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写韵,挥毫流云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ed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去秋来,东晋名士依旧风流洒脱,那江南宅院中的一缕墨香却已被人遗忘。她叫卫铄,生于书香世家,家族世代工书法。少时祖父便亲自教她如何执笔,碧纱窗上映出一老一少的身影,从昼到夜,从未停歇。若是见她有所悟彻,祖父便会击掌鼓励她。
  可谁又知她心底的痛苦?世人皆称“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何况是在乱世。她对书法的热爱终究不被大家理解,甚至受尽冷眼嘲讽。虽然自幼就被家族寄予厚望,整日要花上几个时辰习字读书,可那时的卫铄就是不懂为何自己要这般刻苦,为何自己不能拥有平常女子的自由,身处风雨飘摇的时代要倾世之才又有何用?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有幸拓得钟繇的碑帖,读帖之时甚觉惊叹,世间竟有如此传神的书迹!那些字如有生命一般静卧纸上,承载着一个大书法家的墨魂。
  从那以后,卫铄开始反复临帖,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用心地临摹,不为其他,只为自己顿悟的心。楷书难于宽绰有余,做人亦是如此。她渐渐明白了为何家族中人要工书习字,这一笔一画间便是官场之道、处世之理。她身为女子,虽不能在朝堂伴君,但依旧要饱读诗书,只为有朝一日能立于乱世之中仍处变不惊。
  彼时江南的纸张极为紧缺,她便以水代墨,在石阶上写满蝇头小楷。然而清水与墨毕竟不同,蘸着清水写下的字很快就消失了,她无法做出比较,亦无法领悟字体的万千变化,如此下去,书法很难精进。
  无奈之下,卫铄只能将水换成墨,在周围的山上、墙壁上和能写的地方练字,从晨至昏,不曾停歇。一日天降细雨,雨水伴着墨迹从石壁上流下,滴落在芭蕉叶上。她身着白衣行走于古巷之中,宛如墨上之花。经此一事,江南无人不知墨汁雨,无人不晓卫铄名。
  数年后,左思著成《三都赋》,一时间洛阳纸贵。卫铄品读之后感慨万千,当即提笔抄录,一写再写,一传再传,一卷手抄的《三都赋》竟让卫铄成了名震江南的风云女子。谢安忍不住称赞她的字:“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
  经过多年坚持,卫铄的才华终于被世人认可,这些年所有的执念总算没有付之东流,从此以后,她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红装花嫁之时,卫铄正值韶华。她嫁入江夏李家,李家虽是书法世家,可相对于卫家还是稍显逊色。她不后悔嫁到李家,父母之命如何?媒妁之言又如何?只要能活出自己的风采,身处何地又有什么关系?
  在李家,她除了相夫教子之外,还传授众人书法之道。但凡是名家书迹,笔法从不轻易传人。可若能得到正确指导,必将有所成就。她毫无保留地将楷书之法传于李氏宗亲,造就了夫家满门书香的盛名。
  她时常与夫君一同习字,醉时吟诗作对,醒时读史论今,闲时习书练字。她日日于泊池中洗砚,久而久之,清澈的池水上绽出朵朵墨莲。昔日的泊池也已变为墨池,十亩清池洗不尽卫铄的玉砚。
  在那个时代里,大多数女子都等待着宿命的安排,安于相夫教子。而卫铄偏与别人不同,她要做女中豪杰,把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就连外人唤她时也不必在其名前冠上夫姓,而是尊称她为“卫夫人”,这对一个女子来说是无上的尊荣。在江南众多才女中,她必会成为有福之人,而这福分是她自己争取来的。
  而后她花费多年心血撰写《笔阵图》,卷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书法之妙莫乎于笔,笔对于卫夫人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或许正是因为幼时祖父对自己的教诲,才让她清楚习字先习人的道理。
  不知何人将那卷《笔阵图》呈到御前,皇上赏阅后赞不绝口,将一尊稀世珍宝—玉石白菜赐给她。家人把玉白菜摆放于案头,凡有宾客到来都会一睹玉石的光彩。不知从何时开始,那些门客不为求字而来,竟为看一眼御赐之物而来。她一生看重执笔之道,时常警戒家人习字如为人,奈何家人总也免不了俗,终将被浮华所惑。
  随着卫铄身份地位的提高,许多官宦子弟都欲拜她为师,家人也曾试探着问她可有收徒之意,她只淡然一笑,从不给出答案。这些年,她已才倾中原,并非自恃清高不愿收徒,而是她一直在等一个人,等着有朝一日遇到同她一般执着于书法的人,这一等便是数年。
  那日,一名叫王羲之的少年跪在门前,请求拜她为师。看过他的书迹后,卫铄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虽未言语,心里却早已认定了这个徒弟。
  卫夫人的教授方式与别人不同,她把重点放在执笔及用笔上。她曾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乎不齐,意后笔先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卫铄将毕生之才悉数传给王羲之,她不知少年领悟几分,若他此生能习得一二便足矣。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世间万物不离其宗,若是世人都能参透“每为一字,各象其形”的道理,那便再无忧愁烦恼。
  卫夫人本就懂得识人,王羲之与当年的她并无不同。王羲之是卫铄最看重的弟子,而王羲之也下定决心要和卫夫人苦学书法。师徒二人曾在青山绿水之间感悟天地之道,直到后来王羲之了悟了一字一江湖、一笔一乾坤的书法之道。
  卫铄时常在人前称赞王羲之的聪慧,多年后,王羲之终不负她的期望,于书法上青出于蓝,自成一家,但字体书风中仍然可以看出卫铄的风格。
  几年后,王羲之谢师离去。浸满墨香的宅院里又剩下她孤身一人,如今她已不似当年,红颜终究要老,青丝亦是要枯,红尘滚滚,试问谁能在浊世中初心不变?她不求红颜永驻,唯愿自己如那墨上之花,在纯白的宣纸上悄然绽放,然后被懂她的人温柔收藏。
其他文献
那年山中梅雨,她在偏僻的山洞里发现受伤的他。他已陷入昏迷,脸色苍白如纸,手里却紧紧握着他的剑。她把他捡了回去,替他敷药疗伤,他醒来第一件事却是把剑搁在她的脖上。  “我只是想救你,你小心,别扯破了伤口。”她骇极变色,却仍惦记他的伤势,他的剑终于慢慢放了下去。  后来,他一点点知道了她的一切。她出身书香门第,因家道中落寄居在父亲旧友苏伯父家里。这年苏伯父病重去世,青梅竹马的苏哥哥又被征兵而去,独留她
期刊
黄昏时分,艳艳霞光映在水中,将一池清碧涂抹成妖冶的红。蒋春霖泛舟其上,只觉前尘旧梦转瞬燃作寸寸灰烬,悉数飘散在这寂寥的暮色中。  晚清时期,蒋春霖出生于江阴,少时即资质过人,其诗作不输文坛前辈,故得“乳虎”之称。弱冠年华,他携单薄行囊踏上科考之路。彼时意气风发,挥毫泼墨,仿佛那广阔未来即在字里行间触手可及。  青衫猎猎,马蹄扬尘,蒋春霖的身影渐行渐远。他沉醉在一个美梦里,依稀窥见那日他金榜题名,打
期刊
这一生从懵懂年华到年老色衰,经历半生繁华,可我终究不懂遇上白居易是幸还是不幸。我感激他把我带出烟柳之地,使我不再以卖弄风情度日。却也怨他始终只把我当成一个舞伎看,无视我对他真挚的爱。当浮华散尽,我站在时光的长廊里驻足回望,才发现我从未真真正正走进过他的心。  世风便是如此,我们这些被达官显贵蓄养的家伎如浮萍一般飘摇不定,整天在侍妾与婢女之间游走,有客人造访时还要出去撑场面,以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品位。
期刊
编手扎  读宋词必读张炎,因为他是宋词最后一个音节,最后一个符号,亦是整个朝代所有的诗情画意与风流不羁所剩的最后一丝呐喊。一个朝代灭亡后,还剩下些什么?时间斑驳了古迹,早已无从考证。留下的我们却知道,还有张炎的声音,我们从他的词里看尽浮生百态、苍茫凌乱,以及那人一世的风雅。   —沐九九  三月柳絮因风起,缠缠绵绵如漫天大雪倾城而下。藏在临安城里的思念也如春日盛景般,年复一年,生生不息。都道那池西
期刊
一宵春雨后,栏外芍药像抹了胭脂般艳色灼人。他掬着一捧风月,把青翠的年华捻得纤柔细腻,一缕一缕地糅进时光的折痕里。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和着片片闲风吹进了戏文,如花旦疏落的水袖,飘零了一春轻浅的心事。  那年,34岁的汤显祖终于进士及第,可他心中姹紫嫣红的春光早已开尽。十年寒窗苦读仿佛是个精致的骗局,天子门生不过是场权势交易。对于个性耿直的他来说,人情冷薄的官场是条满布荆棘的路,他走得步步惊心。他
期刊
绸缎两个字是带着凉意的,也只适合在苏杭这样的地方穿。或者说,绸缎更适合江南的女子。  苏州的关键词中必须要有绸缎,甚至它的产生也和园林、昆曲、评弹、小巷、阴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我也说不清那是什么样的流转暗合。当我在暗夜里摸到一块绸缎时,心中便像掠过一只鸟,手上的感觉是光滑而细腻的,但分明又是动荡的。  白色的绸缎穿在苏州身上成了粉墙黛瓦,穿在张允和、张充和、张兆和、张元和身上就是一种前世今生
期刊
沈善书 90后新锐作者。希冀用文字温暖每一个心有千千结的你,一直相信美好,相信此刻的付出会得到岁月给予的答案。代表作:《我不要在庸碌中老去》,微博@沈善书。  若铺纸研墨书写古典女子的美与哀愁,最让人无可奈何又心生怜悯的,应是那些时光书册里的深闺红颜们,她们的爱怨情痴无非是心系那个骑马而过的白衣书生,抑或是情深意长的如玉公子,为他昌盛,亦为他萎落。她们一寸寸繁华明媚的花样时光全都为一人老去,只为盼
期刊
嘉庆末年,江苏淮阴一座小小的庭院里,年刚及笄的邱心如正手持书卷,端坐在桃花树下吟读。随着书中故事的情节起伏,她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展颜轻笑,几片花瓣落在发间,她却浑然不觉,兀自沉浸在书中。  出生于普通农家的邱心如虽家境清贫,但父亲劳作之余喜欢吟诗弄词,母亲也喜作诗联赋,受家庭氛围熏陶,邱心如从小便有文墨之缘。她不羡华服美食,只每日“喜读父书翻古史,更从母教嗜闲篇”。  少女情怀总是诗,邱心如每每读
期刊
她写下那首《满江红》时,北风料峭,驿路霜寒,从临安到汴梁,好似漫长的冬天总也难以走完。这就是北宋的都城吗?旧日诗文画作里曾见,如今日影斑驳,盛景凋敝。此番看来更是增添了悲伤,还有心里咽不下的苦涩。  一百多年的亡国痛从来都未曾消失,偏安一隅的国境始终动荡,即便她是长在深宫里的弱女子,也知这凄苦无奈化不成流水东入海,也散不尽眉弯与尘埃,尽数都是彻骨的凉薄,蚀骨透心,深刻无情得让人藏无可藏,躲无可躲。
期刊
一卷《儒林外史》只说儒林悲欢旧事,对女子的记述自然寥寥。书里写到的女子不是范进妻母那样粗陋不堪的妇人,就是柔柔弱弱仰人鼻息的馆娃歌妓之流。只有她那样一竿青竹模样的女子,风流袅娜,却卓然不惧风雨。  她的父亲沈大年是落魄贡生,因屡试不中,索性放弃科举坐馆教书。虽然落魄,几代的书香蕴藉还没褪尽,沈大年为爱女取名琼枝,取玉质琼枝之意。沈琼枝登场时已是十七八岁年纪,秀质天成容妆正俏。沈大年为女儿寻了一门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