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人对待事事物物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漠,这种冷漠的态度不仅体现在情感方面,还体现在生命方面。从媒体发布的青少年抑郁、自残等新闻可以看出,漠视生命的情况大量存在。这直接反映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命教育的缺失。基于此,我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积极探寻践行生命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对策
众所周知,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面对当前社会丛生的青少年抑郁、自残等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积极实施生命教育是迫在眉睫的。就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其是一门具有生命性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因素,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探寻多样的方式,展现生命因素的价值,有效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生命,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一、增添自然生命内容,培养生态意识
尽管教材是教师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依据,但是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在时代的发展下,某些知识内容是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脱轨的,甚至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拓展教材中的生命内容,以此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的引导下,更好地体会生命。生命包括的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结合教学所需,增加自然生命内容,以此使学生在认识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其生态意识。以“探问生命”为例,本课的第一框题是“生命是永恒的吗?”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结合此框题内容,为学生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会议上针对生态问题发表的精彩讲话,接着引导学生围绕“进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该话题的讨论。进而使学生在将自然生命与转化为国家意识的过程中,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二、渗透死亡教育内容,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死亡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其从本质上来说,是生命教育。人的一生由生到死,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乐观地面对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乐观地面对死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死亡教育,不仅可以对生和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还可以使其学会珍惜生命,进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出现,保证其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通过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有关生死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抱着逃避的心态,点到为止,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讲解,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生死观。针对该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把握教材内容,渗透死亡教育。以“爱在家人间”为例,这节课主要讲述了家人的离世会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具体,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播放了《婚纱》这部韩国电视剧中的片段,借此创设教学情境。因为《婚纱》主要讲述了身患绝症的单身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与女儿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尽管影片的基调较为沉郁,但是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地走进这样的场景,不由地联想到自身的情况,学会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机会,同时明白,死亡并不可怕,我们要正确地看待死亡。如此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其积累经验,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为其今后有效应对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生存教育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生命是脆弱的,任何一点伤害,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生命具有前瞻性,其可以使人在汲取经验的过程中,学会预防或处理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保护生命安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就在道德与法治部分为我们展现了诸多的应对现实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生存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强化生命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生命,健康成长。以“走进法治天地”为例,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在当前社会,青少年意外伤害事件频繁发生,在面临校园暴力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做,不知道正确解决该问题,往往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伤害。面对这种情况,我把握该节课的教学时机,就校园暴力与学生展开讨论,向学生介绍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以此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小知识,同时帮助其积累经验,为其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效应对此种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内容之外,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还根据九年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国家富强、民主法治等理解的过程中,感悟其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帮助其形成积极的生命意识。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采取多样的方式,增添自然生命內容、渗透死亡教育内容、强化生存教育内容等,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学会保护生命,借此在实现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群.《道德与法治》中“生命的思考”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蒋丽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7.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对策
众所周知,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面对当前社会丛生的青少年抑郁、自残等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积极实施生命教育是迫在眉睫的。就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其是一门具有生命性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因素,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探寻多样的方式,展现生命因素的价值,有效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生命,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一、增添自然生命内容,培养生态意识
尽管教材是教师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依据,但是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在时代的发展下,某些知识内容是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脱轨的,甚至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拓展教材中的生命内容,以此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的引导下,更好地体会生命。生命包括的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结合教学所需,增加自然生命内容,以此使学生在认识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其生态意识。以“探问生命”为例,本课的第一框题是“生命是永恒的吗?”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结合此框题内容,为学生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会议上针对生态问题发表的精彩讲话,接着引导学生围绕“进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该话题的讨论。进而使学生在将自然生命与转化为国家意识的过程中,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二、渗透死亡教育内容,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死亡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其从本质上来说,是生命教育。人的一生由生到死,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乐观地面对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乐观地面对死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死亡教育,不仅可以对生和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还可以使其学会珍惜生命,进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出现,保证其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通过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有关生死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抱着逃避的心态,点到为止,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讲解,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生死观。针对该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把握教材内容,渗透死亡教育。以“爱在家人间”为例,这节课主要讲述了家人的离世会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具体,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播放了《婚纱》这部韩国电视剧中的片段,借此创设教学情境。因为《婚纱》主要讲述了身患绝症的单身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与女儿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尽管影片的基调较为沉郁,但是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地走进这样的场景,不由地联想到自身的情况,学会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机会,同时明白,死亡并不可怕,我们要正确地看待死亡。如此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其积累经验,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为其今后有效应对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生存教育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生命是脆弱的,任何一点伤害,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生命具有前瞻性,其可以使人在汲取经验的过程中,学会预防或处理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保护生命安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就在道德与法治部分为我们展现了诸多的应对现实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生存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强化生命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生命,健康成长。以“走进法治天地”为例,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在当前社会,青少年意外伤害事件频繁发生,在面临校园暴力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做,不知道正确解决该问题,往往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伤害。面对这种情况,我把握该节课的教学时机,就校园暴力与学生展开讨论,向学生介绍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以此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小知识,同时帮助其积累经验,为其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效应对此种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内容之外,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还根据九年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国家富强、民主法治等理解的过程中,感悟其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帮助其形成积极的生命意识。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采取多样的方式,增添自然生命內容、渗透死亡教育内容、强化生存教育内容等,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学会保护生命,借此在实现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群.《道德与法治》中“生命的思考”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蒋丽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7.