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理使用和开发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选择合理的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磨、使用、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小學数学课程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在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教材的使用不仅仅是从中教会小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且在熟练应用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了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在教学中围绕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创设生活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课堂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例如,我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在创境激趣这一环节中,以生活实例引入:小明家购新房,爸爸量出了客厅的面积有多大,如果用上面一个面是长方形的地板砖装修,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需要的块数?如果改用上面一个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地板砖装修,又如何计算需要的块数?通过问题的提出揭示课题。问题提出来,同时也设计问题的解决实例,在例1的设计中,适当修改,把例1改为计算平行四边形地板砖的面积,并提出问题,如果量出小明家客厅的面积是34平方米,用这样的地板砖装修,需要多少块?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动的情境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引领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
波利亚曾说过,学生获得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引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使其在探究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联想、推测、探索,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决思路,引导学生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
例如在《圆锥的体积》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知。首先让学生通过课件回顾圆柱和圆锥分别由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形成立体图形。出示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高相等, 长方形的短边和直角三角形的底相等,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接着分别以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高为轴旋转得到了一个圆柱和圆锥,请观察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后说出两者是等底等高。教师接着设疑:请你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呢? 由于前面的比较面积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是1/2的关系,也有的学生通过空间的想象猜想是1/3的关系,到底是1/2的关系还是1/3的关系,让学生利用手中给的材料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样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教材中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知识之后,在教学中,教师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让他们体会到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带来的快乐,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从而使他们学会学习,达到自我学习和自主创新。使学生更好的从悟中学,从学中悟。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教材,深挖教材并不断大胆创新使用教材,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反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日积月累,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厚积而薄发,真正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鑫鑫.小学数学渗透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文理导航旬刊.2014 12页
[2] 王璐璐.小学数学渗透思想方法教学的探讨.中国教育校外旬刊.2013 24页
关键词:研磨、使用、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小學数学课程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在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教材的使用不仅仅是从中教会小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且在熟练应用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了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在教学中围绕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创设生活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课堂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例如,我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在创境激趣这一环节中,以生活实例引入:小明家购新房,爸爸量出了客厅的面积有多大,如果用上面一个面是长方形的地板砖装修,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需要的块数?如果改用上面一个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地板砖装修,又如何计算需要的块数?通过问题的提出揭示课题。问题提出来,同时也设计问题的解决实例,在例1的设计中,适当修改,把例1改为计算平行四边形地板砖的面积,并提出问题,如果量出小明家客厅的面积是34平方米,用这样的地板砖装修,需要多少块?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动的情境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引领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
波利亚曾说过,学生获得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引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使其在探究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联想、推测、探索,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决思路,引导学生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
例如在《圆锥的体积》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知。首先让学生通过课件回顾圆柱和圆锥分别由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形成立体图形。出示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高相等, 长方形的短边和直角三角形的底相等,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接着分别以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高为轴旋转得到了一个圆柱和圆锥,请观察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后说出两者是等底等高。教师接着设疑:请你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呢? 由于前面的比较面积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是1/2的关系,也有的学生通过空间的想象猜想是1/3的关系,到底是1/2的关系还是1/3的关系,让学生利用手中给的材料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样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教材中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知识之后,在教学中,教师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让他们体会到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带来的快乐,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从而使他们学会学习,达到自我学习和自主创新。使学生更好的从悟中学,从学中悟。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教材,深挖教材并不断大胆创新使用教材,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反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日积月累,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厚积而薄发,真正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鑫鑫.小学数学渗透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文理导航旬刊.2014 12页
[2] 王璐璐.小学数学渗透思想方法教学的探讨.中国教育校外旬刊.2013 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