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给学生思维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授人给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科学的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便大大增强,他们可以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武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交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现实的目标和具体途径。
1.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注意积累思维的素材,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思维的、要发展形象思维就必须具有丰富表象的积累。首先重视直观演示,小孩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无论什么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诱发其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用图片、模型或电教手段组织教学,把抽象知识形象化。
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形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操作,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作了准备。
2.在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与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抽象概念为形式,遵循一定逻辑规律进行的活动。如教学7加几时,可设计糖果图片。多媒体展示教师提问,包里外各有几颗糖,合起来各有几颗糖?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待学生欲言而不能时,教师边演示边提问:“7颗加几颗是10颗”?这3颗是从哪里得来的?把4颗分为3颗和1颗,然后把分出的3颗移到包里与7颗合在一起是10颗,10颗加包外的1颗是几颗。然后,引导学生在脑海里想象演示过程,建立表象并说出算理。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助于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7颗糖加4颗糖”其加法运算与具体事物“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7个杯子加4个杯子”这些同类实例的积累,学生便能脱离“糖”、“杯子”等具体对象,有了“7+4”这些抽象思维的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升高,知识面的扩大,他们思维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时他们就逐步离开具体事物而进行抽象的思考 。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感悟。“感悟”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只有用心感悟才能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做到融会贯通。如教学加法结合律时,不宜简单举一个例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如:(2+3)+5=2+(3+5)(54+35)+21=54+(35+21)(38+40)+54=38+(40+54)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试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时,再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式子,自己编出几道算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人人从动手编题中体验到了加法中各个数之间的关系,感悟出加法结合律。教师应当提供机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悟”透数学知识 。
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内容,鼓励应用题一题多解;在计算中,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等。同时应适当设计开放性练习题,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
总之,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收稿日期:2008-04-12
1.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注意积累思维的素材,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思维的、要发展形象思维就必须具有丰富表象的积累。首先重视直观演示,小孩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无论什么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诱发其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用图片、模型或电教手段组织教学,把抽象知识形象化。
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形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操作,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作了准备。
2.在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与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抽象概念为形式,遵循一定逻辑规律进行的活动。如教学7加几时,可设计糖果图片。多媒体展示教师提问,包里外各有几颗糖,合起来各有几颗糖?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待学生欲言而不能时,教师边演示边提问:“7颗加几颗是10颗”?这3颗是从哪里得来的?把4颗分为3颗和1颗,然后把分出的3颗移到包里与7颗合在一起是10颗,10颗加包外的1颗是几颗。然后,引导学生在脑海里想象演示过程,建立表象并说出算理。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助于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7颗糖加4颗糖”其加法运算与具体事物“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7个杯子加4个杯子”这些同类实例的积累,学生便能脱离“糖”、“杯子”等具体对象,有了“7+4”这些抽象思维的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升高,知识面的扩大,他们思维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时他们就逐步离开具体事物而进行抽象的思考 。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感悟。“感悟”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只有用心感悟才能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做到融会贯通。如教学加法结合律时,不宜简单举一个例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如:(2+3)+5=2+(3+5)(54+35)+21=54+(35+21)(38+40)+54=38+(40+54)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试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时,再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式子,自己编出几道算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人人从动手编题中体验到了加法中各个数之间的关系,感悟出加法结合律。教师应当提供机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悟”透数学知识 。
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内容,鼓励应用题一题多解;在计算中,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等。同时应适当设计开放性练习题,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
总之,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收稿日期:200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