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12-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所以,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教育上,应去掉那些让人不快的“要求、命令、必须”等词汇,而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
这种形式的教育,孩子会更乐于接受,更喜欢。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4岁的孩子正处于“反抗期”,显得特别任性、执拗,不乐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要求。实际上这是正常现象。作为爸爸妈妈应该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身心特征,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但是,有些爸爸妈妈一味顺从,对孩子溺爱;也有些爸爸妈妈动辄就斥、打骂,加剧了孩子不接受爸爸妈妈要求的心理。怎样才能使孩子乐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要求呢?建立爸爸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爸爸妈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孩子关心、体贴、言行一致;处理问题时尊重孩子,和孩子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
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手势、表情。如果孩子爱说话,大人噘噘嘴;孩子做小动作,家长招招手;孩子打瞌睡,老师敲敲桌子等,都能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暗示,是无声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孩子往往有畏难的情绪,不愿勇敢地面对困难。如果以强硬的方式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孩子反而会有一种逆反心理,更不愿意克服困难。不如教育者转变一种方式,以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来克服困难,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午睡给孩子脱、穿衣服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可是有段时间给孩子们穿、脱衣服时,孩子们很痛苦,有时急得都掉眼泪了。(因为天冷,衣服穿的厚,外面园服有些紧)孩子们急成这样,有时老师也急。 可是等孩子们都安静的睡下后,我在想:我们每天都要做这些事情,难道我们就这样让孩子每天都觉得难受吗?是不是有他们喜欢的方式呢?我便开始思考,突然想到了那首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拔萝卜》的歌曲和钻山洞的游戏。于是在孩子们起床时我便用上了“钻山洞”的游戏。我对孩子们说:“孩子,让你的两只手钻过山洞,再让你的头也钻过山洞,出来没有?我看到你了。”这时会穿的孩子已高高兴兴的看着我等我表扬呢,不会穿的孩子也在努力地尝试着。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第二天给孩子脱衣服时,又和孩子们一起唱:“拔萝卜,拔萝卜,哎哟哎哟拔萝卜……”。给他们脱好了,他们还说:“老师,再玩一次吧。”有些时候,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把本身孩子们不愿意接受的变成他们乐意接受的吧。
学龄前的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游戏,用孩子最乐意接受的方法教他们,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孩子必须学的知识和必须练的技能设计成游戏吧,引导孩子在游玩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保护和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孩子学过什么、学会了什么更为重要。幼儿园孩子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快乐学习中成才的孩子学习兴趣更浓、学习能力更强、学习成效更佳。
孩子都喜欢事情、现象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会自言自语地与小花、小草对话;和积木、玩具聊天;有些幼儿甚至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交上了朋友等等。所以对小班孩子的教育也应顺着他们的爱好,那么教育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所以,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教育上,应去掉那些让人不快的“要求、命令、必须”等词汇,而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
这种形式的教育,孩子会更乐于接受,更喜欢。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4岁的孩子正处于“反抗期”,显得特别任性、执拗,不乐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要求。实际上这是正常现象。作为爸爸妈妈应该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身心特征,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但是,有些爸爸妈妈一味顺从,对孩子溺爱;也有些爸爸妈妈动辄就斥、打骂,加剧了孩子不接受爸爸妈妈要求的心理。怎样才能使孩子乐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要求呢?建立爸爸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爸爸妈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孩子关心、体贴、言行一致;处理问题时尊重孩子,和孩子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
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手势、表情。如果孩子爱说话,大人噘噘嘴;孩子做小动作,家长招招手;孩子打瞌睡,老师敲敲桌子等,都能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暗示,是无声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孩子往往有畏难的情绪,不愿勇敢地面对困难。如果以强硬的方式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孩子反而会有一种逆反心理,更不愿意克服困难。不如教育者转变一种方式,以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来克服困难,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午睡给孩子脱、穿衣服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可是有段时间给孩子们穿、脱衣服时,孩子们很痛苦,有时急得都掉眼泪了。(因为天冷,衣服穿的厚,外面园服有些紧)孩子们急成这样,有时老师也急。 可是等孩子们都安静的睡下后,我在想:我们每天都要做这些事情,难道我们就这样让孩子每天都觉得难受吗?是不是有他们喜欢的方式呢?我便开始思考,突然想到了那首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拔萝卜》的歌曲和钻山洞的游戏。于是在孩子们起床时我便用上了“钻山洞”的游戏。我对孩子们说:“孩子,让你的两只手钻过山洞,再让你的头也钻过山洞,出来没有?我看到你了。”这时会穿的孩子已高高兴兴的看着我等我表扬呢,不会穿的孩子也在努力地尝试着。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第二天给孩子脱衣服时,又和孩子们一起唱:“拔萝卜,拔萝卜,哎哟哎哟拔萝卜……”。给他们脱好了,他们还说:“老师,再玩一次吧。”有些时候,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把本身孩子们不愿意接受的变成他们乐意接受的吧。
学龄前的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游戏,用孩子最乐意接受的方法教他们,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孩子必须学的知识和必须练的技能设计成游戏吧,引导孩子在游玩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保护和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孩子学过什么、学会了什么更为重要。幼儿园孩子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快乐学习中成才的孩子学习兴趣更浓、学习能力更强、学习成效更佳。
孩子都喜欢事情、现象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会自言自语地与小花、小草对话;和积木、玩具聊天;有些幼儿甚至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交上了朋友等等。所以对小班孩子的教育也应顺着他们的爱好,那么教育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