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高中时期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其关键的,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定性的时期,也是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最佳阶段,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坚持做到转变化学实验的教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制造探究环境这几大关键方面,以此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化学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和原理。所以老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就需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动机。
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钠、镁、铝的单质金属性强弱的探究性实验时,就可以先做实验,如将钠放入冷水中,它会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等非常剧烈的实验现象;而镁与冷水反应非常缓慢,与热水反应才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而铝就不再与冷水反应,即使是沸水也反应的非常微弱,通过演示实验的对比就明显可以看出这三种单质与水反应的现象各不相同,极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如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等等之类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
再如,老师在演示乙烯的提取实验时,就有学生曾问过,为什么长颈圆底烧瓶中的物质会变黑?这些物质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那么面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先告诉学生一定有新的物质产生,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思考产生的会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并且这些物质的产生是否会影响乙烯的纯度,学生可以先做出假设,在下一节课时再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加强化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存在很多的教学弊端,虽然在新课标下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是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很多学校对于充分发挥化学实验课的教育职能,就没有做到位。所以化学实验课的展开,依旧处在一个艰难的处境。作为一名高中的化学教师应该清楚的了解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以实验为主,它是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必不可缺的一个项目。如果在化学的教学中少了实验课的帮助,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就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先要安排好课程,对于每一个实验专题应该设立多少节实验课,以实验来安排学习任务。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卤族元素的性质—卤族常用元素的鉴定及混合物的分离(萃取),面对这种简单的实验,老师可以分两节实验课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点,在学生开始实验之前,老师可以给出实验的原理,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进行探究,在实验课中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化学的实验基础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老师还要利用好实验课中的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提供明显的实验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讲解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我们就可以通过两种氢氧化物的制备入手,在制备的过程中,都是向它们可溶性铁盐中滴加NaOH溶液,而在滴加NaOH溶液时,学生非常清晰的可以观察到生成物的颜色,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而氢氧化亚铁沉淀的颜色就存在争议了,有些学生说是灰白色的;有些学生说是灰绿色的;还有些学生说也是红褐色的,由此我们可以再多演示一次,让学生对这次的演示实验要进行仔细的观察,最终看到的沉淀一开始是灰白色的,瞬间变成灰绿色,在接触空气的试管液面边缘也很快出现红褐色,放置一段时间沉淀都变成了红褐色。最后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氢氧化亚铁的颜色是什么?氢氧化亚铁最终变成了什么?氢氧化亚铁在变化的过程中,谁起了“神助攻”的作用?通过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的感性认识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奇妙,以此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三、创设探究情境,提高创新意识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采取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在日常的化学学习中,对很多难的知识点都是无法完全理解的,这样的问题越积越多,导致最后问题变得无法解决,从而成绩也受到影响。可通过设立相关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要为学生制造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首先老师要深入的了解教材,精心的设计教学内容,以巧问善诱的方法去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老师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向学生提问,更要会问,提出的问题要恰当,难易适中。使学生时时感到有问题可想,形成自己的探究性思维,并且在思考中进行创新,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随着老师所设立的情境而进行变化,特别是一个成功的情境,还可以将难以讲解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形象的化学实验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例如,讲解《氨的实验室制法》用到的实验药品,就有很多学生提出:“为何不能只用NH4Cl受热分解制备呢?”对于刚学习完氨盐的性质,学生们都很清楚氨盐受热分解直接就可以产生氨气的,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疑惑。基于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实验验证,在试管底部就只放白色的NH4Cl固体受热操作,这时的实验现象就如同变魔术一样让学生觉得诧异,试管底的白色固体不见了,而试管口却出现了白色固体,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检验没有任何变化。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接下来就由学生们成立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只用NH4Cl能制备出氨气吗?试管口出现的白色固体是什么?由实验现象可知NH4Cl在加热时发生了什么变化?接下来,在他们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再讲解实验室制备氨气的药品及操作,就会很容易理解。通过具体形象的化学实验将难以讲解的理论知识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消化吸收。
再如,老师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中用U形管进行氯化铜溶液的电解实验时,就可以將这个大问题进行细分,让学生一步步的了解这个实验的原理。在实验中有可能会有很多与假设不同的地方,如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或者是铜附着在碳棒底部,想要观察必须把碳棒拿出来等等。面对这些突发的实验情况,老师也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只有不断的思考和反思,学生才能在实验中真正有所收获。并且在电解实验中,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还能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更多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加强他们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在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生活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周锋.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苏木.高中化学创新新型教学模式的策略[J].高中化学,2015.03
3.王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17.02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化学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和原理。所以老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就需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动机。
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钠、镁、铝的单质金属性强弱的探究性实验时,就可以先做实验,如将钠放入冷水中,它会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等非常剧烈的实验现象;而镁与冷水反应非常缓慢,与热水反应才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而铝就不再与冷水反应,即使是沸水也反应的非常微弱,通过演示实验的对比就明显可以看出这三种单质与水反应的现象各不相同,极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如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等等之类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
再如,老师在演示乙烯的提取实验时,就有学生曾问过,为什么长颈圆底烧瓶中的物质会变黑?这些物质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那么面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先告诉学生一定有新的物质产生,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思考产生的会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并且这些物质的产生是否会影响乙烯的纯度,学生可以先做出假设,在下一节课时再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加强化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存在很多的教学弊端,虽然在新课标下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是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很多学校对于充分发挥化学实验课的教育职能,就没有做到位。所以化学实验课的展开,依旧处在一个艰难的处境。作为一名高中的化学教师应该清楚的了解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以实验为主,它是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必不可缺的一个项目。如果在化学的教学中少了实验课的帮助,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就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先要安排好课程,对于每一个实验专题应该设立多少节实验课,以实验来安排学习任务。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卤族元素的性质—卤族常用元素的鉴定及混合物的分离(萃取),面对这种简单的实验,老师可以分两节实验课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点,在学生开始实验之前,老师可以给出实验的原理,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进行探究,在实验课中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化学的实验基础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老师还要利用好实验课中的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提供明显的实验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讲解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我们就可以通过两种氢氧化物的制备入手,在制备的过程中,都是向它们可溶性铁盐中滴加NaOH溶液,而在滴加NaOH溶液时,学生非常清晰的可以观察到生成物的颜色,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而氢氧化亚铁沉淀的颜色就存在争议了,有些学生说是灰白色的;有些学生说是灰绿色的;还有些学生说也是红褐色的,由此我们可以再多演示一次,让学生对这次的演示实验要进行仔细的观察,最终看到的沉淀一开始是灰白色的,瞬间变成灰绿色,在接触空气的试管液面边缘也很快出现红褐色,放置一段时间沉淀都变成了红褐色。最后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氢氧化亚铁的颜色是什么?氢氧化亚铁最终变成了什么?氢氧化亚铁在变化的过程中,谁起了“神助攻”的作用?通过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的感性认识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奇妙,以此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三、创设探究情境,提高创新意识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采取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在日常的化学学习中,对很多难的知识点都是无法完全理解的,这样的问题越积越多,导致最后问题变得无法解决,从而成绩也受到影响。可通过设立相关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要为学生制造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首先老师要深入的了解教材,精心的设计教学内容,以巧问善诱的方法去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老师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向学生提问,更要会问,提出的问题要恰当,难易适中。使学生时时感到有问题可想,形成自己的探究性思维,并且在思考中进行创新,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随着老师所设立的情境而进行变化,特别是一个成功的情境,还可以将难以讲解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形象的化学实验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例如,讲解《氨的实验室制法》用到的实验药品,就有很多学生提出:“为何不能只用NH4Cl受热分解制备呢?”对于刚学习完氨盐的性质,学生们都很清楚氨盐受热分解直接就可以产生氨气的,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疑惑。基于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实验验证,在试管底部就只放白色的NH4Cl固体受热操作,这时的实验现象就如同变魔术一样让学生觉得诧异,试管底的白色固体不见了,而试管口却出现了白色固体,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检验没有任何变化。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接下来就由学生们成立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只用NH4Cl能制备出氨气吗?试管口出现的白色固体是什么?由实验现象可知NH4Cl在加热时发生了什么变化?接下来,在他们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再讲解实验室制备氨气的药品及操作,就会很容易理解。通过具体形象的化学实验将难以讲解的理论知识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消化吸收。
再如,老师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中用U形管进行氯化铜溶液的电解实验时,就可以將这个大问题进行细分,让学生一步步的了解这个实验的原理。在实验中有可能会有很多与假设不同的地方,如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或者是铜附着在碳棒底部,想要观察必须把碳棒拿出来等等。面对这些突发的实验情况,老师也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只有不断的思考和反思,学生才能在实验中真正有所收获。并且在电解实验中,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还能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更多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加强他们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在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生活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周锋.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苏木.高中化学创新新型教学模式的策略[J].高中化学,2015.03
3.王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