学生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虽然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基本了解论语的相关内容,但如果在课后深入阅读思考,其得到的感悟和课堂中的学习是完全不同的,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交流;其次,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会承担高考的压力,因此面临的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课外阅读,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应鼓励学生将好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尤其是高一高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教师也能够结合学生的阅读内容来设计课后作业,促进学生更高效有针对性地阅读。这样不但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其阅读水平。
5.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为保证课外阅读目标的最终实现,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说以手抄报的方式呈现阅读内容,组织进行和阅读知识竞赛,借助于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竞赛活动应当以小组或者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每次竞赛都规定一个阅读选修教材中的单元主题;而学生在自己写手抄报时能够对阅读材料的主题、内涵、人物、写作手法等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让学生在手抄报中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将自己的观点记录其中,也能够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能够借助于一些经典故事的精彩片段,要求学生进行精读、品读,细细评鉴感受其中的语言文字,随后教师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和探究,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让学生都能够具备自己对阅读的独创性见解。
一、高中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和阅读能力与城镇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高中生所能够获得的阅读资源相对较少,经典阅读缺乏;另一方面是时间有限,学生与家长更加重视成绩和分数,几乎没有进行课外阅读。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农村高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难以提升。
其次,在阅读教学指导过程中并未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目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因为担心学生不能完全消化知识内容,选择“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整节课一般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单纯的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难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无法有效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在被动学习状态,对其阅读思维的培养缺少助益。
再次,部分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并未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一些教师为确保阅读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常常给学生统一标准的指导,没有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体验。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思维与探究欲望难以有效激发,长期下去还会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导致学生出现阅读中的惰性情绪,不能主动积极的思考。
最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指导策略不科学。很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都要求学生自己浏览一遍文本,随后为学生分析文本,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掌握仅仅停留于具体的句子词汇分析中,并未全面深入的理解文本主题内涵,这样的教学策略不具备科学性,学生只能够单纯的跟随教师的节奏学习,也不利于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语文課外阅读指导策略
1.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方式
首先是进行引导式阅读,这一阅读指导方法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期刊或名著等,要求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时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说出阅读材料的主题与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其次是进行情境式阅读,这一阅读指导方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将自己代入到文本的人物或情节中去阅读和感受,自己体会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在情境式阅读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引导,让学生能够直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含义,以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分析处理能力;最后是讲课式阅读,这一阅读指导方法的关键在于让师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主体互换,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以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给其他学生讲解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教师与其他学生进行点评,促进阅读质量的提升。
2.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预习
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前应当确保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正式阅读之前的准备一般即是阅读预习,依靠预习的方法来让学生基本掌握阅读材料的重难点和关键内容,促进学生正确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促进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阅读预习可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或者在课前留出几分钟完成,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默读、再读阅读材料,在默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标注,默读完成后尽量体会材料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对阅读材料有基本的理解,随后再读时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对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再针对关键为具体讲解,师生共同寻求答案。学生在阅读预习中提出问题、自主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转变传统阅读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以促进其阅读水平的提升。
3.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借助于教材中较为精彩的课文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如说《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节选自名著《红楼梦》,作者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后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及贾府中的大批人物。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同时找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主要手法,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使几个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声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曹雪芹运用神奇的艺术之笔,将众多人物描写得有条不紊,异彩纷呈。另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欣赏文中出现的各种人物形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人物不同的性格,同时借助于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以及电视主题曲《枉凝眉》,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氛围,体会这部古典名著的凄凉和悲怆之美,让学生结合影视作品和原文来分析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在有效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之后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找到这部名著自行阅读。
4.拓展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首先,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热门的课外阅读书籍,如在教学了《论语》之后,可推荐学生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虽然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基本了解论语的相关内容,但如果在课后深入阅读思考,其得到的感悟和课堂中的学习是完全不同的,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交流;其次,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会承担高考的压力,因此面临的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课外阅读,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应鼓励学生将好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尤其是高一高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教师也能够结合学生的阅读内容来设计课后作业,促进学生更高效有针对性地阅读。这样不但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其阅读水平。
5.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为保证课外阅读目标的最终实现,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说以手抄报的方式呈现阅读内容,组织进行和阅读知识竞赛,借助于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竞赛活动应当以小组或者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每次竞赛都规定一个阅读选修教材中的单元主题;而学生在自己写手抄报时能够对阅读材料的主题、内涵、人物、写作手法等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让学生在手抄报中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将自己的观点记录其中,也能够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能够借助于一些经典故事的精彩片段,要求学生进行精读、品读,细细评鉴感受其中的语言文字,随后教师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和探究,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让学生都能够具备自己对阅读的独创性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