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常为哪般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fy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性散文,通常借助遗留的物品勾起记忆的片段,读者往往会被带到回忆的现场。《项脊轩志》是归有光追怀思念的代表作,所谓“太仆最胜之文”。家族、仕途、功业的坎坷不幸,祖孙、母子、夫妻的深情回忆,交织浓缩于一间狭小的阁子。“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让人读来倍感凄婉惆怅,甚至有苦情卖惨的嫌疑。但“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看似随性而写,任意东西;实则精心布局,不落窠臼。其中回忆祖母一节,尤为如此,独具魅力。
  关于祖母的出现,文中特意提到“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句。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大戴礼记·保傅》)
  束发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贾谊《新书·容经》)
  可见“束发、读书”,在古代,不仅指明年龄十五岁以上,更主要传达背后的社会意义。归家曾是读书世家,到了归有光一代,家道中落,其祖父、父亲均无功名,“诸父异爨”,人心涣散,家庭衰败,分崩离析。“束发、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复兴家业,光宗耀祖。所以,在引出祖母前,归有光有意识地提及,并不多此一举。这和祖母的言行,甚至和后文所持的代表读书人功名科举、奋斗目标的“象笏”有了联系,为回忆祖母预设前提,别有意味。
  如果用“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来概括评论回忆祖母一节,不足为过。一般写祖孙之情的文字,大抵通过一些记忆深刻的瞬间、片段,极力渲染刻画长辈如何无私疼爱以至溺爱后辈,而这往往偏向于物质上的抚养,进而表达后辈的理解、感恩之情。而《项脊轩志》这篇抒情性浓郁的散文在描写刻画祖母的形象时,有自己独特的秘诀。


  人物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我们仔细阅读有关祖母的文字,发现人物语言描写独辟蹊径,似乎不“贴着人物性格写”,明显存在违反常理的现象。比如“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归有光和祖母相处的时间较长,祖孙的交谈自然较多,选择这一句打开记忆的闸门,通常我们笼统地理解为“对孙儿的关爱之情以及因孙儿勤奋好学而生成的欣慰之情”。如果从归有光的角度来观照,大致可以猜测触动最大的是“吾儿”和“大类女郎也”这些亲昵而又违反常理的词语。当时归母已经去世,用“吾儿”来称呼自己的,也只有老祖母了,这称呼凝聚了多少的疼爱之情。“大类女郎也”,不仅写出了老祖母的风趣幽默、亲切和蔼,更主要的是我们要领会祖母居然把“孙儿”视为“女郎”背后的反常之处。我们知道,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家族的振兴主要依靠男性。把读书用功、振兴家族的孙子和性格文静、地位低下的女孩比较,于情于理说不通。如果我们参考家族争斗的喧闹,诸父异爨的悲凉,鸡栖于厅的无奈这样的背景,在如此喧嚣孤独中,这位孙子竟然能够静心苦读,实在让老人感动、欣慰,故称之为“女郎”,实际是对归有光沉稳坚韧、苦读兴家精神的赞赏。第二处中的“吾家读书久不效”和功名科举“则可待乎”,这也违背当时社会实际情况,科举成功不是一件想当然的易事,老太太之语虽说是下意识行为,实际上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估计她也明白孙儿成功,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无法实现。联想到自己可能看不到孙儿成功的那一天,故用违背常理的语言流露自己期待之迫切,重托之苍凉。更何况,缠足的老太太为了激励孙子,居然能“顷之,持一象笏至”,并坚信“他日汝当用之”,有老太太的一厢情愿的寄托。这块象笏是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所用,严格意义上不属归家。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这是地位高贵的象征,归有光能不能进入朝廷面圣,还是个未知数,何况朝廷官员自然拥有属于自己的象笏。三处语言描写,都存在违反常理的现象。越违反常理,越能写出老祖母的用心良苦和期待之情,越能激发阅读的思索和兴趣。
  回忆性散文强调主客观融合,叙事侧重片段式,不追求完整性,选择只留在作者内心的最甜蜜或最痛苦的片段或瞬间,这些片段往往具备方向标和引路人的作用,能引起读者对完整情景的憧憬和想象,“引起回忆的是个别的对象,它们自身永远是不完整的;要想完整,就得借助于恢复某种整体”(宇文所安)。一般来说,回忆性的文字很容易写得沉闷而琐碎,而归有光对祖母的回忆,则是相对完整,非常注重情节的连贯和细节的刻画,将人物的神态、语气、动作表现得栩栩如生。“余读书轩中”,祖母来看望“我”,可视为事件的起因。老人离开时“以手阖门”,可视为事件的发展。至于为何离开,可理解为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老人一来一去,究竟为何?可能突然间想起了什么。从后文看,应该是去拿象笏,以之激励作者,把它视作关键点和兴奋点,也未尝不可。如果老祖母一开始就拿象笏赠送给勤奋苦读的孙儿,似乎也可以;但缺少文學的曲折,减少了有层次、有条理表达情感的趣味。至于祖母如何言说的神态,作者又有意回避不写。其实作家完全可以仔细刻画祖母如何说的神态。这种反常规的写法,有效拉开了阅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加了想象空间。正如吴小如先生认为《项脊轩志》在写人方面是一篇初具“小说胎息的杰作”。对三位女性的回忆,祖母的形象是鲜活而生动的。一方面祖母的言行触及了作者内心最柔软、最隐秘之处,即强烈的功名科举意识;更重要的是写法的独特,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而又让人感慨的祖母形象。
  《项脊轩志》这类追忆性质的文字,无论怎样动情、煽情,都不为过。在回忆祖母的时候,作者完全可以边叙事边抒情。让人惊讶的是,在祖母的叙事中,作者“我”似乎不见了,几乎都是祖母一个人的言行表现,看不到和“我”的互动交流。悼亡念存,睹物怀人,归有光对祖母的情感不可谓不深,但为何偏偏不极力抒写,只一句“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有论者认为,这一句不像归有光十九岁时所作,而是三十多岁时补写或修改。无论是哪一种,“瞻顾遗迹”一处,是对抒发情感反常态最好的阐释。十五岁束发苦读时,体验主体是“当时的我”。而“瞻顾遗迹”,回忆主体是“现在的我”。由于年龄、经历和身份等差异,两者的情感自然有变化,会产生差距。从年幼的视角看祖母诸如“大类女郎也”“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的言行,可能会感到唠叨啰嗦、滑稽可笑,理解不了祖母的良苦用心,或者对其期待之情理解不深、感悟不透。如今经历了生活的磨砺、科举的失败,怀旧又是人的天性,“如今的我”容易理解人,谅解人,深深体会作为长辈的艰辛和良苦用心,反思自己当时的无知,也领悟了祖母的期待之情。这些复杂的情绪交叉呈现,用此刻的心情检讨彼时的心态,产生了极大的情感落差,愧疚遗憾无法弥补,责任重担无力承当,家道中兴无能重铸,所以“瞻顾遗迹,长号不自禁”,情感汹涌而出,失去了控制。从时间交错,视角交叠,现实与过去的回环往复视角,抒发作者埋在骨子里的物是人非、沧桑惆怅之感,祖母的形象立体而丰满,进而“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使人欲泣。
其他文献
人类凭借理性能够战胜许多种疾病、登上月球,但理性也有其限度,比如我们的思维会遇上各种悖论、矛盾和无限。美国数学家诺桑·亚诺夫斯基在《理性的边界》一书中说,我们也无需因为理性是有限的而感到沮丧,“我们人类本来就生活在理性之外。我们所有人都拥有不受理性和逻辑支配的感觉和情感。我们有对美、惊奇、伦理和价值的感受。这种不理智的部分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心智之中,而且它还是我们最重要的成分。它是我们的动力和我们的
期刊
放学后,我独自骑车回家,忽然,一股熟悉的味道飘了过来。只见一位老人正弓着背坐着,娴熟地摇着杆把,老旧发黑的爆米花炉轻缓地旋转着……  我的思绪由此飘回到了曾经的小巷。小时候,只要听到“炸爆米花——”的吆喝声,我和小伙伴们便停下玩得正欢的游戏,飞奔到小巷的尽头。“爷爷,我要一袋爆米花”,我和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嚷着。“好好好,爷爷马上给你们做!”老人的脸上盈满了笑意,他利落地把米倒进炉子里,猩红的火苗
期刊
春天到了,外面阳光跃动、生机一片。因疫情长久宅在家中的我,不由游心大动。我极想外出踏青,极想拥抱室外的春和景明,于是向弟弟招呼道:“外婆家的艾草想必正鲜嫩,我们去摘来做艾米果吧。”“不准去!假如是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如果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好白菜。居家抗疫,就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牺牲个人的享受……”弟弟幽灵般的声音让我头痛,这春光看来是享受不到了。“弟啊,你不是最爱吃艾米
期刊
天刚蒙蒙亮,那熟悉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快起床啦!要上学啦!”我揉揉眼睛,懶洋洋地从被窝里爬了出来。穿上早已烤热的衣服,我迷迷糊糊地向厨房走去。外婆正坐在灶前,锅里煮着两个带壳鸡蛋。见我来了,外婆熟练地从锅里捞出鸡蛋,放进冷水里浸着。  吃完早餐,外婆把我抱上自行车,送我去学校。路上雾很大,冬日的冷风一阵阵直吹,冻得我一连打了好几个寒颤。我便把手放进外婆的衣兜,脸贴在她宽厚的背上,感受她的体温带来
期刊
修身立世,陶铸性情,莫若读书;扬长补阙,日用不匮,莫若读书;記久追远,开拓日新,莫若读书……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读者,去粗取精,提要钩玄;质疑辩难,含英咀华,学思并举,终致无罔无殆,学富五车。不善读者,心不到焉,断章取义,寻章摘句,只叹得之皮毛。  书犹水也,常读之可以洗浊。上善若水,不捐细流;扬清抑浊,革旧鼎新。择其善以从,辨其非而过。读书之要,静
期刊
在中世纪的欧洲,女子的裙裾往往是身份的象征,裙子越长,身份越高贵。大机器时代到来后,长长的裙摆不适宜工厂劳动,更有被卷入机械设备的危险,于是许多女性便自发将长裙改成短裙或裤装,从而引发了服装设计的一次革命。  之所以想到这个事,源自近期的一个新闻:在国处疫情蔓延的情形下,许多华人华侨回国避险。在对他们的筛查和隔离工作中,有些人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有人嫌白开水不干净嚷着要喝矿泉水,有人嫌检测点只提供
期刊
刘义庆主编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因其语言隽永传神、故事性强、人物个性鲜明,历来备受人们喜爱。  近来翻阅《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中的第三则小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活泼的灵性、动人的人性,扑面而来,让人回味不已。  故事很短,全文转引如下: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着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
期刊
为了全面对标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的正面导向作用,高考正深化内容改革。加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横空出世,通过增加任务驱动性指令,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因此,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再刻意回避时代热点问题,有的命题甚至直面热点,以体现“时代印记”“时代精神”,体现与时代的共振。如2017年课标Ⅰ卷涉及一带一路、广场舞、共享单车等与社
期刊
巴金的《小狗包弟》中有一句:“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对此,王光佑老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其中的“熬煎”能否换成“煎熬”呢?(《聚焦课堂,诗意生长——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0期)  面对学生的困惑,王老师是这样分析的:  我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辨析“熬”和“煎”的区别。学生自然联想到“煎鸡蛋”“熬猪油”和“熬骨头汤”等,自
期刊
近日,国内疫情大幅好转,国外疫情却日益严重,一些留学生、华人华侨踏上了回国之路。可是,有些归国人员却在相关部门的筛查、分流、隔离等工作中做出了不和谐的事情,如:一女子不听劝阻,坚持不戴口罩外出跑步;一女子被隔离非矿泉水不喝,与防疫人员发生争执,甚至怒斥“没有人权”;有人不吃免费提供的泡面……这些行为引起了网友的愤慨,有人指责她们“祖国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有人讥讽她们“公主病”发,可谓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