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聚焦小班化教学特征之一“个别化”,研究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提出了三大行动策略:导学引路,在备课设计中关注个别化;自主激趣,在课堂实施中体现个别化;评价提质,在成绩评鉴中实现个别化。突显语文教学的整体意识和个别化指导特征,以期利用导读信、自学卡、成绩单三大法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个别化的指导与最优化的发展。
关键词:个别化 小班化 高效课堂 行动策略
个别化教学是小班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语文教学更应坚持“个别化”的研究方向,聚焦“个别化”,突显语文教学的整体意识和个别化指导特征。
一、导学引路,在备课设计中关注个别化
整组教学时,语文老师的备课设计中除了关注班里后30%学困生、特殊生个别化的辅导计划外,会依据学期目标和教材特点,在新旧知识的比照之中梳理新学期的语文学习内容,编写整册教材与单元教材的个别化学习要点,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导读信。
导读信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学会联系新旧知识学习的方法。在吃透课程总目标以及阶段目标、把握教材内部逻辑关系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语文老师在备课设计中会为本班学生编写一封整册教材的导读信。
始业教育第一课,语文老师不会急于教授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中高年级语文教师会利用整册导读信,引导学生比照新旧学期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异同,尝试列出各单元学习目标,并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有重点地预设各种学习活动,选择收集资料,选择学习策略,以及在学业失败后所选择的应对方式。这就是导读信的第一种形式:整册导读。
第二种形式是:单元导读。其编写和运用方式基本同于整册导读。人教社的小学语文教材就是以专题组织教材,根据年段学习目标和儿童认知特点,精心构建单元导学系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规律,对单元教学内容作整体导读,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单元学习内容、知道单元整体目标以及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
教师读信时,学生可以在“单元导读”边上做记号。这种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通道感官的方式能进一步对单元目标加深印象。
二、自主激趣,在课堂实施中体现个别化
“自学卡”也称“自主学习卡”,可以记录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结果和疑惑。它是一种学生个体或群体都可以使用的教学辅助材料。
自学卡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明白学生自学时的关注重点,通过浏览全班学生的自学卡,结合教学目标,整理出教学重点,进行“以学论教”,针对班级学情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按学生学段,自学卡可分为三种,低年级的“我会预习啦!”、中年级的“词语听写小组互助自学卡”、高年级的合作小组自学卡。按使用的时间,自学卡又可以分为课前个人自学卡和课堂小组自学卡两类。这几种自学卡既体现年段特点与要求,又体现学生的螺旋式发展。
对于低段学生而言,使用自学卡的主要目标是突破“生字词关”。有近半数的识字任务需要在第一学段完成,识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后续语文字词学习的基础。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采用以学生预习为主解决二类生字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低年级自学卡中要求学生对生字进行“析结构、找偏旁”的操作,是因为该阶段学生已有了汉字的间架结构图式和偏旁的概念,碰到生字便会主动选择信息,从字形上对该字加以分析识别。预习中对生字的初步感知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相关信息时快速将注意力集中,这种能动状态便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自主预習的预期目标。
而课前个人自学卡和课堂小组自学卡则是更好地为中高段学习打基础。教师不是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一张自学卡,充分激发起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敢于质疑。将个人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让孩子在和小伙伴的合作过程中,互帮互学,合作意识被调动,任务分工更明确,轻松、民主、有效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愉快与成功,也使我们的课堂更为真实,更具个性。
三、评价提质,在成绩评鉴中实现个别化
我们的成绩单不是零散的评价方式与内容,而是旨在体现不同的评价维度,体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体现语文素养的全面评定。
在原有的态度习惯和知识能力的评定基础上,增添了自我评定、小组评定和班级评定的评价表;参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记录表,语文学科竞赛获奖的成长荣誉栏,最后还给与了老师说,家长说,我说的互动版面,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孩子都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展示和表达的空间。
导学引路,在备课设计中关注个别化;自主激趣,在课堂实施中体现个别化;评价提质,在成绩评鉴中实现个别化。利用导读信、自学卡、成绩单三大策略法宝突显语文教学的整体意识和个别化指导特征,以期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个别化的指导与最优化的发展。
关键词:个别化 小班化 高效课堂 行动策略
个别化教学是小班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语文教学更应坚持“个别化”的研究方向,聚焦“个别化”,突显语文教学的整体意识和个别化指导特征。
一、导学引路,在备课设计中关注个别化
整组教学时,语文老师的备课设计中除了关注班里后30%学困生、特殊生个别化的辅导计划外,会依据学期目标和教材特点,在新旧知识的比照之中梳理新学期的语文学习内容,编写整册教材与单元教材的个别化学习要点,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导读信。
导读信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学会联系新旧知识学习的方法。在吃透课程总目标以及阶段目标、把握教材内部逻辑关系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语文老师在备课设计中会为本班学生编写一封整册教材的导读信。
始业教育第一课,语文老师不会急于教授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中高年级语文教师会利用整册导读信,引导学生比照新旧学期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异同,尝试列出各单元学习目标,并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有重点地预设各种学习活动,选择收集资料,选择学习策略,以及在学业失败后所选择的应对方式。这就是导读信的第一种形式:整册导读。
第二种形式是:单元导读。其编写和运用方式基本同于整册导读。人教社的小学语文教材就是以专题组织教材,根据年段学习目标和儿童认知特点,精心构建单元导学系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规律,对单元教学内容作整体导读,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单元学习内容、知道单元整体目标以及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
教师读信时,学生可以在“单元导读”边上做记号。这种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通道感官的方式能进一步对单元目标加深印象。
二、自主激趣,在课堂实施中体现个别化
“自学卡”也称“自主学习卡”,可以记录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结果和疑惑。它是一种学生个体或群体都可以使用的教学辅助材料。
自学卡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明白学生自学时的关注重点,通过浏览全班学生的自学卡,结合教学目标,整理出教学重点,进行“以学论教”,针对班级学情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按学生学段,自学卡可分为三种,低年级的“我会预习啦!”、中年级的“词语听写小组互助自学卡”、高年级的合作小组自学卡。按使用的时间,自学卡又可以分为课前个人自学卡和课堂小组自学卡两类。这几种自学卡既体现年段特点与要求,又体现学生的螺旋式发展。
对于低段学生而言,使用自学卡的主要目标是突破“生字词关”。有近半数的识字任务需要在第一学段完成,识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后续语文字词学习的基础。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采用以学生预习为主解决二类生字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低年级自学卡中要求学生对生字进行“析结构、找偏旁”的操作,是因为该阶段学生已有了汉字的间架结构图式和偏旁的概念,碰到生字便会主动选择信息,从字形上对该字加以分析识别。预习中对生字的初步感知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相关信息时快速将注意力集中,这种能动状态便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自主预習的预期目标。
而课前个人自学卡和课堂小组自学卡则是更好地为中高段学习打基础。教师不是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一张自学卡,充分激发起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敢于质疑。将个人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让孩子在和小伙伴的合作过程中,互帮互学,合作意识被调动,任务分工更明确,轻松、民主、有效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愉快与成功,也使我们的课堂更为真实,更具个性。
三、评价提质,在成绩评鉴中实现个别化
我们的成绩单不是零散的评价方式与内容,而是旨在体现不同的评价维度,体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体现语文素养的全面评定。
在原有的态度习惯和知识能力的评定基础上,增添了自我评定、小组评定和班级评定的评价表;参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记录表,语文学科竞赛获奖的成长荣誉栏,最后还给与了老师说,家长说,我说的互动版面,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孩子都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展示和表达的空间。
导学引路,在备课设计中关注个别化;自主激趣,在课堂实施中体现个别化;评价提质,在成绩评鉴中实现个别化。利用导读信、自学卡、成绩单三大策略法宝突显语文教学的整体意识和个别化指导特征,以期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个别化的指导与最优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