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行(组诗)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yd83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椰子树的故乡
  在海南,与一棵椰树对视
  你需要准备好眼泪的渣盘
  无论海边还是路边,任何一棵树
  都能卸下你四面八方的杂念
  风的括号里,椰树排名不分先后
  接续向你诉说大海的辽阔
  天空的深邃和人世的沙子
  都在激情的烂泥中化为灵魂的粪土
  对视。身高和距离不是问题
  只要眼睛是平等的
  即使坐在树下的空长椅上
  我们也能与石头和故乡和解
  站立,以椰子树的名义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人是人
  这个岛屿从来不靠废话生存
  即使保持沉默也是不被浮辞蒙蔽
  即使海风停止吹拂,椰树的灵魂
  也不会飘落。越过那些洗净杂念的
  空长椅,镀金的天空中
  飞鸟带着故乡的语言闯入
  一个人的海滩
  天空在她的臂膀里阴沉着脸
  霏霏细雨让浪漫变成无效合同
  五源河湿地公园的这片海滩
  她像草茎的阴影摇晃在沙滩上
  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
  她重复着弯腰的姿势
  捡拾别人留下的矿泉水瓶
  不让灰尘在沙的呼吸中燃烧
  偶尔抬头仰望守护大海的椰树
  那是她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
  这片海滩造得如此美丽,仿佛
  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她的位置
  为了排遣她的孤独和劳累
  我故意在沙滩上留了一行字
  “我决定去谷仓里度蜜月”
  ——为了让她过得体面些
  坡村的微花
  坡村很小,像你看到的花一样
  无论兰花草还是锦绣苋
  哪怕是阳桃或者红花羊蹄甲
  都只有在微距里才能放大效果
  坡村执著于这份小而美
  就像雨珠留念含羞的花朵
  母鸡带着小鸡把屋前变成屋后
  水牛把外乡人的目光留在田地里
  在坡村,距离总是慷慨大方
  不用去时光邮局寄出经书的正义
  你抬脚就能沿着来时的路从心出发
  经历革命老区厚重历史的洗礼
  坐到公社食堂的饭桌上
  “革命大鹅蛋”让胃铁骨铮铮
  勇敢就是关键时刻你能不能
  像千日红一样顶得住风吹雨打
  吹口琴的老人
  他/她已经老得看不出性别
  一把口琴却吹得那样青春动人
  他/她从我身边走过
  一把口琴吹得那样动人
  坡村的时间流动得如此缓慢
  看不出性别的老人
  在琴声中消磨着岁月
  占有我所没有的东西
  就像在看到大海之前
  我感觉到血在身体里激荡
  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事物
  都在口琴的结尾处呈现
  而黎乐园舞台上拉二胡的老人
  接续了一个村庄的文艺演出
  在这个黎韵悠长的世外桃源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表演者
  锦母角的灯塔
  在一次偶然的回眸中
  我望见你戴在山顶上的红帽子
  傍晚的云雾隐去了你的下半身
  却无限抬高了你的天际线
  你每天都在与大海做交易
  为航海人指明方向
  就像一位古老的智者
  所知甚多而所说甚少
  你的目光拉得很长
  一望就是几十上百年
  看清大海的关节与筋络
  解开大海无穷无尽的秘密
  而我们的眼里只有此时此景
  哪怕一千次回眸也看不清
  你脸上的表情和内心的丰腴
  即使藏身于黑暗也服侍于光明
  歲月的折磨让你保持沉默
  你眼里早已没有好人与坏人
  最邪恶的人身上也会有某种美德
  好一个被夺去头衔的孤独守望者
  你照亮的不是航海人的方向盘
  而是大海无穷循环的迷宫
  对你最好的赞美和想念
  就是捡个贝壳回去让大海澎湃汹涌
其他文献
致一位诗人  摧枯拉朽的大树从河面飘下时  你赞美这条河水不是一般深  两岸石壁太直  一曲临江仙,一阙江南碎  养出不一样的石街小巷  写到帐篷你就把帐篷搭到了瓦檐下  我能想到  这肯定能躲避黑天鹅的攻击  我童年喝水的那条小溪水干了  遇见你后狭长而幽静  更远处的风景止于我读过你的诗  走一场风雨,饮一场来冰  以仰慕者的身份,陪你看壁虎和乌鸦的共同点  我們的村庄  所有的日子差不多和它
期刊
作者简介:周峰荣,江西省作协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已在《绿风》、《四川文学》、《滇池》、《散文选刊》、《中国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文500多首(篇)。  几只麻雀站在莲花寺额头  几只麻雀合力把  春天衔起  挂成斑斓的一道风景  阳宝山,供养莲花寺的灵气  喧嚣与艳遇,对和错  从月光穿越到阳光中  麻雀用虔诚提携虔诚  跟着念长长的经文,一脸通红  目光与众人的目光,互通梦话  谁想从铜钟里取出
期刊
汪阿婆,不,汪老师,是汪老师。她在深圳只待了半年,再回来,就老了一大截,六十六的人,看上去像七十七。这不,回来都一个月了,罕见出门。偶尔看到她,还低着个头,像犯过事的学生。谁知道汪老师为啥变得这样?  那天,楼上的王叔在我家喝茶,提起汪老师。王叔说,我估计啊,她在深圳倍受儿媳欺负,忍声吞气,久而久之,就闭嘴了。祸从口出,你说是不是?  我娘从厨房里出来,在围裙上抹了抹手,说,不见得,不见得。汪老师
期刊
去年回乡过年时,想把家里的菜地翻一遍,便去母亲那边找铁锹。那把锹,柄朝下,头朝上,微仰着靠在门背后的墙上;锹片白色的刃口,似闪着若有所待的光。它的主人、我的父亲,已于9个月前驾鹤西去。我将它握在手上,它那光滑圆溜,布满褐色釉的栗树柄,很快就和我的手掌相互温暖起来。曾经无数次,父亲与它,也是这样相温暖的。  锹是父亲这个庄稼汉一生须臾不可离的农具。在父亲眼中,锹是排头兵,而锄、镰、犁、斧等等,皆须排
期刊
对于这段青春年少时发生的故事,我曾几次提起笔来要写,结果都放下了,一来怕写不好,二来怕这个“秘密”让别人读到了有损其原始的真纯。但终因笔头好动,秘密便藏不住了。  那年暑假,刚刚中师毕业分配工作的我,在成都大伯家玩了几天启程回家,坐上了晚七时出发回广安的夜班车。汽车在夜成都繁华拥挤的大街上走走停停。这时,一位衣着大方、性感的女士走上车,到处寻找空位。在我身边坐着的那个中年男人立即在我与他之间裂出一
期刊
五源河畔树吟旌,  挹翠耘红摧艳英。  风起云施霓彩聚,  纵眸天宇翥鸥翎。  ——郑邦利(海南省诗词学会会长)  报晓鸡鸣七彩光,  群花映艳水中央。  穿波椰敛千年梦,  入刊诗传一缕香。  意若纳新成意趣,  文堪入理是文章。  当时谁晓迎风处,  多少才华聚故乡。  ——包德珍(中华诗词论坛坛主)  喜看秀英山水嘉,  五源河上映红霞。  文星赐墨传千里,  桂月扬辉暖万家。  齐庆贺,共
期刊
海南作为“诗的国度”重镇,有着对诗歌文化的深厚积累,自然风情的熏陶、人格的培养乃至民族精神的塑造等都是独具特色的。  有人曾说,“东坡不幸海南幸”,正是蜀人苏东坡当年的到来令海南文化一扫阴霾,承接了北宋文坛最耀眼的诗歌光芒!海南人永远记得苏东坡的《减写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的诗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胜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期刊
木栓官姓牛。牛木栓有牛脾气,是板凳桠有名的犟种。其实牛木栓性子挺好,是那种你得顺毛毛摸的人。顺他毛毛摸,他情愿让你牵着鼻子走。除此一法,他一条道走到黑,只认棒槌不认针。  牛木栓一家两口人,另一个是五十多岁的娘。娘五十多岁也成了老太婆,和二十多岁的儿子过日子。儿子牛木栓想的是挣钱,弯锄把舞成一股风,地挖三尺都挖不出金娃娃,收的只是不值钱的谷子、麦子、红苕、苞谷。老娘整日挂牵为儿子娶女人,讨了媳妇抱
期刊
作者简介:陆辉艳,1981年出生于广西灌阳。作品散见于《十月》《青年文学》《诗刊》《星星》《天涯》《中国诗歌》《诗歌月刊》等刊物。曾获2017“华文青年诗人奖”,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015青年文学,首届中国青年诗人奖,《广西文学》“金嗓子”文学奖等。鲁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参加诗刊社第32屆青春诗会。  小叙事:在祖国的最南端  我们在海滩上行走,看婴儿般的夕阳  落下入苍茫海域。打渔的人
期刊
作者简介:雨田,四川绵阳人,已出版诗集《秋天里的独白》《最后的花朵与纯洁的诗》《雨田长诗选集》等。曾获台湾创世纪40年诗歌奖,刘丽安诗歌奖、四川文学奖等。  海之门:在日月湾所思  凭借海浪的疯狂 孤独无声地撞击着我  此时 谁在海岸上分享多情的海风  在日月湾 海的热情把我拥抱 而所有的意义  也在这里迟迟回升 包括我内心无光的火焰  天空和海水是极致的蓝 渐渐的海潮声  从渔家姑娘的呼唤中醒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