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记忆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amu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青点
  1975年8月,我下放插队到江苏省沛县魏庙公社毛寨大队第七生产队。
  这个时间已经是毛泽东给福建知青家长李庆霖回信之后,那封回信的内容,当过知青的人恐怕今天还都会记得:
  李庆霖同志:寄去三百元钱,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毛泽东
  
  这封信成了一个分界,此后下放的知青也被称为新三届。老三届苦不堪言的生活,引出了李庆霖给毛主席的信,又引出了毛主席的回信,新三届因此受益。此后,上山下乡运动虽仍在继续,但全国的知青工作有了重大调整,各地加强了对知青工作的领导。每个城市以系统为单位,把该下放的职工子女集中到一起,单位派出带队干部,和知青一起到农村去。生活有困难,由单位设法解决。下放地点则统一安排,凡有接收知青任务的乡村一律建知青点,知青不再散居村中。
  我父亲的工作单位属徐州文化局,文化局的知青点设在江苏省睢宁县高集公社。当时局里的子弟应该下放的有四人,但因各种情况,最后只有我一个人愿意走。这下局里反而不放心了,说只一个孩子,到那里怎么办。就去找在同一个楼里办公的卫生局协调,把我放到他们的知青点里;将来牵涉到我的各种问题,仍由文化局解决。就这样,我到了毛寨大队卫生局的知青点,这个点同时也是徐州交通局的知青点。巧合的是,我奶奶当年就是这个村的闺女。父亲知道后说:“这样也好,回我姥姥家了。”
  毛寨大队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姜口村在北面,包括第一、第二生产队。毛寨村在南面,包括第三到第七生产队。两村相隔约二百米,知青点就建在两村之间。我是第一个进村的知青,去时知青点已经建好,青砖灰瓦组成一个长方形大院。与周围的破旧农居相比,显得整齐精神。大院中间用一道墙隔开,西面是知青点,东面是大队部、农机房和代销点。半年后,又来了十多人,总共17个徐州知青在一起度过了两三年的时光。
  我们知青被分配到各个生产队参加劳动,吃住则在一起。每月轮流有一人留在知青点做饭,负责一日三餐。粮食先由接收知青的各生产队按人头提供,年终从知青的分配中扣除。蔬菜大家拼钱买,我们还在知青大院中间开辟了一片菜园。肉则基本想都别想,我们没听过韶乐,却也常常三月不知肉味。母亲有一年趁我当炊事员时来村里看我。选这个时间,是因为这一个月我不需要去队里干活,母子俩可以天天在一起。来前母亲写信问我需要带什么,我说猪肉。于是她带了八斤猪肉,被我一锅全都给烩了,那天知青点像过节一样,满院肉香。
  1978年初我考上大学,又是第一个离开村子的知青。1996年,我因村里一位老辈人的丧事又回去过一次,知青点的房子仍在,但和姜口、毛寨两村农民建起的许多小楼相比,已显得陈旧寒酸了。我没有近前,只在远处久久地看着,为我最好的年华曾在那一排灰暗的房屋上方随风飘逝而百感交集。
  
  磨坊
  
  磨坊这个名称比较书面化了,农村就叫它打面房。过去把粮食磨成面,是在碾盘上完成的。弄一头驴拉着石磨围着碾盘转,怕它转晕了还得蒙上眼睛。没有牲口时也用人力,就像电影《甲方乙方》里傅彪饰演的角色花钱买气受,其中有场戏就是转碾盘,旁边还有个狗腿子用鞭子抽,拿他当驴使。
  我是村里最早到的知青,大队领导说:现在就你一人,先去打面房干着吧,等知青到齐了,再把你们分配到各生产队去。就这样,我在磨坊干了半年。
  拖拉机、磨坊和大牲畜当时代表着一个大队的实力,我们村在这几个方面远近闻名。周边小一些的村子没有磨坊,村民就会到我们村来磨面。磨坊磨面使用磨面机,上面一个漏斗,粮食倒在里面,下有小口,机器开动后粮食由小口漏下。机器里有个金属圆筒,布满细密的小孔,通电后高速运转,通过转速和压力将粮食从小口挤出,就成了面粉。同时产生的强大风力把面粉从出口吹出去,出口处绑上一个五六米长的布口袋。漏斗里粮食下完后,拍打口袋把面粉集中到口袋最后部,解开扎口的绳子就把面粉倒出来了。我们村的磨坊里共有四台磨面机、一台磨草机。四台机子两个人就能看过来,最紧张的时候我一个人看过四台机子。
  村民来打面,有小麦、玉米、高梁、地瓜干等,地瓜干要掰成很碎的小块,不然漏斗下不去。漏斗的出粮口要调得合适,调小了出粮慢,打出的面粉细腻均匀,但人多时等的时间就太长,排在后面的人有意见。调大了机器会承受不了,发出异响,甚至会把金属圆筒打烂,粮食从这里出去,就成了粗颗粒,村民也不乐意。麦子打成面后,如果用极细的筛子过,可以筛出15%的麸皮,筛过的面就叫八五面。农民那会儿都不吃八五面,让十斤麦子变成八斤半面,那一斤半麸子只能当饲料,农民可不干这样的事。他们会把麸皮留在面里,现在看,这样吃倒是更利于健康。
  有一天磨坊进来一个人,装束和农民没两样,瘦骨嶙峋,肤色黝黑,又戴副深度眼镜,模样看上去有些怪。他来后就冲我招手,出门一聊,方知是邻村的老三届知青,下来七八年了。这里需要说明一下,1966至1968这三年,全国的初高中毕业生统统下放农村,他们被称为老三届,在农村吃苦最多。我还记得那位老知青名叫潘慈磊。老潘挎个篮子,里面装的是掰得极碎的地瓜干,还掺了些黄豆。只看老潘那样子和口粮,就能知道他过的是啥日子。我问他:你就吃这地瓜面?他说里面不是有黄豆吗。反过来他还安慰我,说你们新知青集体生活,还有人管,不会像我们那样苦了。老潘后来调回徐州,做到一家粮店的经理,我还去看过他。粮店那会儿还是公家经营,后来都没有了,老潘也就不知到哪儿去了。
  半年之后,十多个知青来到村里,我也就和大家一起,下到各生产队里去劳动了。
  
  河工
  
  小麦种下地后,村庄就闲了下来。
  现在的农村,闲着就闲着了,做个小生意,出去玩玩,待在家里睡懒觉,都成。可那会儿闲不着,农闲时节一到,社员就该上河工了。
  上河工的意思就是去挖河。
  听大队干部说,河工是当时主管农业的副总理陈永贵的主意。大寨深受干旱之苦,于是他把在虎头山上得来的经验体会广泛地运用于中国各地的农村,而不管那里的实际情况与虎头山是否不同。
  我猜他的本意一定是好的,——多挖河,像江南一样形成水网,旱涝保收。但河流是需要水源的,水源在哪里?说是抽微山湖的水,而现在证明微山湖早已自顾不暇,多数地方湖底见天,还需要从南方引水给它补充。且不说那时还有与山东的矛盾,为了水源和湖产的争夺,闹出人命的事情都有。
  从实际结果来看,当时我们那里要求每隔二百米就挖一条河,这占去了大量农田。三四年后,沙质河堤泥土淤积,需要再去清淤,又投入了大量劳力,农民对此抱怨不少。
  我那时是一个小知青,当然想不到这些,只觉得挖河虽苦,却也有些乐趣。河工期间,每天记20个工分,比平时多一倍,再补助一斤粮食,这是非常实在的利益,所以村民倒是都盼着上河工。那年的河工工地离我们村十多里路,到了之后,以生产队为单位,在工地各搭三个窝棚,一个做饭,另外两个是男女社员睡觉的地方。
  那次河工我记得整整干了40天,劳动内容倒是极简单,就是挖土。从一条中线开始挖,把土用平车拉走堆到两边。等挖到一定深度后,出现斜坡,这时平车靠人力已经拉不动了,就在高处搭起木架,用来固定手扶拖拉机。平车上拴上长绳,这时只要一个人掌着车把,利用手扶拖拉机上的转轴牵引长绳,就把一车土拽上来了。
  河工的地段事先是分配好的,全公社每个大队都分摊任务,一个大队近百米的长度,再均摊到各个小队,要求挖出底宽6米,顶宽30米,深5米的河道。等到河工结束,所有大队挖的河道自然连成一线。想到几十天前这里还是一片平地,如今几千米长的河道出现在眼前,想象着它有水时的样子,心里也真有一点成就感。
  每年河工,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早上6点就出工,天都还黑着,8点多才回来吃早饭。早饭永远不变样,棉籽油炒的萝卜条、带麸子的麦面馒头,还有面糊汤。我那会儿正是能吃的时候,第一天早饭就吃了五个馒头,那馒头一个就有三两。当然我不可能老是吃那么多,随着对河工强体力劳动的适应,后来的早饭两三个馒头也就够了。河工期间偶尔菜里能见点肉星儿,只是在河工结束的最后一顿午饭时,生产队宰了一只羊,炖了一大锅羊肉白菜粉条,吃得我们全体嘴歪眼斜,然后收拾铺盖回村。
  
  麦季
  
  1977年的麦收时节,我被队长留在麦场上摊晒麦子。我说,队长你让我去割麦子吧,我得找些艰苦的劳动磨炼自己。队长说你拉倒吧,就你那细皮嫩肉的,累不死你!队长就这样照顾了我,给了我一份轻活儿。我的任务,是把从地里运回的麦子摊在麦场上,要摊到一米高,中间要不停地用木叉翻晒。等晒到麦秸发脆时,大队的轮式拖拉机拉上三个碌碡,转着圈突突,麦粒便从麦穗上脱离。把麦秸用木叉推到一边,下面的麦粒在地上铺了一层,连扫带推集中到一起后,有技术的村民就过来,看准风向开始扬场,最后再把干干净净的麦子运进仓库。
  想要了解农民是如何的辛苦,到麦季来体验一下就知道了。唐朝人民就知道麦收季节是个能把人累趴下的季节,写诗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其实,白诗人光说不练,还只是站在一旁看看而已,要不怎么叫《观刈麦》?
  在那几天里,我从清晨5点到麦场,晚上8点多回到知青点。近16个小时中间,只有各半小时的早饭、午饭时间。到了第四天回来吃午饭时,人走路都晃,我觉得必须要睡个午觉了,结果一躺下再睁眼时就到了夜里9点。
  其实这些都还能忍受,要命的是麦穗上有一种叫麦丹的粉尘,经过阳光暴晒,再被碌碡木叉一搅,便四处飘浮。我在农村还没练到皮糙肉厚的程度,麦丹粘在汗浸的皮肤上,立马过敏长疙瘩。这疙瘩和蚊子咬的不同,数日不消,奇痒无比。而且都长在腰的后面,正是束皮带的部位,一紧一松,越发痒得受不了。一位村民看我痒不欲生的样子,说他有办法,中午到知青点来给我洗酒火。我问什么叫洗酒火,他说你别问,买一瓶白酒等着。
  中午这位村民来了,让我趴在床上,衣服掀上去,裤子褪下来,露出半截屁股。村民把白酒倒进一个大碗里,点着儿一张纸片扔进去,碗里立刻腾起蓝色火苗。村民喝一声:“忍住!”把手飞快地伸进碗里,又飞快地抽出来,手上带着燃烧着的酒,不停地在我的腰上长疙瘩的地方来回摩挲。他的动作很快,慢了火会烧疼他的手,我的腰也受不了。就这样手不停地在碗里进出,直到碗里的火逐渐灭掉,一碗酒变成了半碗水。
  农民的土方子真是不得了,洗酒火时腰被火烧得有些痛,但止痒的效果非常明显,洗过之后那种舒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当天晚上我把那位村民请来,一盘狗肉一盘藕,大碗喝酒。我问他你这一套是哪来的?他说跟老辈人学的。我说明年麦季我要是还过敏,你还来给我洗。他说只要有酒喝,随叫随到。
  可第二年没等到麦季我就走了,上大学去了。
  
  村民
  
  “文革”即将走向尾声的1975年,我插队的那个村庄一片平静。
  下到农村后,小时候所受的教育、看到过的影片书籍开始产生影响。我开始想起了南霸天、彭霸天、刘文彩、周扒皮、杀害刘文学的王荣学、《青松岭》里的钱广……,心里还有些不安。我们村里也会有地主富农吧?过去只是听说,现在就要直接面对了,见到他们我该如何应对?他们见到我会怎么样?
  第一次跟着生产队的社员下地劳动,那场面和电影里看到的一样。生产队长敲响了挂在村头树上的钟,村民们三三两两拿着农具从各自的家中走出,聚在村头。队长布置完任务,大家就一起向地里走去。
  我在大队的磨坊干了半年,村民早都认识了我。现在下到生产队里,村民仍感到新鲜,每天一起劳动时,总要向我问这问那。还有人问,你们城里学生都犯什么错误了,为什么要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我还得解释一番。半个月后,我已经能叫出所有村民的名字。有一天休息时,我趁着和队长坐在一旁时,悄悄地向他打听村民们的政治面貌。令我吃惊的是,我暗中多次作过的判断都是错的。队长指给我看的几位地主富农成分的村民,恰恰是平时给我留下印象比较好的人,并且还都是干农活的好把式。比如,那时每年小麦播种还都是人力操作,使用的农具叫耩子。耩子的上面有一个三角漏斗,下面有三条木腿向前斜伸出去,木腿是中空的,只在最顶端包上铁皮,因为这个部分要伸进土壤,磨损很大。播种时一个人用绳拉着耩子往前走,后面一个人掌握着耩子的平衡。麦种从漏斗漏下,均匀地通过三条木腿,种入土壤。用耩子播种,深了浅了都不行,深了前面的人拉不动,浅了麦种会露出地面,这全靠后面的人来掌握。而后面操控耩子的这个人,都是我们队里几位上了年纪的地主富农。我一时弄不清这其中的原因,队长说:这不很简单吗,过去只有这些人家里才有耩子,贫下中农都没有,所以也就不会使用。队长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同时也明白了过去地主富农也不全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至少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是要亲自参加劳动的。
  我不知道在“文革”初期那些狂热的日子里,我们村是个怎样的情形,有没有开过斗争这些地主富农的批斗会。至少在我看来,我们队里的阶级界限是比较模糊的,一个村的村民不管是什么成分,相处得都还不错。
  大队也是如此。在我下放的两年多时间里,印象中没开过什么大会。记得有一次全大队的党团员去公社开会,主题是批《水浒》。还有一次,我作为知青代表去县里开会,内容是苏北地区农村如何进一步学大寨。
  那是一个政治形势变幻多端的时期。一方面是邓小平短暂的复出,各领域的全面整顿给国家带来的令人鼓舞的气象。另一方面是广播里每天都能听到的两报一刊和梁效、罗思鼎的文章,无休止地批判唯生产力论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表现在我们村里,则是1976年临近春节时,大队院墙上贴着的内容有些矛盾的大标语:“要抓锄头,先抓人头。” “大干干到二十九,吃完饺子就动手。”
  那时候我就依稀觉察到,农民是个非常务实的群体,他们对运动并不太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如何使口粮多一些,生活得更好一些。
  
  年终
  
  1977年,我在生产队全年干下来,挣了3900个工分。按农村普遍的一天10分计,我等于是全年出满勤,还略多一些。实际当然不是如此,我一年当中不在队里的时间加起来怎么也有三四十天。之所以能挣到近四千工分,是因为在干一些重活累活或是季节不等人的活儿时,队里会采取多劳多得的计分方法。当采取这种记分方法时,村民们就不惜体力,一天挣七八十分的都有。而遇到一天10分的农活,大家就懒洋洋的,都拄着锄头铁锨聊天,休息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还长。
  年终结算,我这3900工分被会计的算盘噼里啪啦一打,实得钱物如下:人民币68元、玉米300斤、小麦50斤、稻米40斤(未去壳)。这是我一年的劳动所得,也就是说,我如果不靠父母的支援,一年的吃用花费就都在这里了。这乍一看还真不少,会计把数字报给我时,我都有当上富农的感觉。可现在回过头去看,这日子不太好过,比现在非洲贫穷国家的人民好不到哪里去。
  从粮食看,一天一斤粮没问题了,可人不能总吃粮食,还要消费,钱怎么办?一年68元平均到每个月不到6元,这够买什么?我是知青,城里父母有工资,他们并不指望我的这点钱粮。可人家农民真的就全靠这些来维持一年的吃穿用度了。按照我的分配收入,我给我们村的农民算了一笔账:假如一家四口,年轻父母带两个孩子,夫妻俩就算一人比我多挣两千工分,两人一年就是一万两千工分,可以分到200多元钱、1000斤玉米、160斤小麦、100多斤稻米。我们村那时割资本主义尾巴不是很彻底,房前屋后可以种些菜,也允许喂一些猪羊鸡鸭啥的。就算这些一年能带来200元收入,总共是400多元钱,平均一人100多元。就算大人能省的都省了,孩子总得上学、穿衣、吃点好的吧?一家每月40多元的零花钱够干什么呢?钱不够用时,就只好拿出一部分粮食去卖,所以一天一斤粮实际上还要打去不少折扣。需要说明的是,我下放的那个大队,当时是沛县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也就是说,和沛县的大部分乡村比,我们村还是好的。
  我那300斤玉米自己留了20斤带回徐州,其余的都给了农村的亲戚。麦子和稻米也带回了家,这些在城里都很稀罕。稻米太少,自己家留了下来,50斤麦子邻居们一家四五斤就分得差不多了。68元钱我一分不少地交给了母亲,全是一元一张的,拿在手里好歹也是厚厚的一叠。母亲说这是我一年的汗水换来的,后来都用在了我身上。
  在去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我们了解到的数字是:30年前,中国农民平均年收入是134元,这和我们村农民的收入大致相仿。30年后,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已经是4140元,我的那些乡亲们的收入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吧?我的人生是因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而被改变,他们也是因30年前实行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而告别了穷苦的生活。所以我们这些人一直对改革开放心存感激,一直对邓小平心存感激,这是很自然的事。
  
  方言
  
  沛县,就是《三国演义》里的那个小沛,也就是吕布辕门射戟的地方。过去它属于徐州地区,地市合并后属于徐州市。沛县离徐州一百多里路,我下放的那个村子离徐州七八十里路,口音和徐州已经明显不同,但这不太容易用文字表现出来。可是它与别处不同的词汇和用语,有些比较有趣。
  初到村里时,晚上出来散步,遇到村民跟我打招呼,问的都是:“喝了吗?”我很老实地回答:“饭吃了,但没喝酒。”村民听了就笑。后来知道,他们把吃晚饭叫做喝黑汤;问喝了吗,意思就是吃晚饭了吗。因为这个招呼方式,我很替现在沛县的政府机关干部们担心,要是有外地单位的人来学习交流,你晚上一见面就问喝了吗,会让人家觉得我们到沛县好像就是来喝酒的。
  白天外出,打招呼就不同了,尤其是去赶集的路上,遇见熟人,问你的是:“要钱吗?”你如果知道这里的习惯,就不能回答要,因为这只是个招呼,没有真给钱的意思。一次我路过邻村,一村民正在耪地,他去我们村打面见过我。看我走来就停下手中的活儿问:“要钱吗?”我嘴上说着不要,又偷看他的装束,上身赤裸,穿个没口袋的大裤衩,心想我如说要钱,都不知他到哪里去掏。
  “二百五”这意思大家都明白,在我们村叫“二红砖”。据说砖在窑里烧好后,自然冷却的就是红砖,浇水冷却的就是灰砖。有些砖浇水没浇匀,半红半灰,这就是二红砖。想想看这要是去形容一个人,可见这人就不怎么样。还有一个词是“半熟”,意思和二红砖接近,程度还要更厉害一些。要是说某人“那家伙,半熟!”被称呼为“半熟”那人听了差不多是要翻脸的。
  麻雀在徐州还是叫麻雀,或是老雀儿,在我们村叫小咬儿。在我印象里,当年沛县人是喜欢吃小咬的。县城的一些饭馆门口都用脸盆装,红烧小咬,一毛钱一只,供人买去下酒。
  下放的第二年,我们生产队实验旱改水,种了几亩水稻,开始时长势喜人。不料到灌浆时被麻雀发现这是绝好的饮料,纷纷落在稻穗上嘬甜水喝。这一来瘪穗太多,秋后产量就很低。生产队有一次开会,队长讲话时提起这事就骂:“姐!本来打算一家分几斤新米熬稀饭喝的,这下好,都让丈人羔子小咬给毁了。”
  注意到队长话里带个“姐”了吗?他这可不是在招呼他姐,我们队长没姐。沛县话中令我最感奇特之处就是说话时会带个“姐”字。这让我想起徐州人说话有时带个“娘”字,不知是怎么形成的。认真说起来,徐州话里带“娘”不怎么好,显得比较粗俗。可沛县人话里带“姐”并不粗俗,就是个语缀,随意就带出来了,还能表示惋惜、感慨、赞叹等多种意思。比如那年我从农村考上大学后,在村里成了一条大新闻,村民见了我就这样说话:“小徐啥时走?姐,还怪闪得慌来。” “来三年了吧?走了好,姐,农村哪如恁徐州。” “姐,这下成大学生了,不瓤,姐,小徐真不瓤!”
  
  吹猪
  
  有句形容人生气的话是“气得跟吹猪似的”。这话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农村还真有吹猪这种事。在我们村,这种事都是找麻五。
  麻五显然是小名或是外号,他的真实名姓我一直不知道。
  麻五四十多岁,孤身一人,这个年龄的单身汉自然都比较邋遢。麻五邋遢归邋遢,但是热心“公益事业”,村里人家里有些脏活累活,往往找麻五来帮着干。麻五是一喊就到,不过帮忙之后得有一顿小酒伺候着。
  肉联厂是如何对猪进行集体化屠杀的,这我没见过,我见过个体化杀猪,杀过之后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吹猪。
  我第一次见麻五吹猪时真是开了眼界。杀猪人把猪摁住,用刀往脖子上一捅,放血。猪死后,在后腿靠近猪蹄处用刀割开一个口子,口子割开后刀子继续向前走,削开一片猪皮,并不削断,连着。这时麻五过来,把嘴对准刀口,再把掀开的猪皮蒙在嘴上,两手紧紧按住,开始吹气。这显然是个力气活儿,只见麻五长长的一口气吹进去,吹到脸色发紫、青筋暴露。然后两手使劲攥住猪腿,防止它跑气。这时麻五大口喘息,缓过劲儿后,憋足一口气再吹。如此总要吹上十来次,只见那猪渐渐肿胀,最后四条腿都支棱起来。最后用细绳子将猪腿扎紧,找根擀面杖在猪身上来回擀,把吹进猪皮和猪肉之间的气赶匀。
  听村民说,吹猪的作用,是可以把猪毛刮得更干净。猪身上除了后背屁股肚皮比较圆整,毛比较好刮,其他部位或松软或有皱褶。吹气之后,这些部位也变得光滑圆整,这时再刮毛,既方便又干净。
  麻五吹猪,往往引来许多人围观,还拿他开心。这个问:“麻五,味道怎么样?”那个说:“这是头母猪,麻五你对嘴吹吧。”有一次,一个年轻人趁麻五一口气吹完,准备换气嘴但还没离开猪腿的时候,在已经鼓起的猪身上使劲一按。猪体内的气又倒灌进麻五体内,呛得麻五直翻白眼,一个劲儿地咳嗽,围观者哄然大笑。
  村边有一个窝棚,那就是麻五的家。后来的一天早上,不少人远远看着那窝棚,小声议论着什么。我过去一问,说是麻五不知得了什么急症,昨天夜里死了,尸体已被人拉走。窝棚门前,堆着一些麻五生前用过的被褥和脏衣服。
  麻五平时不太说话,别人惹他他也很少生气。他帮别人干着最微贱的活儿,还给别人带来一些说笑的由头。他的死无足轻重,像一片枯叶悄悄落下,埋入泥土,踪迹全无。
  现在我常去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有一天在买肉时我问卖肉人现在杀猪还往猪腿里吹气吗?卖肉人说,早不吹了。我问那猪毛怎么能刮干净呢?他说用火烧,或者浇沥青,等干后一揭就行了。他又问我:吹猪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你问这干啥?
  我啥也没说,拎着肉走了。
  
  琴声
  
  下放到村里的头几天,每到晚上,就有一缕柔弱的二胡曲从不远处飘来,那琴音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那时刚刚离家,又是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知青点里,往往让那琴声弄得心里一片凄凉。
  我小时的邻居里有几个艺术天才,像是画油画的吴以徐、吴以增兄弟,后来在国内都有了名气。马伟光的手风琴,说是徐州第一大概异议不大。董瑞华、董瑞(是弟弟,当初我还问过他,怎么你的名字好像少一个字呀?他说爹娘就是那么给起的)哥俩的小提琴和二胡也都非常棒,董瑞华后来当过江苏省梆子剧团的作曲和副团长,他们和我同住一个院,一起玩的时间长了,小提琴和二胡到了我手里也能锯出声儿来。所以,第一次听到乡村夜晚的那一缕琴声时,我就知道遇见高人了。
  问村民,说拉琴的也是个知青,本村人,来了好几年了,叫黄宗保。
  几天之后,我在月光下追着琴声找到了黄宗保。见我坐在旁边,他只朝我一笑。一曲《二泉映月》奏罢,他有些喘吁吁地说:“早想去看你的,你倒先来了。”我问:“总听你拉《病中吟》、《二泉映月》、《江河水》啥的,不能拉些欢快的?《赛马》、《光明行》、《红军哥哥回来了》都行啊。”他说:“你知道得还不少。《红军哥哥》是板胡曲,二胡也能拉,没那个心情!”我接过他的二胡,拉了一段《江河水》,他很惊诧地看着我。我说:“野路子,以后你来教我。”他说:“行。”
  那天晚上我知道了,黄宗保和我们知青下放农村有些不同。“文革”期间,对待一些所谓“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地富反坏右”等人,有一种惩罚办法,就是全家遣返原籍。看宗保的音乐素养那么好,我猜他应该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也就是属于“反动学术权威”家庭的子女。具体我也没问,那都是人家不愿提及的话题。
  宗保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静养,还需要好的心情。而农村的生活条件以及想望回城给他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他的病百害而无一利。宗保矮小瘦弱,走路快了都喘,所以几乎没有真正教过我拉琴。“四人帮”被粉碎后,风传知青要逐步返城,这让宗保看到了希望。他曾对我说,要是回了徐州,他这病肯定能好。我们村后来来过一个家里很有背景的女知青,只待了半年多时间,就通过关系调回了徐州。这使宗保颇为不忿而又倍感压力。不久,他的病况严重了。我最后一次见他,是他哥哥用一架平车从公社卫生院拉他回来。宗保躺在车上,双目紧闭,脸色惨不忍睹。我轻轻喊他,他已不能说话,他哥哥说马上就带他回徐州治疗。可没几天,我就听到了坏消息。
  我那个叫董瑞的邻居和宗保的哥哥同在徐州矿务局宣传队,听他说,宗保死后,家人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放入两样东西。一样是手绘的冥币,写上了一个很大的数目。另一样是一份自制的通知书,上写:黄宗保同志,你已被批准调回徐州工作……。
  
  伙伴
  
  我们这个知青点,接收的是徐州交通局和卫生局的职工子弟,外加我一个文化局的孩子,共有5女12男17名知青。17人中,交通局的有9个,他们性格豪爽,讲义气、敢担待,文化不高,胆子不小。知青小张一身练武的行头,从大队拖拉机一米多高的车厢上,一个侧空翻翩然落地,纹丝不动,把村民看得瞠目结舌。我们知青点从没有地主富农坏分子来捣乱,我以为皆拜小张的威慑力所赐。而卫生局的子弟加上我,看上去就比较单薄柔弱。不过我们也有优势,高考恢复后,报名参加考试的5名知青中,除我之外,其他4人都是卫生局的子弟。
  两年多时间里,我们17人聚居一处,像是兄弟姐妹一般。一个人回徐州,可能会跑遍所有知青的家,捎去话,带回东西。任何人从家里带回好吃的,都会拿出来大家一起共享。而这些好吃的,无非是掺有一点肉丁炒的辣椒酱、豆瓣酱或煎咸鱼之类,只有这些东西才能多带,一次吃得又不多,放久些也不会坏。
  知青点的女生特别受男生的关照,内部的重活比如打井、喂猪等全由男生来干。女生回徐州,都会有两三个男生帮着扛行李送到车站,来时也有人去接。女生当炊事员,揉面的工作就由男生代劳。而每年男生的棉被拆洗后,几位女生会过来一起帮着套好。
  知青下放后,大队干部是当然的领导,另外还有分管知青工作的公社助理。我们那时不知自己未来是什么命运,就盼着将来能通过招工调回徐州,而这总要经过大队公社两级的批准。所以知青们虽然各有性格脾气,平时也调皮捣蛋,见了大队公社干部却都是客客气气。大队干部都还好,对我们都很亲切。公社分管知青的是刘助理,在做助理之前曾作为县工作队员在我们村呆过,当初和我们也很亲切,等当上助理后就有了官的样子。我们知青点和大队部一墙相隔,刘助理后来到村里也不进知青大院了,就在大队院子里站在凳子上隔着墙头和我们说话。对男的他不太搭理,老是对女知青嬉皮笑脸,全是说些无聊的废话。有一次刘助理又出现在墙头上,给女知青大谈青春理想、人生爱情。知青小耿烦了,就喊了声刘助理,然后念了句古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颗黑头出墙来。”刘助理未必知道叶绍翁,但红与黑的区别他还是听得出来的。那小耿正为自己化古诗的腐朽为神奇而得意,只见刘助理先是面如重枣,然后一声暴喝,接着连“你是什么成分?”“你家里是干什么的?”“你还想不想回城?”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吓得小耿诗兴全无,一头扎进屋里不敢出来。
  我觉得威风之后,刘助理是会后悔的,为他那些毫无涵养的训斥。
  知青点里兄弟姐妹般的友谊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17人中后来有5人情有所属,回城后两对知青组建了家庭。怎么还会单独出来一个?那是位女知青,肥水流向外人田,她把自己嫁给了生产队里的一位村民。
  
  回城
  
  沛县北面有个大屯煤矿,是由上海人投资开采的。每天都有许多上海的车辆从我们村附近的公路驶过,去大屯煤矿拉煤。1976年10月中上旬的一天,一个村民大呼小叫地跑来,说他看见上海的拉煤车上,贴着庆祝粉碎“四人帮”的标语。我们那个村庄,最早就是这样得知了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
  季节虽是秋天,整个国家却春意萌动。我有个关系非常好的中学老师,在我下放后与我一直保持书信联系。他在那年年底就给我写信,说国家很有可能恢复大学高考招生,让我心里有数。从收到他的信开始,到国家宣布恢复高考,我有了10个月的准备时间。
  说是准备,其实就是胡乱看书,还不知道该看什么书,也没有任何复习材料。我带到农村的书,最多的是毛选和鲁迅,另有一些中学教材、《赤脚医生手册》以及那时期仅有的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文革”中父亲被关了4年,家里的书大部分让母亲当废纸卖了。还好那时父亲已放了出来,又在市图书馆工作,帮我借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还有那个时期出版的所谓法家像王安石、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诗文集。
  我还有一本手抄的《唐诗三百首》。在一个同学家看到这本书,想借走,同学说他也是借别人的,于是我用了三天时间把它抄在一个笔记本上。离开农村时,一位村民希望我把这手抄本送给他,送就送吧,反正三百首诗都印在脑子里了。
  那年高考只考数学、语文、政治和史地四门。后三门我不怕,数学却是从1到10都写不全。知青小耿聪明过人,数学还没忘光,一起复习时就顺便教我。考试时发现小耿果然了得,试卷上他讲过的题型十有五六,居然让我考了60多分。可那年考试要考两次,到第二次时,数学难度加大,小耿讲的题型一个也没有。那是真的一点也不会了,结果拿个鸭蛋。好在其余三门的成绩就把我送过了录取分数线。小耿倒是没发挥好,仅差几分,最后被一个中专录取。他也是在农村待急了,有个学上赶紧拔腿走人。后来知道,一些本科院校搞扩招,他能晚走一个月也就上本科了。
  小耿到今天已是老耿了,还在徐州的一所中学教数学。我一直感谢他,没有那年的60多分,我可能第一轮就给淘汰了。
  恢复后的首届高考全国约有570万人参加,这还不及现今全国高考的录取人数。最后有29万人走进大学校门,录取比例是20∶1。在那29万人中,就晃动着我瘦弱而疲惫的身影。
  那时候徐州至沛县大屯的火车已经通车,六七位村民把我送到车站。知青伙伴被我执意拦在知青点门口,不许他们送。我知道大家在一起两三年,现在其中一个先走了,他们的心里不会好受。
  其实当时我们都不知道,北京已经在开始研究中止“上山下乡”这项政策。此后不久,几千万知青开始陆续返城。到1979年年底,我们的知青点里已经是空无一人。
其他文献
1944年4月,上海尚处沦陷的苦难中,一本叫《古今》的杂志上,文载道(金性尧)写了一篇《三十三年三月三日三时》,记的是朱朴(《古今》主编)与梁鸿志的千金文若的婚典盛况。我是20年前读到此文的,我惊诧于梅兰芳竟亦“周旋于众宾之间,仿佛万绿丛中的一枝,显出摇曳多姿之胜”。后来说与跟我年纪差不多大或稍长的朋友,他们也惊诧,——这似乎与“蓄须明志”不符。  《梅兰芳》在全国热映,一股梅兰芳热四处兴起,很有
期刊
最近在《历史学家茶座》(2008年第2、3辑)上读到了陆远博士《惠此齐东与人分南北》、《渊源有自:“八马”的传承与流派》两篇文章,介绍和评论20世纪50年代山东大学历史系八位教授的进校过程、学术师承、渊流和影响,以及我国50年代中期的学术生态。文章写得很好,阅后甚感兴趣,原因在于本人就是“八马同槽”时代山大历史系的学生(1952~1956年),该文引起了我不少回忆,所以禁不住也想说上几句。  我想
期刊
再过几天,“五四”90周年纪念日就到了。这是一个让人心生遐想的日子。  在历史上,有些日子是耻辱,另有些日子是光荣,还有些日子是梦想和追求。“五四”就集中代表了近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这是一种前仆后继、愈挫愈奋的梦想和追求!  历史上的每一天,就其实质而言,本来都是均等的,无所谓重要不重要,无所谓光荣与耻辱,因为每一天所表示的无非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且这种位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
期刊
有一次我去扬州出差,遇见多时不见现在已是亦文亦商的冯君。蒙他热情款待,吃完晚饭后又去名为“休闲中心”的澡堂洗澡。听冯君介绍,当地人招待来客,如果光请吃饭不请洗澡礼数就不算周全,因而他常陪客人洗澡,有时竟会一天多至三四场。酷爱洗澡可说是古城扬州的一种地域风情。这不禁让我想起儿时在扬州居住时当地流行的一句俗语:“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前面说的是上茶馆,去有名的富春茶社点上干丝、花色茶点(千层油糕、
期刊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溘然长逝,一颗学术巨星陨落了。作为曾在季先生身边从事过学术工作的后生晚辈,我感到很悲痛。《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山东画报》社的记者先后采访了我。我借机表达了对季先生的哀思,非常感谢。但是,即兴表达,难以准确,媒体所限,更不能全面。因此,翻检了若干旧材料之后,产生了专门写一篇怀念文章的愿望,希望借此完整地记录下我与季先生的交往以及我对季先生的了解和认识。
期刊
1945年7月26日,促令日本投降之《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即《波茨坦公告》发布,其后20天时间内相继发生的大事是:  7月28日,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公开讲话称对公告“置之不理”,新闻界普遍理解为日本政府拒绝了《波茨坦公告》;  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  8月7日15时40分,日本外务省最后一次致电驻苏大使佐藤尚武,训令其催促苏联对“近卫访苏”表态(按:7月12日,天皇召见前首相
期刊
【摘要】我国至今尚未建立统一的商事登记制度,颁布于不同时期的分散的商事登记法律文件为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困难。有鉴于此,本文由决定商事登记法律制度能否顺利实现并发挥其社会功用的关键点——效力问题入手,从应然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由此,笔者建议:第一,在对商事登记效力问题的研究,以及该项制度的具体建构中,应当首先通过“从具体类别到一般性质”的分析方法确定商事登记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性质,并从商事登记法
期刊
前言:这是笔者继《唐人张九奴的一天》之后发表在《历史学家茶座》的又一篇“虚拟纪实”,以《旧唐书·刘仁轨传》中的一段记载为基础,试图为读者描述出唐王朝盛势之下掩盖的危机。本文并非简单的古文今译,与刘仁轨对话者的身份、环境、细节均有虚拟的成分,这样写作的目的在于笔者想以这段史事为主线,将其他相关史事串联起来,为读者展示一幅唐与高丽、百济战争的全景画面。《新唐书》中有一段赞词,是撰史者对唐代武功的描述:
期刊
灯火阑珊    竺可桢与左翼学生运动的某种抵触,除了思想和理念上的差异之外,考其用心和初衷,其实也是为学生所着想。当然,这是当年的学生根本不可能体会到的了。  1948年4月8日,竺可桢听说学生在演讲会上报告的主题竟是“共产党渡江”,马上告诫学生:“此种瓜田李下之论题,必有一日警局将入校捕人也。”然而不久之后,借着时局的愈加纷乱,学生自治会的壁报索性以“总理叛徒”为标题,画上蒋介石的画像,又“背插
期刊
几年前,笔者曾撰《重析福建事变中共应对方针》一文,讨论中共在福建事变中的成败得失,其中论及蒋介石敉平事变的军事行动。前些日子,有幸读到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藏蒋介石日记,对其事变一段自是倍感兴趣。很幸运,蒋日记中对福建事变记载颇详,不仅有针对事变决策的具体内容,更有决策的变化过程,读来颇生感叹。总体而言,日记所呈现的历史流变和我当年文章的脉络尚无扞格,个别地方更证实了笔者当年凭借既有史料做的推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